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世说新语‧规箴第十》8(王衍谏妻)

楼主: Makucy (承先启后)   2014-01-25 02:59:34
※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世说新语‧规箴第十》8
:   王夷甫妇郭泰宁女,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豫人事;夷甫患
:   之而不能禁。时其乡人幽州刺史李阳,京都大侠,犹汉之楼护,
:   郭氏惮之;夷甫骤谏之,乃曰:“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阳亦谓卿
:   不可。”郭氏小为之损。
  王夷甫=王衍;郭泰宁=郭豫。
  这篇《世说新语》故事中的几个人物,
  已有板友为大家作了解说;
  另外也可参看板上“Re: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9(郭奕叹羊祜)”这篇文章,
  (文章代码:#13KVCxVq)
  里面有郭泰宁、郭氏/郭淮家族的一些介绍与谱系图。
  关于这篇故事中的“京都大侠”李阳的身分,
  历来未有定论,这里试作一些推敲。
  程炎振、余嘉锡等学者指出李阳的籍贯有“高尚”、“高平”两种记载,
  其中“高尚”应是文献流传过程中发生传钞之误,
  但若说李阳是“高平”人,又有一些蹊跷,因为西晋时的高平郡,
  怎么说也无法与郭氏所属的太原郡阳曲县拉上堪称作“乡人”的同乡关系,
  高平郡在兖州,而太原郡在并州。
  话虽如此,我觉得还是可以试着推敲推敲,作些揣测。
  查查文献记载,可以看到关于“李阳”其人的蛛丝马迹;
  《晋书‧石勒载记》说:
   “(石)勒令武乡耆旧赴襄国。
    既至,勒亲与乡老齿坐欢饮,语及平生。
    初,勒与李阳邻居,岁常争麻池,迭相敺击。至是,谓父老
    曰:‘李阳,壮士也,何以不来?沤麻是布衣之恨,孤方崇
    信于天下,宁仇匹夫乎!’乃使召阳。
    既至,勒与酣谑,引阳臂笑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
    孤毒手。’因赐甲第一区,拜参军都尉。令曰:‘武乡,吾
    之丰沛,万岁之后,魂灵当归之,其复之三世。’”
  (为便于阅读,上面我作了些分段,中间均无删改)
  这里与石勒曾比邻而居的“李阳”,与《世说新语》故事中的李阳,
  究竟是不是同一人,无法确定。
  先假设这两个李阳确实是同一人,
  在此前提之下,那么借由《晋书‧石勒载记》,
  便可知李阳乃是并州上党郡武乡县人;
  如此一来,《世说新语》故事中所说的“乡人”便有了着落,
  应该是着眼于郭氏与李阳均是‘并州’人的州里同乡关系而言:
   郭氏是并州的太原郡人,李阳是并州的上党郡人。
  不过,即使如此,还是无法解释:
   到底为什么《晋百官名》会说李阳是“高平人”呢?~~
  另外的一个猜测,则是撇开《晋书‧石勒载记》,
  也就是郭氏的“乡人”李阳与石勒没什么关系。
  《晋书‧地理志》记载太原郡(或者说“太原国”)下面的各个属县当中,
  有一个县叫作“平陶”。
  或许李阳乃是太原郡的“平陶”县人,
  而刘孝标在为这则《世说新语》故事作注的时候,
  为了说明为什么故事里要说李阳是郭氏的“乡人”,
  于是找到了《晋百官名》中所记载的李阳身家背景资料,
  由于郭氏、李阳两位都是太原郡人,所以刘孝标便省略了“太原”不写,
  只摘录了李阳所属的县名“平陶”而已。
  而偏偏后来《世说新语》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漏抄文字的疏误,
  把“平陶”的“陶”字给漏掉了,后来有人发现“平”字上下应该有字待补,
  但却误补了“高”字在“平”之前,
  于是乎“平陶”就变成今日所见的“高平”,
  原本是并州人的李阳,顿时便成了兖州人李阳,
  由此而让后世对这则《世说新语》故事里的“乡人”二字感到疑惑万分~~
  事情会不会是这样子的呢?~~
        
作者: time3Q (缘分落地)   2014-01-26 01:25:00
作者: ktou545 (阿Show)   2014-01-26 09:32:00
比我先前在回复文的分析 更是详细 故大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