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楚月-四分三十三秒(有剧情)

楼主: mugicha (mugi)   2020-04-30 16:16:37
□ 书名: 四分三十三秒
□ 作者: 楚月
□ 出版社/书系: 禾马/珍爱
□ 心得感想: 此时无声胜有声。
文案:
在外人眼里,他是冷漠内敛的男人
总是冷淡看待一切事物,似是没有人能动摇他的心
只除了她,他心里深藏的千寻宝贝!
虽然说两人名义上是叔姪,实际上却全无血缘
但这身分就像个禁忌,让他没有勇气开口争取
害怕一旦说破,就会毁了好不容易握在手中的幸福
他用尽所有的自制力,很努力的跟她保持距离
偏偏这丫头一点也不明白他心里的挣扎
时不时就来勾引挑逗一下,让他处于水深火热的炼狱里……
唉,其实他要的不多,只希望两人能永远在一起
不过天下事岂有永恒不变的道理
“你在我心底永远是唯一,我发誓绝对不会离开你!”
她说得信誓旦旦,仿佛天塌下来也绝不违背誓言
可是他却忘记了年轻的她心情多变
当她全心追逐梦想时,他就不再是她心里的唯一……
~~~以下心得正文~~~
楚月说这本书取名为《四分三十三秒》,
是因为《四分三十三秒》这个曲子跟这个故事的感觉有所吻合,
于是就先来简单看一下《四分三十三秒》这个音乐作品,
或许有助于理解本书意图营造的氛围。
《四分三十三秒 (4'33'')》是 John Cage 在 1952 年创作的音乐作品。
可以用任何一种乐器演奏,以钢琴为大宗,全曲分三个乐章,
然而音乐家不需要弹奏任何一个音符,是一首无声的曲子。
(有兴趣的板友可以自己查一下,体验所谓无声的音乐XD)
作曲家在很多访谈里提到了这个作品,像是:
“无论我们在哪里,我们听到的都是噪音。当我们忽视它时,它会扰乱我们。
但当我们倾心聆听时,我们会发现它的迷人。”
(Wherever we are, what we hear is mostly noise.
When we ignore it, it disturbs us.
When we listen to it, we find it fascinating.)
“我认为并希望带领人们感受周遭环境声音所组成的音乐,
这样的音乐会比他们走进音乐厅所听到的音乐更有趣。”
(I have felt and hoped to have led other people to feel that
the sounds of their environment constitute a music which is more interesting
than the music which they would hear if they went into a concert hall.)
这本书也是个安静的故事,所谓的安静介于男女主角之前,
他们两个人聚少离多,中间留了很多的空白,
人生进入别的章节准备换乐章时也只有动作而无言语,
但仔细听他们周遭却有许多的声音,
推进他们往前的声音、质疑的声音、两人相依呼吸的声音。
是不是写得很有情调吗?开玩笑的,下面我就要来吐槽了。
~~~以下有剧情~~~
男主角:叶江潮(本名江潮)
女主角:叶千寻
◎ 男主12岁、女主出生
男主爸是女主爷爷的司机,女主一出生就是千金大小姐,
然而女主父母不睦,所以女主出生时并没有得到家族太大的重视,
反倒是男主将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女主身上。
◎ 男主17岁、女主5岁
女主从小就很黏男主,并且坚持不叫男主为江潮哥哥,
而是叫他潮。
(帮忙上一个大海的颜色)
女主几乎都跟男主腻在一起也睡在一起。
◎ 男主24岁、女主12岁
此时两个人还是睡在一起。
男主爸过世而女主爸妈终于分开。
女主爸带女主去法国重新生活,
男主则被女主爷爷收养,改姓叶,
(帮忙上一个万年青的颜色)
从江潮变成叶江潮。
男主拜托女主别丢下他去法国,但隔天又觉得自己太自私了,选择放手让女主走。
◎ 男主29岁、女主17岁(接近18)
女主回台湾放暑假,和已然变成自己叔叔的男主再次见面。
两人六年都没连络,理由是:男主有写信但女主留错地址(雷包),
而女主因为没收到信就不爽自己主动联络,一通电话都没打(大雷包)。
顺带一提女主都17岁了还是想跟自己无血缘的叔叔一起睡,
任凭男主赶她回房也不放弃。
(没有防人之心有够雷)
并且女主不是刻意勾引,她这时候没意识到自己“特别的感情﹞是爱。
总之暑假过去两个人在一起了可喜可贺,
然后两个人出去玩一玩,男主就出车祸左手废掉了。
??????????????????????????????????????
