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量子力学与辩证唯物主义

楼主: amraam (先进中程)   2014-07-30 22:12:28
http://ghostislandhut.blogspot.tw/
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与粒子物理
Pete Mason,社会主义党(工人国际委员会英格兰与威尔斯支部)
本文是Pete Mason在2010年7月工人国际委员会于比利时举办的暑期学校的演讲内容。
Pete回顾量子力学本身及其在科学史中的位置,检视了爱因斯坦、波耳和海森堡等科学家
关于量子力学的辩论,以及恩格斯和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对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的贡献。
原子概念及其在科学中的发展
量子力学是一门关于能量(energy)与原子(atom),一些极微小粒子的研究。两千五百多年
前原子概念的出现是生活在爱奥尼亚(Ionia)与散布于现今土耳其海岸线上的伟大城市的
古代希腊人们的许多伟大创见之一。另一个创见是唯物辩证法(materialist dialectic)

多为商贩与探险家出身、比苏格拉底(Socrates)、柏拉图(Plato)和亚里斯多德
(Aristotle)等著名雅典哲学家们早一百多年甚至更早以前的爱奥尼亚哲学家们是怎么得
到世界是由许多原子构成的结论呢?
首先,他们观察自然本身。这些哲学家们因为否认神的存在,并尝试为事物寻求物质解释
而常常被统治者刁难─这些哲学家是唯物主义者(materialist)。他们提出像是石雕是如
何随着时间流逝而磨损、两种不同颜色的液体是如何混合在一起等等的疑问。的确,这些
事物必定是由许多微小粒子构成的,这些小至眼睛无法分辨的微小粒子磨损了石雕、混合
了彼此。
古代爱奥尼亚人的城邦米利都(Miletus)经历了为时两个世代之久的革命。贵族被崛起的
商人阶级推翻,一连串的革命接踵到来。权力在“人民”(demos)与“有产者”(people
of property)之间流转。
“起初人民取得胜利,而在把富人们赶出后,他们把...逃犯们集合在晒谷场上让牛只践
踏,用最恐怖的手段杀害他们。此后,富人们再次获得权力,把所有能抓到的人都给淋上
焦油烧死。”[1]
辩证法─没有什么事物是固定不变的
这时期的哲学家们的另一个惊人成就是发展了后来苏格拉底所谓的“辩证法”
(dialectics)。所处社会的动荡不安自然而然地反映在他们的哲学上,他们相信没有什么
事物是固定不变的,所有来到世上存在的事物必定会消逝。他们的哲学将自然与社会两者
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也许这也是其现实经验的反映─真正的社会革命使一切事物卷入动荡
之中,无一幸免。辩证法是一门总是考察事物之间关系及其演变的整体哲学(holistic
philosophy),列宁说。
米利都的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认为,世界诞生自一团火球,而人们从鱼演
化而来。科学花了两千五百多年的时间才揭露了这些观察所蕴含的真理─大霹雳理论
(Big Bang theory)和演化理论。古代爱奥尼亚哲学家是首先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世界的
人,这是一种认为所有事物都处在动态演变过程的辩证法,这种演变过程源自事物自身的
内在冲突,这是一场所有事物自身内部互相对立的力量之间的战争,也是列宁所说的“对
立统一”(unity of opposites),恩格斯所谓的“对立物之间的渗透”
(interpenetration of opposites)。这些彼此争战不休的对立物是万物永恒流变
(eternal flux of change)的驱动来源。辩证法是诞生自革命的哲学。
金币与银币在爱奥尼亚被铸造出来,这些也许是西方历史上最早的硬币。马克思主义人类
学家柴尔德(Vere Gordon Childe)观察到,一般被认为是古代希腊的原子理论的创立者,
爱奥尼亚哲学家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和留基伯(Leucippus),“把外在自然分解为离
散的、不可分割的个别物体或粒子(原子),正如同货币把财富分解为许多不连续的粒子(
硬币)。”[2]
反对辩证法哲学的是一个生活在意大利的富有的希腊立法者与哲学家巴门尼德
(Parmenides)。他认为,“思想(thought)和存在(being)是同一的”,这样的观点显示了
他是一个唯心主义者(idealist),而不是一个将思想同存在区别开来的唯物主义者
(materialist)。也许巴门尼德并不想看到他所立的法律被革命打破,他和他有名的学生
芝诺(Zeno)认为,事物的运动是不可能发生的(movement was impossible)。他拒绝所有
的变动(change),极力反对爱奥尼亚哲学家的辩证法。他主张,一切存在的事物为“一”
(One),这是一个永恒的、同质的与不变动的球状充实空间(plenum)。只有唯心主义者才
能得到这样一个荒谬的结论。
巴门尼德和芝诺对爱奥尼亚的哲学家们提出了一项挑战─去解释变动的本质(nature of
change)。德谟克利特和留基伯提议说,相较于认为世界是由一个不变动的充实空间所构
成,或许世界是由许多微小的、不可见的、不会改变的充实空间,或是原子(atom,源自
希腊字,意味不可分割的)所构成的。那么世界就可以经历无穷的变动,然而同时其构成
物保持不变。
这是他们解决这哲学谜题的方法。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为一门新哲学开辟了道路,这门
新哲学由于自身机械的、个体的、短视的、化约主义式的观点拒绝了辩证法,这观点错误
地把事物孤立起来单独检视,抛弃了任何对立物之间渗透的概念,漠视了更为广泛的关系
与发展。这样的观点形成了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
对立统一
现实中的原子并非不会改变。它是以各种简单方法形成的一种对立统一,像是带正电的原
子核与环绕其周围的带负电的电子云,而这些对立的力量组成了自然界的积木。但量子力
学展现了一种更为复杂、更具挑战性的次原子世界观。
唯物辩证法暴露了所有固定公式的缺点,马克思主义者乔治诺瓦克(George Novack)写道
,“唯物辩证法立基于历史上彼此冲突的运动、力与关系的存在,这些矛盾在发展的过程
中暴露了所有固定公式的缺点。如托洛茨基(Leon Trotsky)在1906年《总结与展望》中写
道,‘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个分析的方法,不是对文本的分析,而是对社会关系的分析。
’”[3]
因此,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要求,像是量子力学等科学,必须由要不永远为真、或要不永远
为伪的固定公式构成。同样地,它也并没有坚持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必须符合辩证法的公
式或是规律。量子力学展现了许多令人惊艳的辩证转换的例子,像是量子跃迁(quantum
leaps),我们在此没有时间可以讨论这个现象。
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自然过程一定要“符合”各种辩证法规律这点上,诺瓦克是
错的。[4]相反的,恩格斯解释了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等唯心主义哲
学家所犯的错误,“这些错误存在于这样的一些事实,这些定律被作为思想的定律强加在
自然与历史之上,而不是从自然与历史之中推断得到。”[5]为什么辩证法应该要设置一
套自然界必须符合的固定公式?
