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为什么大家很羡慕公家单位的?

楼主: StevenAn (Steven An)   2016-04-06 11:35:18
小学时候下午没课, 爸爸就带我去机关办公室,
吹冷气写作业, 看着爸爸跟同事泡茶聊天等下班.
小时候妈妈因为工厂恶性关门西进中国面临中年转业不顺, 工作越换越差,还因为她是
老新人被欺负,亲眼看到她在房间内哭.
求学时认识现在的老婆, 岳父是老师,岳母是公务员,隔壁亲戚也是泛公务员,
当时还是女友的老婆,就已经立志要当公务员.
身为一名鲁蛇,要退伍前的求职一直不顺,甚至被激说“要不要再去洗个学历”
因为受挫又不可能再躲回研究所装死,只好求老爸给我补习费, 让我去补习考证照
只为了想拿到师级证照,提升自己履历的内容.
为了一张师级的证照我花了3年, 但是在放榜前半年, 我竟然先录取国营事业
就在国营事业的那半年, 薪水跟向往的民间企业起薪差不多,但生活品质就差一大截
结果半年的薰陶下,我的野性、理想、梦想也消磨差不多,得知考取证照当下,我心情平静
,只在想,这张证照应该不怎么影响升迁吧.
主管得知我考取, 说办离职没关系,我的工作会找人来帮忙; 结果我说, 我应该不会走
因为待遇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为什么要往火里跳.
4年后,其实我有些后悔, 看看我的同学在业界,个个年薪破百万,有的已经可以签证当
合伙人,我看到的是当下天天工作16小时,但没看到茁壮后,天天联宜、俱乐部。
而我, 只是个职员,有稳定的假日及薪水, 却没有富裕的生活, 生活是过的去, 但是遇到
贵的东西,就还是会气自己技不如人,薪水稳定却不够我消费. 虽然请假自由,却也不敢
搞个10天自助旅行, 只因为生活品质佳的表征就是住市区房子,仲使我跟太太都任公职,
但薪水就固定这样, 必须存够买市区房子的头期款,一年至少2个人一起存50万,可能也要
4年时间, 才能在市区买一间新3房或中古4房吧.
或许过去只是求职碰壁, 在职场上没有真正遇到挫折,所以不懂奋发向上,
有机会到外地升主管我竟然以家庭为重拒绝,
但不是应该为了生活品质而去追求更好的薪水吗...
这篇或许没办法帮到原PO,可是可以让有机会选择道路的人想想, 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
※ 引述《hong10 (yo~battle)》之铭言:
: 老实说,当初也是长辈推荐考进来的,
: 说大家都很羡慕公务员,于是进来也做6年了,
: 当初放弃科技业直接进来完全不相干的工作,
: 我真的不知道念大学到底要干嘛,
: 但是周边亲朋好友都说公家好,
: 我不知道到底是出于真心还是客套话,
: 现在一年大概60万,成长空间也不大,
: 以这种薪水到底要怎么买从小想住的透天厝,
: 甚至百万名车都直接放弃梦想,
: 这个连假我根本都在想这个问题,
: 该不该转换跑道,但是现在又要换去哪???
: 还是要投资副业??
: 也想到用信贷去借款拼一下,
: 根本快乐不起来,朋友看我乐观的外表,
: 根本不知道内心的痛苦,
: 连假也要过完了,开始上班又是无限循环,
: 理不出头绪,有没有人可以点醒我的
: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6-04-06 11:40:00
早年国营事业真的很爽,又不难进去工友,临时人员靠介绍进去,有一家人都做临时
作者: smallred433 (黑眼痘痘)   2016-04-06 11:41:00
如果遇到一次金融海啸,被裁员之后,很多人薪资都重新开始计算,公家机关呢?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6-04-06 11:42:00
临时考试转正,考到最高,退休前还捞到个主管缺被裁多少有个人问题,做事很稳的人基本上待退休没问题失业率3~4%,要当后面3~4%也不容易
作者: wave1et (百分百殖利率)   2016-04-06 12:06:00
那些年薪百万的都很有竞争力和规划力的~早就想好退路了~
作者: xiun0723 (忘记妳的脸)   2016-04-06 12:14:00
m大。 你那个%数应该是要每年计算,也不含自己走的,被逼走的,持续失业的。你只要被迫离开1次就够搞死你了。若每年只要有1%的机会,工作30年会有30次1%的机会也就是30%的机会。。。。指逼退或资遣算1%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6-04-06 12:20:00
自己走,不就代表跟资方达成某种程度妥协吗机率没有人用相加,超过100年,机率有100%的吗
作者: xiun0723 (忘记妳的脸)   2016-04-06 14:21:00
你爽就好(1-0.99的30次方)=26.03%但是你说的年失业率是3~4%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6-04-06 15:19:00
难怪有人会说复利效果比原子弹可怕,连失业率也通膨XD假如失业跟浮萍一样,等比级数无限繁殖整个池塘会满XD
作者: cutecoins (松绿配桃红)   2016-04-06 15:43:00
诚心问为什么大家身边都一堆年薪破百万?可不可以叙明哪间公司哪个职位? 也好让看得人估算自己是什么料有没有可能跟他们一样统计数据不是都说 台湾上班族平均薪资5 60万吗? 青年(30岁以下)月薪更惨 七成不到30万 还是大家看数据都只看自己想看的?
