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经济学人 佛格森市的教训

楼主: mlkj (￾N )   2014-08-28 20:57:22
本篇文章是针对美国密苏里州佛格森市,一名警察射杀黑人青年之事,所发表之评论。
比如说警察执法要配戴影像设备,这点台湾也可以参考,这样学运那时乱打一通的情况
也许会比较少。
=======================
网志版
http://mlkj24.pixnet.net/blog/post/30322163
Economist Aug 23rd 2014
密苏里州佛格森市的混乱已持续超过一周,美国能从这中间获得什么教训?第一个且最简
单的教训就是,警察执勤时应该配带影像设备。如果警察知道彼此的举止会被记录下来,
就比较可能不会射杀嫌疑人,也比较不容易被射杀。如果威尔森警官在8月9号有配置影响
设备的话,那美国人就可以知道在他击毙18岁、无持械青年布朗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因为现在两造说法南辕北辙。警方说布朗先攻击威尔森,且试图夺走威尔森的枪。而这位
警官在觉得生命受到威胁下,开枪击毙了这位青年。而当时跟布朗在一起的友人,则有另
一套完全不同的说词:他说该位警官勒住布朗的脖子,且在布朗想要投降时便射杀他。稍
早对尸体的襄验显示布朗身中至少六枪,但这并没有办法平息争议。
布朗之死引发了抗议行动,且很快就变成暴力示威。暴徒砸毁、并洗劫店铺。警方则以强
力部属做为回应,将军用等级的装甲车开上街、将步枪指向示威者、用催泪瓦斯驱离群众
,且不仅逮捕了暴动者,连和平示威人士跟记者也都遭殃。
由针对此事件的态度,可看出种族鸿沟。大约65%的黑人认为警方对抗议人士执法过当;
而只有33%的白人这样认为。许多佛格森市的黑人完全不相信警方所说的话。布朗的家人
将他形容为一位温柔的巨汉(他有六呎四吋高)。而佛格森警方显然不认同:他们播映了一
卷录影带,显示布朗在碰到威尔森警官前,才刚抢完一间酒类专卖店。有些当地人认为这
是抹黑。那间店立即被洗劫一空。
暴动无法解决佛格森的问题。反而会造成商店出走,让当地人的工作机会更少,店家数目
也更少。所以当务之急是恢复秩序。此外,针击毙事件的调查,一定要详细且透明。而长
远来看,美国应该要思考三件事情。
保护群众、服务群众
To protect and serve
第一,就跟欧巴马在8月18日所指出的,“军队跟各地的执法单位,有相当大的不同,而
我们并不希望中间的界线模糊掉。”但事实上,在军用装甲车开上佛格森市的街头时,这
中间的界线就已经模糊了。 根据FBI的资料,2012年美国警方击毙了409人,而英国仅击
毙1人。而德国警方虽然有带枪(英国警方则无),但也仅击毙8人;而日本警方则在过去六
年内,仅击毙1人。美国警方在防卫上,比其他富裕国家的警方,面对了更大的危险。美
国警方常常面对携带枪械的公民;所以当他们看不到你的双手时,他们很紧张也不为过。
但这也是为何,警察应该更努力改善跟其所服务社区的关系。许多美国警方在这方面做得
很好,但有些警察逞凶斗狠,好用强力手段镇压。五角大厦的一个计划让多余的军事硬件
,得以装备各地警方;这让美国警察看起来像是占领军,而非公仆。这不但花费高,且适
得其反 — 群众通常会自愿提供资讯给他们信任的警官,而非他们所惧怕的。
第二点,跟水电工或是会计师不一样;警官的肤色很重要。佛格森的人口组成,从1990年
的75%白人,转变成2010年的67%黑人;但警方仍然维持95%的白人。部分原因也许是因为
官僚惰性。公仆的安定性比岩坚、又有各种补贴,所以流动性很低。一间速食店所在的城
镇,如果人口转变以拉美裔为主,那间速食店绝对马上雇用会说西班牙文的店员。而警方
对于要招聘一位理解所处社区正在转变的警官,是后知后觉的。这并不是说要将佛格森市
所有的白人警官都踢走,全部改用黑人;这会违法。但应该要让警官在不同城镇间的流动
更为容易,将新血带入,保留那些对种族议题较有敏感度的警官。
第三点,如果美国将毒品合法化,那警察执勤将会较为轻松,且种族关系也会较和谐。一
个非裔美人不信任警方的原因是,有太多年轻黑人,因为非法持有毒品(而非有任何暴力
行为)被送到监狱去。毒品如果合法,就没有人会在街上偷偷摸摸传递毒品,也不会因为
持有毒品入狱。非法毒贩也会消失,警察就可以花更多时间在追捕小偷跟强暴犯,让每个
人都更安全。大麻合法化是一个好的开始,就跟科罗拉多州、华盛顿州的例子一样。
种族问题缠身的城镇,不可能一夕解决。但佛格森市破碎的橱窗玻璃,应该可以提醒美国
领导人该试看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