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转录] 南海争议,北京说词的误区(上)

楼主: Tomwalker (黃小羊)   2016-07-13 18:01:22
※ [本文转录自 HatePolitics 看板 #1NX5wa1z ]
作者: tony121010 (我是来乱的) 看板: HatePolitics
标题: [转录] 南海争议,北京说词的误区(上)
时间: Tue Jul 12 11:06:06 2016
1.转录网址: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712-opinion-lai-southchinasea/
2.转录来源︰
端传媒
3.转录内容︰
南海争议,北京说词的误区(上):中国何曾拥有南海?
黎蜗藤
7月12日下午,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的判决即将公布,各方在围绕南海问题的外交、法律、
舆论和军事上不断角力。由于中国拒绝参加仲裁案,也预先明言,无论结果如何中国都不
会接受,这种“无视国际法”的做法无疑在国际舆论上落了下风。
为了在舆论上反击,向世界说明“不接受仲裁”的中国反而是“遵守国际法”的一方,五
月中旬,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和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联名在《中国新闻
周刊》(中文)和美国国家利益网站(英文)撰文,为中国的立场辩护。由于两位的职务
,此文可以被视为中国官方的最新说贴。
中文读者对南海历史的认识,大都止于官方灌输的知识。有趣的是,即使西方世界的读者
和专家,对南海历史也大都不甚了了。那是因为在70年代南海争议最早被西方学界关注的
时候(主要因为中越西沙海战),在西方发表的论著,不是出自海外华人之手,就是西方
学者参考了台湾和香港学者有关论述,它们都是一面倒倾向中国。
直到今天,西方世界对南海历史所知还很不足。于是,西方学者经常说,中国对南海无疑
在历史上有一定的权利,但在现在的国际法上,这些权利都难以作准云云。这种说法,中
国人听来,似乎是只讲法理,不讲道理。这反而引起了中国人对“西方制定的国际法”的
反感,更不利于双方客观地认识南海问题。
在此,我总结了在南海问题上的十个误区。其中前面六个误区更多涉及历史事实,后面四
个误区则主要针对2009年南海矛盾激化以来产生的问题。文章旨在阐明南海问题的复杂性
,以求读者能够兼顾另一个角度深入思考,而非断定谁对谁错。限于篇幅与目的,本文不
求面面俱到,而是聚焦讨论对中国“不利”的历史事实和法理,以便读者对照中国官方论
述,思辨比较。
误区一: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
中国宣传:“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主权权利、管辖权主张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
的,从2000多年前的汉朝就开始发现和逐步完善了对南海、特别是南沙诸岛礁以及相关海
域的管理。”但其实,南海并不是中国人最先发现的。
根据“走出非洲”理论,从非洲到达南海一带的智人分早晚两批(注1)。第一批走出非
洲的“早亚洲人”,沿着海岸在六万年前到达亚洲东部形成南岛民族,他们是东南亚和大
洋洲人种的祖先。第二批“晚亚洲人”三万年前走出非洲,沿着内陆到达青藏高原东南部
一带,在此分为两支继续迁移。一支南下到达印度支那半岛(老挝、越南一带),再从那
里迁徙到现在中国南方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浙江等地,成为了“百越”族。另一
支则北上发展,他们分别成为藏族、苗族、羌族和汉族。
