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柯P的蒋经国事件 看欧洲战后转型正义

楼主: kakakaka (卡四)   2014-09-06 23:03:36
http://goo.gl/JRgHti
彭振宣
6小时 ·
我这篇要说的话,大家应该很不爱听;甚至会“听不下去”,不过我认为还是有必要让大
家知道这个观点,也请大家看完后可以思考一下。
这几天开始出现许多激烈批判柯文哲有关:“蒋经国时代对于政府官员操守及政商关系的
严格规范,应该成为台湾政治的典范。”的言论。
虽然我和诸位相同,对两蒋所建立的贪腐与压榨结构深恶痛绝,前两天也已经谈很多相关
的罪恶历史;但我对柯文哲说这话是否应该被严厉批判,甚至逼他表态推翻前言,我是有
所保留的。
因为这牵涉到“转型正义”的策略问题。
我看到有人举例到:“你不可能看到有现代德国人选市长会称赞希特勒是政治典范。”这
句话令我想到最近正在看的《欧洲战后六十年》一书中正有讲到欧洲在二战结束后所进行
的转型正义策略。或许可以做为借镜:
与现代欧洲视希特勒为罪恶象征的印象不同,在二战结束十年间的欧洲,希特勒在各国的
支持者仍众。以德国为例:1946年纽伦堡大审刚结束时,碍于同盟国军事占领的压力,只
有6%的德国人觉得审判不公。但在4年后,也就是1950年,认为审判不公的德国人反而暴
增到30%以上(三分之一)。1945~1949年的调查,多数德国人认为“纳粹主义立意佳但
应用不当。”1946年底,美国针对美国占领区内民调,37%受访者公然承认“灭绝犹太人
、波兰人和其他非亚利安人种,乃是确保德国人安全所必须。”同一民调中有三分之一德
国人认同“犹太人所拥有的权利不该和亚利安人种一样。”《欧洲战后六十年》
1952年的民调则有37%德国人认为“境内没有犹太人,对德国较好。”同一年则有四分之
一的德国人对希特勒仍存正面评价。实际上现在欧洲对希特勒与纳粹的评价,是透过至少
“三代人”,60年以上的教育才能达到今日的成果。
而在当时,欧洲各国在面对布满纳粹支持者,与战时与纳粹合作者的战后欧洲,基于两点
,无论是西方自由主义阵营还是东欧共党阵营都不打算在立即贯彻“转型正义”:
(一) 外部各自存在着强大的敌人(东西冷战),因此急着搞垮内部团结对外的力量是
相当不智的。
(二) 由于使政府顺利运转,复兴欧洲是当时当务之急,所以拢络战前占社会中间技术
人员与官僚多数的纳粹党员是当务之急。
当时无论是哪个阵营的政府,都很清楚要完成长期的转型正义,必须先巩固新政府在短期
的施政绩效,才能握有正当性。共产党执政的东德政府,更将这样的想法与马克斯理论结
合,理论化为:“造成纳粹兴起的原因是战前德国错误的政治经济结构,所以与其急着做
追究个人责任与道德再教育,还不如先包容前纳粹党徒。等到社会与经济结构的改革成功
,作为上层结构的文化价值自然会跟着转变。”《欧洲战后六十年》
后来成为西德第一任总理的康拉德.艾德诺(Konrad Hermann Joseph Adenauer),更直
接挑明了呼吁应停止去纳粹化措施:“不要打扰纳粹同路人”。他持的理由是:“要德国
人面对纳粹罪行-不管是在受审讯时、在特别法庭上或是接受再教育计画时-比较可能的
结果是激起民族主义者的反弹,而非促成悔罪。正因为纳粹在德国如此根深蒂固,这位日
后的总理认为较明智的做法,乃是允许甚至是鼓励在这个问题上沉默以对。”《欧洲战后
六十年》
因此1951年,在巴伐利亚,94%的法官、检察官,77%的财政官员,农业部60%的公务员
,曾是纳粹党员。1952年西德的外交官三分之一是前纳粹党员。外交团中则有43%曾任职
纳粹党卫军,17%则是前盖世太保成员。而在东德虽然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但同样也是
大量启用前纳粹党的成员加入政府机构。
而在意大利,战后上台任司法部长的共党领袖帕尔米罗.托利亚蒂(Palmiro Togliatti
),也同样认为意大利“有数百万人因为和法西斯政权有瓜葛而惹上不忠的骂名,那些人
在政治立场上绝非全属右派。置身这样的国家,托利雅蒂看出把国家推到内战边缘-或者
应该说把已在打的内战拖的更久-有什么好处。”《欧洲战后六十年》
而当时有两个励行转型正义却失败的两个国家,一个是希腊的共党游击队坚持要肃清国内
所有的纳粹残党。因此希腊国内的右派势力便只好引入英国人自保,最后演变成右派在英
国支持下反而大规模弹压左派的情况,最后左派一路被打压到1970年代。另一个则是奥地
利共产党:“当地的共产党于1945年晚期的选举里,失策拒绝纳粹小党员和前共产党员决
定胜负的关键支持时,使得战后的奥地利共产主义注定走上穷途末路。德国共党看到这一
教训,于是决定向数百万前纳粹党员提供服务和保护。”《欧洲战后六十年》
以欧洲的例子,大家可以想想现在就要求“正义完全贯彻”是不是一个明智的作为。我认
为两蒋的坏事确实要予以谴责,但对过去曾经参与整个共犯结构的人,是不是能提供一个
让他们有机会自新的台阶可下。这里我就要赞赏李前总统提出的“经营大台湾,建设新中
原。”以及“新台湾人”等概念。这些都是设计来让有自省能力的国民党支持者,有台阶
可以转化为支持台湾本土意识的新台湾人。也因此李登辉才能够得到绝对多数的民意支持
来推行他的“本土化政策”。我认为柯文哲是有意要师法李前总统,只是表达方式过于拙
劣。
打算“选首长”与我们一般推行理念的公民运动是不同的。我们推动公民运动,当然可以
大张旗鼓的宣扬我们所相信的价值,借此做到转化社会推动进步的效果。但做为行政首长
,虽然也应该推动自己所信奉的价值;但仍是要考虑社会中异质民众的权利。就像德国战
后纳粹仍是国内的多数派,但也只能慢慢转化;若是硬干,只会型成内战或是种族清洗等
可怕后果。
当然这中间利害拿捏是需要技术的。我承认柯文哲这次确实有失误,但若是为了矫正这次
失误,却造成了更多人团结到国民党那边去,恐怕是得不偿失。
===
这篇可以看到欧洲在转型正义的进程。
底下留言有讲到韩国的部分,也可以看看。
作者: pagenotfound (404 not found)   2014-09-06 23:28:00
因为这牵涉到“转型正义”的策略问题。整天在那砲说转型正义做得不够的别忘了正享受民主化后政权和平转移的红利当然台湾转型正义做得很差,现在透过公民社会的参与把力量深入政府体制中,把那些威权结构拉掉或许可以达到部份的转型正义现在就两个价值观(史观)对立僵住啊如果独派等合计过半,人数硬压过去我没话讲现在立委也罢免不了/立法委员也没有过半再高的价值都是拿来喊爽的与其这样还不如稍微让步,然后透过公民参与把我们跟对岸的差异 ex.文化价值/法制等 拉出差异但是在上一代死光前,台湾还要再往前走啊.这叫做务实抱歉,只是觉得文章有点水,想了想就删了
作者: SantanaJohan (加油!王牌~振臂高挥唷!)   2014-09-07 02:33:00
有人真的吃饱太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