◎ 男主31岁、女主19岁
男主昏迷了两个月,女主留在台湾照顾他,
并且女主在男主生病的时候,进去家族企业帮忙处理公司大小事。
(为什么又出现一个没读大学的商业奇才啊啊啊)
男主大病一场之后变得极端仰赖女主,
后来女主跟男主去美国疗手伤一年,
手还是没有好,但感情很好。
◎ 男主32岁、女主20岁
女主表示自己想要回法国读大学,读完三年就回台湾,男主同意,
两人靠着通E-MAIL、通MSN联系感情(时代的产物XD),
一年大概见一两次面。
◎ 男主35岁、女主23岁
女主读大学到后期越来越少跟男主联络,
女主其实也不是劈腿或怎样,就只是太习惯男主了所以偶尔懒得找男主,
因此,在这段感情中依存度比较高的男主接近崩溃边缘。
终于快要等到女主毕业、两人可以长相厮守之际,
女主表示:我想继续读研究所。
同年男主终于崩溃,离开女主家。
◎ 男主36岁、女主24岁
女主家人隐瞒男主离开的事实,
直到女主读完硕一之后终于发现男主不见了,于是她休学回台找男主。
找了一年之后发现男主在花莲教画画,此时他已经不再在乎女主了。
◎ 男主38岁、女主26岁
女主花了两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的心在男主身上,
每个周末都从台北到花莲找男主,终于追回男主。
-THE END-
一、比例问题
这本书一读完我就有种说不出来的怪感,
(不是因为伪叔姪差12岁这件事,虽然这也是我的雷)
我在后记中得知了原因,
作者说:“原本预计在第五章登场的情节到第八章才登场。”
这是什么情节呢?是男主出车祸。
也就是作者原本打算花整个后半本的篇幅来描述男主车祸后的故事,
却被压缩到剩下三章......
前面七章都在甜甜蜜蜜17岁谈恋爱,
后面三章直接飙车时速三百又受伤又分开又复合的。
我当初看完是这样描述这本书的:
“从第八章之后好像在看另外一本书,前面那个什么叔姪恋暧昧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
其实如果好好拿捏这个篇幅,这个故事是有可能讲得好听的。
(扣掉伪叔姪跟年龄差是设定上的硬伤以外XDDD)
作者想表达的是这样:
从女主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男主的人生都是围绕着女主为中心,
男主一直在等女主,但等到男主出了意外后,女主却没有办法以同样的方式等他,
爱得比较深的那个人注定会受到伤害,
所以女主想读研究所只是一个引爆点,
实际上男主这种不安全感已经累积了非常多年,并不是车祸后才产生,
早在女主出生那时,他就失去了自己的重心,
他为了避免自己沉沦才离开。
男主的精神状况是很值得讨论的,
包含他一直没办法放手,甚至看了多年的身心科,在女主离开后靠安眠药才能入睡,
可惜这段写得非常凌乱也潦草,
如果前面少写一点、把篇幅拿来解释男主后面的心情,这样可能会好不少。
(虽然作者说这本已经爆字数了)
再者,我真的没有很想看前面花这么多篇幅描述24岁男人对12岁小妹妹的特殊情感。
二、权力不对等的爱
女主后来有找到寄错的那个地址,对方有帮她把男主写了六年的信都整理起来,
并且说:光看信我就知道这个人爱得多么深。
请问男主开始写信时女主几岁呢?12岁。
母汤喔~~~
12岁就憋不住自己的爱意真的母汤喔~~~
其实我不反对伪叔姪恋,但男主在女主12岁时就沉沦成这副德性
...while女主到17岁暑假为止都没有那么心思,
这种感情其实很不纯啊,我有点怕啊。
(这段好难讲喔,总之先这样)
我比较偏好的还是两个都成年、有足够判断能力后,
某一天突然开窍然后爱上对方,
而不是像男主一样对着小自己12岁的伪姪女起生理反应啊啊啊!
