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转录] “人之初善本性”— 东方文明欠缺权力制

楼主: vikk33 (陈V)   2021-05-10 16:37:29
※ [本文转录自 HatePolitics 看板 #1WYh7Eek ]
作者: vikk33 (vikk33) 看板: HatePolitics
标题: [转录] “人之初善本性”— 东方文明欠缺权力制
时间: Thu Apr 29 21:17:00 2021
1.转录网址︰
※ 网址超过一行 请缩网址 ※
https://reurl.cc/E2dR3a
2.转录来源︰
※ FB公众人物、FB粉丝团名称、其他来源 ※
立场新闻
3.转录内容︰
※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
出身中国的导演赵婷新片奥斯卡丰收,自己亦得最佳导演。在台上,赵似乎回应自己旧访
问提到“中国遍地谎言”而引起中国网络狂轰滥炸的事件,说道:
“这是最疯狂的一次,事情有变得困难的时候,想讲出中国发生什么事。我小时候跟
哥哥一起斗背唐诗,当中《三字经》的首句人之初,性本善是令我毕生受用的一句说话,
在我的生涯中遇见很多人都是善良的,这是个信念,感谢启发我继续下去。”
大致被儒家推崇的“善本性”,其实是使中国文明圈持续付出代价的国学思想。我们不自
觉相信,也不自觉付出代价。孔子经常谈“仁”,孟子则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附合东方人常见的“关联思考”,用物理现象来说明主张,其实物理是形而下,人性
则是形而上,两者拉在一起,是否属于论辩家的取巧就见仁见智。荀子的体系较为庞杂,
也更现实,拥孔批孟,尤如江户日儒的前奏,他直接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
做好事其实是后天的“伪”,而人“虚伪”是好的,而教人虚伪的方法就是教育,即用礼
乐来将人们引导到虚伪,世界就会有道德,就会和平。
后来义理精深的佛教传入,儒家理论也要“完善”来竞争。例如中国文明讨论“佛性”,
一般讲法相信,众生皆有佛性,都有可能解脱成佛,正如一般讲法相信,人皆性善,都有
可能成为圣人。佛教传入之后,中国似乎越来越多讨论形上世界的传统。根据人皆有佛性
的讲法,儒家的善性论也被改进为二元。道学家这样设定:人性本身是善的,而人类具体
的恶行,是欲望掩盖,本性不出的结果。只要压抑欲望 (即个人),本性 — 即人的善良
— 就会回复。
孟子说人的恶行 (不仁) 是由于“陷溺其心”,到唐朝的李翱,再到《三字经》,大概都
是这条理路。到佛道思想席卷之后的中世,宋明理学就更加没有走出那条路,只是更加复
杂,并总结为理气之辩。朱熹仍然如此,将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及“气质之性”,即美
好的形而上世界,和不美好的现实世界,人顺从天地之性,就会表现出本来全善的人性,
气质之性则是人人不同,渗杂个人利害和欲望之后,可能不善。从孔子到宋明理学,变化
就十分明显。孔子主要讲现实世界,更说未知生,焉知死,而后来的人则为其后设了一个
超越的世界,以补充孔学开始时的“仁”只是伦理关系而不具超越性、宗教性的结构问题

为什么中国人对“性本善”有如此强迫症的认同?大概并不是各门各派思想自由竞争下的
结果,而是随着帝国建设路径的配合行为。儒教作为帝国官方的意识形态,自然不具备太
多思想自由,而是功利多于思辩。例如主张性恶的荀子就有很长时间被打为异端,日本人
为了高举作为形而上依归的天皇,亦长期批判谈过人民革命权的孟子。朱元彰亦删去孟子
的激烈发言。多年来中国历代官方和教育推广“性本善”,是因为现实中有皇权的全面管
治权,就算秦政以来有很多地方仍然“帝力于我何有哉”,大一统主义混一天下的理想,
官方仍然是要求的。大一统就是所有的权力要收归国有、收归君主,“王治”不断向外尝
