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三国志‧虞翻传》

楼主: Makucy (承先启后)   2022-03-17 00:47:51
※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1)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翻时
:   遭父丧,衰绖诣府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朗不能用,拒战败
:   绩,亡走浮海;翻追随营护,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
:   纳。(2)朗谓翻曰:“卿有老母,可以还矣。”(3)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
:   ,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4)
:     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
:   汉高帝不及也。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
:   威,故白龙鱼服,困于豫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愿少留意。”策曰:“君言
:   是也。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有裨谌草创之计,是以行耳。”(5)
:     翻出为富春长。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
:   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6)后翻州
:   举茂才,汉召为侍御史,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7)
:   (6)《吴书》曰:
:       “策薨,权统事。定武中郎将暠,策之从兄也,屯乌程,整帅吏士,欲
               ^^^^^^^^^^^^^^^^^^^^^^^^^^^^^^^^^^^^^^^^^^^^^^
:        取会稽。会稽闻之,使民守城以俟嗣主之命,因令人告谕暠。”
        ^^^^^^^^^^^^^^^^^^^^^^^^^^^^^^^^^^^^^^^^^^^^^^^^^^^^^^
:      《会稽典录》载:
:       “翻说暠曰:‘讨逆明府,不竟天年。今摄事统众,宜在孝廉,翻已与
        ^^^^^^^^^^^^^^^^^^^^^^^^^^^^^^^^^^^^^^^^^^^^^^^^^^^^^^^^^^^^
:        一郡吏士婴城固守,必欲出一旦之命,为孝廉除害,惟执事图之。’
        ^^^^^^^^^^^^^^^^^^^^^^^^^^^^^^^^^^^^^^^^^^^^^^^^^^^^^^^^^^^^
:        于是暠退。”
        ^^^^^^^^^^
        定武中郎将“孙暠”想要“取会稽”!
        孙暠是谁?他想要搞什么事?
        孙暠是孙策的从兄,
        原来孙暠是孙策之叔父“孙静”的长子。
        孙瑜、孙皎,都是孙暠的弟弟。
        孙暠的年纪比孙策大,
        那么搞事的这一年,
        孙暠至少已经有 26 岁。
        (如果孙暠与孙策同年、但略长孙策几月的话
         孙暠就是 26 岁,否则孙暠便是 27 岁以上了)
        当时孙暠挂在身上的官职是“定武中郎将”,
        屯驻于吴郡中部的乌程县。
        乌程县往南经过余杭、富春、钱唐等县后转往东,
        便进到会稽郡境内,距离会稽郡治山阴县也就不远了。
        虞翻当时所在的位置,正当孙暠前往会稽的进路上,
        深受孙策赏识之恩的虞翻,
        在这重大时刻也就当仁不让、以口舌阻退孙暠。
        孙暠为何要“取会稽”呢?
        这会稽太守之位,是由孙策自己来担当的。
        孙策的部下重臣们已经依照孙策的遗命,
        拥小堂弟孙权继承大业,
        身为大堂哥(之一)的孙暠看来是不太服气;
        眼看着汉帝那里给权弟弟的任命尚未到来,
        孙暠兴许便盘算:
          如果我占了会稽,自领太守,
          不就等于接了策弟本来的官位?
          有了这既成事实,再上表朝廷请求诏命授任,
          (也给曹公送上些厚礼~~)
          那么这眼下的未定之天,
          不就定于我手嘞!
          妙哉!妙哉啊!啊哈哈哈哈哈~(奸臣笑)
        结果,虞翻竟然跑出来呛说:
          会稽!准备好了!
          你来你来!你来我就除害!
        孙暠怕了,大概本来以为自己此时此刻带兵进到会稽,
        会稽吏民群龙无首,自然就会稽颡顺服,
        但怎么结果不像我原本想的嘞?!?
        (有没有在悲愤之下把他手下的情报奉行僚佐给软禁起来究责,
         就不得而知了~~)
        定武中郎将孙暠被虞翻微呛之后,
        便“退”了。
        孙暠“退”到哪里去呢?
        就史书所载的线索,
        最直接的推想便是返回原本的屯驻地乌程县。
        然后呢?孙暠有被究责吗?这就不知道了。
        从《三国志》〈孙韶传〉、〈吾粲传〉的线索来看,
        有一种可能是:
         乌程县后来疑似由孙策的心腹麻吉好兄弟“孙河”前来接管。
        (〈吾粲传〉:
          “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也。孙河为县长,粲
           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
           表粲为曲阿丞,迁为长史”
         〈孙韶传〉:
          “(孙韶)伯父河,字伯海,本姓俞氏,亦吴人
           也。孙策爱之,赐姓为孙,列之属籍。后为将
           军,屯京城。”
         此传裴松之注引《吴书》:
          “(孙河)少从(孙)坚征讨,常为前驱,后领
           左右兵,典知内事,待以腹心之任。又从(孙)
           策平定吴、会,从(孙)权讨李术,术破,拜
           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
        如果真是这样,也就是说,
        原本险些成为意欲自立者之基地的乌程县,
        转交由先主公所深信之人来掌控;
        那么,孙暠后来可能还是有被某种程度地“处理”,
        未必是遭到诛除杀戮,但调贬黜禁之类的待遇,
        孙暠可能免不了吧。
        看到大儿子孙暠的行为,
        低调自处的孙静,不知作何感想?
:      臣松之案:此二书所说策亡之时,翻犹为功曹,与本传不同。
:   (7)《吴书》曰:
:       “翻闻曹公辟,曰:‘盗跖欲以余财污良家邪?’遂拒不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