可见,最早到达南海的人是现在东南亚各国,包括马来西亚、文莱和菲律宾等的先民;其
次到达的是百越人(以其后裔为主体民族的国家只有越南);而中国的主体民族汉人,要
迟至秦朝征服岭南之后(公元前214年)才开始到达南海。这么看来,菲律宾人、马来人
和越南人比中国人更早地“发现”南海。
当然,上古时期的民族迁移不能直接构成主权论据,但不妨碍我们利用这些线索去重新认
识南海历史。
中国把“发现”南海诸岛的时间定得很早。最常引用的,是东汉杨孚的《异物志》:“涨
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中国认为,涨海指的是南海,崎头指的就是“包括南海诸岛在
内的南海所有岛屿”。这个判断犯了“以个体代替整体”的逻辑错误。崎头是否为珊瑚礁
还有争议(因为珊瑚没有磁性);但即便是珊瑚礁,也不能说发现了一个珊瑚礁,就发现
了所有的珊瑚礁。凭这段话,并不能证明“崎头”在哪里。它可能只是一个近海的珊瑚礁
,但中国专家却没任何文献根据,就把它说成是几千里之外的南沙群岛。
发现南海诸岛的前提,是在南海航行。而宋朝之前,中国人在南海的航海活动极为有限。
根据《汉书》记载,中国第一次出使东南亚国家,是对“黄支国”来“朝贡”的回访。
黄支国大约在马来半岛一带,能先来到中国,自然比中国更早开发了这条航道。中国使节
回访的交通是“蛮夷贾船,转送致之”,也就是乘坐外国商船去的。此后,东南亚的航道
相继为占城(原位于越南南部的古国,后被越南吞并)、扶南、波斯、天竺、大食(阿拉
伯)等国的航海家把持。
现在常提及的“南海丝绸之路”并不是中国人开发的 。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中,
确实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直到唐末为止,中国最主要的功能是产地和贸易市场,而
不是海上交通的提供者。中国人记录了一些航道,但这不等于中国人开发了这些航道。到
了宋朝,中国才开始在南海交通中占据重要地位。既然如此中国人在唐末之前于南海的航
海活动极为有限,那么和其他把持航道的国家相比,中国发现诸岛的可能性就小得多了。
其实,在唐代同期的阿拉伯人航海游记中,已经有一些可能是南海诸岛的记录。在文献中
第一次能确定是西沙群岛的记录,是占城人留下的。据《宋会要》记载,1018年,占城使
者出使中国时说:“国人诣广州,或风漂船至石塘,即累岁不达矣。”这里的石塘应就是
西沙群岛。也就是说,占城人告诉中国人关于“占城人往广州途中遇风暴而漂流至西沙”
的事情,中国人把这个信息记录了下来。
根据这个记录,占城人是最早发现西沙群岛的人,而中国人只是信息的记录者。占城现在
是越南的一部分;从主权继承来说,是越南人而不是中国人最早发现西沙群岛。可是,由
于这段文字是中国人记录下来的,中国一般把这个记录作为“中国对西沙群岛的历史证据
”之一。中国记载南沙群岛的时间更加晚(1209年),而且也是外国人告诉中国人而被记
载下来的,其知识来源的最大可能还是占城人。
在宋到早清,中国有很多关于南海诸岛的记录,但这些记录都大都是关于地理和水道的记
载,简略、零散而混乱,没有确凿证据说明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中国一直强调,从宋
朝开始已经把西沙和南沙划归万州,其证据是一系列方志上说的“万州有长沙海石塘海”

但只要把仔细检视这些方志,就知道这个说法相当不可靠。比如《雍正广东通志》记载:
“长沙海石塘海,俱在城东海外洋,古志云万州有长沙海石塘海,然俱在外海,莫稽其实
。”其他方志表述大同小异。这些记录都有两个关键词:一,“古志云”,说明这是因循
古说的(这里的古志是指宋朝的《琼管志》,已佚);二,“莫稽其实”,即不知是否确
实。也就是说,长沙石塘只是因循古说记录下来的地名,连官方都不知道是不是真实存在
的,这又怎能算作是“划归万州管辖”的证据?
可见,中国对南海诸岛的历史依据,并非如此“无可争辩”。
误区二:南海其他国家,都没有历史性权利?
