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忧郁症重考生的台大心理心得part1:备审

楼主: michelle230 (孤柘)   2017-04-27 02:35:34
标题打这么多标签是因为想方便有需要的后人搜寻到,毕竟这个版惠我良多,
我在放榜前有在心中许愿,如果上了要打详细的心得文,所以现在来还愿了。
不会上色,用手机试了一下好像怪怪的,连字都会变成乱码...但我有努力排版,如果还是很丑我再改QQ
如有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有任何问题也可以寄信问我。
这篇文章会分两篇,
(暂定,我原本想要一篇文完结,但是打了六小时还没打完,我想睡觉...),
因为写得很细所以很长,
没兴趣的可以直接跳到各个段落的〔建议〕
第一篇写备审
第二篇是台大心理面试心得
会夹杂:
性向探索及可以用的资源
重考及大学阶段心得
浅谈忧郁及心理调适
高中阶段可以做的事
先上一些基本资讯
今年第一阶段筛选是英数社自57(去年58),有超筛,
最终是43+21(离岛)抢正备取26+8(离岛)
参考资料:交叉查榜(我用数的...)
【台大心理备审】
(成绩:81.25,我不知道这样是好还差)
二阶总成绩=学测总成绩50%+备审25%+口试25%
备审成绩=
历年成绩40%+特殊表现或竞赛成果或其他有利资料40%+自传、读书计画、社团20%
参考资料:http://reg227.aca.ntu.edu.tw/acam/showitems.aspx?d=2070
◆个人的基本资讯
学测成绩:73级,掉英数
高中成绩:第一志愿,高一中后,高二中上,高三上中上,高三下倒数
应届总级69,国15英数13社自14(重考用不到,只是想让大家有个底)
大学:118工学院某系
竞赛成果:因为没什么辉煌的资历所以放了很多谜样成果
1.物奥通过(高三考的)
2.化学学科串珠比赛(?)
3.校内红楼梦达人第三名(...)
4.音乐比赛优等(?)
〔建议〕
1.高三下成绩不要放掉,免得像我一样要重考,成绩很难看QQ。
未来的事情,谁也料不到。
2.没事可以去参加一些比赛,像我觉得我参加物奥,
虽然成绩没有特别出色,但某方面也是有比没有好。
而且过程中还蛮开心的。
◆自传:
坊间跟学校都会跟你说要怎么写,内容不外乎家庭、求学过程、兴趣等等,
原则不外乎强调自己的特质、经验与该科系有何连接,
目标则是强力推荐自己,
甚至有的人会说:“要把备审当成找工作时的第一份履历!”。
这样的写法没什么不好,甚至可能很好,
但我按照这个格式写的时候感到非常愤怒,感性原因是我讨厌被摊开在别人面前,
理性原因是因为我认为这很功利,
像是把自己当成商品在贩卖,自传就是你的规格介绍,
你会看着规格表去决定一个罐头好不好吃吗?
那为什么大学可以看着规格表去选学生?
人真的能够被客观的规格评断吗?
在所谓客观的特质标签下,是不是也牺牲了些什么?
虽然明白现阶段无更好的取代方式,但我还是十分愤怒。
为了纾解这样的愤怒,我在开头花了一整面A4写前言,
一方面交代自己为什么不写求学历程等等其他人有写的东西,
一方面写自己对于备审的看法,最后占了整个自传的四分之一。
算是蛮冒险的决定,但我没后悔,因为我觉得比起规格表,
不如直接让教授“试吃”我的思考模式。
而且写完的感觉很爽。
节录几个小段:
......大学不是职业训练所、教授不是老板,学生也不是商品或是下属。我
试图逃脱“筛选者与被筛选者”此种有利益纠葛的权力关系,重新回归“老
师与学生”的关系开始想像:我希望第一次认识我的老师怎么样了解并认
可我?......
