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讯息服务20140708 14:30:09)经由省道台21线前往高雄市那玛夏区,过了小林村
纪念公园后,道路两旁风景由乡间聚落转换成为青翠碧绿的原始山林,沿着旗山溪,穿梭
在犹如人间仙境、变幻万千的山水间,途中12座鲜艳的彩色钢桥显得格外出色。甫于今(
103)年5月底全线通车的12座钢桥,不但担负那玛夏区对外交通的重责大任,更是尊重地
方多元族群融合的成果,将可促进高雄市甲仙区及那玛夏区观光产业,吸引更多游客前往
旅游。
行政院莫拉克重建会表示,台21线五里埔至那玛夏路段在莫拉克灾后受创严重,已无法依
原路线办理复建,永久性路廊规划设计又受限于地质环境尚未稳定,短期内无法完成。为
解决那玛夏区联外交通问题,特别动用莫拉克特别预算预备金,由公路总局第三区养护工
程处兴建12座钢桥作为中期提升方案,建构抗灾能力更高的道路系统。12座桥梁的颜色更
与地方协调,两两为单位分别以浅砂、孔雀蓝、朱红、彩绿、深灰及紫白6种色彩涂装,
其中大部分的颜色是当地“布农族”,与今年6月甫正名的“卡那卡那富族”及“拉阿鲁
哇族”三个族群传统服饰的色系。
而为融入甲仙区及那玛夏区在地特色及文化,桥梁的命名也经过多次协调,从五里埔往那
玛夏,依序为小林桥、大武垅桥、贰号地桥、那斯拉拿桥、马巴扎纽伊桥、钖安山桥、阿
力吾艾桥、嗡嗡桥、都朴鲁安桥、安哈娜桥、哈丽奥尔桥及那都鲁扎桥。行政院莫拉克重
建会说明,钢桥命名过程就是不同族群间文化交流,命名结果就是族群协调与融合的呈现
。例如,小林桥是纪念八八风灾中被土石掩埋的小林村旧址,大武垅桥是以小林村平埔大
武垅族命名,马巴扎纽伊桥是“拉阿鲁哇族”族语您好、平安之意,钖安山桥则是因为桥
梁位于知名基督教圣地锡安山而得名,哈丽奥尔桥是当地“布农族”地名,而最靠近那玛
夏区的那都鲁扎桥则是“卡那卡那富族”古时候的大聚落名,有物产丰饶,繁衍族人之地
的意涵。
目前公路总局所属甲仙工务段已进行桥名牌制作相关前置作业,届时结合在地特色及文化
底蕴的彩色钢桥,将安全引领游客及族人前往那玛夏,族人运用千百年来于山里生活的智
慧和历代相传的生命力迎接游客,灾后重生的那玛夏在莫拉克重建后将更发光发亮。
http://www.cna.com.tw/postwrite/Detail/151942.aspx#.U75YWPmSy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