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我薪资停滞 “问题就在没投资”

楼主: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6-05-06 19:00:10
最近正在玩信长野望 阅读旧幕府资料 补一些可能相关讯息...
wiki 最上义光
最上氏拥有1万石以上知行的家臣约高达十多位,远超过众多大名
wiki 前田利家
荒子城主前田利昌(知行2000贯,相当万石石高,兵役约250至330人)
明智光秀等人每万石动员农民足轻人数亦高达330人。(没记相关连结)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F%B3%E9%AB%98
在中国一石米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一年的食米量,
在军事上一石也就相当于能够屯养一个士兵的能力。
表高一万石的大名约有动员两百五十至三百人兵力的义务。
战国及江户初期一石等于五十二点五公斤,
若战时完全以米作主食需要一百二十公斤,差不多要二点四石一人的军粮,
再加上扶持两人以上军眷〈有些大名实报实销〉,
一名职业足轻最少需要四至五石以上的开销。
中华民国国军每人每日配给五百四十克米,每年约一百九十七公斤,
另外面粉五十二点五公斤每年,黄豆十一公斤每年,
比起欧洲骑士而言,日本武士生活非常清苦,
男子每人授田十一公亩 田地终身受用。死后官府收回。(没记相关连结)
wiki/加贺一向一揆
柴田军也伺机收割了周边田亩中的粮草才回归越前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8%93%E8%AE%80
麦酒 - ビール(荷兰语:bier)
英语“beer”之音译“ビア”
则见于“ビアガーデン”“ビアホール”等词中。不以汉字书写。
训读(日语:训読み),是日文所用汉字的一种发音方式,
只借用汉字的形和义,不采用汉语的音
英文中借自拉丁语的“etc. (et cetera)”常被读作“and so on”或“and so forth”
、“i.e. (id est)”读作“that is”
wiki 丰臣秀吉
1石大约等价于180立升的大米。
拥有能生产一万石或更多大米的土地的那些人,被定义为大名。
日本全国检地有1850万石(1598年数据),而秀吉一个人拥有其中的200万石。
其实日方代表小西行长出身商人家庭,精于商业谋略,伪造秀吉降表与明朝议和,
而明方使者沈惟敬本是市井无赖,就称秀吉的目的是要求恢复双边贸易。
双方于是缔结和约,日军就此暂退釜山。
wiki/石川五右卫门
失手被前田玄以拘捕,在三条河原被丰臣秀吉处以非常残忍的釜煎之刑。
也因为这个缘故,后来的人称用大铁锅烧水洗澡为“五右卫门风吕”。
wiki/今川义元
《今川假名目录》强调主从间的恩给与奉公关系(寄亲寄子制)。 (=====> 人质交换)
江户幕府禁西方教会 好像有一原因 也是因为买卖日本人口 (忘了在哪一条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F%AF%E5%B7%A5
澳门在19世纪时期是人口贩卖中心。俗称卖猪仔
根据英国人博克隆记载,早在1519年,
葡萄牙人即被控告拐带中国浙江福建沿海的儿童至印度卖作奴隶
卖猪仔一词,是中国人的自嘲之称,西方人称“苦力”Coolie Labor
1852年改征每月3美元/人的外籍矿工税。
当时矿工工资在1-3美元/天之间。
1862年《反苦力法》生效,不鼓励外籍劳工入境,
并向外籍劳工征收每月2.5美元的“人头税”。
1870年,虽然中国人占加州总人口比例只有8.6%,但占劳动力的比例高达25%。
1849年之前,美国华人人数很少,只有区区325人,
1880年,旧金山地区,华工占总劳动力的1/3。
19世纪中叶以后,社会主义传入美国,
美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要求提高工资待遇和改善工作条件的罢工活动此起彼伏。
但每当欧洲移民劳工罢工,华工就“乘虚而入”。
欧洲白人移民将劳工工资大幅下降归咎于中国“苦力”,
针对华工的暴行屡有发生。
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禁止任何华工入境
1900年前,到达加州的中国人高达30万人,
1940年代,荷兰规定殖民地内的庄园须不得雇用超过某百份比的契约劳工。
关于“武士道”精神 其实是到了"幕末"(1850~1900) 才被强化的 (才有真正理论化)
包括被黑泽明的电影 带到西方强化
YT搜寻 yohoho YO H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8_UjFFpD_c
不然其实古代 超过70%以上的平民 是还没有姓氏的 (用人的战争 以利为主)
江户幕府之前 “下克上”仍是非常常见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4%9B%E5%A7%AC
爱姬:
“天下至今还未平定下来。请殿下一定要跟随天地的大义。
请不用考虑我的安全。我会时常携带着匕首并且发誓绝不会受到污辱”