量子力学
2010年6月《科学美国人》杂志发行了一个专刊,主题为“时间真的存在吗”,并且登了
一则关于仅有头发宽度的“量子麦克风”(quantum microphone)的新闻,这麦克风“仿佛
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一种先前只会在分子尺度才观察得到的“量子怪事”(quantum
weirdness)。同期的另一则新闻则是引述了一位英国牛津大学理论物理学家的评论,“把
时空点(points of space-time)作为基本构成物件的想法是人造的”,而由于爱因斯坦的
相对论与“恶名昭彰的怪异连结(spooky connection)”,“的确,个别独立的时间点与
空间点的观念被打破了”。
因此,由丹麦物理学家波耳(Niels Bohr)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其所提出的对量子力学
的诠释,把量子现象在原则上归到不可知的领域并且不可能有其他的解释─在最近已经被
像是这样的实验给推翻了。新的哥本哈根学派观点随之兴起,在这观点中,量子机率波“
崩塌”到日常的“巨观 ”世界是没有意义的。量子世界就是日常世界。
人们发现许多关于量子力学的报导非常奇怪。人们好奇是否科学家们丧失了与现实世界的
连结。各种马克思主义流派认为现今一般对于量子力学的诠释并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就
连爱因斯坦也认为量子力学缺少他所谓的“现实元素”,其中包括有客观性
(objectivity)与因果关系(causality)。
我希望对科学家们发表于《科学美国人》杂志上的那些关于时间与空间的论据提供一些观
察。量子“怪事”是如何基于实际的研究?正确对待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在反驳那些批评量子力学的马克思主义流派所提出的论据时,我希望开启一个关于马克
思主义者在这些问题上所持立场的讨论。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哲学中对“唯物主义”有着许多的定义。马克思主义者只有一个定义。对于马克思主义者
而言─在本文中同样如此─唯物主义是一个认为世界本身是独立于人类心智之外的哲学。
到底,物质世界是主要的,人类思维是次要的。恩格斯写道,“那些认为‘自然’是主要
的人们,是属于各式各样的唯物主义派别的。”[6]
为捍卫量子力学而同一群哲学家论战的法国重要粒子物理学家德斯班格纳(Bernard d’
Espagnat)主张,“独立于思想之外的现实”(mind-independent reality),认为现实是
早于人类思维本身存在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独立于后者的存在与否。根本上这是一种唯
物主义的看法。
另一个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重要例子来自爱因斯坦,“现实物理世界的组成成分无法被哲
学所预先决定,而是必须透过对于许多实验与测量的结果的寻索得到。”[7]
相反地,唯心主义主张思维─无论是神的或是人的思维─可以先于(抑或甚至不需要)物质
世界的存在而存在。例如,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本身不是什么其他的就
只是思想本身。在讨论古代爱奥尼亚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时,黑格尔写道“
一般认为阿那克萨哥拉是第一个宣称知性(Nous)─思考(thought)─是世界的本质的人。
如此一来,他为一种对于宇宙的知性观点奠定了基础,这观点的纯粹形式必定是逻辑的
(logic)。” [8]
阿那克萨哥拉,一个生活于西元前500年到428年间的爱奥尼亚哲学家,拒绝了古代希腊的
众神们,发展了一套认为宇宙正在膨胀中的理论,在其中,知性或所谓的精神“自一个微
小开端以来”就存在于各式各样的革命里。阿那克萨哥拉也发展了一套原子理论,主张世
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由“种子”(seeds)所构成的。
各种马克思主义流派
了解马克思主义并不表示就能提供一个了解科学的捷径。辩证唯物主义并不是一把可以解
开各种科学谜团、允许辩证学家对科学问题做出判断和提出批评的神奇哲学钥匙。相反地
,辩证唯物主义是从非常具体的物质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如同我们已经说明的那样。古代
希腊人的辩证法从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们那里,特别是黑格尔,获得了近一步的发展,
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战鼓声为止,而属于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是在1848年泛欧革命前后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发展起来的。
对科学的认识要足够到能对科学做出有意义的批判之前,一个扎实的、彻底的与实际上非
常耗费心力的关于科学问题本身的理解是必须的。然而马克思主义传统里的各种流派,特
别是那些台面上的共产党,攻击了量子力学理论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们认为这些是不
符合唯物主义的。这种批判声音一直到今天都持续著。
2008年,英国作家与记者库玛尔(Manjit Kumar)发表了一份受到广泛讨论的研究,关于爱
因斯坦、波耳与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这三位因为对于量子力学理论建立的贡献而
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之间对于属于量子尺度的现实的本质的辩论。库玛尔认为,对于
量子力学的一般解释缺少了他所谓的“实在主义”(realism)而陷入“唯我主义”
(solipsism)。
“实在主义”是一种主张世界是独立于我们自身之外而存在的哲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唯
物主义哲学观点的基础前提。“唯我主义”,相反地,是一种主张我们唯一能确知的事情
是我们自己的思维的哲学─任何其他东西都是不可知的,即便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
库尔玛在别处曾指称量子力学理论本身的哲学是“主观的唯心主义”,这是一种认为没有
客观现实、只有精神与心理客体的观点。
当然,大部分粒子物理学家都驳斥了这些控诉。稍后我们会再回来讨论库尔玛最近的许多
