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好读版http://yowureport.com/?p=12732
懒人包在文末
作者介绍:
Jui-Chung Yang,经济学博士,研究经济计量(econometrics)。
在炫目的经济理论和复杂的真实世界之间,
经济计量透过严谨的数学语言,提供两者对话的工具。
一岁孩子的老爸。相信我们所做的一切,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孩子。
一份 99 分的呼吁 ─ 别让我们的子孙、受薪阶级扛下 5.8 兆的债务
日期 : 2014/06/26 分类 : 财经 | 评论 : 7 Comments 点阅数:9,272
中央研究院本月发表的《赋税改革政策建议书》非常了不起!
(http://ppt.cc/IdEz )
中研院一向有书生论政的可贵传统。早在 1950 — 70 年代,就有“财经六院士” — 邹
至庄、刁锦寰、以及已故的刘大中、蒋硕杰、费景汉和邢慕寰六位院士前辈 [1] ,多次
个别或联名向政府提出建言。今天中研院再次集结了国内产官学界多位重量级的学者专家
[2],发表了一份震聋发聩的税改建议。哲人虽远,六院士的典型仍在夙昔。
为何要赋税改革?第一个理由:5.8 兆负债
为什么我们需要赋税改革?第一个理由是因为我们的负债已经高到不像话了!
根据我国财政金融概况,在 2012 年底,我国中央政府加上各级政府至今所有欠下的债务
累积,已经高达 5 兆 8,159 亿元。相当于我们每个人,甚至襁褓中的婴儿,一出生就为
政府背负了近 25 万元的债务!
而且这个数字丝毫不见缩小。自 1999 年起,各级政府岁入岁出净额(政府每年的收入减
去支出的余额)几乎每年都是负数。在 2000 — 2004 以及 2009 — 2012 这两段时间,
每年赤字更是几乎都超过 3,000 亿。在 2009 年赤字甚至高达 5,573 亿元!
各级政府债务累积未偿余额,则是由 1996 年的 1.9 兆,一路累积到 2012 年的 5.8 兆
元,约当我国 GDP 的 40.8% [3]!
[图]各级政府岁入岁出净额几乎每年都是负数http://ppt.cc/gen.php
写到这里,政府肯定会说台湾的“债务 / GDP 比”只有 41 %,和日本的 237% 或美国
的 102% 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嘛!(下图)关于这点,中研院指出,面对经济全球化、社
会人口老化、少子化等问题,台湾所受到的影响,远比其他各国严重。若今日不思改革,
将来财政赤字势必进一步恶化。
[图]各国“债务 / GDP 比”http://ppt.cc/HVo~
何况台湾并非国际货币基金会(IMF)或其他重要国际组织的会员国。一旦赤字失控,没
有任何国家会对台湾伸出援手。自己的国家自己救。解决财政赤字的问题终须要靠我们自
己。(IMF网站:http://ppt.cc/QrQb )
台湾的债务 / GDP 比还不高,代表我们的财政问题还有救。如果等到像日本的债务 /
GDP 比高达 237%,经历了失落的 20 年才想到赋税改革,那就“自己的国家没有救”了
。加护病房的病人可能还救得回来,安宁病房的病人就尽量享受有限余生吧!
(失落的20年:http://ppt.cc/XpGU )
那么,台湾的财政赤字有没有救呢?有。
台湾的赤字,一方面源自于各级政府浮滥的支出,在收入面我们的税收也明显不足。要改
善台湾的财政赤字,我们一方面必须积极监督政府,樽节不必要的开支;另一方面我们也
必须改革赋税,增加财政收入。
台湾的租税负担率,即租税收入占 GDP 之比重,为 12.8%,远低于其他国家的 14.1% —
28.8%(下图)。如果我们的租税负担率能够像韩国一样提升到约 20%,至少短期内财政
赤字不致于进一步恶化 [4]。
[图]台湾的租税负担率为 12.8%,远低于其他国家http://ppt.cc/XGPj
为何要赋税改革?第二个理由:拿薪水的负担远高过发薪水的
如果你和我一样靠微薄的薪水度日,那么你读到此应该会暴跳如雷 — 中研院是嫌我们税
缴得不够多吗?要加我税?