(天下はいまだ定まっておりませぬ。
殿は天地の大义に従って去就をお决め下さりませ。
私の身はお案じなさいますな。匕首を常に懐に持っております。
誓って辱めは受けませぬ)的信件,
wiki 武士道
早期武士其实是雇佣兵,
在战国时代是下克上时代,武士道真正完成于德川幕府时代,
1890年更颁布强调“和魂”的《教育敕语》,本着“以儒教为根本”的原则,
1911年,明治政府在全面修订的修身教科书中明确形成了家庭国家观。
修身教科书明确指出整个日本社会是一大家庭,而皇室是宗家,
新渡户稻造 认为孔子的教诲是武士道最丰富的源泉。
日本银行在1984年更改纸币上的图案设计,新渡户稻造像为五千日圆,
武士道的古典称为“叶隐”
《叶隐闻书》是江户时代的佐贺藩(肥前锅岛藩)所传诵的武士道修养书,
“隐于叶下,花儿苟延不败,终遇知音,欣然花落有期。”
“叶隐”就如树木的叶荫,在人家看不见的地方为主君“舍身奉公”之意。
该书开宗明义:“武士道者,死之谓也。”
贝原益轩的《武训》主张文武一途,以此来强调文道的重要作用,
“文中有武,武中有文,犹如阴阳互为其根,故无文之武非真正之武”。
“以文悯人抚民乃仁也,以武制敌静乱乃义也。文武二道,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缺一则难以修身治国平天下;故仁义为道之本,
文武乃行仁义之用也。
“国以士立,士以气立”
新渡户稻造写的《武士道》一书中这样论断切腹的含义:
“打开灵魂之窗请君看,是红还是黑,请君自公断。”
公视 数天前的“东京大审”黑白修复片(已逼近HD画质)
有英文旁白提到 : 战后仍支持天皇体制的 只有16%
日本古代没有姓氏 就跟中国大部份是文盲一样 所以不需要特意把武士精神强化
=> 所谓的藩 是有领公家俸 当然才有效忠的义务 (有记录的最均富的是最上义光)
就像现在早已经没有保甲法 你又没有被保障田地 是要效忠个屁? (至少该一甲)
免费的吗? 天经地义的吗? 这是精神屁话 空洞无实体
( 如果“忠”字是天经地义的话 ~ 那么“没有国 哪有家?”就变成合理 )
也就变成国家是君主制 这就不再是民主
可是实际上 “地方自治”才是人民的本
也就是庄园时期 (封建、搞小团体) => 是人类从打猎 进化到蓄牧农业 的必然过程
顺便一下 : 不鼓励自杀! (日本的切腹 请不要模仿 带过来台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qtrjuspabA&t=5677
请勿弃尸荒野 (会变厉鬼 能量较强) (主:觉:生 = 4:2:1能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Yv0xxKAElk&t=3415
53m ~ 60m :
觉魂 => 野鬼 => 有脚的
生魂 => 孤魂 => 没有脚
楼主: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6-05-06 19:04:00
主要是说 为啥日本薪资会比较合理化?(比其它黄种人而言)我想其一是 藩的经验比较务实(唯物) 而不是武道这种唯心重视唯心派的君主式 神格国家 尤其黄种人普遍是贪污压榨地主贪婪模式罢了(拿民生物资炒作=提高币值 来压榨弱势)因为在唯物论的理论欠缺(比较精神史观 也94空洞 人治化)像“没有国 哪里有家?”..就是一种精神空洞效忠制 (神格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pc2WYsnc_Q所以 有的人似又说 台湾需要输入国族主义? 以强化什么的这我不知道好不好 给各位去讨论三国还是哪一期 靠近孙权海边 有田氏? 也是效忠全体自杀还是慕容氏什么的? 有类似集体自杀记录的 请告知一下...像中国武术 也是达摩来的 早期根本没有 不需过度神格化像叶问 也是自成一家 古代根本没有你有听说 关羽、典韦、许渚...是哪一派武术吗?还有像 小说中各大门派传说? 始祖也是近代的卧龙生 才有
作者: Tomwalker (黃小羊)   2016-05-06 20:47:00
武术起源于达摩只是小说家言。目前能查考到最早有武术记录的是明,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其他都只是传说。
楼主: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6-05-06 21:05:00
前天读到那句时候"武士道者 死之谓也"74=跟黑帮没两样嘛加入帮派 就要抱着必死打算!(很难出来wiki奉公构 有列表引用爱姬“天地の大义”的意思是: 她并不是用武士道等词至于天地的大义是什么?连今川假名录都写明了 人质抵押制可见日本原本是非常现实派的、务实派的! 也可wiki大和族“北方的日本人体质像蒙古,南方的日本人体质像马来”长州型(满洲-朝鲜型)与 萨摩型(马来-蒙古型)弥生人也不同来源,吴越人、韩人(出云系)、中原人(日向系另可wiki 隼人 剽悍尚武 (萨摩特征)直江兼续也是个唯物派代表 连坟墓都有个人化风格(新文化wiki浅井长政 娶六角家臣之女 如同浅井家成为六角从属国另 wiki 石见银山 约1300~1943年 (封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