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奥运马拉松故事19-金牌选手的无声抗议

楼主: track (選了自己的人生)   2022-01-23 21:13:14
奥运马拉松故事19-
1936柏林奥运-纳粹的奥运会、金牌孙基祯的无声抗议
网志版: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91543
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36年在德国柏林举办,又被称为是纳粹的奥运会。
相信大家对“政治归政治,体育归体育”这句话并不陌生;
但“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
而奥运是世界上参与国家最多的体育活动,肯定也是“众人之事”的一部分,
所以要运动归运动,政治不干预赛会,
本身就是句有逻辑上矛盾的政治术语。
1936年纳粹政权希特勒当然很清楚这个,
于是想利用举办奥运,
一方面向世界展示德国软硬件能力的强大,
另方面更是他宣传雅利安种族优越论与反犹太主义的最好机会。
1936年是首次有电视转播的奥运会,
另透过广播传递到41个国家。
德国奥会并编列巨资七百万美元,
委托Leni Riefenstahl为柏林奥运拍摄电影-Olympia;
过程中她运用了许多特殊技术来拍动态运动员,是运动类电影拍摄的先驱。
(这部电影的DVD现在仍可买的到,其中有段珍贵的马拉松比赛画面)
德国政府透过纳粹党官方报纸《Völkischer Beobachter》,
以强烈措词写到不应允许犹太人参加奥运会;
这与奥林匹克主义主张公平参赛是完全背道而驰。
后来虽各队仍有犹太人参赛,
但已有不少犹太运动员在各国选拔阶段就被排除,
主因这些国家代表队怕选派犹太人而冒犯纳粹政权。
美国杰西欧文斯在短跑与跳远项目赢得四面金牌,是表现最好的选手;
也间接打脸纳粹主张的雅利安种族优越论。
地主德国拿下89面奖牌排名第一,美国以56面居次。
1928阿姆斯特丹奥运,是奥运会首次引进在赛会期间点燃圣火的概念;
1936年柏林奥运,则是首次安排圣火传递的活动,
在希腊奥林匹亚赫拉神殿,
由身着女祭司服的代表,让太阳光透过德国公司蔡司抛物面镜聚焦后,
将奥运圣火点燃,
然后透过接力传递方式,途经六国,来到柏林奥运场馆。
希特勒想利用奥运圣火传递,将他的帝国与古老的力量联系起来。
Spiridon Louis 1896雅典奥运马拉松金牌,也获邀出席1936柏林奥运开幕式;
他于1940年过世,享寿67岁。
比赛日 9 August 1936 — 15:00
起终点 Olympiastadion, 柏林
参赛者 56人来自27国
距离 42.195 km
路线 去回路线out-and-back.
1936年的马拉松赛程始于柏林体育场,比赛前段13km,跑在柏林一片森林区。
接着选手将跑上一条笔直的混泥土高速路,去回约17公里。
然后接回前段的森林路线,回到体育场终点线。
56位跑者站上起跑线,
其中来自欧洲36位、非洲3位、北美洲6位(加拿大美国各三位)、
亚洲5位(日本3、中国印度各1)、南美洲6位(祕鲁3、阿根廷2、智利1)。
有六个国家报满三位选手,包含芬兰、英国、日本、秘鲁、南非和美国。
赛前日本队实力最被看好(日本有多位选手于1935年创下马拉松史上前十快的纪录),
其中Kitei Son更是在东京创造了 2-26:42 当时的世界纪录;
而上届冠军阿根廷Zabala也前来卫冕。
*Kitei Son孙基祯-其实是1912年出生于朝鲜的韩国人,
但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于1910年占领朝鲜,
1936年柏林奥运,他被迫用日语发音的名字Kitei Son代表日本参赛。
比赛于下午3:00 开始,天气干燥晴朗,气温为22°C。
卫冕者Zabala一开始就取得领先,
4公里处,居第二位葡萄牙的Manuel Dias已差距30秒;
南非Lalande第三、美国Tarzan Brown第四。
5~8km微上坡路段,Zabala利用地形变化加速拉开距离,此时领先Dias达43秒。
10km左右,Brown发力向前,超越了Lalande居第三,落后Dias-40秒,Zabala-85秒。
15km时,Zabala继续拉大与第二名的距离达100秒,
但此时日本-Son与英国Harper跑在一起,
追过了Brown,仅落后Dias-30秒,并列在第三位。
过20km不久,Zabala与Dias渐显疲态放慢了配速。
折返点前后,孙与Harper一同超过了Dias,仅落后Zabala-50秒;
Zabala稍微调整后重整旗鼓,开始缓缓地加速,
于25km时与Son、Harper两人又拉开到92秒的距离。
Son则在28km时发动攻势,加速向前,
先与共跑好一段时间的Harper拉开10m上下的距离,并尝试追上Zabala。
Zabala则不幸在28km处绊到且摔倒,爬起后虽继续向前,
但因此耽误的时间与减慢的配速,已足以让Son与Harper超前。
Son率先抵达31km处,此时领先Harper-16秒,
发生跌倒惨剧的Zabala居第三,仍在尝试回到他之前的配速节奏;
可惜最终在32km时决定弃赛,没能完成连两届在奥运马拉松项目夺牌。
比赛剩下9km,Son仍保持强势,与第二名Harper已建立25秒的领先优势;
他们领先后面的集团已达3分钟之安全距离,金银牌的候选应该不出这两位。
铜牌看似将由第三集团共跑的两位芬兰选手与一位南非选手竞争。
没想到在35km处,原还位在第七位-日本队的Nan突然窜出,
一举超越了第三集团的所有选手,独居第三名;
此时Son领先Harper-45秒、领先Nan-3分45秒。
40km时,Son以2:19:40通过,Harper慢了87秒,
而Nan此时仅落后Harper-90秒(五公里追了Harper-1分30秒),
剩下最后两公里,难道银铜牌还有变量?
