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刘封的政治问题有解吗?

楼主: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9-01-30 05:06:15
先说每个人观点相异,对于曹植是否值得魏明帝在皇帝GG的谣言发生以后
发动浮华案加以对抗,来说一下一点浅见
查了一下沛国出身的,在曹丕曹植2边都有人相挺,曹植的不用说了,丁氏兄弟为其代表
至于曹丕那边的,乃基于下列史料的合理推论:"司马景王、文王皆与(陈)泰亲友,
及沛国武陔亦与泰善",陈泰乃东宫4友之一的陈群之子
所以大致上可视为曹丕有沛国的人脉
颍川方面,有"屡称(曹)植材"(王粲传)的邯郸淳、荀恽,以及陈群各支持曹家两子
因此这篇想讲的是其他派系,先从陈留派开始,有时间再去扯别的派系(汗)
其中阮瑀、路粹,都是亲曹丕的,卫臻、高柔的情况比较特殊,后面会讲到
甚至毛玠更是让曹植幕僚直接对他怀有敌意:
"文帝(曹丕)为五官将,亲自诣(毛)玠,属所亲眷",可看出毛玠跟曹丕的关系匪浅
也因此毛玠遭到丁仪的讨厌,屡屡放大其短处
阮瑀在曹丕《寡妇赋-序》里,就很明显表示出来了:"陈留阮元瑜(即阮瑀),与余有旧,
薄命早亡,故作斯赋,以叙其妻子悲苦之情,命王粲等并作之"
路粹的史料为:
1.从《魏略》得出路粹的才气,足以与建安7子匹敌:"建安中,
与同郡荀纬等俱为魏太子所礼待。及王粲、陈琳、阮瑀、路粹等亡后,新出之中,
惟(王)象才最高"
2.祢衡评"除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外,别无人物"这句,推论孔融和杨修的关系
不会太差,毕竟孔融帮过杨修他老爸杨彪,免于不死
荀彧 & 孔融还有个共通点是,一听到当初为了捍卫汉献帝的安危
差点连小命都丢了的杨彪,被收押拷打,都表现出愤怒
3.故找了路粹当枪手,《典略》:"太子(曹丕)素与(路)粹善,闻其死,为之叹惜"
路粹以其文采,突显孔融对曹操的大不敬,为曹操先诛忠于汉室的孔融、
警告左右手荀彧(而后仍免不了杀之),以压抑曹植,推了一把
4.《典略》:"凡说(孔)融诸如此辈,辞语甚多。融诛之后,人覩粹所作,
无不嘉其才而畏其笔也...太子(曹丕)素与粹善.."
说是曹丕属意路粹出马,也不会太离谱
原本受谋反牵连而将被处份的卫臻,因忠汉室的荀彧帮忙背书,而得以获免
因此卫臻"及践阼,封安国亭侯。时羣臣并颂魏德,多抑损前朝。臻独明禅授之义,
称扬汉美。(文)帝数目臻曰:“天下之珍,当与山阳共之。”"
再考虑他发了曹植羽翼的丁仪,一张好人卡,何况荀彧的儿子荀恽"又与(曹)植善,
而与夏侯尚不穆,文帝深恨恽"(荀彧传),某种程度上个人认为假设卫臻知道这件事的话
他算是没有对不起荀彧当年之助
然后是治狱风格从轻的高柔,曹叡即位后不久的228年,"赦系囚非殊死以下"、
231年"罪非殊死听赎各有差"、234年"减鞭杖之制,著于令"等
当然啦!这些发生在驾崩谣言之后,但至少看出高柔应该蛮乐于为曹叡效命的
谣言之前大概就曹丕以宿怨枉诛鲍勋那次,窃以为影响高柔的程度有限
毕竟没交代高柔事后有怎样的不满
题外话,"称临菑(侯曹植)犹美(于文帝),文帝常以恨之"的杨俊,因魏讽谋反而遭贬官时
桓阶推荐频被丁仪中伤的徐奕,接替杨俊的位置,杨俊也没有因为受陈留大儒边让之教
而倾向曹丕,反倒让我觉得杨俊立场与其他陈留人相异这点,更促使曹丕发了他一个便当
接着讨论颖川集团的领袖、与魏国老臣们是否心向汉室,支持曹植的认定问题
颖川大老如辛毗,《世语》:"初文帝与陈思王争为太子,既而文帝得立,
抱(辛)毗颈而喜曰:‘辛君知我喜不?’毗以告宪英,宪英叹曰:
‘太子代君主宗庙社稷者也。代君不可以不戚,主国不可以不惧,宜戚而喜,何以能久?