南海的其他沿岸民族也有悠久的历史。菲律宾人、马来人,占城人以及越人都比中国人更
早生活在南海周边。即便把视角放在“国家”的层次,如前所述,占城人很早就知道了西
沙和南沙,甚至可能其是发现者。占城后来被越南吞并,从国家继承的关系来说,越南自
然能主张有权继承占城的“历史权利”。
而越南本身,更是从17世纪开始逐步建立对西沙的统治。17-18世纪,阮主统治了越南南
方(又称“广南国”)。他派出黄沙队,到“黄沙”打捞失物。此事首先被记载在越南北
方人杜伯在17世纪所撰写的《纂集天南四至路图书》上。17世纪末,中国僧人大汕厂翁游
历广南国,也提及了阮主命人在“万里长沙”(当时中国对西沙的称呼)打捞失物的事。
18世纪中,一个到广南国的法国人 Pierre Poivre 亦记载了类似的事件。
1770年代,越南北方(郑主)趁广南国西山阮氏叛乱之际,占领了阮主的辖地顺化(Hue
),并派越南史上最出色的学者之一黎贵惇前往主管。其间,他写下了《抚边杂录》,详
细记载了黄沙队及其事迹。根据当中对黄沙的位置、地貌和物产的描写,可以非常可靠地
推断就是西沙群岛。里面还记载了一段中国给越南的公文:“乾隆十八年,安南(越南古
称)广义府彰义县割镰队安平社军人十名,于七月往万里长沙探舍各物,八名登岸寻觅各
物,只存二名守船。狂风断捉,漂入青澜港,伊官查实,押送回籍。”鉴于“万里长沙”
正是中国当时对西沙的称呼,这个史料更加证明了,越南黄沙队所到之处就是西沙群岛。
19世纪初,嘉隆帝在法国人的帮助下建立了统一越南的阮朝,进一步加强对西沙群岛的控
制。1815-1816年,嘉隆帝“命水军及黄沙队乘船往黄沙探度水程。”多条独立的西方记
录都提及此事,包括在越南当大官的法国人沙伊诺(Jean Baptiste Chaigneau,阮文胜
)、英国外交家和东方学家克劳福德(John Crawfurd,曾为新加坡总督)、以及在越南
传教的塔伯尔主教(Jean-Louis Taberd,他编写了当时最详细的越南拉丁文字典)等,
都认为越南正式确立了对西沙的主权。
明命帝时期,越南重视海军建设,建立了东亚最强大的海军。根据正史记录,从1833至
1836年,明命帝每年都派水军到黄沙作业,包括建庙、植树(相当于灯塔之用)、探测水
文绘制地图、设立木桩宣誓主权等。1830年代,南海海盗为患,中越联合打击海盗。中国
公文记载“副将李贤等巡至岩州三亚外洋玳瑁洲,与越南夷洋接壤”,则确立当时中国水
师的巡逻界限只到海南岛崖山(三亚)沿岸小岛玳瑁洲附近;以南则由越南水师负责。而
同期一份1839年的英文报纸记载,越南的海军在帕拉塞尔群岛(即西沙)巡航反海盗,有
时会把打鱼的中国渔民当成海盗逮捕,并送到越南港口处置。
可见,越南对西沙的管治经历了完整的演化,从派服劳役性质的黄沙队打捞失物,到派出
水军和黄沙队一起行动,最后完全由水军负责西沙的治理。这种有效统治在19世纪中叶得
到西方国家的承认,不少百科全书和地理书上都记载西沙是越南的一部分。只是后来越南
被法国侵略,丧失主权,才失去对西沙的有效管治。即便如此,在之后的越南官方文件(
如《大南一统志》),仍然把西沙视为国土的一部分。
菲律宾和文莱(包括现在的东马)很少对南沙提出历史性的证据。但其实她们对南沙的历
史权利,也在中国古籍中得到反映。比如,明朝黄衷《海语》中写道:“万里长沙在万里
石塘东南,即西南夷之流沙河也。”这里的万里长沙指南沙群岛,西南夷就是指文莱以西
的国家,是指当时的文莱或苏禄。这句话的意思即南沙群岛是她们的传统活动范围。
误区三:中国在二战前管辖南海诸岛,并无争议?
