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吕蒙取荆州

楼主: colamonster (可乐怪)   2015-08-19 21:43:43
※ 引述《shinewind (舞佾江月任八方)》之铭言:
: 最近在看章映阁的孙权,
: 刚好看到鲁肃死后,吕蒙接手职缺,
: 虽然不期望人人都要像鲁肃一样对蜀国在荆州问题上退让,
: 但想跟大家讨论一下当时吕蒙的作法,
: 孙权曾与吕蒙讨论取徐州,吕蒙认为要取徐州不难,但守不住,
: 该取荆州才是,
: 但在取荆州之前,215年打合肥可没看到多好打,以后见之明来看,
: 孙权最后也没打下合肥过,打的下来守不住跟连打都打不下来可是不太一样。
: 再说到他说收复荆州后,孙皎守江陵,潘璋驻防白帝,蒋钦循江而上,
: 他自己则守襄阳,
: 我的疑问是,他都不觉得蜀跟魏会同时攻打他吗,
: 还是觉得刘备一定会因为曹操是国贼,即使孙吴把关羽斩了,取了荆州,
: 刘备一定不会报复,还是觉得自己只要取了荆州,即可以一抗二,
: 我的想法是,若不打算争天下,仅偏安政权,
: 站在孙吴立场,取荆州是对的战略,但若需要争天下,
: 则势必要与蜀汉联合吧,
: 又或者是打算与魏同时蚕食蜀汉(毕竟魏国可不会傻傻的看着蜀汉被吃掉吧),
: 最后两强鼎立决胜负?
: 仅是觉得站在他当时的立场想讨论他到底该如何做,或为什么这样做
: 看他的说法是打算争天下,但他真的觉得不联刘抗曹是有办法的?
: 我不觉得联刘抗曹是有多好,感觉即使当时让关羽取下襄、樊,
: 东吴也未必能在之后取得多少土地,统一天下的也不会是孙吴,
: 但不联刘抗曹好像也没好到哪里去,
: 自己想更了解当下吕蒙的思考,因为感觉他不是要偏安(若要偏安不会说后面的话)
: 但他自己真的觉得可以取荆州后争天下吗?
从襄樊之战~夷陵、洞口之战的局势来看:
1.首先蜀吴联盟已经几近破局了,至少就孙吴方来看,
湘水之盟后老关赤裸裸的敌意已是很明白的事,
老关甚至涉嫌煽动唆使吴属荆州的亲刘派起兵叛变。
....安成长吴砀及中郎将袁龙等首尾关羽,复为反乱。(《三国志》‧〈吕岱传〉)
所以鲁肃死后到吕蒙接班,孙吴内部发生的政治变化是,
一是像严畯这些潜在的亲刘派人士(多为徐淮士人,可能较同情刘备)消极化,
(本来孙权钦点严畯接鲁肃的班,严畯死活不肯:
及横江将军鲁肃卒,权以畯代肃,督兵万人,镇据陆口。众人咸为畯喜,畯前后固辞:
“朴素书生,不闲军事,非才而据,咎悔必至。”发言慷慨,至于流涕,权乃听焉。
──〈严畯传〉)另一就是像吕蒙这样的对蜀鹰派抬头。
那么,“蜀汉究竟还能不能视为盟友”对孙吴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至于破盟的责任归属就又要扯到借荆州,然后就是剌剌长再战三万字,
所以这边请恕我仅简单说双方都有问题,而我并不打算在此细论。)
2.尽长江之极是孙吴历任鹰派都督的悲愿,看看周瑜就晓得了,
死前不顾一切的强行入蜀计画,愚鲁,但悲壮。
吕蒙的战略计画,并不能只单纯看做“夺取荆州”,那毫无意义,
应该要看作孙吴基本国策“二分天下”的再启动。
毕竟吕蒙连最底层的荆州防策,都要求夺取永安,说他只取荆州不对益州出手,
是不大可能的。夺取荆州后孙吴的一连串动作也是针对益州用兵的准备。
(包括煽动南蛮叛乱、宣示性的封周泰为汉中太守、将刘璋摆至蜀吴国境当号召)
换言之,吕蒙的计画,应是“我要认真来灭了刘备”。
3.那吕蒙的战略有没有成功的可能呢?
