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关于在国外唸书…

楼主: bjqsswos (bjqsswos)   2017-02-28 15:51:05
我很欣赏有人提出在香港唸书的反面心得,当然也有人有所反驳。
这又没什么大不了的,
光是在台湾,肯定有人读了台大后不适应,也有人在台大如鱼得水,
何况是要跑去环境完全不同的异地唸书?
就算只是个人的问题,但是也相当程度上反映去香港后可能会受到的心理冲击,
让考虑去香港的人可以有更多元的资讯,考量自身的状况后再做定夺,
我完全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以下就几个我有心得的点囉嗦一下
一,世界排名
如果一间学校除了世界排名以外,讲不出有什么实际上优于别人的东西,
实在是很虚妄,
何况这种世界排名几乎都是商业排名,性质类似天下杂志没事排的各种OOXX大学排名。
有人提到的QS,就是被抨击得最厉害的例子。
偏坦大英帝国系列的学校只是表层,
如果仔细看研究方法 (methodology) 和 评分的子项内容,就发现很荒谬,
QS的排名是用问卷形式,其回收程度与有效度都是问题
事实上就有港中大的教授指出这种方式的缺点
http://columns.etnet.hk/column/index.php/internationalaffairs/francislui/34808
更严重的是,看看各大学的评分细项,
会发现很多学校在一些评分项如国际师生、师生比等,是付之阙如的,
换言之,就是这些学校并没有提供类似的资讯给QS,
可是QS还是继续排它的名次,发它的新闻稿 ?!!!
另外,学校的特性不同,
像是美国的长春藤大学 ; 美国的上流菁英阶层培养大学,
他们的国际学生评分都低得可怜,所以QS排名也都很惨,
柏克莱加州大学,因为公立大学的属性,是走类似台大的大型公立学校路项,
因此师生比分数非常低,结果QS排名也很低。
但事实上,无数国际学生想进这些大学却不得其门而入呢…。
柏克莱大学至少还能讲出她有92位诺贝尔奖得主是校友or 教授
而去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 发展Fin-FET的胡正明教授,则是台大与柏克莱的校友
曾经在台积电担任技术长,现任Berkeley EECS 教授
请问你的大学除了排名以外,还讲得出什么呢?
在选择学校时,尽力去调查学校对大学部学生的教育方针,访问实际就读体验,
了解校风、开课内容、学校培养学生的实际资源、教授指导学生的态度,
才是真正尽心的表现。
二,去硅谷工作
其实毕业后去硅谷工作并不是只在特定大学才做得到,只是多数做得到的人不会四处讲
我就遇过毕业自台湾某国立大学 (非四大哦)的人在苹果电脑做硬件工程师…
事实上,硅谷的顶级公司,
光是拥有OPT+STEM extension的 Berkeley、Stanford、CMU等校友就用不完了...
如果是非美国的大学毕业,H1B真的是很大的问题,不只实力要有,还要有运气。
就算公司要你,抽不到也是没用的。
如果是想到硅谷工作的,洗个美国的学历吧。
三,我去了XXX就是因为我不想回台湾
嘛…这也是看个人的主观印象啦。
本人目前在硅谷以北的某间公立大学唸书,遇到的人,不论是在职或是在唸书,
多数只是想在美国赚到几桶金后回台湾…反而意志坚定想待在美国一辈子的是少数
很多人都说硅谷好,硅谷妙,硅谷呱呱叫,
但事实上只有真的待在这里的人才知道个中滋味。
那些在开战的人,你们都才唸大学没多久。
等你们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再回来看现在讲的这些言论,多数人会觉得羞于面对的。
四,台湾的学校给分很松?!!
有人提到台大管院给分很高,我也略有所闻,但是我没真的和管院的人讨论过,就不提了
台大的工学院,一般全班的平均给分大概在B+ ~ A- 之间,个别教授会略有差异
我现在在唸的学校,一样工学院,不过是研究所,
事实上给分也差不多在这个区间。
不过我们的及格标准可能比较高,像我的系要求研究上的GPA要达到3.5
台大研究所的标准则是3。
其实给分宽松是一种普遍趋势啦,各位请自行google: ivy league GPA inflation
最后,忘了高中阶段的丰功伟业吧,大学之后才是人生真正的开始
作者: carriewan343 (食到饱)   2017-02-28 16:08:00
很认同,在做什么的时候拜托先认清自己想要的,多做点调查,并且忘记那个曾经很"厉害"的自己。
作者: CalvinyhChen (村长王)   2017-02-28 16:11:00
作者: backpacker18 (It's Fucking RAWWWW)   2017-02-28 17:39:00
推最后一句XD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