试扩张。善性论的社会,倾向一切由权力的寡头“主持公道”。
性恶论的社会,则倾向分权、立法规、以合约行事。如果要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甚至官
与民之间互相制衡的社会,就要谈性恶论。如果谈性善,出问题时就不会是权力制衡不足
,而是涉事者“陷溺其心”,不够发挥性善的天性罢了。即使是暴君,也只是一时陷溺,
并不是皇帝制度有问题。中国人解释“偏差行为”和罪恶来源,是“个人化”的,与社会
多数无关。
基督教以来的欧洲则不自觉走向另一条路。人的性恶被标榜出来,从神话故事人类吃魔鬼
禁果,背叛上帝开始,到教庭经常强调的可怕地狱,以及课金赎罪制度,都充份说明基督
教世界观曾经过份、病态而自虐地强调人类本身的罪恶。由于人本身是罪恶的,所以人不
会相信人,只会相信无形的神,而社会和国家制度亦渐倾向分权。为什么渐渐发展到 N
权分立,有些国家判案要由素人陪审团会审,都是出于这种互相提防的思维。
法国大革命之后,也兴起了“反启蒙主义”,里面的思想家考察革命期间革命派各种可怕
行为,就进一步论定罪恶的人类如果没有管制,就必然爆发出来。17世纪的霍布斯认为人
为了避免率兽食人的自然状态,只能立一个群体的合约,将权力交给 lesser evil,即公
权力,也就是《圣经》中的海妖“利维坦”。当然后来很多国家的发展,都没有完全遵从
霍布斯血淋淋的主张,政府内部也有分权,但一般而言民选领袖会下台,都是因为人们不
相信人,不相信权力久在一人手中,可以避免腐化。政府分权还不够,还要有法院、传媒
去制衡。同样是英国人留下的“绝对权力带来绝对腐化”之语,就充满性恶论的气味。
黄仁宇评论明朝社会的意识形态,经常谈主流思想不处理“私”的问题,导致社会特别是
社会贤达极为虚伪,而且只能用道德口号鼓舞和推动政策,却不能在“数字上”管理社会
。不承认人性之私,而只谈人性本善,可能妨碍了市场经济的萌芽,也下开苏联思想在中
国成为主流的结构。宋儒以道德杀人,进展到后面以“政治道德”杀人,其实是一脉相承
。极为相信性本善的传统,开出现实中的满地谎言,大概有一种因果关系。
武断地说,充满病态和自虐观念的中世纪,开出了民主自由可以生根的现代西方。不相信
人的意识形态,开出了制衡权力,因而最终令个人人权受保障的结果,而性善论则没有。
性善论在艺术家的世界似乎顺理成章,亦是做人有期盼的根基。哪一种观念其实都不会具
体改变人类社会中罪恶的数量,不过性善论的传统则无疑构成制衡机制的嬴弱。
性本善其实是一种美学,一种山水画一样的境界。在更好的社会,艺术光景和冷酷的社会
建构,其实是分开来的。人们有自由以美好柔软的灵魂拥抱世界,但社会体制仍然是充满
防人之术,权力永远被质疑和分散。而东方社会往往将个人和社会混一而治,个人精神境
界与社会制度混在一起,呈现“道德化的政治”,是皇帝有权全面管治的理论依据,防卫
和自我武装则是性善论的异端。因为相信人性本善,所以不需要制衡人或者皇帝的权力,
只要“教化”就好,或者用自由主义者心仪的“小组讨论”就可解决问题。
性善论也经常被设定为“成为圣人”的初阶路径,一个永远只能依靠好人好事的社会,最
后就只能请求最大的圣人,即皇帝,去主持公道,那肯定不会太公道。庄子说“圣人不死
,大盗不止”。依靠圣人主持公道的社会,善的口号和权位一定会被窃据,就一定会产生
很多窃钩者诛的恶人。一个人相信善本性,可以令人良善,一个社会相信善本性,却会辅
就走向奴役之路。
4.附注、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备注 ※
以前有部争议很大
没人敢上映的纪录片
叫innocent muslim
这个论点或可拍一部天真的东方人
警惕世界
※ “Live”、“新闻”、“转录”此类文章每日发文数总上限为3篇,
自删与板主删除,同样计入额度 ※
作者: pauljet (喷射机)   2020-04-29 21:28:00
少来啦 文革以后没人要读孔孟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