大概从清朝早期开始(有人认为是明朝),中国渔民开始前往西沙捕鱼,晚清时期更进一
步到达南沙。海南渔民使用的《更路薄》也记载了到南海诸岛的航行路线。他们在南海诸
岛上的渔业活动,可能比周边国家都早。这些活动可以视为中国人对南海诸岛的部分“历
史权利”(捕渔权)。
然而,中国政府“不承认”中国对这些地方的主权。1890年代两艘经英国公司投保的船在
西沙触礁,货物被附近的中国渔民抢掠一空。英国向中国政府交涉,中国的官方答复是,
那里不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负责。1899年出版的《清会典》以及《清会典之皇舆全图》
当属最权威官方疆域文件。前者记录了中国的四至,最南端在“极南广东琼州府崖山北极
高十八度十三分”,后者只画到了海南岛。这和前文提及的巡逻界限完全吻合。
19世纪后期,西方各国在南海的殖民地政府,在南海开展多项旨在保障航海自由的公共服
务,包括测量水文、绘制海图、编写航海手册(并公开发布)、打击海盗、建立海难救助
系统、预报天气等。南海沿岸诸国中,唯有中国一概缺席。中国此时没有承担在南海上的
公共责任,也不免削弱其主张权利的空间
当时南海诸岛既为无主地,各国也不乏采取主权行动。英属文莱政府在19世纪后期对南沙
的南威岛和安波沙洲颁发开发许可证;西属菲律宾对黄岩岛的管辖更可以追溯到18世纪;
法国在世纪末准备在西沙建立一个灯塔,却因资金问题未能实现,否则,越南“丢失”的
西沙主权,就可以这样被“续”上了。
20世纪开始,日本推行水产南进,开始涉足南海诸岛。直到这时,中国因为与日本争夺东
沙岛,才幡然醒觉应该重视南海的岛屿。1909年,水师提督李准到西沙巡行声称主权:“
此地从此即为中国之领土矣。”这被视为中国第一次主张对西沙的主权,中国的版图这才
推进到西沙一线。法国因为刚刚拿到了广州湾的租借权,碍于中国的“民族主义”,没有
对此提出抗议。沦为法国保护国的安南政府,则似乎对此事一无所知。直到1925年,安南
政府给法国殖民地政府写信,要求法国取回“原属越南”的西沙群岛,引发中法两国在
1931年对西沙群岛的争议。
南沙群岛在国际法上一直是无主地。1918年起,日本一间公司长期在南沙开发磷矿资源,
没有国家提出反对。日本于是积极考虑对南沙主张主权,为此还询问了法国、美国和英国
对南沙主权的态度。在没有明确反对之下,日本甚至已经在南沙竖立主权碑。不料突而其
来的经济危机,中断了这个进程,反而让法国捷足先登。
法国在1930年主张南沙主权,1933年公布“六小岛”位置,引起日本的外交抗议,双方进
行了五轮外交磋商。中国一开始以为这些小岛是西沙群岛,外交部发言人称“菲列滨与安
南间珊瑚岛,仅有我渔人居留岛上,在国际确认为中国领土”。但得知并非西沙群岛之后
,立场变软,只是向法国提出,“中国政府未经确实查明前,对于法国政府上述之宣言,
保留其权利”。最后官方也并没有向法国提出外交抗议。
因此,在1930年代,明确在外交上争夺南沙的只有法国、日本和英国。
但是,中国却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地图开疆”。1935年,一个新设立的以核查地图准
确性为目的的委员会,悄悄地在一份新印行的,以地图出版商为对象的刊物上(它总共只
发行了三期),公布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名对照表》,把南海诸岛的岛屿都定下了中
文名。这些名字绝大部分都是外国海图或航海手册上记载的各岛礁的译音。
整个过程中,没有实地考察或历史调查,没有向其他国家咨询,也没有向国际通报,既没
有经过高级机关的颁令和国民大会的表决,更没有真正控制这些岛礁。主事者大概也不清
楚这些“岛屿”的实际情况,否则无法理解为何会把深藏水底18米的曾母暗沙(James
Shoal的音译)列为“中国最南的领土”。
从那之后,中国的地图上就纷纷把南沙群岛也画在中国的地图上。中国认为,这个行动已
经算是中国主张南沙群岛的主权了。但相关国家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中国地图开疆之事,比
如美国在1938年讨论是否要主张黄岩岛主权的时候,就没有提过中国对此处主张过主权。
误区四:南海诸岛在二战之后划归中国?