......我希望贵系选择我──如果有──的原因,不是因为我能为贵系带来
多少的产值、多少利益、或是未来能够赢得多少奖项,而是因为看见我已
经有的思考逻辑与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并认可我能在台大心理系的学术
领域中继续砥砺自己,继而养成我完整的人格,最后可以对世界及个人的
幸福有所贡献。
我是抱持着“如果因为这个而被给了很低的分数,那这个系大概也不适合我”
的心情写的。
写这个是想告诉后人,出格不一定代表会被刷掉,
如果你有非写不可但不一定见容的想法,还是可以冒险看看的。
起码写完的感觉很爽。(再强调一次)
后面的内容就没什么特别的,我写了自己对于社会有很强的责任感和负疚感,
还有我怎么处理忧郁情绪(看书),阅读及旅行让我在人文和自然方面有亲密的善意。
结语我引了台北大学王雅各老师(这学期我旁听他的课)和我私下谈话时的内容:
“我不只是台北大学的老师,我也是全世界大学生的老师。我是公共财。”
期许自己也能成为社会的公共财。
〔对于自传的建议〕
我没有有可以让人拿高分的建议。
除了真诚和早点开始写之外(一阶放榜才开始写很匆忙......)
不过,我觉得写自传的时候可以想想:
1.这份自传的目标是什么?
(对我来说是“让阅读者在短时间内,可以建构出最贴近真实的我的想像,
并认可我是‘适合’受大学心理学教育的人”)
2.你对篇幅的取舍是为了什么?你人生中重要的是什么?
(我放弃写一些我认为是含金量较低的特质/经历,比如热心、负责、擅长团体合作等,
并非这些特质不重要,而是因为我认为这些并非我目前为止人生中的重要旨趣。)
心态上的建议是:要写自己喜欢的自传。
虽然很痛苦,但我在过程中也不停地检视自己:
大学的意义是为了什么?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什么对我是重要的?
我对某某事的感觉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最后把这些都梳理清楚,用精准的文字表达出来,除了对自己可能更理解之外,
我觉得也不失一个纪念,对面试也有帮助,因为这份自传你写得很真诚。
尽量不要去生产一个你自己也厌恶的自传,
一则如果连看都不想看,面试时问到相关内容可能会出包;
二则我觉得强迫自己写出自己也讨厌的文字,会对心灵健康有影响(?)。
比如说如果我硬要在自传中,把自己写成抗忧郁的励志故事,
等于是牺牲自己真实的感觉,而且把自己错置到固定的脚色里,
未来还可能会对自己有错误的期待,导致状况恶化。
(临时想不到别的例子)
◆读书计画:表格呈现,架构为短中长期下分细项。
短期主要是写打算如何增进专业能力,比如说我有写要把NTU OCW上的〈普通心理学〉看完?
中期写想修什么课,还有想去哪里实习或是做研究。
长期写毕业后想往哪里发展,心理出来较相关的出路有考公职(犯罪矫治等范畴)、
念研究所考心理师、就业(科技版讨厌的HR、手机接口设计等等)。
〔对于读书计画的建议〕
搜寻别人怎么写读书计画的时候,看到一句很贴切的话:
“用力地想像你念了这个科系后的未来”,在这句话的基础上,
我认为除了想像,应该还要去“确认”。
以免发生“你以为你很喜欢某某系但念了之后发现完全不是那回事”的悲剧。
对,我在说我QQ。我高中想当工程师,但我受不了只有理工的环境。
而且我很讨厌工程数学(悲剧中的悲剧)
这些功课越早做越好,不一定要等到高三才能做,算是日常就可以积累的资讯。
确认的时候可以分为几个项目:课程、人(同侪跟老师)、大学生活、未来生活
为了达到这点,事前准备应该要有:
1.了解这个科系有什么课?内容是什么?
不要看到课名就以为概览全局,未来流的泪是大学前脑子进的水(?),
不要省这个时间,以免之后要赔上更多。
现在多做一点准备,可以省下重考的时间、重考的钱,还可以挽救未来的心灵健康。
可以去大学的课程网看看课程大纲,或是查查上课心得,
台大的话,PTT有NTUcourse版。
最好再去书店翻翻大学课本的内容,
我重考的时候有买了《普通心理学》《咨商概论》等相关的书来看,
好处是当你读的很累的时候,看一下这些书会让你对未来有期待,
进而可以保持冲劲。
如果一直没有期待,那可能要想一下,
如果未来四年要一直接触这些知识,你能接受吗?
再来就是因为我很闲,所以我还跑去台大旁听心理系的课程
(高中生如果想听,我认为可以去听一两堂感受一下,
记得确认你想听的课程是“允许旁听”的),
也有上网看台大的演讲(CASE系列、科学史沙龙),还有OCW上的资源都是可以利用的。
我还去翻过台大心理转学考考古题XD。
2.此科系的组成人员是否符合你的气质?