楼主: StevenAn (Steven An)   2016-04-06 15:53:00
朋友在台积电执小夜逛加班,有100初头,另一位在奇美实业
作者: xiun0723 (忘记妳的脸)   2016-04-06 15:53:00
你自己扯年失业率的。30年至少失业1次就是这样算。不然你以为失业问题很小?? 周围没有失业甚至资遣的人??前几篇回应的那么多人不是失业过。那么多领失业给付的业务怎么来的?? 再说大多企业无法撑过15年。 或者老板故意解散不发退休。 不是你努力就能干到退休的!! 啊不然不然你就自己讲多少%的人能持续在私企做到退休。 你爽就好。
楼主: StevenAn (Steven An)   2016-04-06 15:54:00
加上股利分红有130,还有一位正职网管,副业开网页工作室接近100,最后我最羡慕的是朋友成为事务所合伙人,300万
作者: poiu1234 ( )   2016-04-06 16:15:00
楼上真佛心回某楼伸手牌 诚心不附束脩根本毫无诚意自己鲁已为全天下都跟他一样鲁以
作者: xiun0723 (忘记妳的脸)   2016-04-06 17:33:00
c大.能100不是多数但也不是少数.至于朋友ooxx的也没什么朋友领过也没什么.我考试之前x年破100.也不用说接近而已最好每个公务员都能力强.如果配合修法每年fire 1%.到时候反对最大的一直都是公务员自己.1%少少的有什么好怕真的吗!? 我看连0.5%都有强力反弹.遑论ooxxabc公司每年都要想办法淘汰10%的人. 要领100以上不会很难.但爽爽的闲闲的自由的领100就会有点难度.但也非做不到.留给想要做的人去做.反正私企大门随时敞开
作者: jujubaby174   2016-04-06 18:50:00
说别人鲁,自己呢?
作者: cutecoins (松绿配桃红)   2016-04-06 23:42:00
给poiu 你要自称鲁没差 在网络上习惯见人就鲁来鲁去的有事吗?
作者: poiu1234 ( )   2016-04-07 08:37:00
@cute 你自己鲁 没拿过破百offer 就不要怕别说事实重点是伸手牌 没附束脩 还谎称诚心
作者: jujubaby174   2016-04-07 19:26:00
愿者回答,没人逼你。束脩?好棒棒!
作者: cutecoins (松绿配桃红)   2016-04-07 21:53:00
光看你谈吐也不像拿得到破百的 用不着自卑就在网络虚张声势 我"诚心"问楼主也不是真的想知道谁破百 只是像你这种键盘破百的人太多了 现实世界里都不知道是什么咖鲁不鲁只看年薪破百来鉴别 这可真是有志气!再者啊,每天工时八小时我都嫌没有自己的时间了 还真无法理解要靠加班轮班夜班去破百的价值取向 台湾人工时长世界前三 说到底也是劳工奴性 只要钱不顾生活
作者: jujubaby174   2016-04-07 22:02:00
楼上你这样讲也太过了吧?
作者: cutecoins (松绿配桃红)   2016-04-07 22:10:00
也没有要批评什么 每个人有自己的偏好 自己设定成功目标就好 拿自己的价值取向衡量别人很不恰当 我提到工时的一段只是很讶异有人把加班也当正常薪资来看待台湾有这么扭曲的就业环境也得要有相应的劳工来配合
作者: encoreg57985 (@@)   2016-04-10 19:29:00
有些机关加班还不给你报加班(领不到钱也不能补休)更扭曲 可悲
作者: FirzenEX   2016-04-11 00:44:00
c大所言实在有落差 基本上资本社会就是如此运作:将个人付出逼近极限 各国都一样 犯不着把台湾讲成这般
作者: chenpfu0394 (monkey)   2016-04-11 09:56:00
你身边的人都赚很多 才会觉得赚很少 但是夫妻双公职这收入不知道在前几%了 何况整天辛苦工作买那些跑车豪宅奢侈品也只是给人家赚很大而已
作者: chachamaru   2016-04-11 21:50:00
满多年薪200万的八九点下班的 哪来1X小时 而且上班也没每分秒都超充实 不过或许公务员得这样安慰自己吧
作者: doublepoint (温点点)   2016-04-13 20:04:00
谢谢分享心路历程,很受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