中国(及台湾)一直宣称,战后四文件——《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旧金山和
约》以及《中日和平条约》把南海诸岛划归中国。但这种说法其实站不住脚。
仔细检视《开罗宣言》,完全没有提及南海诸岛;在整个开罗会议上,也没有讨论过南海
诸岛。战争结束前后,在美国为二战后领土安排而准备的文件中,西沙和南沙被归到开罗
宣言中“日本自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
”之列,而不是“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之列。美国考虑过处理西沙和南沙的多种可
能性,包括属法国、属中国、属菲律宾(南沙)以及被(以后的)联合国托管等等(注2
)。
因此,《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并未把南海诸岛“归还”中国。事实上,战前中国
和法国之间就已经存在西沙争议,而双方都是美国盟国,又怎么会把岛屿“归还”给中国
?至于南沙,美国甚至认为中国的理据非常薄弱,理由是中国1935年之前出版的地图都只
包括西沙,并无南沙,故更不可能贸然将其“归还”给中国。
在《旧金山和约》议定的过程中,南海诸岛从一开始就只被视为“日本放弃的领土”,但
没有说明应该给谁,只列为“未定”。根据顾维钧和杜勒斯的讨论记录,中华民国并未对
此表示异议。这与台湾不同;台湾在一开始的草案中是写明“归还中国”,后来因为国共
内战和国民党到台湾,而才改为“放弃”。
在《中日和平条约》中,台湾要求日本在条约中写上“把台湾及西南沙归还中国”的字眼
,但遭到日本拒绝。日本认为,如果在和约中这样写了,就违反了日本对其他盟国的承诺
。双方能够找到的最大公约数,就是日本在条约中,把这放弃台湾、南海诸岛的条款单独
写出来;而中华民国把这条款解释为:已经把西沙和南沙“归还”中国。但当时日本和法
国达成的外交照会中确认,日本在这个条约中的立场不超出《旧金山和约》的规定,故无
论是从条文还是从立法原意,都得不出双方同意把这两个群岛交给中国的结论。
至于中国北京政府单方面的声明,与越南及菲律宾等的单方面声明一样,无法构成在这两
个群岛的领土处理上的法律证据。
误区五:九段线是中国的传统海疆线,符合国际法
南海诸岛(特别是南沙)之所以有价值,不在于它们本身,而在于通过它们而获得海洋利
益。如果海洋利益划分已经确定,这些岛屿自身的实际价值反而极小。南海其他国家对海
域的声索,都依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唯独中国,坚持其单
方面划定的“九段线”,并声称公约管不了九段线。
中国在南海划的九段线,几乎贴著南海邻国的海岸线,把南海85%的范围都包围在内,导
致邻国渔民“一出海就进入九段线”。必须清楚指出的是,九段线是1947年才被画在中国
的官方地图上(类似的线在民间地图上出现也不过是1935年才有的事)。从它产生的第一
天起,它就是一个“三无”产品:无坐标、无明确定义、无法律地位。
无坐标:断续线刚出现在官方地图时是十一段线。但在颁布之后的各种出版的地图中,断
续线画法都不一样,有的甚至是连续线,范围和形状也差异甚大。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
都把南海诸岛包括在内。到了中共建制后,十一段线又不加说明地去除了北部湾的两段,
变成九段线。九段线的各段位置与包括的范围,又和十一段线的不一样。变成九段线之后
,画法才逐渐固定下来。但地图中没有坐标,而各段之间空隙过大,以致根本无法确定准
确的范围。
无定义:从断续线产生初期的混乱来推测,断续线设立的唯一意义就是“岛屿归属线”,
即线里面的所有岛礁都属于中国。这也和史料一致,即此线是当年中华民国政府为了对外
宣布“接收”南海诸岛的范围而制定的。在国民政府的讨论中,确定南海各岛的领海只有
三海里,此外即为公海的立场。1958年北京政府总理周恩来宣布“中国领海扩大到12海里
”的时候,也明确表示南海诸岛和大陆之间存在公海。可见,中国当初划定九段线,只是
为确定线内岛屿的主权,以及岛屿周围最多12海里的领海主权。2003年5月国家测绘局印