主张。但早在1995年,库尔玛就写道,“从哥本哈根、丹麦到普林斯顿、纽泽西,关于量
子力学理论的解释本身,过去是且直到现在也还是主观的。实际上,这些解释常常陷入纯
粹的唯我主义。”[9]
库尔玛断言,这些解释都可以追溯至在十九世纪对人们影响深远的奥地利物理学家与哲学
家马赫(Ernst Mach)的观点。
在托洛茨基主义的派别里,国际马克思主义派(International Marxist Tendency)提出了
对于量子力学理论的类似的错误控诉,并且对马赫采取了类似的攻击姿态。1995年,国际
马克思主义派的领导们,格兰特(Ted Grant)与伍兹(Alan Woods),主张“海森堡方法本
质里的主观唯心主义是非常明显的”,而且“爱因斯坦,在受到马赫的影响下,认为时间
是某种主观的东西。”而列宁,伍兹断言,已经在他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
里详尽地回应了量子力学理论的主观唯心主义。[10]
列宁
两个马克思主义流派都攻击马赫这件事并不是个巧合。批判现代科学的共产党和托洛茨基
主义派别错误地理解了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列宁曾持续不懈地批判马赫
的观点,认为马赫的哲学和物理观点是主观而唯心的,并最终陷入了唯我主义。
1908年,列宁被迫要特别写一本小册子来反驳在当时候受到广泛欢迎的经验批判主义哲学
代表马赫,因为在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领导层已经放弃了辩证唯物主义转而拥抱马赫的粗糙
的实证主义哲学。1905年俄国革命最终以失败收场,截至1908年,布尔什维克的领导层像
是博格丹诺夫(Bogdanov)和卢那察尔斯基(Lunacharsky)加入了一场“名符其实的对抗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列宁写道。
当时处在流亡生活并造访过一间爱因斯坦经常出入的激进咖啡店的列宁,几乎无法向在俄
国的布尔什维克领导层表示他的回应,因为这样做的话将在布尔什维克领导层里产生巨大
的爆炸性事变。因此,列宁对大多数布尔什维克领导层满脑子追随的马赫哲学本身做出了
极为严厉的批判,在这些领导层的耳边狂啸。虽然这本书在今天看来绝大部分只剩下历史
性趣味的多,而且是列宁在极为紧凑的情况下写成的(在一个仓促至极、为了赶紧改正俄
国布尔什维克所犯错误的情况下),并非没有错误存在,然而我们依然可以从这本书学习
到面对科学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方法,和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者所谓的辩证唯物主义的
了解。
但列宁的想法被共产党评论员及其同路人与国际马克思主义流派完全地曲解了。
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在1950年代被史达林的心腹们用来对苏联科学家发动
毁灭性攻击。他们把支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物理学家们扣上“马赫主义者”
、“唯我主义者”和“主观唯心主义者”等帽子。他们在不理解列宁所要表达的意思或方
法的情况下,从《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断章取义,因而把列宁变成一个敌视
所处时代的科学的人。
就让文字自己说话吧。
1905年,正逢俄国革命之时,爱因斯坦是一个在瑞士专利局工作的业余科学家,正写着他
的突破性论文。爱因斯坦的论文开启了往后的量子力学与相对论。列宁从当时候人们对相
对论的唯心主义式的扭曲中窥见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描述现实世界的一个唯物主义模
型。然而史达林的心腹们、格兰特和伍兹似乎都没有察觉到这个事实。
列宁的洞见是令人惊奇的,因为当时候的许多物理学家与哲学家们都表示了一种唯心的观
点,特别是在马赫和爱因斯坦向人们展现了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之后。
例如,列宁写道,“任何一位懂些哲学文献的人们一定知道,当代里几乎没有一位哲学(
或是神学)教授不是直接或间接地驳斥唯物主义的。”[11]
法兰克(Philipp Frank),一位维也纳物理学家与逻辑实证主义的(错误的)哲学学派的创
始人,在十多年后正确地指出道,“许多学者们极端讨厌机械物理学并且...从后者所遭
遇到的困难中得到一种恶意的快感...没有人可以找到这么一张周期表或是讨论一般科学
思想发展的书,其中不会看到像是‘伽利略时代的终结’、‘机械物理学的挫败’、‘恐
吓灵魂的科学的终结’、‘宗教与科学的和解’等字句。”[12]
金斯(James Jeans)与爱丁顿(Arthur Eddinton)被认为是二战前英国宇宙学的奠基者。金
斯写道,“...我们在宇宙中发现到的定律和秩序大都可以被简单地描述,而且,我认为
,大都能用唯心主义的话被简单地解释。因此,在既有的条件范围以内,我们可以说,当
代科学是偏好唯心主义的。” [13]
爱丁顿在他的巡回演讲中,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与个人宗教经验与宗教神秘主义结合在一
起。
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的〈物质消失了吗?〉这一节里,列宁引述了一长段
法国哲学家雷伊(Abel Rey)的话。这篇引文明白地指出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键观点,这
观点显示了,在接近光速的速度情况下,物质质量会增加,空间和时间会弯曲。雷伊并没
有提到当时候还是一个无名职员、1909年才从瑞士专利局辞职的爱因斯坦。列宁评论道,
“然而无论雷伊和他所提到的那些物理学家如何地否定唯物主义,无庸置疑的是,力学是
对于处在中等速度以下状态的真实运动的拷贝(一种模型),然而新的物理是对于处在极高
速状态的真实运动的拷贝。把理论作为一种拷贝,作为一种对客观现实近似的拷贝的认识
,是唯物主义的。”[14]
虽然在今天科学家们是使用“模型”(model)而非“拷贝”(copy)这样的词汇,列宁正确
地辨认出了,一个即将革新物理学、导致原子弹发明的理论是唯物主义的。
科学模型
爱因斯坦质疑量子力学被理解或是解释的方式。这使得量子力学近八十年来在科学家与哲
学家之间成为一个合理的讨论主题。这些讨论构成了库尔玛在2008年的《量子:爱因斯坦
、波耳和实在性本质的大辩论(Quantum: Einstein, Bohr and the Great Debate about
the Nature of Reality)》这本书的内容。
爱因斯坦感觉,量子力学的一般解释缺少他所谓的“现实性要素”。
在他和波多尔斯基与罗森共同撰写的文章《关于物理实在的量子力学解释是否是完备的?