Son率先通过柏林奥林匹克运动场的马拉松通道进到田径场,
并以接近短跑的冲刺速度,完成最后100m(约13.3sec),成绩为2小时29分19秒,
这是奥运马拉松首次突破2小时30分。
Harper落后达600m,此时还没跑进田径场,
两分钟后,才以2小时31分23秒抵达;
而第三位到达的Nan,仅慢了Harper-19秒,
若距离再加长一公里,Harper的银牌可能不保。
Harper与Nan都创下个人最佳成绩。
*Son当时还获赠古希腊科林斯铜头盔(约公元前800至700年)一具,
作为马拉松冠军的贺礼。该头盔是德国考古学家库尔提乌斯在奥林匹亚发现的。
日本队风光拿下金、铜牌,
但Son-孙基祯/Nan-南升龙皆为出生朝鲜,代表日本出赛的韩国人。
在颁奖台上,当升起日本国旗与演奏日本国歌君之代时,
他俩皆低头不语,Son更以大会颁给金牌选手的月桂树,挡着运动服上的日之丸。
而在柏林奥运夺金52年后,
73岁的孙基祯在1988年汉城(现称首尔)奥运,
持圣火、穿着韩国国旗的运动服,抬头挺胸光荣地跑进奥运会的田径场。
这段“从无声抗议到最高荣誉”之故事还没结束,
1992年巴塞隆纳奥运,孙基祯指导的弟子黄永祚,
实现了他期待一位穿着太极旗运动服之跑者拿下奥运马拉松金牌的愿望。
成绩列表
1 孙基祯 JPN 2-29:19 新奥运纪录
2 Ernie Harper GBR 2-31:23
3 南升龙 JPN 2-31:42
4 Erkki Tamila FIN 2-32:45.0
5 Vaino Muinonen FIN 2-33:46.0
6 Johannes Coleman RSA 2-36:17.0
7 Donald Robertson GBR 2-37:06.2
8 Jackie Gibson RSA 2-38:04.0
9 Mauno Tarkiainen FIN 2-39:33.0
10 Thore Enochsson SWE 2-43:12.0
芬兰三位选手虽都以前十名完赛,分别拿下4、5、9名,
但中断了连续四届登上奥运马拉松颁奖台的纪录。
除了得奖者外,本届还有两位值得一提的参赛选手:
1.王正林 (1912出生于上海)
是第一位代表中国参加奥运马拉松赛事的选手,他以3:25:36完赛,名列第40名。
相较于上届1932洛杉矶仅有刘长春一位选手,
这次中华民国共派了54位选手(52男2女)的代表团来到柏林,参与27个项目;
成绩大多止于预赛,没能拿下任何一面奖牌。
王正林后来移居美国,其选手颠峰期遇上第二次世界大战,
许多赛事(包含1940、1944奥运)皆停办,无从得知他马拉松真正实力有多快。
而他指导的聋哑选手楼文敖,则在1948年伦敦奥运时代表中国出赛。
晚年查有记录他活耀于美国长青田径大师赛,是多项分龄组的冠军。
2.美国Johnny Kelley(1907~2004)
柏林奥运美国队唯一的完赛者,以2:49:32获得第18名。
Kelley的丰功伟业并不在奥运会上,而是波士顿马拉松,他是波马的传奇人物。
Johnny Kelley一生共参加了61次的波士顿马拉松,
首次参赛在1928年,但并没有跑完;
最后一次是在1992年84岁高龄时,且是他第58场完赛。
他在1935、1945赢得两次冠军;另获得七次亚军;
1934~1950期间,有15次以前五名完赛。
他获选1936柏林奥运与1948伦敦奥运之美国马拉松代表队,
1936柏林以18名完赛,1948伦敦则是21名完成。
1993年Kelley的纪念雕像被竖立在Newton市政厅附近-波马的路线上,
距离Heartbreak Hill大约一英里的地方。
Kelley于2004年高龄97岁过世,
还特别制作了限量的摇头娃娃来纪念他
(号码布为BAA 61,代表他站上波马起跑线的次数)。
1936柏林奥运,二次大战前的纳粹奥运会,
日本队选派了两位朝鲜人拿下了马拉松金、铜牌,
(另一位代表塩饱玉男则未完赛),
帐面上这面奥运金牌属于日本,但韩国与日本似乎都不接受。
如今(2022)86年过去了,日本仍没盼到真正属于日本的男子马拉松金牌,
倒是韩国先在56年后的1992年由黄永祚实现,
而当时第二名的对手又刚好是日本队的森下广一;
这会不会成为日本奥运男子马拉松难以打破的孙基祯魔咒,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PS.日本马拉松代表队在2000年雪梨与雅典奥运,
分别由高桥尚子与野口水木拿下两面女子马拉松金牌,
男子组自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非洲选手崛起后就没能再站上颁奖台-
七届奥运共21面马拉松奖牌,仅四面由非非洲出生选手获得;
日本男子最后一面奖牌停留在1992年森下的银牌。
#追着奥运看世界
#从无声的抗议到最高的荣誉
#孙基祯
#王正林
#JonnyKelley波马传奇
#奥运马拉松故事
#日本奥运男子马拉松的魔咒
#去柏林马拉松前必读
作者: denny811012 (arrow)   2022-01-24 13:21:00
有趣 尤其看到黄永祚那段
作者: toro077 (咕咕鸡)   2022-01-26 00:43:00
蛮特别的分享,感谢
作者: Yenfu35 (廣平君)   2022-01-28 23:04:00
作者: russellpan2 (russellpan)   2022-02-08 22:43:00
推,这个系列很棒!想看更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