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ahoo168 (鬼岛书森)》之铭言:
: 这应该也没有什么确定的答案
: 只是好奇大家的看法
: 每个人身边应该都有以下两种人
: A : 念很久 但永远考不好
: B : 随便念 随便考都顶尖
: 不禁好奇成绩好到底是天生如此
: 还是后天硬拼的呢?
: 或者说 在多大的天赋差距内
: 是靠努力能弥补的呢?
: 大家怎么看
这篇风向极不正确
但我认为,一个人在课业上能不能成功
天赋占一部分,环境占一部分,剩下极少的部分
才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方法的正确与否
先谈努力,也许大家觉得自己付出了非常多心血
才有现在的成绩
但有没有想过,是因为
1.你努力会有你能接受的成果
2.环境给你努力的机会和动机
有些人在国中小的段考前,周末认真坐在书桌前
最后也都能获得不错的成绩
但有些人努力了半天,只能在及格线上苟延残喘
排名始终不见起色
你告诉我,这样的人要怎么样才能说服他持续努力?
当一切的努力似乎都白做工?
当自己所花的时间与其他人比不成比例的时候?
而环境当然也影响一个人相当大
这里包含家教和社会化的历程
或许有些人在国小的时候,努力考了80分
却被家人冷嘲热讽
这时,努力的动机就会下降
更可怕的是这个回忆会埋伏在潜意识中
当你想要振作的时候 这个回忆就会在你不知觉的情况下影响你
又或者,《异数》提到,入学的年龄差距会影响成绩的成就表现
例如9月出生的和隔年8月出生的学生,尽管一开始只有一点点的智能差距
但9月出生的持续受到家长、老师的鼓励与赞美
而隔年8月出生的却因为成绩平平而学习意愿低落
最后导致成绩有可观测的差距
这正是心理学上的马太效应
只是举一个例子,其他环境带来的影响不胜枚举
哈佛的桑德尔教授还做过调查,75%到80%的学生排行老大
我想这说明了很多东西。
至于方法,我看过很多学生会去书店翻某些主打“第一志愿”学生读书方法的书
但是不管如何改变抄笔记或是上课的方式,我认为最终影响都不如天赋和环境大。
或许每个人的最佳读书方法都不一样
但假如我们认同智商有常态分布,为什么会认为读书的方法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想写这一篇很久了
很看不惯有些人认为“努力读书还读不好是因为自己没用对方法”
这好像假设了:“每个人都可以把书读好”
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读书人的傲慢。
如果我们认同不是每个人都是长跑健将的料
那么为什么会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读好书?
最冤枉的,不是在战场上输掉,而是打一开始就上错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