》里[15],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力学是否是最后的选择的疑问。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
话,今天的物理学家的回答会是,“不是”。
在原子层级下的某个程度,将会有一个新的描述现实的模型诞生。但这马上激起了普遍的
疑问,当今量子力学模型的价值到时候是什么?如果只是一个模型取代了另一个模型,新
的模型否定了旧的模型,科学能告诉我们任何关于现实性的东西吗?科学当然并不是渐进
地发展着、稳定地朝着揭露现实底确切本质前进著的,如同曾经设想的那样。后现代哲学
家们因此质疑所有科学模型的有效性。
后现代哲学(post-modernist philosophy)作为一个本质上属于右翼的哲学兴起于1980年
代,声明科学并没有告诉我们任何关于现实的东西,科学仅只是反映了同时代下的各种政
治和文化潮流。
后现代哲学可以被往上追溯,从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与结构主义
(structuralism)直到美国物理学家与哲学家孔恩(Thomas Kuhn)。是孔恩在他于1962年撰
写的《科学革命的结构(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里推翻了科学是渐进地
、平缓地朝向某个最终真理发展的想法的。
孔恩展示了,科学是透过打破文化与社会里的许多本质上保守而约束的科学革命而进步的
。科学本身倾向于安稳地待在建构良好的科学理论或是“典范”之中,直到科学革命反转
了我们的自然世界观。这新世界观彻底摧毁了旧的典范。孔恩扎实的历史学素养展现了一
个新的科学模型发展本质的辩证理解,描述了科学和科学社群中各种对立物之间的冲突。
然而,马克思主义向来理解科学模型的近似性质,拒绝存在最终真理的想法。1908年列宁
写道:“然而辩证唯物主义坚持每个关于物质结构及其特性的科学理论的近似且相对的性
质。”
恩格斯在一百年前说道,“绝对真理”是无法透过哲学或是任何其他方法得到的。相反地
,他写道:“人们在(自然)科学的道路上追寻可得的相对真理。”
几乎两百年前,黑格尔提到他所谓的“一个在哲学史中更被误解的现象的真实意义─一个
系统被另一个系统的驳斥(refutation)。”黑格尔认为科学发展只是这哲学史的一部份。
一个系统被另一个系统的驳斥是否意味着,仅只是各种不同哲学(或科学)体系之间的无意
义循环?“如果是这样,哲学的(包括科学的)历史将会是,在所有学术研究中最令人忧愁
的,展示著,如同它所存在的那样,时间所引领前进的每个系统的被驳斥。”[16]
但这并非如此。黑格尔解释说,旧的、被否定的思想,“被保留在之后的思想中,但是是
次要的和被隐没著的。”
在科学中,成功的新理论可能会和被其所推翻的旧理论有着极大的差异,但是,这些新理
论在具体条件下所做出的预测能力远较旧理论来的强大,科学家们因而能够更精准的操控
自然,产生数十年来科学已经展现的广大而时常具备破坏性的跳跃。科学解释(像是过去
半世纪以来,一般最常使用的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被
用来帮助科学预测。科学模型在事物的较大意义上是近似而具备暂时性的,然而它们可以
反映(reflect)现实(通常的、非技术意义上的反映)。不是终极现实本身,仅只是现实的
反映。
现代关于科学的哲学讨论缺少的是对于资本主义所扮演的角色的理解。这完全归咎于后现
代主义在各种形式上对科学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发展过程的描述的有效性以及社会上的广
泛社会民主概念的反对─“并不存在社会这种东西”,前任英国首相柴契尔曾经错误地这
样宣称。
然而,绝大部分的资本主义体系扭曲了科学的运作与效用,资本家们和资本主义国家们需
要深刻了解自然本质的科学家们帮忙研发新产品,因而他们的资本所有者和资本主义国家
可以更成功地参与竞争。这样一来,科学不会也不能往神祕主义、唯我主义或是主观唯心
主义发展,尽管某些哲学家或科学家这样说道,而是相反地,科学必须持续朝着唯物主义
的方法发展而去。如同列宁一再地提到,科学家本能地是唯物主义的(scientists are
instinctively materialist)[17],也如恩格斯所说,科学家发现相对真理。
形而上唯物主物与辩证唯物主义
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的关于量子跃迁的论文对量子力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因此
而获得诺贝尔奖。如库尔玛所解释的,一个电子可以在原子里的一处出现,然后,“像是
变魔术般,出现在另外一个地方,然而不曾出现在这两处之间过。”这就像是一棵树在伦
敦消失后,突然出现在巴黎或是纽约。
1930年代,爱因斯坦开始了与两位著名的量子力学奠基人波耳和海森堡的著名辩论。波耳
和海森堡了解到,他们的发现意味着现实需要一个新的解释。海森堡认为,量子力学已经
“使得物理学家们脱离了十九世纪曾占上风的简单的唯物主义观点。”
德斯班格纳说,“感谢物理,唯物主义被打败了,我们应该要向激进唯心主义投降吗?”
但重点是,他说“不”。[18]
库尔玛支持爱因斯坦,因为量子力学似乎否定了唯物主义。事实上,库尔玛并不支持原生
辩证唯物主义,而是海森堡所拒绝的十九世纪的简单的唯物主义。库尔玛主张列宁所称的
“形而上的”唯物主义,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列宁说:“对于一成不变的东西、‘事物
的永恒本质’的认识,诸如此类等等,并不是唯物主义,而是形而上学的─也就是反辩证
法的─唯物主义。”[19]
库尔玛捍卫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抽象哲学来反对现代科学理论。
所以列宁用了什么方法让他正确地评价爱因斯坦的理论?列宁认为,最新的许多科学发现
还没完全驳倒辩证唯物主义。列宁不是透过海森堡称的十九世纪的简单唯物观点来展示这
点,而是修改这些理论。换句话说,借由认识到,对于辩证唯物主义而言,认定一个科学
理论是唯物的是什么意思这点,必定会随着科学的发展而改变的。
唯物主义(作为反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可能有各种形式,如同过去几世纪以来由各种科学家
与哲学家们所支持的那样,然而辩证唯物主义是免受任何特定时期的科学制约的。列宁写
道,“恩格斯清楚地说道,‘每一个划时代发现,甚至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唯物主
义必须因此而改变他的形式。’因此,对于恩格斯的唯物主义的‘形式’的修改,对于他
的自然哲学的命题的修改,不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修正主义’,而是,相反地,马克思
主义的必须要求。”[20]
