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李譔字钦仲,梓潼涪人也。父仁,字德贤,与同县尹默俱游荆州,从司马徽
: 、宋忠等学;譔具传其业,又从默讲论义理,五经、诸子,无不该览,加博好技
: 艺,算术、卜数、医药、弓弩、机械之巧,皆致思焉。始为州书佐、尚书令史。
: 延熙元年,后主立太子,以譔为庶子,迁为仆,转中散大夫、右中郎将,犹侍太
: 子;太子爱其多知,甚悦之。然体轻脱,好戏啁,故世不能重也。著古文《易》
: 、《尚书》、《毛诗》、《三礼》、《左氏传》、《太玄》指归,皆依准贾、马
: ,异于郑玄;与王氏殊隔,初不见其所述,而意归多同。景耀中卒。时又有汉中
: 陈术,字申伯,亦博学多闻,著《释问》七篇、《益部耆旧传》及《志》,位历
: 三郡太守。
: 评曰:杜微脩身隐静,不役当世,庶几夷、皓之概。周群占天有征,杜琼沉默慎
: 密,诸生之纯也。许、孟、来、李,博涉多闻,尹默精于《左氏》,虽不
: 以德业为称,信皆一时之学士。谯周词理渊通,为世硕儒,有董、扬之规
: ;郤正文辞灿烂,有张、蔡之风,加其行止,君子有取焉。二子处晋事少
: ,在蜀事多,故著于篇。(1)
: (1)张璠以为:
: “谯周所陈降魏之策,盖素料刘禅懦弱,心无害戾,故得行也。如遇忿
: 肆之人,虽无他算,然矜殉鄙耻,或发怒妄诛,以立一时之威,快其
: 斯须之意者,此亦夷灭之祸云。”
“李譔”应该算是位很冷门的三国人物,
不过在演义中,李譔却是曾经登场的:
演义第 91 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诸葛亮上〈出师表〉)后主览表曰:“相父南征,远涉艰难;
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伐,恐劳神思。”
孔明曰:“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夙夜未尝有怠。今南方已平,可
无内顾之忧;不就此时讨贼,恢复中原,更待何日!”
忽班部中太史谯周出奏曰:“臣夜观天象,北方旺气正盛,星曜
倍明,未可图也!”
乃谓孔明曰:“丞相深明天文,又何故强为?”
孔明曰:“天道变易不常,岂可拘执?吾今且驻兵马于汉中,观
其动静而后行。”
谯周苦谏不从,于是孔明乃留郭攸之、董允、费祎等为侍中,总
摄宫中之事。又留向宠为大将,总督御林军马;蒋琬为参军,张
裔为长史,掌丞相府事;杜琼为谏议大夫;杜微、杨洪为尚书;
孟光、来敏为祭酒;尹默、李譔为博士;郤正、费诗为秘书;谯
周为太史。内外文武官僚一百余员,同理蜀中之事。
孔明受诏归府,唤诸将听令。……
“李譔”在演义里的“登场”,
其实也就只是像这样的列名而已;
除此之外,李譔就没有别的演义戏份了。
有趣的是:
在上面演义段落中与“李譔”同组列名的“尹默”,
自从在光荣三国志2初登板以来,
每一代的三国志里,都有尹默出场。
但李譔,却是从头到尾迄今全无踪影,
连武将大扩编的三国志14,
也还是轮不到李譔上来轧一角。
尹默、李譔在演义里的差别,
就只有在演义第 80 回劝刘备进位汉中王的一干人等当中,
“尹默”也是其中一员。
换句话说,尹默比李譔在演义里多跑了一次龙套;
结果,尹默就成为光荣三国志历代的固定出场班底了。
看来这次劝进群臣名单,对于光荣三国志来说,
竟有某种重大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