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akucy (承先启后)
2020-10-14 00:36:12梁鹄的“字”,我看到有三个不同的说法:
一、“孟皇”:这个说法看起来最为常见。
二、“孟黄”: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
裴松之的注文说:“鹄字孟黄,安定人。”
而这句话夹杂在裴松之注所引用的西晋卫恒〈四体书势序〉文中。
现今所见的〈四体书势序〉全文当中,
并未出现“鹄字孟黄,安定人”这样的内容,
可知这七个字应该是裴松之个人对于梁鹄的补充说明;
至于裴松之说梁鹄的字是“孟黄”的依据究竟为何?
这就不得而知了。
裴松之乃至于其他古代文士在引用文献时,
并不见得会完整引用原文,而是可能依其需求加以删改节略,
甚至是像这里裴松之的例子一般:
在原本文献的内容中间,掺杂入其个人补充说明的文句。
这一点很值得注意。
三、“孟星”:见于《襄阳耆旧记‧蔡瑁》。
梁鹄不论是字“孟皇”或是“孟黄”,
“鹄”字与“皇”、“黄”都是可以找到对应的解释依据的。
“鸿鹄”、“黄鹄”两者,都是当时既有文献中出现过的词语典故;
而“鸿”的字义有大的意思,“皇”也同样有大的字义。
梁鹄若字“孟皇”,看来便是以“皇”代“鸿”来取其字。
至于“孟星”,比较像是文献流传过程中,
在“孟皇”的“皇”字出现了传钞刊刻之误,
错把“皇”字误为“星”字了。
(误将“皇”的顶上那一撇,撇到字的下半左侧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