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吕范”与“吕蒙”,
: 两位都是孙吴前期创业的重要人物。
: 他们两位除了都姓“吕”之外,
: 还有个共同点:
: 两人都是“汝南”郡人。
: 虽然他俩都是汝南人,
: 但还是有差别。
: 因为吕范是汝南郡的“细阳”县人,
: 而吕蒙则是汝南郡的“富陂”县人。
: 换句话说,同属汝南郡,
: 但是不同县。
: 不过,既然都是汝南郡人,
: 而且又都姓“吕”,
: 该不会两人各自的家族之间,
: 其实是某种远亲关系?~~
:
这种猜测不无可能。
某些姓确实似乎是在很相近的地望上才有。
例如“袁”,从今太康分布到项城,
东汉以来名门“陈郡阳夏(扶乐)袁”“汝南汝阳袁”,
感觉上都还与他们的祖上“陈辕涛涂”似乎有点关系?
(其实陈辕涛涂这家伙……)
另外庾氏有颍川鄢陵庾与南阳新野庾,
虽说有些距离但感觉是还好。
而两家也确实认为是同出一源。
其他还有后来博陵崔(涿郡安平)与清河崔(东武城),
这两家甚至各自细分的房支虽说后来各自有高下之辨,
但东汉以来都共同承认是崔杼的子孙(名声不太好啊!)。
另外韦姓有京兆、扶风这两个地望很近的家族。
但韦昭是吴郡云阳人,就很远。
反而在前汉以(失败的)劝谏出名的韦孟,彭城人,为楚王傅,
离韦昭老家近些。(据说韦家以失败的苦谏出名?XD)
一郡之内,
后来分谯国龙亢桓氏和谯国铚县的桓氏,
当初还有与铚县很相近的相县,桓谭出自此。
然而
1. 另外还有长沙桓阶,他父祖“著名南方”,应非沛谯人。
2. 龙亢桓荣据说是“齐桓公之后”,但从地望看,
我的直觉是宋桓的后人(《春秋》明白以桓为氏)较似?
(《潜夫论》亦仅以宋桓之桓列桓氏,其余各桓公似皆无。)
但他确实是自齐徙沛。
那么是否有可能两家桓氏只是巧合邻居?
一如陈郡谢氏与会稽谢氏,后来巧合当了邻居般?
(然后下场当然是混淆不清!XD)
当然,齐桓这名号是比宋桓好听得多就是了。
(顺带提,春秋是可以一人多氏的。姓则罕用。
稍似日本战国之苗字实可多重般。
故向魋亦称桓魋,因为他是宋桓公之子向父之后,
以“桓”这一派结党则称桓族,以“向”分家则称向氏。)
再者如太原祈县王氏、太原晋阳王氏也是相近的两家。
(但琅邪、太原等都称王翦之后……)
蔡姓的陈留考城、圉县等应该相关。
但也还有些分布远些的(例如襄阳豪族蔡瑁)。
邓姓很妙。后汉能看到的几乎都是南阳新野人。
这离春秋时的邓国(早期被楚灭的不足道的小国)是近些的。
但汉文帝时就有蜀人邓通,
表示邓姓应该不是只出自南阳新野?
当然,有些姓氏,早在秦汉时就已经分布极广。
极可能根本当初也并非出自一源。
例如李、王、张等。
不过汉初赵王张耳之后在东汉明确有张俭,
至于汉初长沙王吴芮之后则在魏有吴纲(祖先被掘墓,不是太光彩的事),
张皓、张翼之为张良后应该可信?
(至少不是经过后来大量战乱后伪称古名人较方便………
不过《华阳国志》确实是东晋后的书。)
李氏虽说后来郡望有赵郡、陇西二支,
赵郡应可追至李牧、李左车(?),
陇西可追至秦将李信、汉之李广等,
但其实早在战国时其他国也有些李,汉时分布更广。
或许其实这只是职业出身?
(但以职业为氏,司马迁似乎就认为司马也仅他那一家。
其他种职业呢?也许有些较常见?)
赵姓分布也相当广,应该与秦汉以来的迁徙有关。
(多次徙民与其他自动迁徙者,又郡望概念当是东京之末方起。)
(或者赵姓本来也是多源的?除了秦与赵之外?)
常山赵氏感觉还是在当初赵国境内,但赵佗之后印象里就跳到赵云?
其他从燕至秦入蜀都有赵姓,很广。
而我原本有个印象似乎觉得阎姓多分布在西州(雍凉至汉川),
但仔细看了一下发现不是。
这个今天相对罕见的姓在东汉分布也相当广。
公孙虽说分布也广,
但辽西令支的公孙赞与辽东襄平的公孙度不知是否有关。
有个姓:欧阳,应该确定与春秋时之越国有关。
(《左传》里是讴阳。)
但后来分布似乎也相当散,没说固定在几个地方的。
夏侯虽多见于沛谯,但也有赵云乡人,或许也是远搬分家的案例吧?
最后,郭图与郭嘉应该是有关系。中介的可能猜想是郭援。
郭援是钟繇外甥,而颍川钟应该也是律学世家。
当然《演义》为简化结构而把郭援略去了,
郭图更加小丑化(但我觉得某种意义上这是有必要的艺术加工),
显得好像他与郭嘉(被《演义》高捧!《演义》可不是只捧蜀汉人物!)无关。
当然这种猜想也还是跳跃太多问题。
或许一郡甚至一县之内同姓很多,
早就分化成贫富高下皆差距甚大的许多层了(北阮南阮?见《世说任诞》),
就像传统农村也许虽说一整村都姓许,但内部分别不少?
我们今天仅凭著郡或者县去猜关系或许也还是太大胆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