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如果高中可以重来QQ

楼主: zeephine (你在犹豫什么)   2016-08-29 18:43:25
学测的部分比较没内容因为我当时太混了就当劝世文看看吧
重考指考倒是超多血泪辛酸历程QQ现在想到还是觉得痛苦
以下正文
===================================分隔线=====================================
104学测部分
国文:13级分
主要从高一开始累积,个人认为认真听课很重要(前提是有个很棒的老师),到升高三
暑假我是采取狂写考卷策略,加上老师软性规定每周至少练两回非选择题,来培养写作的
手感。
国文我没有买各大出版社的题本,只有买一本历届试题,大约在考前一个月开始写,
写完之后记得绝对要订正!连我这种写练习卷超讨厌订正的懒人,都知道历届要订正,就
看的出来历届有多重要。
然后历届写完订正完大略会知道学测考的题型,尤其是近几年的,抓出没出现的古文
,把最后读古文的重心分配一下,近几年考过的大略读过就好,而很久没考出来的读熟。
还有近年来,不管是学测或指考,国学常识都有越(几)来(乎)越(不)少(考)的趋势,所以
读书分配上可以拿捏一下这部分准备的时间。
像我很懒所以前年准备古文三十的时候只抓了自己认为可能会考的几篇出来认真读,
大胜战(类似抢救国文大作战)也都没翻过,因为自己语感字音字形都还行,这样蛮偷吃步
的(其实是懒),因此真的想要考好的人千万不要学。
平常可以多阅读文言文,这样写题目的速度会越练越迅速,你读文言文的帮助不止是
帮助文言文题组的阅读,连白话文的阅读也会跟着提升,虽然学测时间还蛮足够的,不过
我认为可以多培养点语感和阅读速度。
英文(11级)、数学(8级)、社会(10级)、自然(7级)前三科还有写完历届试题自然整个裸考
所以有多混可想而知了,学测的准备方法就到这边结束XDDDD
题外话,我高中是三类组(目标一类但学校一类烂死)结果自然科除了化学其他坏了了
,社会科又因为自然组老师不重视,所以我学测自然和社会的下场才会赔惹夫人又折兵
(我承认不用功是事实QQ)。但建议跟我一样的同学可以认真想想转组的可能性,大多都是
担心会指考所以高三下去社会组。
====================================分隔线====================================
105指考部分
我是下学期休学重考,准备的时间约4.5个月而已QQ
因为重考还是太烂所以就不报成绩惹QQ
国文:
我是跟着重考班的古祥老师的课程走,但是对于一年没有碰这个科目,语感整个不见
,也因此这次考试准备上我也是着重在写考题(北模中模全模的98~105我都有写),自知准
备时间很紧凑才会以写考卷来抓回语感,但是真的没办法像高中时的语感那样巅峰。
除了写考卷,主要是读老师的讲义,我觉得文学流变、唐诗宋词元曲、考诗词重组,
都是指考常见的题型,然后学测和指考最大不同是文言文增加很多,但可作答时间却减少
到80分钟,所以语感、阅读速度极为重要,不过我指考准备的确没有放很多心力在国文上
,所以考出来算是中规中矩。
英文:
英文这科(后标)我整个考炸了,所以好像也没什么好说的。
大概就是7000单要背熟(我就是没有全部背完QQ),其他可以参考板上神人的心得。
数乙:
这科是我准备最有心得的科目,高中时期的我连指数对数、多项式、排组都不会,但
重考路上还是成功的自己把它们拾起来唸惹。
一样因为时间太短,我选择关键60天,每天写一个大单元(eg.数与式、排列组合),
没有照讲义的时间排是因为我要靠这本书找回我对数学的记忆,所以我大概除了讲义后面
附的历届之外,其他部分一个月写完。错误的地方、不会算的题目我会先做记号,这样以
后复习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哪些题型容易卡关。
接着除了补习班每周考试和每天的数学练习卷之外,我开始写北模全模(中模太偏所
以没浪费时间在上面),错的一定会订正,填辅导问解题大学生,一定要自己亲自算过。因
此我会要求解题大学生算在计算纸上给我,听完讲解之后回座位马上算,卡住的部分再看
计算纸上的算法。再不会的话,再出去问解题大学生(人很好直接给line随时可以问XD)。
我从以前超讨厌数学,到重考后我才发现数学其实是所有科目最容易的,只要会算就
分可以拿,哪像国英手写的地方超吃阅卷老师主观的评断,真的极力建议同样讨厌数学的
学弟妹不要放弃它,而且算出来超有成就感的啊!最重要的是读数学这科要找到方法,去
思考遇到题目要用哪些解法,而不是死背解题步骤,才不会一直在里面鬼打墙。
最后,一样习惯考前的一个月开始写历届,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如果刚开始就写历届,
我一定几乎全部都不会写,那挫败感很重,一觉得挫折就不会想碰这科;当我已经把讲义
写完模考练完,再来写历届真的很爽,写完至少有前标以上(不过指考算错整个爆掉惹QQ