因此列宁修改了先前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唯物主义的基本信条。必须指出的事实是,
列宁抛弃了恩格斯全部的科学唯物论述(自然─哲学主张),像是“运动中的物质(matter
in motion)”,一个在爱因斯坦展示了质量和能量可以互相转换之后显得不够充分的观察
。剩下的仅只是恩格斯“认为自然是主要的人,是属于各种唯物主义派别的”的断言,对
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坚持认识到,一段特定时期的简单科学唯物观点的各种面向不会永远不
变,而是“近似的”和“相对的”。
今天,量子力学似乎挑战了我们对于像是时间和空间的大部分基本假设,像是事物同时出
现在两个地方。在著名的“薛丁格的猫”的思想实验里,猫是同时处在生与死的两种状态
,直到被观测为止。
但在列宁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科学几乎翻转了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构想。在〈现代物理中
的危机〉这章中,列宁写道,“电子的质量...被证明仅仅完全源自电磁交互作用。质量
不见了。力学的根基受到破坏。牛顿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也受到了破坏,等等。
我们所面对的是,庞加莱(Poincare)说道,在旧物理定律的废墟中,‘定律的普遍溃败’
。”[21]
这就使得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列宁写书批判的那些人,争论说恩格斯的唯物观点已经“过
时了”。他们相信“唯物主义似乎被‘现代知识理论’驳斥了”,列宁报告道。而且,恩
格斯的辩证法更变成了“神秘主义(mysticism)”[22]
那些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所犯的错误,恩格斯在他的《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Ludwig Feuerbach and the End of Classical German Philosophy)》里已经说过:“
费尔巴哈把...唯物主义...和世界在特定历史阶段所展现的特殊形式,也就是,19世纪时
的特殊形式...给参杂在一起了。”
被批评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错误地将唯物主义理解为,如恩格斯所说的,对于马克思唯物
主义而言的,“特定历史阶段”。他们缺乏的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
“运动中的物质”或“能量”
一个发生在十九世纪晚期的类似错误,可以在作家诺瓦克(George Novack)的著作中找到
,他教条地引用了恩格斯所谓的“运动中的物质(matter in motion)”。在《自然辩证法
》中,恩格斯欢颂著科学的最新发现,打破了事物永恒不变的假说,彰显了事物处在流变
(flux of transformation)状态的事实。
“...物理能、力学能、热、光、电、磁,甚至所谓化学能,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互相
转化,而不发生任何能量的耗损,这样,物理学补充证明了笛卡儿的原理─世界上存在着
的运动的量是守恒的。因此,各种特殊的物理能,即那些原本永恒不变的物理‘种类’,
就变为各种不同的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互相转化的物质运动形式。这么多的物理能的存在
的偶然性,从科学中被排除出去了,因为它们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已经被证明。物理学和以
前的天文学一样,达到了一种结果,这种结果必然指出运动着的物质的永远循环是最终结
论。”[23]
这是深植在现已被人们遗忘的十九世纪中期物理学的科学评价。“对于能量是一种物质(
热质)或仅只是一个物理量(像是动量)的争论持续了好些年。”[24]动量是运动中的物质
。这场关于运动中的物质的辩论最后被掩盖下去,因为,如同科恩所解释的,科学史被改
写以强调演变到主流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将那些被抛弃的理论贬低成为注脚─这还是最
好的情况。”
科学持续进步著。在恩格斯编辑他的《自然辩证法》那些年期间,科学界倾向量化一般意
义上的“能量”,取代了恩格斯所指的“特殊物理能量”。特别是透过焦耳(James
Joule)和汤玛斯(William Thomson)的工作,我们有了焦耳(joule)和开尔文(kelvin)这两
个物理单位。短暂流行过的词汇“运动中的物质”,被评论员和科学社群摒弃不再使用。
恩格斯放弃而中断了未完成的《自然辩证法》手稿。之后,爱因斯坦展现了物质可以被转
换成能量。
然而我们眼睁睁地看到,将近一个世纪之后,过时的词汇“运动中的物质”还在某些马克
思文献中普遍地被使用着。譬如,在对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George Lukacs)杰出批评中
,诺瓦克写道,“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并不是在对于物理、社会和知识领域里的运动中
的物质的分析中作为一个逻辑手段展现出来。”[25]讽刺的是,诺瓦克并没有体认到他的
“形而上的”唯物主义。
客观定律是否存在?
列宁也曾经采取一些在当时候属唯物的、但稍后被量子力学等科学挑战的基本观念。列宁
曾就因果律问题批判马赫,他写道,“承认自然中客观定律的存在和这个定律在人的思想
中几乎忠实地反映出来的是唯物主义的。”[26]但列宁所处时代的量子力学和混沌理论的
革命性发展让科学不能再谈论著所谓的“自然的客观定律”。而是物理定律是人们透过数
学公式逼近自然的尝试。在现在,现实不被认为最终可以被化约成任何一个定律。
像是数学家史都华(Ian Stewart)在他的新书中写道,“我们用数学公式去模拟物理现实
,但那只是一种技术,这是取决我们怎样去思考...数学模型永远只是对于物理现实的近
似。”[27]
因果关系只是列宁唯物观的一部份。列宁批评马赫认为,“在自然中,既没有因也没有果
。”爱因斯坦同样认为量子力学似乎违反因果关系而缺乏现实性。我们稍后会谈到这点。
事实上,马赫在这点上认为所有自然界中的因果律实际上是人们把近似规律强加在自然上
的尝试,这点是正确的。
托洛茨基的唯物观包含着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明确陈述,现今这观点正被科学家们所质疑。
托洛茨基指出,在一些唯心主义者的哲学书本中,“你会读到时间和空间是我们思想的范
畴,来自于我们思考的要求,而现实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东西。”[28]
