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zfr6 (扮关二哥!)
2016-02-12 22:25:59※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此处说尹大目的官职是“殿中校尉”,
: 看来尹大目当时是曹魏的一位禁军军官。
: 《三国志‧魏书‧毌丘俭传》裴松之注引《魏末传》说:
: “殿中人姓尹,字大目,小为曹氏家奴,常侍在帝侧,大将军(
^^^^^^^^^^
乍看之下会以为是类似“燕人、下相人、汝南应玚德琏”这种概念
但仔细一看,“殿中”也不像是行政区划的产物
如板主所言,他是禁军的军官干部
一个军官干部,职权范围应该不会像上述“各地人”这么广
所以若是从另一个方向来理解,就有点像是
“总统府侍卫长”
“河防营营长”
“龙平特遣队队长”
“饶河街观光夜市管理委员会主委”(俗称夜市仔黑龙)
的概念
总而言之,这个人物开场挺有意思
殿中人? (总统府人、河防人、龙平人、夜市仔人)
为什么这样写?
一般史料纪、传在介绍人物,或者古文作品描述人物
格式不外乎:
姓名 + 字号 + 籍贯 (张飞,字翼德,幽州涿郡人)
姓氏 + 字号 + [籍贯] (项羽,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人)
姓氏 + 官职 (杜工部、刘豫州)
地名 + 姓名字号 (东平刘祯公干、北海孔融文举)
只留姓名不留字号
(如汉书、后汉书的帝王本纪或宗室传,这也是小弟读史书的其中一个疑问)
换句话说就是几乎没看过“殿中人”这种独特的介绍法
照“魏末传”作者的逻辑
不就等同把中央图书馆馆长称之为图书馆人或中央人?
或者把平西将军、大将军称之为平西人、大人、将军人?
怎么看都觉得奇怪啊
: 于是自告奋勇,像司马师请求前去说服文钦归降,
: 在得到司马师的允许之后,
: 尹大目单骑追见文钦,和文钦“遥相与语”。
唇语的创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