我个人的推测,假使以吕蒙要完成二分天下,也就是夺取益州为目标当前题的话,
那唯一的胜算是“趁与曹操外交蜜月期的缓冲时间,诱出刘备主力短期决胜”。
比较好的情况是,基于内外的压力,(内部自然是来自荆襄士人的要求,
外部战略环境若刘备选择龟守不出,孙吴会跟曹魏南北夹攻,对刘备反而是死棋,
所以他必然会寻求先打败孙吴夺回荆州,这是夷陵之战必然会开打的原因)
刘备会如夷陵之战一样出兵寻求夺回荆州,吕蒙可抓住战机俘虏、击杀刘备,
或者至少消灭刘备有生力量,一边策动南蛮跟益州境内反刘分子(如黄元),
控制或扰乱蜀郡、三巴,把刘备困在巴东。而曹魏即使要分一杯羹,
他要面临的是汉中易守难攻的山区,阳平关的噩梦老曹大概还没这么快忘,
所以即使曹魏突破汉中,孙吴应该还是有时间拿下益州的剩余部分。
4.至于老曹进攻孙吴的可能,因为孙吴之前已经表明了臣从身份,
老曹要对孙吴动兵,需要有大义名分。如曹丕对孙权动兵前,
就跟孙权为了孙和入质问题讨价还价了半天,才抓住孙权痛脚出兵。
换言之就这层意义上孙权还是有拖延老曹出兵时间的可能性。
另外,吕蒙可能并没有把老曹死亡这件事算进去,如果老曹“按时”死亡,
孙吴的时间会宽裕更多,因为曹丕必须先安顿国内问题才能腾出手来。
5.以上说了这么多,笔者其实并不是试图说明吕蒙这个战略是“可行的”或是“好的”,
一如前面Hartmann版友推文所说,孙吴取荆州的决定,
基本上就违反了“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的战略指导原则,
而且以上的推论其实就跟《魏略》子午谷一样,必须天时地利人和,
所有条件都刚好对孙吴有利,才有唯一成功的可能。
(当然历史上也并非没有发生过这种事:灭蜀战役时,一切能对蜀汉不利的事情就都发生了)
笔者试图说明的,是“为什么”孙吴当局者会下如此决定。
简单说孙权君臣都是脑残是很容易的,不过以这样的标准去评价,
大概就能得到陆逊以上四任大都督,有二分之一都是脑残的结论,
这其实是把问题过度的简化了,而且并没有以孙吴的角度去分析。
孙吴君臣在襄樊之战的时刻,其实已经累积了过多单独面对老曹进攻的疲劳、
过多来自刘备与老关的敌意与不信任,即使孙吴想要延续跟刘备的友好关系,
鲁肃死后也根本找不到能够肩负交涉的人物。
这样的氛围让孙权君臣丧失了理性检讨目前局势的能力,他们把刘备视作第一威胁,
于是国策一整个改为“打爆刘备”,重新开启了二分天下的计画,
而且吕蒙也提出了一个好像真的有可能成功的远景,于是一切就发生了。
并不是他们都天生就没有大战略观,而是时代的氛围逼使他们下了这个决定。
6.还是必须讲讲夺荆州产生的弊端。一般为夺荆州辩护的人会说,这帮孙吴延了命,
这是倒果为因。真正帮孙吴延命的,是222年那场江陵大瘟,跟朱桓的濡须口奇蹟,
不然孙吴就会亡于该年。孙吴拿下荆州的实际好处其实寥寥可数。
防御线?基于孙吴很快不得不重新和蜀汉合作,最大的战略价值:防止长江中上游的攻击,
已经等同于作废;而面对曹魏沿江的攻击,事实证明,
只要开战时往从荆州通往扬州的要道一堵,孙吴军立马被分割,谁也救不到谁。
(诸葛诞反,昶据夹石以逼江陵,持施绩、全熙使不得东。──〈王昶传〉)
所以这反而只等于徒然拉长孙吴的防御线而已。
人才?终孙吴之世,位处显达而出身荆襄者寥寥可数,
不过潘濬、张悌等二三人而已,甚至有入朝但装死者((习)宏在吴,凡有问,皆不答。
──《襄阳耆旧记》),足见孙吴初期吸收荆州人士甚少,
后期即使进入孙吴朝中,也难以跟江东士人争衡。
资源?孙权为建设荆州,掏空扬州人力物力,
造成扬州民怨、防线空虚,终整个曹丕之世陷入被动的挨打局面,
这个版上先进已经有多次阐述,笔者就不再次赘言。
所以前文才说,“只取荆州”,对孙吴而言毫无意义,
二分天下,才是这个战略真正的远景。
但那仍是个美丽而渺茫的梦想。
但我并不因为那是个梦想而藐视他,
而因为其美丽壮烈而欣赏他。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5-08-19 21:49:00
推探讨为什么与评论是非善恶是可以并行不悖而窃以为探讨背景比下定论有趣太多了
作者: gasiacruise (bryant)   2015-08-19 21:54:00
感谢大大文章 受益匪浅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5-08-19 22:00:00
如果不取荆州 要防的就不只是曹魏 刘备也是威胁因为不取荆州 东吴的人力物力与曹刘差距不小
作者: a7v333 (蠢与穷)   2015-08-19 22:04:00
跟刘备哪来差距? 偷江陵前五年,已经先偷袭过一次
作者: xiue (蘇)   2015-08-19 22:06:00
鲁肃死后也根本找不到能够肩负交涉的人物。 (诸葛瑾?)
