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大家对欧老师反对"曹雪芹反封建"的理解

楼主: nightlight39 (乃赖)   2016-10-06 12:46:57
※ 引述《amma5420 (amma5420)》之铭言:
: 最近听欧丽娟老师在课堂的一段解释,
: 为曹雪芹并非反封建制度辩驳,
: 内容如下:
: 在这样的背景底下,第一个,他(曹雪芹/贾宝玉)就来自这样的家族,第二个,他的情思
: 情种也都
: 来自这样的封侯富贵之家,请问他如何去反对塑造他的原因,这是一个很不合逻辑的说法
: ,何况,我们从很多小说的描述中可以发现,曹雪芹和贾宝玉深深眷恋他们已失去的这一
: 切,我想这也合乎人之常情吧!如果你能选你是不是要进入豪门?这不是我们大家都可以体
: 会的吗?而他就已经在里面了,历经百年的基础,是他生命史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凭什么
: 他要反对它(封建制度),这是一个很奇怪、违反人性的逻辑!
: 听到这边,感觉欧老师讲得颇激动的,
: 她有她的观点诠释,不满其他学者这样肤浅的认为曹雪芹反封建,
: 然而,我实在无法理解老师的逻辑立足点在哪里,
: 上面那段老师似乎觉得这是理所当然,
: 但这样的诠释我觉得也不是特别的说服人,
: 总感觉带有强烈的个人好恶,
: 因为老师在课堂一直强调要排除个人偏见,
: 当下很赞同她的观念,很多解说也挺深入,
: 但类似这样的内容仍不在少数!
: 不知大家有何感想呢?
: 或是能进一步协助我阐明老师的观点呢?
不知道有没有在这个版说过?
以前上过欧老师的课,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
宝钗扑蝶一段,
有红学家说是宝钗心机重,
但欧老师很生气这个说法,
她认为情急之下女孩子脱口而出的话根本没有那么多算计,
而且宝钗和黛玉原本感情就好,
所以这样说是很自然的。
然后对于冷香丸一段,
很多人说这是象征压抑,
我记得她也不认同,
但理由我忘记了,只记得没有说服我。
说到底,曹霑已死,
这些推测是正确还是错误无从认证,
但是光讲扑蝶一段,
我认为应该以文本说话,
而不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读当时的情境,
红楼梦不是真实生活,
是有意为之、精密计算的写作,
所以曹霑所写的每个桥段绝对都是有目的的,
过去很多红学家很多臆测,
要推翻当然不是不行,
但根据当然是文本、脉络,
而不是我觉得。
回到反封建,这个反封建之说应该是共产党文化下的主流,
所以他们解读经典都会尽量往无产阶级革命这个结论归纳,
这当然是他们政治正确的解读方式。
回到问题:曹霑/贾宝玉有没有反封建呢?
首先,这两个人就不是同一个人,贾宝玉只代表曹霑的一个面向,
但是从曹霑的脉络来看,他有没有批判封建社会的文化?
一定有。
很多角色的存在都直接说了这是一个腐败的制度文化,
红楼梦当然是个批判性极重的作品。
那曹霑是不是出身于大富大贵的官宦之家?
是的。
所以也享受到这种封建贵族才能有的精致文化?
当然是。
曹霑有没有可能依然喜欢、怀念那样的生活?
当然也会怀念?
那么,曹霑会不会也是封建文化的受害者?
当然也是。
起于抄家、败于抄家,这原本就是封建文化常有之事,
受惠者也是受害者,这并不冲突。
所以,曹霑到底是反对封建制度,还是赞同封建制度?
我认为会问这个问题的人,
对于文学、人生的理解都太过肤浅,
一个人对于社会、文化、家庭当然是矛盾的。
我举另外一个例子:
托尔斯泰是不是诞生于贵族之家?
当然是。
他是不是恨著这个腐败的贵族制度?
当然也是。
他是不是眷恋着贵族制度的繁华跟优渥?
当然也是。
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养育我们的家庭,带给我们最多的爱和恨,
而曹霑/贾宝玉作为大观园的见证人,
当然感受到了最多的美好和罪恶,
因此当然是爱恨交织的,
这才是符合人性的吧?
正好是因为生命史身在这个百年豪门之中,
所以恨它也爱它,这才是人性。
回到扑蝶一段,
我认为周梦蝶说的最好:
“曹霑以浪漫主义之笔写黛玉;以写实主义之笔写宝钗”
(可能记错,若有人手边有周梦蝶的书请指正)
想想,一切都在其中,
让人心疼又心惊。
几乎所有伟大的创作者,
对于所处的文化制度,都是爱恨交杂的吧?
我想这才是人性。
所以到后来,
我几乎不看没有创作经验的人谈文学了。
对我来说,
有些东西是自己有在写的人才会看到的。
作者: amma5420 (amma5420)   2016-10-06 13:38:00
推推!!佳解!!这问题应立体化诠释!!!
作者: yuinena (yuna)   2016-10-07 01:42:00
推,我也觉得单用二分法无法表现出这部作品的高度
作者: RLH (我们很近也很远)   2016-10-09 02:37:00
写得真好
作者: Joan037 (辛巴)   2016-10-10 09:46:00
谢谢分享 感觉学了一课!
作者: tara5105 (我不能同意你更多)   2016-12-05 00:11:00
啊好喜欢这篇文啊。人生真的处处是矛盾,小说家(优秀的)只是将其点出来罢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