今天,你可以在2010年六月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上读到一些类似的观点,“把时空点作
为主要客体的想法是人为的。”[29]时间和空间在原子尺度下不同于我们所感受到的那样
。有人可能会争论说,科学家是依据原子尺度的东西去定义现实,然而现实是我们自身所
感受到的。如托洛茨基写道,“任何一位唯心主义哲学家,如果没有及时搭上九点的火车
,而是晚起了两分钟的床的话,他会看到正离开车站的火车尾,然后被自己的眼睛说服,
时间和空间是与物质现实不可分离的。”
但是这变得仅仅是一种拟人化观点,如果,如同我们将要看到的,时间和空间在某种现实
意义上并不存在于原子尺度上的话。为什么只透过我们人类的一般感受经验来定义现实性
呢?科学家并不否认时间和空间作为“世界的某种基本构成物自然浮现的性质”来让我们
感受到,像是《科学美国人》的文章〈时间只是一种幻想吗?〉所指出的那样。[30]科学
家们并没有像是唯心主义者那样断定说,在现实中没有任何事物与时间和空间对应。另一
个在自然中浮现的性质是生命,这也是足够真实的,但是在个别碳原子上我们看不到生命
,虽然每个生命都是由碳原子和其他无机物质构成的。
所有这些东西意味的是,当我们研究量子力学时,我们不能简单地要求量子力学必须符合
过去唯物观的过时前提。稍后,当我们检视爱因斯坦认为量子力学似乎缺少“现实性元素
”的疑虑时,我们将会看到这些在本质上已经过时的唯物主义考量已经被提出质疑。
列宁的知识论
如同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要修改恩格斯的科学推论,我们也背负著同样
的责任去修改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所必须要修改的那些地方。
不幸的是,列宁被“相对于观察者”即意味着“客观”的信念所误导,一个在当时几乎普
遍存在着的误解。这表示列宁对于马赫在时间和空间问题上的攻击是不正确的。
然而,列宁对于马赫哲学方法的批评是正确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许多章节
处理了知识论的问题─我们对世界真正地了解了什么?因为随着一次次伟大的科学革命,
科学似乎把所有我们认为已知的事物都给提出了疑问,这个主题一次次地在哲学里被提出
来讨论。
实证主义者如马赫,试着从个人的感官体验出发去理解世界,希望从这些经验中,在避免
使用哲学前提的情况下,建立起对于世界的一致观点。这些尝试失败了,正如同我们无法
在原子层级发现生命一样。同样地,更加老练的逻辑实证主义学家们的尝试也失败了。真
正可以被这个古典哲学方法─辩证方法的对立物─所发现的是笛卡尔(Descartes)已经说
过的那句话,“我思,故我在。”但也仅此而已。如同列宁所正确地评论那样,这就导致
了唯我主义的观点。
维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一位深深影响着逻辑实证主义学派的哲学家,为他划
时代的工作成果,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做出下面的总结,“
我这样解释我的推论。理解我的人最后把这些推论视为瞎掰...对于这些一个人无法说些
什么,必须保持沉默。”
然而维根斯坦默默地放弃了哲学,成为一名小学老师。(他晚年重新投入哲学研究,反驳
了自己早期的观点。)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于1908年写的,当时候实证主义再次成为一股哲学潮
流,而当时列宁并没有接触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早期著作,像是《德意志意识形态》里论
费尔巴哈的章节,也没有仔细地读过黑格尔的著作。因为这个原因,在《唯物主义和经验
批判主义》里,列宁对他所批评的实证主义方法做出过多让步。他写道,举例来说,“知
识论的首要前提无可辩驳地是我们的知识根源自感官经验。”
但把这与他对费尔巴哈的批评相比,“费尔巴哈为知识论建立了根基于人类实践的总和的
地基...在我们感知之前,我们先会呼吸;我们不能在没有空气、食物、饮水的条件下生
存在这世界上。”[31]
列宁引述费尔巴哈的一段话,“难道这意味着,在检视世界的理性或是现实问题的时候,
我们必须要处理食物和饮水的问题?─唯心主义者暴怒地喊叫道。这是多么恶劣啊!这是何
等地对唯物主义从哲学讲座和神学讲坛上的冒犯啊,只为在用餐时全心全意地以最为粗糙
的形式来实践唯物主义。”
列宁总结道,“生命、实践的立足点,首要在于并根基于知识论。”[32]
当哲学家们问道,在最近的关于量子力学的发现上,我们如何能够知道那些在我们的直接
感受之外的事物真的存在?马克思主义者并不检视其中所牵涉到的个人的感官经验,相反
地,我们问道,在什么样的历史脉络下,这个问题被提了出来?问题的脉络是什么?提出这
个问题的人是谁?为什么提出?本身被用以提出问题的那个语言的重要性是什么?
那些在我们对于世界能够知道些什么的大哉问上提出哲学问题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们,只有
在人类已经发展到有足够的生产力以供应学者、管理人和雇员的时候才会出现在社会上。
问题赖以提出的语言本身,如同维根斯坦稍后展现的那样,在分享著共同意义的社群里历
史地发展着。语言本身并没有严格的逻辑结构─语言是人们共享的遗产。关于知识论
(epistemology)的问题只能在特定的具体环境出现。
相对于从个人观点出发,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坚持必须从“知识的起源和发展”开始,如同
后来列宁所推测的。如果哲学家们认为这对于那些关于知识理论问题的回应是一种冒犯,
那真是太可惜了。对辩证哲学家来说,将事物孤立地考察是绝不允许的。辩证唯物主义是
永远依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对其进行考察的无所不包的一元论哲学,并且绝不允许哲
学家们排除问题所被提出的方法本身背后的脉络。
1914年,在国际马克思主义运动受到德国社会民主党决定支持本国资产阶级发动战争的毁
灭性叛卖后,列宁把重心放在黑格尔的《大逻辑(Science of Logic)》上。即在那时,列
宁写了一篇介绍马克思的短文《A Brief Biographical Sketch With an Exposition of
Marxism》,发表在当时候俄国流传最广的百科全书上。列宁写道,知识理论“必须历史
地考虑它所考虑的事物。”
“辩证唯物主义‘不需要任何立于其他科学之上的哲学。’自早前的哲学以降,就有着‘
思想的科学及其规律─形式逻辑和辩证法。’辩证法,如同被马克思所理解的那样,并且
与黑格尔的一致,包含了现在所说的知识理论,或是知识论,它必须被历史地考虑它所考
虑的事物,研究并一般化知识的起源和发展、从非知识到知识的过渡。”[33]
爱因斯坦的“实在性要素(elements of reality)”