发的《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中说明,九段线是“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除了这
份不甚为人知的文件之外,中国没有对九段线的官方说明。
无法律地位:在中国官方文件中,并未出现过九段线或断续线这个名词。中国官方的表述
是“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台湾的表述是“南海诸岛及周遭海域”。2009年,中国给
联合国的照会中,附上一张画有九段线的地图,那是第一次在外交文件中出现条线。但文
件正文中并未ˋ提及这条线。直到菲律宾提出仲裁案之后,中国才在官方文件中(被动地
)提及九段线,但仍没有澄清九段线的法律地位。
因此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和台湾官方眼里,九段线以前长期一直是岛屿归属线。
可是在1982年公约通过以后,这个情况有所转变。按照公约“揸正来做”,中国肯定无法
获得九段线这么大的海域。于是,台湾最早在1993年通过《南海政策纲领》,提出历史性
水域的概念,暗示九段线内属于台湾管辖之海域,这个说法当时就在台湾内部和国际上引
起极大争议。在各方压力之下,台湾在制定《领海法》时放弃了这个说法。正是从这个时
候开始,南海周边国家和相关利益国才开始关注九段线的问题。
之后,中国大陆也开始试图扩大九段线的内涵──除了有人附和“历史性水域”的说法之
外,有人提出中国对九段线内水域有“历史性权利”,还有人提出它是一条“海上疆域线
”,甚至有人提出九段线内是中国的“领海”或“内水”。于是,九段线争议逐步成为南
海核心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各国当然无法接受中国把九段线变为中国疆域线。因为那样一来,九段线之内的水域、岛
礁、海底和上空就变为中国私产。各国如果承认九段线,就等于将南海这一重要战略区域
拱手让给中国,承认南海诸岛属于中国,放弃九段线的重要的石油和渔业利益,把南海的
航行自由控制权全部交到中国的手中。
诚然,正如吴士存所辩解的,中国政府从来没有说过九段线内是中国的领海,但中国也没
有澄清过九段线不是中国的领海线。中国的一种说法是,九段线只是“重申中国的领土主
权以及相关海洋权益,并不是因为划这条线才拥有这个权益”。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因为如上文分析的,在划出九段线之前,中国从来没有控制过南海,更谈不上拥有除了捕
鱼和航行之外的历史性权益。
中国的另一种说法是,中国当年在地图上画出了九段线,各国并没有反对,那就等同“默
认”了中国对九段线内水域的“管辖权”。而随着“管辖”时间的推移,中国就拥有历史
性权利了。这种说法也完全经不起推敲。
首先,把九段线内水域视为中国拥有管辖权的水域,并不是当年划线的初衷。其次,中国
直到现在也没有在九段线内水域实现“排他性”的“管辖”,又何来历史性权利?第三,
菲越马等国对九段线内南海诸岛的主权一直有争议,现在还实控著很多岛礁。这些国家既
然否认九段线内的岛屿的主权归中国所有,又何来“承认”中国对九段线内水域的“管辖
权”?第四,中国长期没有声明九段线的意义,台湾最早提出“历史性水域”之说在九十
年代,一提出就遭到美国和越南等国的抗议,又何来国际社会“默认”中国“管辖权”一
说?
中国在这几年积极推进海洋大国战略的同时,越来越多体制内的“专家”开始宣传中国在
南海上的历史性权利,越来越多媒体上的文章都把九段线称为中国的领海线。而中国政府
一方面鼓励各种专家的言论,一方面用各种不同的措辞将九段线的定义模糊化,同时大规
模在南海展开“维权”。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中国的目标是要夺取九段线内所有水域的
“管辖权”。 可见,如果中国按照最初的设想,澄清九段线乃岛屿归属线,那么在国际
上定然不会产生如此多的争议。但中国的困境在于:九段线本身不符合国际法,但中国却
不愿放弃超出公约范围的“不合法”的“权益”。
误区六:南海会有争议,只因各国眼红石油?