只达到均标)。
历史:
我的弱科,除了因为高中一直在三类耍废之外,也因为我高三没有上过选修,所以读
来比应届社会组吃力很多。
历史我平常模考大概都40左右徘徊吧,我一开始进重考班真的很头痛,最后选择用学
测讲义来读指考,这看起来很不明智,但我的想法是先把底打起来再去做题目。这科我的
准备方法很朴实,唸讲义、翻课本、写题目。
而我最容易卡住的部分是,例如:一个战争,但讲义只会写年代、简短的导火线、结
果,然后我看下来我还是不懂它整个前因后果在干嘛,所以这时候打开维基看故事比较快
,我很容易把它当小说看,之后就自然而然记住了,如果也是跟我同类型的同学,我大推
维基百科,但希望你们学校老师不会没收手机。
最后指考完我从原本的40几进步到62.5(均标),虽然对其他高手来说可能不以为然,
可是自己蛮感动就是惹,我可以你一定也可以。
地理:
地理也很讨厌,从高中上课就在睡惹,一直到重考我还是没唸。
最后裸考还有及格XDD。
啊因为我只想要考法律系所以地里没唸。
公民:
公民是我最拿手科目,我认为买公民讲义cp值太低,所以我用板上好心人提供的讲义
再搭配课本,把讲义上没有的东西看课本补充上去,最后补充完都只唸讲义。然后我高中
时最差的部分是经济篇,可能因为大学修了一学期经济学,所以后来唸第四册还蛮轻松。
第一册要注意各种社会学家提出的名词;第二册政治篇常考重点是各种国家行政制度
,我统计出来通常最爱考内阁制,因为台湾本身类似双首长制,而总统制比较不繁杂,感
觉大考中心才那么爱出大家比较不熟的内阁制,还有投票部分联立制和并立制也要注意算
席次的问题。
第三册法律篇搞清楚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的不同,还有各种定义(eg.民法的帝
王条款是诚信原则、刑法则是罪刑法定)千万不要搞混记错,高中的法律篇不用死背,用例
子下去理解即可;第四册经济学部分供需的图能读懂就差不多了,再加上外部效果的线条
移动而已,把图看熟画得出来很重要。第五册和第六册就先略过,主要公民是相对好拿分
的科目,一定要把握住。
====================================分隔线==================================
重考的心路历程
也许这比较适合发在重考板但板上应该蛮多人正要重考了
我想说的是,重考很累、非常累、他X的累。
决定重考前你该认真的想想:
为什么做这个选择?
为什么愿意放弃一些东西(可能是你的大学生活、可能是你比别人晚一年)?
有没有办法忍受重考时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
如果行,恭喜你可以开始为自己努力了;如果有一丝的犹豫,我建议别踏上这不归路吧!
我偶尔在高中板回文嘴砲自称重考肥宅应该好几个人都认的出我的id
在我大一上结束时我很慌我措手不及
对于科系的厌恶、对于系上的读书风气、对于未来继续唸的茫然
逼得我得做出一个决定:重考?转考?转系?
最后选择重考一开始很害怕还是经过学姐和朋友的开(说)导(服)才终于下定决心
附上重考班生活:
6:30起床→7:10火车→8:25进班→21:30离开→22:45到家耍废一下→00:00睡觉
就这样日复一日的通勤生活过了4.5个月
刚开始很累尤其是冬天根本只想继续窝著不想起床
大约一个月后开始适应作息慢慢进入状况(虽然到最后一个月快撑不住很常偷睡觉XD
我是个很爱交朋友的人
可是重考班里根本没时间交朋友大家都在唸自己的书
所以一整天没讲过半句话也是常常有的事情
不过我后来都会天天填辅导跟解题大学生嘴砲(那是我整天最快乐的时候)
也还好不管以前的朋友还是大学朋友会固定某几天陪我讲电话
有知心的朋友真的很重要
以及在心理状况不好的时候我觉得不要硬念书会很可怕
曾经我负面情绪到了满点最后撑不住真的不行时才去挂了精神科
还有读书很重要的是要让眼睛休息(我在重考期间眼压太高都要固定回诊很麻烦很烧钱)
只要你觉得自己状况不对就要让自己慢下脚步休息
甚至一天都不要读书出去走走也好
然后让我最耿耿于怀的是重考时都没时间运动
不知不觉4.5个月胖了10公斤
如果可以抓出时间运动就去动这样才有体力读书
不然现在专职肥宅真的很哭 帮自己QQ
====================================分隔线======================================
最后
文章很长但如果你有看到这里我真心感谢
还记得刚好蹲重考时遇到生日整天得埋首书堆中没人帮我庆祝QQ(19岁生日会衰都是真的)
一位政大法毕业的板友给我的话:不觉得把自己的生日花在实践梦想上更有价值吗?
希望正在努力的你能用现在所有的牺牲,换未来一切的璀璨!
共勉之。
作者: backpacker18 (It's Fucking RAWWWW)   2016-08-29 19:22:00
数乙完全没准备90路过嘻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