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大家觉得读书是靠天份还是靠努力阿@@

楼主: MT6797 (Helio-X20)   2017-08-13 19:23:13
※ 引述《yahoo168 (鬼岛书森)》之铭言:
: 这应该也没有什么确定的答案
: 只是好奇大家的看法
: 每个人身边应该都有以下两种人
: A : 念很久 但永远考不好
: B : 随便念 随便考都顶尖
: 不禁好奇成绩好到底是天生如此
: 还是后天硬拼的呢?
: 或者说 在多大的天赋差距内
: 是靠努力能弥补的呢?
: 大家怎么看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算天份还努力?
我认为用对方法才是关键,其次则是努力,
不过我没有什么满级分或台大医科的成就可以佐证,
联考成绩以PTT的标准来说也只能算中上,
要怎么看待我的论点就请自行斟酌。
基本上大多数人的智商都是在同个常态区间,
或有些许聪明愚笨之别,只是这差别极为细小,
并不是造成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我不否认有所谓的天才存在,
国中、高中阶段都有认识几位那种全国级强者,
他们思考之快、记忆之强,着实令我望尘莫及。
后来那几位皆是台大电资、国立医科之流,
但这类案例实在是极少数,没必要和他们比,
而其余99%的人都是平凡人,
用对方法和足够的努力,绝对够使你站在平凡人的顶点。
以我的状况来说,我不但不是天才,
智商测验更不到100,论资质应该是中偏下,
曾有大学同学问我是怎么考上该间系所的,
因为我是他这辈子见过数一数二笨的人XD
我很早就认清自己有多笨,
所以拼了命去找适合我这种笨蛋的念书方法。
方法这种东西没有绝对好和绝对坏,
大方向可能相同,细节部分会因为个人习惯和特质须作微调,
然而台湾的师资不论质还是量都不足,
没办法“因材施教”,找出适合每位学生的教学方式,
因此能依靠的还是只有自己。
譬如我高一上成绩大概校排30~40%,
高一下最后一次段考期间发现了自己念理科的一些问题,
高二三念得比高一还轻松,校排反而稳稳留在前10%。
该问题说起来其实挺有趣,
我个人没办法像多数人那样一心二用,也就是边听课边抄笔记,
那将导致我吸收效率极低,从此我便不再于上课时间作笔记,
但上课听过、理解的知识记着一阵子倒没问题,
再利用课余时间自行整理出我看得懂就够的浓缩版笔记。
又如上大学后先用高中的念书方法应付,
结果大一二成绩一度掉到系排80%,
之后一样是认真检讨后,调整了一些做法,大三四后冲回前20%。
事倍功半不是最糟,真正惨的是事倍功零,
偏偏台湾人崇尚莫名奇妙的甘草精神,
以为做不好就是不努力,以为努力就能克服一切,
殊不知若方法不对,再花多倍努力,得到的效益也很低。
每个人适合的方法不同,所以照抄特定范本未必有效,
有时当你发现努力和效益太过不成比例时,
不彷试着把脚步放慢,检讨一下是否努力错方向了,
再参考他人的做法或建议稍作修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