南海矛盾的激化,确实和石油资源有很大关系。但把别国对南海的主张简单视为“红眼病
”,既不公平,也没有历史根据。
越南和菲律宾很早就已经声称对南海诸岛的主权。1931年,越南就由法国代表自己提出了
西沙的主权争议。战后法国继续代表越南与中国展开西沙主权谈判,并占领了西沙西部(
中国占领了东部)。直到1974年,中国才把越南从西沙赶走。
南沙方面,菲律宾在1946年刚刚独立后,就声称南沙群岛主权应该归菲律宾所有;法国也
在1946年率先“重返南沙”;越南保大皇帝的代表在1951年旧金山会议上发表声明,称“
黄沙(西沙)和长沙(南沙)一直是越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各国1970年代开始相继
常驻占领南沙岛礁之前,菲律宾、越南(南越)和台湾在南沙玩争夺岛屿的擦边球游戏已
经玩了十几年了。
1946年底,中国派出林遵为首的舰队“接收”南海诸岛,但当时,岛上的日军早就被英美
处理完毕,没有所谓“受降”一说,该行动的合法性并没有得到明确的国际认可。近来中
国外交部长王毅常强调,当年部队乃搭乘美国军舰接收南海诸岛,暗示美国支持中国行动
。但其实,那些军舰是美国已经赠送给中国的战后物资,是“中国的军舰”,和美国的立
场无关。这次行动前,中国要求高度保密,“先占了再说”,之后还经过长达半年的讨论
,才确定如何向外公布领土范围(断续线就是这样产生的)。如前所述,多国在这时期都
声称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并没有“承认中国主权”。
中国又称,“美国通过外交询问、申请测量、通报航行飞越计划等方式,显示了其承认中
国对南沙群岛主权的立场”。其实,美国当时“同时”向台湾、菲律宾和南越通报了这些
计划,以显示在这个问题上的中立态度。美国从来没有承认,也没有默认过中国或台湾对
南海诸岛的主权。
中国和越南都举出不少第三方的地图、百科全书和报刊资料,来证明自己对西沙和南沙的
主权得到国际承认。这些资料如果是出版在20世纪之前,那麽可以从“历史证据”的角度
论证其法律价值。但如果是出版于主权争议出现之后的,其作为“证据”的作用就极为有
限。特别是民间出版物不受政府操控,最多只能代表私人意见;而报刊文章更是只能代表
作者立场。事实上,由于各国的民间态度迥异,无论中国、越南还是菲律宾,都或多或少
能找到有利于己方的证据。
可见,在1970年代之前,南海诸岛的主权就一直存在争议。国际社会根本没有公认南海诸
岛属于中国。
还须指出,关于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诸岛的主权问题,中国还存在两种误区。
第一,中国常说菲律宾的疆界在美西战争后已经确定,不包括南沙和黄岩岛。这有两个错
误。首先,在美西《巴黎条约》中划出的条约界线,确实不包括南沙和黄岩岛,但随后的
《华盛顿条约》已经说明,西班牙割让的岛屿也包括在条约界线之外的,但被西属菲律宾
实际管辖的岛屿。所以菲律宾的领土并不限于条约界线内。
这点对黄岩岛有重要意义。因为菲律宾在18-19世纪,有对黄岩岛实施管治的行为。其次
,一个国家的边界不是永远不变的。即便在美西各条约中不包括某些岛屿(比如南沙),
并不能否定随后(特别是菲律宾独立之后)有主张新领土的权利(正如中国有权主张对南
沙的主权一样)。这种主张是否合理合法,当然另当别论。
第二,中国常说越南承认过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现在和中国争岛是“反言”的行为。这种
理论,其实把“北越”等同于整个越南。在1976年越南统一之前,国际上存在北越和南越
两个在国际法上互相独立的国家。双方都认为两国最后必将统一,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好比
朝鲜与韩国。而南越又存在两个不同的政府,一是大部分国家承认的“越南共和国”政府
,另一个是小部分国家(包括中国)承认的“南越南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这两个政府
都宣称自己才是南越的代表,这种关系好比内战中的共产党政府和国民党政府。
中国和北越以及南越的“临时革命政府”都建立外交关系。承认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是北
越,南越则从来没有承认过。而实际上,控制和争夺南海诸岛的都是南越。根据1956年日
内瓦协议,南北越以北纬17度分界,北越也不应拥有西沙和南沙。现在的越南是北越和南
越(临时革命政府胜利后国名为“南越南共和国”)合并而成;当统一后的越南继承南越
