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 年 从 农”─ 【哲学星期五】

楼主: dian9 (点点)   2014-09-05 11:00:42
【哲学星期五@台中】─“青年从农” 2014-0801
http://www.5philo.com/index.php/carousel/item/378-carousel-item-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4SdMCT6NoY
人是农业的核心,是投入生产工作的核心,也是利用粮食的核心。
面对台湾的农业问题,近年来比较热门的土地正义、环境保育、
食物安全、粮食自给率、防检疫、直接跟农夫买等,
或是比较少人知道的灌溉沟渠搭排、产销调节、品种权制度等,
然而年龄严重偏态的农业从业人员该如何回应这些议题?
较小的青年从农比例在台湾是因为长期农业环境、国家政策、教育等偏颇所致,
甚至可以说是华人士大夫观念之影响;
若再比较产业人口未来趋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老农愈来愈多,
而大环境如何持续吸引青年投入农业生产仍是未知,
少子化的冲击依然会是未来20年农业发展将面对的议题,
包括从业人口年龄偏态的恶化,消费族群的改变,
只是我们在内忧中如何面对外患-农业环境的诡谲,
包括耕作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国际自由贸易、气候变迁等大的议题。
土地、资金、社会认同感
是国际间归结为何青年是否愿意从事一级生产的三大主要原因,
二战后全球经济开始复苏,愈多工、商及服务业兴起,
农业生产者的平均年龄对确是较高的,
在巴西为52岁、美国为57岁、非洲为60岁,而台湾的农民平均年龄为62.5岁。
受于台湾土地面积的限制,小农体制立国,少数的就业人口,生产资讯的不透明化,
让大家对于农业生产,总是蒙上一层面纱,
回应到实际小农的生产状况,水权,土地所有权等相关问题,造成资源分配不均,
更让许多对农业有想法的朋友们望之确步,直接筑起一道门槛,始终无法跨出第一步。
对市场端以及生产端的不了解,往往无法让我们做出有效的判断,
而从农的朋友们在社会认同感上,被归类在产业的末端,
大家对于从农就是担任农夫,或是从事高劳力工作,始终挂上等号。
我们没有必要强调没有青年的农业会是怎样的困境与挑战,
可以确定的是台湾的农业正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状况,
可预见未来“变动”的过程中,农业青年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任重道远,
但愿永续农业的观念与实践也能因着青年带入这个趋于诡谲的产业。
5年的水稻种植资历的马聿安主讲,他是74年次的青年农民,
同时是国立中兴大学农资学院的博士候选人,
只因着维系祖父辈留下田产,开始小农的不归路。
虽然是小农,但却充份的展现小而巧的弹性,让生产过程都成为农田里的产出物,
目前亦透过友善半契作,协助其他农友一同转变生产模式,
期待在农民本位的立场中带动地区农业改革。
另外有两位与谈人,一位是曾担任过农场耕作义工、农场经营助理、农产采购,
现任北部某知名精品超市商品企划,
毕业于嘉义大学行销与运筹研究所的农业青年陈建玮,
另一位是何嘉浩,目前是嘉义大林镇的自耕农,
也是农村再生-社区营造及农村规画讲师,
毕业于嘉义大学农艺学系硕士在职专班,从小是都市长大的小孩,
在高中时因为对植物的兴趣,选读了佳冬高农园艺科就读,
从此开始了对农业的探索与学习,在求学的历程中,
不断思考台湾的永续农业在哪里,可以有哪些发展的空间。
透过多年在农业业界打滚的经验,决定将目标放在让台湾的农村不再凋零,
进行农业产业活化,制造更多让年轻人发展的空间。
目前在嘉义大林镇与当地的社区、农民、学校合作,
经由产品开发、产业行销及社区营造的部分,让农村不但只是故乡,
更是青年事业发展的空间,并让传统文化能够持续传承,
期待这影响能从一个社区慢慢扩大到各个乡镇,成为真正的农村再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