啊还有文案上面写的千寻宝贝真的雷死我了呕呕呕。
其他乱七八糟的可以吐槽的还很多
1. 女主一直叫男主 潮 超级出戏
“潮,你有想过以后要做什么吗?”
“潮,如果没事,可以再来一次吗?”
有~够~潮~
然后叙述里面也是各种潮来潮去的。
https://imgur.com/WLAcec7
我觉得,好‧湿‧啊!这个湿度有80%吧!!
(想到那个主角叫“干”的日本少女漫画...)
2. 女主是商业奇才
女主爷爷很早就看出女主有商业头脑,
问题是你们爷孙俩打从女主12岁就没再见过面了好吗?
还是女主12岁就会操盘玩股票???
这样其实也没有不行啦,但女主后面又说自己什么都不会。
我:well...
后来男主车祸女主进公司帮忙时也才18还19岁,
让人联想到我们伟哉隔壁棚的《赊爱小女人》,
果然叫千寻的没有一个是弱者(并不是)。
3. 女主住法国六年没联络
六年都不回家真的是...太优秀了,这是21世纪啊(本书2011年出版),
妳爷爷是有钱人啊又不是没钱买机票!
妳爸跟妳爷爷感情不好,妳也可以自己回来啊!
没收到信就完全不自己主动联络真的很烂欸(到底多气)
4. 男主练武奇才
成绩好会照顾小孩(女主)
会拉大提琴(手受伤之前)
能够接公司
后来逃跑去花莲是去教画画
先生请你直接放弃女主跟我在一起了啊先生!!!!!!!!!!!
我当初其实看到“四分三十三秒”这个书名就拿了,
我原本很期待看到什么音乐家主角们的故事,
又或者可以看到作者是怎么诠释这个“空白”的故事,
殊不知根本不是我想的那样...
奉劝大家文案要看,真的要看。
叔姪恋这个天大的我的地雷就写在那,我居然傻傻走进去踩。
2016年的台北双年展有展出当代演奏家重新诠释的《两次〈四分三十三秒〉》,
可惜因为时间不够我就没有进去展厅看,
但是他很有趣的地方在于:这个版本会在乐章交接处敲击计时器。
(当然所谓乐章交接还是完全无声的,所以是靠计时算秒数)
我想大概一般人很容易能够接收到这样的敲击提示音,
很自然地会集中注意力在观察换乐章的瞬间,
老实说这本书虽然很雷啦(欸),但我还是能感受到这种“交会瞬间”的感觉,
两个人的生活其实大部分的时间都没有在一起,仅靠着少数的接触把空白补齐。
而这个空白理应当要很有想像空间的,正如《4分33秒》作曲家所述:
“他们错过了《4分33秒》的重点,因为根本没有寂静这一回事。
他们认为《4分33秒》的演奏是寂静的,全因他们不懂得如何聆听偶然音乐。”
※偶然音乐就是随着每次表演不同、不同场地、观众等等因素产生的随机的各种声响,
使得每次演出的《4分33秒》都是独特的。
可惜作者没有做好这种空白的处理,看起来很凌乱。
如果这本书篇幅重新抓过应该会还不错的吧...
(前提是不排斥伪叔姪恋XDD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