的主张,并不能轻易认定其违反了国际法的“禁止反言”(equitable estoppel)的规定

(黎蜗藤,旅美历史学者,哲学博士,近年专注东海与南海史、国际法与东亚国际关系)
(注1) 李辉、金力〈重建东亚人类的族谱〉,《科学人中文版》2008年8月,78期,35
页。
(注2) Post WW II foreign policy planning State Department records of Harley
A. Notter, 1939-1945. Microfiche。T-324,CAC-308,1192-PR-41、-42和-43等。也可
参见,Kimie Hara, Cold war frontiers in the Asia-Pacific, Routledge, 2007。
4.附注︰
文章很长,不过举出很多观点与证据,中文媒体很难看到这样的文章,大家可以参考。其
实不只南海,中国在诸多领土争议的论述的确存在许多问题。
作者: mmaxxgogo (南国山青)   2015-07-12 11:17:00
这篇是正确的解释,“自古以来……”的定义其实就是有效实质统治管理,这个面向其实中国拿不出多少证据,只有渔民和商船到过是完全不算的。
作者: am3kfnm3   2015-07-12 11:19:00
推原PO~
作者: tuna0214   2015-07-12 11:30:00
古代连台湾都是弹丸之地了 南海的小岛会被视为领土? 笑
作者: cangming (苍冥)   2015-07-12 11:48:00
推端传媒 难得的媒体清流
作者: KyleSeager (Ready for KyleSeager)   2015-07-12 12:06:00
吱吱继续自嗨吧来打一仗 看谁的肌肉比较大块啦
作者: mmaxxgogo (南国山青)   2015-07-12 12:17:00
好啊,看谁肌肉比较大,美帝正等著支那来比肌肉
作者: KyleSeager (Ready for KyleSeager)   2015-07-12 12:23:00
美帝都是肥肉 硬不起来的XDDD
作者: cangming (苍冥)   2015-07-12 12:30:00
死鱼2.0安安啊不过支那没种啦
作者: ArthurCurry (不为谁而作的歌)   2015-07-12 12:48:00
支那快开战阿 那么邱洨只会靠一群垃圾支持者叫嚣吗
作者: jetalpha (月迷風影)   2016-07-13 18:37:00
推,画线围块地就算自己的,没去过也行,中国人啊……
作者: song7775 (凛透)   2016-07-13 19:57:00
推我记得有看到个说法是台湾不是海洋法公约的签署国所以不受这次仲裁的约束但是问题又回来了 台湾对南海的主权主张又有谁在乎?
作者: jetalpha (月迷風影)   2016-07-13 20:02:00
中共在乎吧?他们用的说法有一部分是套国民政府来的。
楼主: Tomwalker (黃小羊)   2016-07-13 20:57:00
没错,中国对南海的九段线主张,就是继承中华民国的十一段线主张。若我们认为十一段线是旧政府的错误,那中国也没有继承的基础。
作者: yudi1991   2016-07-13 21:09:00
每次看到中国人说"自古以来"就觉得可笑
作者: todaybear (Bear Loving)   2016-07-13 23:02:00
端传媒清流?呵呵啦~http://tinyurl.com/j9lrw7x
楼主: Tomwalker (黃小羊)   2016-07-13 23:31:00
人家清楚写出考据,文章有依据就好了。联合重工有时也会有好文章。何况我根本没说端传媒是不是清流。
作者: todaybear (Bear Loving)   2016-07-14 00:24:00
清流是推文讲的,您不用紧张。基本上基于背后金主因素,这家迈入联合重工的制造业模式我想也是早晚的问题。算提醒一下而已。反正要说的尽在上头我给的连结中了~。
作者: tony121010 (我是来乱的)   2016-07-14 11:16:00
我这样说好了,每个媒体或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立场如果要批评他们可以试着说明他们的立场,以及使用什么论述或媒体曝光策略来达到宣传目的,你能说明清楚不就更好,给个连结质疑资金来源,其实就很弱端传媒在文章的走向上,比较像亲西方的渐进民主派或者说是保守主义倾向,这种经营策略能达到什么影响目前还看不太出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