作者: a7v333 (蠢与穷)   2015-08-19 22:06:00
孙权有江夏郡南部、长沙郡东部、贵阳全郡、零陵郡东部更正,桂阳郡 (以荆州来讲,孙、刘几乎是均势)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5-08-19 22:18:00
之前就说过 没有吃下荆州 东吴基本上就是一个扬州国连交州都控制不了 拥有荆益两州的刘备 对东吴很有威胁在荆州边界鼓动鼓动蛮人 东吴就有得收拾了
作者: erepyon (えれぴょん)   2015-08-19 22:39:00
其实吕蒙袭取三郡后,二爷的荆州已经所剩无几了...
作者: a7v333 (蠢与穷)   2015-08-19 22:42:00
孙、刘主要划湘水分治(分配的结果前面推文有说)孙权可以一路从 长江→湘水→春陵水 一路往南到临贺临贺(后来被分出来成郡)就已经是今天广西省临贺市
作者: Hartmann (银之朔风)   2015-08-19 23:19:00
作者: eternalviva (老人)   2015-08-19 23:27:00
作者: shinewind (舞佾江月任八方)   2015-08-19 23:30:00
作者: ander112233 (ander112233)   2015-08-20 03:46:00
这就是“榻上对”与“隆中对”两种战略观的取舍。周瑜、鲁肃(刘琮投降前)、吕蒙支持前者,诸葛亮、鲁肃(孙刘同盟后)支持后者,本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关羽、吕蒙为了推销自己的主张,在南荆州交界引发各种争端,致使孙刘同盟破局、“隆中对”崩溃,把反曹的大业弃之不顾,使后人掩卷叹息。别的不说,他们这样搞不就跟后晋的景延广与二战日本的参谋一样,不顾己方、盟友与敌国的状况,以爱国之名,行恶棍之事!
作者: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5-08-20 08:52:00
push
作者: evilraistlin (神蝶)   2015-08-20 09:52:00
推这篇 很有道理
作者: siliver (奶茶猫~~号:)   2015-08-20 09:57:00
推推,不过当初诸葛亮的隆中对把益州当目标,也是因为刘璋闇弱,有机可趁;可吕蒙的作法,是要跟有刘备的益州对着干,他是真的有信心??还是太小看刘备集团??
作者: shinewind (舞佾江月任八方)   2015-08-20 10:35:00
蛮好奇老关为何要煽动叛乱,基本上不就是要联吴抗曹搞这些小手段只会让孙吴更不爽,更需要防范吧
作者: eastpopo (东方大法师)   2015-08-20 11:17:00
荆州人本来就不喜欢吴方,反吴分子只是藉关羽的名字在那起哄而已,不然关羽对这些人何以不闻不问?
作者: poiu1234 ( )   2015-08-20 11:24:00
之盟查不到 都写湘水画界耶
作者: age317 (望断天涯)   2015-08-20 15:14:00
推吕蒙美丽的梦想
作者: ratchet (无)   2015-08-20 17:27:00
吴方这边把责任都推给吕蒙也怪可怜的,他不就是孙权意志的执行者而已。
作者: ander112233 (ander112233)   2015-08-21 05:51:00
孙权意志的执行者?不,他只是把原本就有威胁的关羽夸张化,让孙权误判刘备方都是关羽式鹰派,借此从中获得孙权的赏识,提升自己的地位,就跟二战那些日军参谋一样。如果孙权一开始就想乱搞同盟,他提拔鲁肃做对刘备方的窗口干嘛?派吕岱、尹异支援刘备攻张鲁做什么?湘水之盟后带十万疲兵一个月内从益阳冲到合肥,整个吴属南荆州那么长的边界只剩鲁肃、吕岱的万把人,他傻了吗?说不过去嘛!我的看法是,孙权对孙刘同盟的态度是有变化的,从他对鲁肃、吕蒙两人逐渐改变的看法可得知。
作者: ratchet (无)   2015-08-21 21:46:00
别误会了,我并没有说孙权要恶搞同盟的意思,而是吕蒙乃至这些鹰派的人没这么大本事反过来去逼着孙权抢荆州。而是孙权在北方发展受挫,开始动念想以武力解决荆州问题后,这些掌握孙权心理的人地位上升,开始着手实行计画。所以我认为吕蒙没那么了不起,这国策的转变终究是孙权自己拍板决定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