我觉得原PO............讲的很片面耶........
社会科学.......不是这样的.........
对于高中生来说,社会科学完全是个谜,因为台湾不像欧美或者先进国家,
国高中时必须主修哲学之外,加上一门必选“Social Science”。
按文索骥,顾名思义就是“社会的科学”,广义来说,社科院包含以下几种科系:
经济系、社会系、社工系、外交系、政治系、公行系、国关系等。
这些科系换汤不换药,你学到最后会发现,所有的学问都是环绕在“哲学”身上。
每门社会科学范畴的各种科系,基本上学问都是互相借光借火,学问越深,借用到别
科系的机会就越大,就连印象中风马牛不相干的管理科系与心理系,也时时
向社会系、社会心理学系借用知识。
所以,广义来讲,只要社会科学科系包含几乎所有一类可以填读的科系,
因此,这边就不做广义的说明,我们就高中生所关心的几大热门社会科系做解释。
第一,便是经济系与管院的差异:
粗分之下可以这样分,经济系重视理论与宏观视野,管院着重实务与个案探讨。
所以,你只要进了经济系,你会比管院学生学的还要深入,至少,112管院的大部分
同学都觉得,经济系的学生很多思想都很令人敬佩。
那到底经济系在学什么呢?原则上就是两大方法论不同的各种经济理论派别。
你进来大学之后,你必须懂的,学问与研究的“方法论”是什么,
粗分之下分为两大派,一为“量性方法论”,另一为“质性方法论”。
更简单来说,量性重视数字与研究广度,质性则在意文字与研究深度。
常见的有所谓的“扎根方法论”、“诠释方法论”、“现象学分析法”、“统计方法论”
、“联合分析法”等等。
按著两大研究传统的不同,各自的理论派别也有所不同。
经济系除了量性的思维与宏观的角度必须具备为,“文化涵养”也是一大训练要点,
因此,经济系会从批判的角度教以学生用文化脉络切入分析整体社会的经济情况,
像是结构性与解构性的问题,以及各种来自于第三世界学者提供的世界经济理论等等。
管院就不太重视上述这块,管院的教学分为哈佛学派与非哈佛学派,
前者不重视理论,认为理论从时代性与实务中诞生,后者则否。
112两种教学都有,但跟经济系不同的就是就是,很重“个案分析”,也就是从实务中学。
国企系跟工商管理的不同我就不多解释了,有想读这两系的同学再私我。
第二,就是社会与社工系的差异。
社会系目前以量性研究为显学,举凡112、119都是产出量性研究居多,
112再质性研究领域的耕耘比119来的深一点,著名的老师有专精于外配研究
的蓝佩嘉老师。
119的话,他们的民调与人口调查非常有名。
因此,社会系跟社工系就像是经济系与管院科系的差别,都在于对立论的重视与否。
社工系多了一个职业取向可以深造,那就是社工师,所以,实务上他比较受人欢迎。
但是,社会系的同学思想之广,跟经济系同学不相上下,
你如果认识这两个科系的同学一定要好好来往,
他们对于时事的评判都很有独到的见解,会丰富你的大学生活。
112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社科院科系,那就是新闻所,台大新闻所跟政大传播学院的新闻系
不一样,前者也是重视实务,主要研究“新闻是什么”,
后者则重视理论,你进去之后一堆理论课让你修不完。
然而,新闻是很社会科学的,只不过时代的浪潮他们渐渐独大,成为一门自创的
“传播学”研究领域。在国外,大致上典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不多,
多半还是分别进文学院(新闻处理文字、影像;广电重视影像、戏剧,
所以分到文学院的也很多)、社科院的分类里面。
再者,便是另一个热门的外交系;政治政论组、公行组与国关组的差异了。
119外交系是很实务的科系,不要把他与台大国关搞混了。
政大外交系以培养外交官为第一优先,这与他们本身学校成立背景有关(自己去翻维基)
。112国关虽然也是重视国际关系,听起来和外交系好像差不多,
但是,112国关理论训练蛮重的,其实你进来这个科系,对你国考的准备比较没有帮助。
政论,听名字就知道理论很浓的科系,他们就是专精于政治理论的教学,
同样的,也是分为两大研究方法,台大蛮重视量性的,诸如选举民调之类的,
不过这块拼不过政大政治。(因为119有一个选研中心专门研究这块)
公共行政就是以国家文官体制为研究的学门了,可以说是国考系.
不过,112的学生国考是很末流的选择,所以这科系的人我看每年几乎半数以上都会报
国考,录取率大概8~9成,可是到职率大概1~2成左右,显然他们不太想当公务员。
补充:有人说,社会科学是科学吗,答案是肯定的。
你进到社会科学院之后,你一定要修读一门“社会科学方法论”(或称XX研究方法)
,如果你的老师够sense的话,一定会要你去看一本孔德写的《知识与科学启蒙》
(自己去查,我忘记了。),这本会告诉你什么是科学。
科学的古典定义是经的起验证、反复验证结果均为一样,被归类在“实证主义”学派,
就如同各种理工科系,均要反复验证,确保结果一样。
但是,后人对于科学有着各种意见,所以各种主义也雨后春笋般诞生。
以量性的科学方法论来解释,像是你如果想验证“蔡英文当总统人民很难过”这个问题。
你可以把所有的相关知识全部转换成数字代码,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比如说,难过的程度有难过(1)、很难过(2)、非常难过(3)、无感(0)
之类的各种答案,经过一一数字编码,就会开始有数据研究的模型出现。
这就是科学。
同理,你也可以用质性的研究手法,对于有代表性的民众,像是台北市某区的一家之主,
对他们进行深度的访谈,最后做详细的文字分析,验证某某区的家长对于蔡英文当
总统大部分都是难过的结果,并且得到各种有趣答案,像是“蔡英文疑似女同我不爱”、
“他老是穿那种很土的衣服好丑我也不爱”,这种答案。
以上是很简单的描述,其实这些研究再复杂不过了。
以上,浅见,有疑问可以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