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ian9 (点点)
2014-09-04 20:47:37【哲学星期五@台中】─ “大家农出来!-无限期支持守护农业”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hx7qZin42qG8Kqkrb1sxOcRyqZQ9x_3
此讲座邀请长期投入农业课题研究的逢甲大学刘曜华教授、
中兴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
并以对农业的“非传统书写”,而获得金鼎奖的刘志伟教授,
以及长期守护南屯、对农业有着不一样观点的原乡文化协会江庆洲总干事,
分别以学术、文学、在地乡土等不同角度来与大家讨论台湾农业。
从杨儒门置放白米炸弹,
到打算供应工业用水而与孕育涵养浊水溪沿线农产品百年之久的莿仔埤圳抢水,
再到苗栗大埔将怪手直入农田毁人良田,
近十几年来台湾农业不只面临全球化自由贸易体系所造成的产业冲击,
更必须面对台湾内部政客与财团结合而进行铲平式开发的“经济发展”。
台湾长期笃信“自由市场经济”以及“国际分工”,
同样在国际大农商以政治、经济优势强力促销下,不仅民众饮食习惯改变,
台湾的粮食自给率也逐年不断地下降,相对政府不顾工业园区闲置率已经居高不下,
仍然要灭农毁田将农田铲除建造水泥厂房,
政府一边高举农业转型,另一方面却不见推动符合农业效益的政策。
随着气候变迁、粮食危机、以及过去一年的食品安全危机。
农业,这个一度消失在台湾社会,甚至是学术领域的课题,
再次回到台湾社会议题的战场上。
但是,当我们高喊保护农业、守护农业的同时,我们是否看到台湾农业生产的危机?
过度的农药使用、水资源的冲突、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竞争、农业观光化与乡村就业的难题等。
特别的是,当我们一方面企图解决粮食危机时,我们如何面对小农生产的不足?
而在追求对于农村社会与农民福利的提升时,
是否看到农业部门大量补贴的事实,以及这样的补贴,对于农业创新发展的阻力?
或者,大家有看到台湾现阶段的小农体制,已经导致青年农民进入农业的障碍吗?
更重要的,我们对农业的复兴,是追求农业的生产复苏?
还是只是一种都市中产阶级的怀旧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