局域性
如库玛正确地解释的那样,爱因斯坦拥护着他所谓的,被量子力学破坏的实在性的三个基
本命题。我们把这三个命题分别称呼为,局域性(locality)、因果关系(causality)与客
观性(objectivity)。必须说,在此我们只能非常简短地介绍这一议题。
局域性是认为区隔两地的事物不能“同时”与对方接触,然而量子力学似乎允许发生的一
种信念。爱因斯坦戏谑地称这是量子力学的“远距幽灵(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
”,然而这现象已被实验所验证。
1980年代至今的实验展示了,如果两个光子(photon)同时从一颗原子放射出来,那么这两
个光子彼此会“彼此纠缠着(entangled)”或是同时与对方保持着联系。即使他们以光速
远离彼此,他们个别依然是同一个实体的部分。薛丁格(Erwin Schrödinger)在设计他的
“薛丁格的猫(Schrödinger’s cat)”的思想实验时首先采用“纠缠(entangled)”一词
的。
验证量子纠缠的最新实验是由瑞士日内瓦大学物理学家们在2008年六月所做的。产生许多
处在纠缠状态的光子对后,他们把每一对其中一个光子从瑞士日内瓦(Geneva)用光纤传送
到萨蒂尼(Satigny),另一个则送到约西(Jussy),两地相距约18公里。[34]实验甚至考虑
了地球自转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科学家们发现到,如所预期的那样,送到两个不同城镇的
光子对似乎,在某种意义上,“知道”他们的伙伴是如何被科学家们操作著的,更精确地
说,如何被仪器操作著的,或多或少是同时知道的。与之前的实验相比,这次实验中两个
乡镇的距离是这样的大,以至于如果光子之间真的在实验过程中彼此沟通著,那么这样的
纠缠着的光子对之间的通讯速度会是光速的好几十倍。这一切看起来似乎意味着,这些处
在纠缠状态的物体之间有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独立于时间和空间之外的连结。
如爱因斯坦在1905年帮忙定义的电子的量子跃迁现象,在一地消失又在另一地出现,似乎
违反了我们的时间和空间观念,这些处在纠缠状态的物体似乎同样无视时间和空间的存在
。它们表现的似乎并未体察到彼此分隔两地的事实。
因果关系
在检视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时,库玛把原子的随机放射衰变和苹果从树上掉下的现象做比较
。一旦苹果熟了,库玛写道,则受到重力的影响而掉到地上。然而,在量子力学的世界里
,库玛断言道,那里没有因果关系,而成熟的苹果在掉下之前会在空中悬挂一段未知时间

然而这是误导。在苹果园里,苹果在秋天成熟掉落地面,我们知道原因是什么。相似地,
量子力学也解释了原子衰变的原因。然而我们并不精确地知道,哪时候苹果会掉下来,如
同我们并不精确地知道,哪时候原子会衰变。吹拂著苹果的风是混沌的而无法被精准地预
测的,同样地,连接苹果和苹果树干的苹果蒂细胞何时会枯萎也无法被精准地知道。
苹果园例子里的因果关系和量子力学在原子和次原子尺度的因果关系两者之间的差异是不
尽明显的。这显示量子力学透露了,我们有一个理想化的因果关系概念。拉普拉斯表述过
最为理想化的因果关系(宿命论)是,“我们可能把宇宙的现存状态当作是宇宙过去的结果
和宇宙未来的原因。一个知道自然在某个瞬间的所有驱动力与物体位置的全知者,如果他
有足够的能力将这些资讯进行分析,宇宙中上至最大的物体和下至最小的原子的运动将会
被包括在单一公式里。对这位全知者而言,没有什么事物是不确定的,未来就像过去一样
,都将在他眼前展开。”[35]
然而在现实中,如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庞加莱(Henri Poincare)所展现的,即使是只有
三个物体环绕着彼此的运动,无论他们是借由电磁力吸引著彼此的原子或是借由重力联系
在一起的行星或是恒星,三体运动是混沌的(chaotic),因而是永远无法被确切地计算的
。初始条件的差异,例如,仅仅透过计算初始位置或运动到更大的精确度,就会导致完全
不同的结果,而不是一个更为准确的结果。庞加莱的想法为现代混沌理论建立了基础。
资本主义下的经济活动同样地也是混沌的。这并没有挑战了马克思主义,在最后的分析结
果中指出社会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其上层政治结构的观点。托洛茨基写道,“虽然经济活动
并非直接或是马上决定了政治发展,而是从最终的分析结论中得到,然而经济活动的确决
定了政治发展。”
我们知道,基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分析,那些经济下层结构决定政治上层结构的方式,但
是我们不能准确地预测事件的发展步调,或是更多时候,事物发展的准确顺序。作为马克
思主义者,我们清楚认知到,可能会突然发生一个打乱旧有秩序的革命,将所有之前的理
论都给否定。资本主义下的经济活动如同世界天气一样处在混沌状态之中─经济活动掉入
繁荣和衰退的循环周期,但一旦具备了正确的条件,风暴可以突然形成,永远地改造了地
景。
客观性
1958年,海森堡写道,爱因斯坦希望回归到“客观而真实的世界的概念”,在那里,次原
子粒子“像是石头和树木那样客观地存在着,无论我们是否观察他。”[36]
这听起来很合理,直到你认识到,是爱因斯坦发现了时间和空间概念是相对于观察者的,
或是更精准地说,相对于某一特定物体所在的参考坐标系的。当然,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但是你所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测量值,取决于你所在的参考座标系。
爱因斯坦写道,“...并不存在所谓的唯一的轨迹,只有相对于一特定物体所在的参考坐
标系的轨迹”,或是,换句话说,相对于某个观测者。[37]
往空中丢掷一枚硬币,硬币上升了一公尺然后落下。硬币走了多远呢?两公尺,上下各一
公尺?这得看实际情况而定,而且这实际情况随观察者而改变,或是更精确的说,从你所
在的位置量起─用爱因斯坦更为精确的语言来说,“参考坐标系(body of reference)”

爱因斯坦给了火车的例子。如果你在火车上掷一枚硬币,从火车上的人看来,硬币移动了
两公尺。但是如果火车正以每小时三十公里的速度从伦敦往曼彻斯特前进的话,你会毫不
怀疑的认为,在硬币升降的这两秒的过程里,硬币同样随着火车向北走了某个距离,约略
是八公尺多。或许你会倾向于认为,你在火车上的测量是不正确的,而某个在堤岸上观看
火车经过的人的测量才是正确的。这会是一个科学错误。
地球实际上正以约每小时三十公里的速度绕着太阳运行。对于相对太阳静止的、拥有一个
威力强大的双筒望远镜的太空漫游者来说,当地球从身边疾速通过时,他所看到的硬币运
动情况又是如何呢?对他而言,这枚硬币除了其他运动之外,移动了约六十公里有。而太
阳本身也绕着银河系中心转,而银河系又以著约每秒一千公里的速度远离其他星系...谁
的观察(量测)才是正确的?