魏其不昌乎!’"
经此事件后,辛毗难道完全不会稍微略偏曹植一点儿?
尽管后来辛毗参与禅让的联名表,问题等到魏明帝即位时,辛毗被刘放、孙资讲坏话
而"遂不用。出为衞尉"(辛毗传),则一旦曹叡身亡,或许就该释放那股隐藏的潜意识了?
陈群和虽非颖川人但也是重臣的华歆,对曹丕的态度可参见《华峤谱叙》:"文帝受禅,
朝臣三公已下并受爵位;(华)歆以形色忤时,徙为司徒,而不进爵。魏文帝久不怿,
以问尚书令陈羣曰:“我应天受禅,百辟群后,莫不人人悦喜,形于声色,
而相国(指华歆)及公独有不怡者,何也?”"
所以这两位对朝篡位抱持接近立场的曹植
(曹植会不会照样篡位很难讲,端赖他得到世族的拥戴有多给力)
并非毫无机会的就迎立雍丘王曹植一事,不表态反对,乃至于有默许的可能性:
"初,(苏)则在金城,闻汉帝禅位,以为崩也,乃发丧;后闻其在,自以不审,意颇默然。
临菑侯(曹)植自伤失先帝意,亦怨激而哭。其后文帝出游,追恨临菑,顾谓左右曰:
“人心不同,当我登大位之时,天下有哭者。”"(魏略)
钟繇让曹丕送他五熟釜,也是在太子已经立了以后的事,所以对世善刑律的颖川钟氏
讲一些示好的话,无可厚非,但这不代表立太子之前,钟繇就站在曹丕这边
升到3公之1的太尉,是曹丕即位才加给他的(代表争完了太子)
杜袭、荀攸、钟繇则得到连命都付出为代价的荀彧推荐,〈杜袭传〉:"
司隷钟繇表拜议郎参军事。荀彧又荐袭",杜、钟、荀攸对汉室至少仍应存有一丝肯定
荀令君另推的戏志才、郭嘉、严象等人则撑不到表态争太子的时间,就先下台一鞠躬
个人猜想,王朗很可能因为下列这事儿,而让曹丕、曹植刻意与王朗保持距离:
"(王)朗少与沛国名士刘阳交友...初,阳以汉室渐衰,知太祖有雄才,恐为汉累,
意欲除之而事不会...阳亲旧虽多,莫敢藏者。朗乃纳受积年.."
到后来王朗更摆明在呛曹丕忽视农业、以追求其他更多面向的物质享受为主的症结:
"自黄初以来,听诸典农治生,各为部下之计,诚非国家大体所宜也"(司马芝传)
此恶况一直持续到曹叡时仍在
"虽有乘制之处,不讲戎阵,既不简练,又希更寇,虽名实不副,难以备急。
有警而后募兵,军行而后运粮,或乃兵既久屯,而不务营佃,不脩器械,无有贮聚,
一隅驰羽檄,则三面并荒扰...虽未得偃武而弢甲,放马而戢兵,宜因年之大丰,
遂寄军政于农事。吏士小大,并勤稼穑...粮畜于食,勇畜于势,虽坐曜烈威而众未动,
画外之蛮,必复稽颡以求改往而效用矣"(魏名臣奏载朗节省奏)
那么要王朗把念头转向拥立一个,或许会一改前朝作风的曹植..似乎亦非难事@@:
"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陈思王传)
结论是小弟认为包含颖川集团领袖在内的,魏明帝朝时的重臣们,要心向汉室
支持曹植的可能性并不小(扣掉陈群这类明显挺曹丕的)
作者: TheoEpstein (Cubs)   2019-01-30 09:36:00
回文一定要给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