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 引述《chordate (封侯事在)》之铭言:
: : 演义好像满喜欢写说名将直到中了一箭就死了
: : 比方说演义吴国第一猛将甘宁:
: : 却说甘宁正在船中养病,听知蜀兵大至,火急上马,正遇一彪蛮兵,人皆披发跣足,
: : 皆使弓弩长鎗,搪牌刀斧;为首乃是番王沙摩柯,生得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使两个
: : 铁蒺藜骨朵,腰带两张弓,威风抖擞。甘宁见其势大,不敢交锋,拨马而走;被沙摩
: : 柯一箭射中头颅。宁带箭而走,到得富池口,坐于大树之下而死。
: 这段演义情节,出现在第 83 回。
: 演义在重点情节告一段落之处,
: 常常附上一段“后人有诗叹曰~~”,
: 以文人雅士对故事的诗文咏怀来作个小结。
: 甘宁这里的演义赞诗,
: 个人觉得写得相当精赅而富有豪气,
: 而且读起来很有节奏感。
: 把这首诗附在下面:
: 吴郡甘兴霸 长江锦幔舟
^^^^
这首诗开头有点应该是 bug 的错误。
虽然甘宁后来仕于孙吴,
但是他还是不会因此而成为“吴郡”人。
甘宁是“巴郡临江人”,
换句话说,如果诗中“吴郡甘兴霸”的“吴郡”,
指的是甘宁的籍贯,
那么应该改为“巴郡甘兴霸”,才符合事实。
有些新的《三国演义》版本,
标榜是根据史籍来修正原本演义中的错误,
其中也有直接把“吴郡甘兴霸”改为“巴郡甘兴霸”的例子。
《三国志‧吴书‧甘宁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说:
“(甘)宁本南阳人,其先客于巴郡。”
由此可知甘宁的祖先从南阳郡迁徙至巴郡,
后来甘宁就成了巴郡人;
类似的例子,如“黄盖”的祖辈迁徙至零陵郡,
黄盖因此就成为零陵郡人。
如果追溯甘宁家族原本的出身,
那么要把“吴郡甘兴霸”改成“南阳甘兴霸”也无不可。
还有一个可能,或许原诗写的不是“吴郡甘兴霸”,
而是“吴国甘兴霸”,但后来被好事者基于某种理由,
改成了“吴郡甘兴霸”。
如果取的是甘宁为孙吴效力的角度来看这句诗,
或许也可以改为“东吴甘兴霸”。
总之,“巴郡甘兴霸”也好,
或者是用“南阳甘兴霸”、“东吴甘兴霸”,
大概都会比“吴郡甘兴霸”来得合宜吧。
: 酬君重知己 报友化仇仇
: 劫寨将轻骑 驱兵饮巨瓯
: 神鸦能显圣 香火永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