答案是,硬币并不拥有独立的运动轨迹,只有相对于某个特定参考物体的运动轨迹,爱因
斯坦说道。而这是爱因斯坦从马赫和庞加莱那里学到的。也许你会,在权宜考虑之下,决
定某个测量结果是唯一正确的,但并没有某个科学测量能彰显其中的差异─这是伽利略在
证明地球围绕着太阳运行而我们无法感受到来自月球的影响时,所采用的论证,
“首先”,爱因斯坦写道,“我们完全避免采用‘空间’这充满模糊意义的字眼,我们必
须诚实地承认到,我们完全无法在这字眼上形成那怕是些微的具体概念都不能,所以我们
把它替换成‘相对于....参考坐标系的运动。’”[38]
那么,再次地,我们回到空间的问题上。
次原子粒子可能表现的像是波或是粒子,取决于我们如何设置我们的观测仪器─也就是说
,我们如何观察它们。如果我们改变我们的量测方法,这些次原子粒子甚至似乎可以时间
回溯地改变它们的行为表现,能够时间倒转重新开始。次原子粒子的表现显示出,时间并
非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或甚至根本不存在。
次原子粒子表现的似乎一下子无所不在又刹那无影无踪。美国物理学家赫伯特(Nick
Herbert)指出,坚持次原子粒子是独立的存在就彷佛像是,坚持彩虹是某种真实物体,在
空间中拥有绝对的位置,无论观测者在什么地方。我们知道,实际上,彩虹有着不同的外
表和位置,取决于观察者的位置。彩虹是客观真实的,然而却是相对于观察者的存在。一
道彩虹并不是一个单一物体,而是自然过程的复杂组合。
支持爱因斯坦的论点的奥地利物理学家薛丁格,同样地也想发现一种具备决定性的,而非
是机率性的、取决于观察者的物理。1935年,他设计了著名的思想实验─薛丁格的猫,其
中的猫同时是死的又是活的,直到被观测为止。但在这思想实验本身的问题是观测的概念
本身,这问题截至目前还未解决。
爱因斯坦希望科学能够,在不干扰到被观测物本身的情况下,精准地说出某个物体的状态
为何。但当你下次再用温度计测量某个东西的温度时,问自己一个问题,温度计的温度是
多少?如果温度计比你所测量的东西本身的温度还要高的话,温度计会使那个东西变热。
反之,问温度计会使那个东西变冷。因此,你要如何准确地测量某个东西的温度呢?实际
上,认为科学家能够处在一个与自然隔绝的泡泡而不扰动自然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的想法,
是一个唯心的概念。
仅存的事实是,次原子粒子并不“像是石头和树木那样”,独立于我们是否观测它的事实
之外客观地存在,海森堡这样解释道,而更像是彩虹。或许爱因斯坦和薛丁格做了一个错
误的评断,类似于某个试着从一群碳原子里寻找生命起源的人所犯的错。
结论
某天,或许会有一个新的理论推翻量子力学,揭开次原子的奥秘,就像是电磁理论让我们
抓住稍纵即逝的彩虹。
也许我们的原子世界只是“高度扭曲空间的其中一维”,而时间并不存在,只存在我们的
生活经验中。至少,这正是地球上“最热的物理”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39]
当下一次的科学革命到来,我们必须切记黑格尔的“一个系统被另一个系统驳议的真正意
义。”
毫无疑问地,另一个大众所珍爱的关于物质实在的信条会被粉碎,一如以往将伴随着形而
上唯物主义哲学家的困惑哭泣。
但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与辩证唯物主义者,我们不会死守过时的观点,而是勇于直面实验与
测量的最新结果。
参考书目
Quotes from Lenin’s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are from the edition
first published in 1947 by Progress publishers, Moscow.
[1] Athenaios, quoted by C J Emlyn-Jones, The Ionians and Hellenism, p. 31
[2] Vere Gordon Childe, What Happened in History, p 215
[3] Leon Trotsky on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in George Novack, Polemics in
Marxist Philosophy, p. 309
[4] Leon Trotsky on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in George Novack, Polemics in
Marxist Philosophy, p. 161
[5] Engels, Dialectics of Nature, p. 83
[6] Quoted by Georgi Plekhanov in Bernstein and Materialism, July 1898
[7] Can Quantum-Mechanical Description of Physical Reality Be Considered
Complete? Einstein, Podolsky and Rosen, Physical Review, 15 May 1935
[8] Hegel, Science of Logic, section § 54
[9] Science and the Retreat from Reason, by Gillott and Kumar, p. 81
[10] Woods and Grant, Reason in Revolt, p. 118, p. 168
[11]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opening sentence
[12] Is There a Trend Today Towards Idealism in Physics? Frank, Modern
Science and its Philosophy, p. 127
[13] James Jeans, The New Background of Sc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296
[14] Lenin,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p. 253
[15] Physical Review, 15 May 1935
[16] Part One of the Encyclopaedia of Philosophical Sciences: The Logic, para
86
[17] e.g.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p. 147, p. 153
[18] Bernard D’Espagnat, On Physics and Philosophy, p. 452
[19] Lenin,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Chapter Five, section “Matter
Has Disappeared” p. 249
[20] Lenin,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Chapter Five, p. 239
[21] Lenin,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p. 241
[22] Lenin,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Preface
[23] Engels, Dialectics of Nature, Introduction
[24] http://en.wikipedia.org/wiki/Energy
[25] Lukacs as a Marxist philosopher in George Novack, Polemics in Marxist
Philosophy, p. 142, my emphasis
[26] Lenin,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p. 142
[27] Ian Stewart , Taming the infinite: The story of Mathematics from the
first numbers to chaos theory, p. 198
[28] Leon Trotsky on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in George Novack, Polemics in
Marxist Philosophy, p. 307
[29] Scientific American, June 2010, p. 10
[30] Scientific American, June 2010, p. 42
[31]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p. 128
[32] Materialism and Empirio-Criticism, pp. 128-9
[33] Lenin, Karl Marx, A Brief Biographical Sketch with an Exposition of
Marxism, 1914
[34] Spacelike Separation in a Bell Test Assuming Gravitationally Induced
Collapses, Nature, 14 August, 2008
[35] Pierre Simon Laplace, A Philosophical Essay on Probabilities
[36] Physics and Philosophy, pp. 82-83
[37] Einstein, Relativity, (1916), p. 10
[38] Einstein, Relativity, (1916), p. 9
[39] Scientific American, June 2010, p.10
Pete Mason 是《Science, Marxism and the Big Bang - A Critical Review of ’
Reason in Revolt’》一书的作者
作者: dderfken (托雷迪亞(鬍鬚張))   2014-07-30 22:15:00
太长啦 我只能看个5页...
作者: Linjoyfu (草民)   2014-07-30 22:17:00
这真的太长了... 不过到是不错的文章~
作者: driftingjong (长空浪子雁)   2014-07-31 00:04:00
非常有深度 是科学哲学的好文 点出了当代先锋物理学家无法逃避的问题 十分深刻!
作者: dan310546 (00)   2014-07-31 00:42:00
喔喔 我先来看个ref......
作者: coco119 (婶级勤洁)   2014-07-31 01:16:00
可以知道这篇po这里的原因?
作者: dd0915 (Vincent00915)   2014-07-31 01:56:00
作者: chenn (失 落 沙 洲)   2014-07-31 07:02:00
讨厌这种一般人无法判别的文章更讨厌物理的东西 被拿来乱解释其他东西这文章 无意义是因为 里面用一堆只有受过物理专业训练才懂的东西 而老实说 量子的诠释问题 物理学家都还没争论完这文章不适合出现在这个看板 我并且想请问PO文者你是否有讨论或判别里面物理问题真伪的能力看你空转一篇这样冗长的文章 有何意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