其实我不知道这要怎么确认QQ,因为我是上了大学才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个环境......
或许可以去各大学校的靠北版逛逛吧哈哈哈哈(干笑)......
我觉得靠北版某方面会反映出这学校学生的生活啦,只是有的地方怨气很重,
要注意自己的心情不要被影响(我看太多靠北文会陷入低潮)。
不是要战学校,但在118,周边的人大多数根本不关心我所关心的议题,
在思想上也有很大的落差(指的是观念而非优劣),没办法进行深度的交流,
比如我跟同班同学战过废死议题,但他连我在说什么都没搞懂......
(我可以确定不是我的问题,因为我有拿给别人看,都看得懂)。
这种时候,我就会觉得很闷,觉得我根本不是这群人中的一份子(对校系无认同感),
不要小看这种情绪,因为你在那里的一天,他就会折磨你一天,消磨你对生活的热情。
3.你想过怎样的大学生活?要怎样才能毕业?修课规定如何?
写这个是因为我不想再过之前必修满满满、考试满满满的生活。
我觉得我还是想去打打工、去旅游、去看书,或是做志工、写写文章、玩玩社团。
我有大概算过,一学期9学分对我来讲刚刚好是可以吸收又很快乐的学分数,
但市面上(?)除非是大四,否则台湾不会有这种大学的,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
找修课规定比较松的。
台大心理必修学分比较少(60,我原本的系是75),
而且选修(44学分)可以修外系的课(我想修一点社会系的课)
(我原本的系只采用5外系学分,等于修其他领域的课程对毕业没帮助,想双主修会累惨),
4.你想过怎样的未来?
最直观的就是,你毕业后想做什么?
还有四年内你可以为此做什么?
如果想念国外研究所,应该要去查查看国外研究所的申请标准,要不要考托福、GRE?
看不看重在校GPA?或是实习?要不要有研究经验?要多少钱,有没有奖学金?
如果要考英文,那你大学就该把念英文的时间规划进去;
要看GPA,那你就要努力顾成绩;
要有研究经验,那大学可能要写专题,要找老师进实验室;
需要的钱,要跟家里沟通好,如果家庭无法支持你,要想想看有什么替代方法。
想念国内研究所基本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是就业的话,要搞清楚你想做的工作会有什么生活。
现实层面来说,比如起薪、工作上会遇到的困难、工作环境及内容。
拿心理师来说的话,研究所至少要念三年,起薪45000~50000,符合自己的期待吗?
拿工程师来说的话,如果目标是要年收百万,那可能要去科技业爆肝,
如果不想在台湾爆肝,那你也要计划如何逃出鬼岛。
这方面的资讯也可以看看PTT相关版或是问相关人士,
心理方面的我有关注PSY版、Therapist版,CareerPlan和salary版也很好玩,
去看看说不定会有新发现。
◆小结
这篇心得文算是写给迷惘的人看的,所以写的很细很具体,
如果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应该没什么帮助,就当我来骗P币好了,如果有骗到。
有些话算是老生常谈,但我不敢冒不写的风险,我怕有人需要这些话,
而我却因为懒惰错过这个机会。
我觉得现在有一个风气,好像是认为大家都应该很了解自己的性向、对未来很有规划,
不了解的、迷惘的好像就会被贴上“没想法”的标签。
这种想法给了我很大的压力。
所以我高中时经常“假装”自己好像对某个领域很有热情、很有兴趣,
现在想想其实是一种逃避,也浪费了很多时间。
我觉得如果再来一次,我会选择“承认”自己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就是对什么都有点兴趣但每个都兴趣不大的人。
承认了,才不会认为这样的自己是“坏”的。
这样才能顺应自己的个性发展。
能在高中阶段就对自己的未来有想法固然很好,但如果是像我一样,是很慢熟的人,
我希望就算你们像我一样绕了远路或是压根儿没找到路,也不要认为自己丧失价值。
价值不在于你有没有答对人生的答案。你要考虑你找不到、或是根本没有答案的机率。
允许自己不知道答案,允许自己且走且看,理解自己的痛苦,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谢谢大家看完。
作者: dreamsletter (drmaticking)   2017-04-27 06:19: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