这是台湾赋税的第二个问题:税制不公。我们的税制严重倾向薪资所得。台湾薪资所得者
税负比重偏高,而企业及资本所得税负比重偏低。
请看下表比较各国 2014 年 corporate tax 和 individual income tax(相当于台湾的
营利事业所得税和综合所得税)的最高税率 [5]。台湾的综合所得税最高税率 40%,与其
他各国差不多。但营利事业所得税仅 17% ,接近香港、新加坡等城市国家,却远低于大
部分国家。台湾企业负担的税负实在太低了!
[表]http://ppt.cc/gen.php
资料来源 :KPMG Corporate tax rates table、
KPMG Individual income tax rates table
更可怕的是虽然营利事业所得税率偏低,但许多应该收到的税款,政府根本没有收到!
为何要赋税改革?两大黑洞和一个后遗症
我们的营所税率只有 17%,已经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低了;但台湾企业及资本所得,甚至
有很多所得是不用付税的。
两税合一
第一个黑洞是两税合一制。台湾自 1998 年将营所税和综所税合一:也就是对企业主和股
东而言,只要公司有缴营所税,股东在缴综所税时就可以完全扣抵。
1998 年实施两税合一制其实是立意良善。第一,1998 年我国政府财政健全,当时的政府
认为稍微减税奖励投资,不致于造成政府财政太大的负担;第二,两税合一避免了重复课
税的问题 — 学界认为企业赚的钱已经缴过一次营所税了,如果分配给股东后还要再缴一
次综所税,有一头牛剥两层皮之嫌。
但关于这点,中研院指出两种税其实意义不同:政府课税是为了提供社会所需的服务及公
共设施。既然生产者(企业)和消费者(个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及方式不同,所使用的
政府服务和公共设施也不一样。如果赋税只由其中一方负担,那才不公平。
而且事实上,大多数国家已经放弃两税合一制了。中研院指出,还在实施两税合一制的国
家,除了台湾之外,只有澳洲、加拿大、智利、墨西哥及新西兰等寥寥数国。
无论如何,两税合一实施之后,政府庞大的税收损失,已经足够显示两税合一制的确有检
讨的必要。自 1998 — 2012 年间,财政部因两税合一的税收损失,估计可能达到 1.2
兆元!
促升条例和 17% 的营所税
另一个黑洞则是于 1991 年上路的“促进产业升级条例”。顾名思义,促升条例让有进行
产业升级的企业予以免税或减税。中研院指出,光是 2001 — 2012 年间,促升条例就减
免了 1.4 兆元税捐!(促升条例:http://ppt.cc/szXD )
不论两税合一也好、促升条例也好,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投资意愿,促进产业升级
。但这两个目的达到了没有呢?很遗憾的,完全没有。中研院很沉痛的指出,在 1998 年
两税合一之后,台湾固定资本形成(也就是投资)占 GDP 的比例,反而由 1998 的 30%
,降到了 2008 — 2013 的 16% — 18%。
从 2000 年之后,不论是企业或个人,留在台湾的投资金额越来越少。
[图]在 1998 年两税合一之后,台湾固定资本形成占 GDP 的比例不升反降
http://ppt.cc/OObV
为什么减税没有刺激投资?有物报告的读者不乏商业人士,必定了解赋税制度只是投资条
件的一部分。经济全球化之下,新兴市场(尤其是与台湾一水之隔的中国)挟低廉薪资和
广大市场的双重优势,吸引了全世界的资金。台湾投资环境光减税可能不足以提振投资,
徒然造成政府财政的困难。
为政府说句公道话。没有发挥作用的促升条例已经在 2010 年被新的产业创新条例取代了
。但促升条例落日并没有立即改善台湾的财政困难。因为政府在产业界的压力之下,在
2010 年又将本来就已经偏低的营所税率,由 25% 调降到 17%。这可以说是促升条例为
台湾政府财政留下的可怕后遗症。
开车的税高过买房子的
不但拿薪水的税负比发薪水的重,开车的负荷也比买房子的重。台湾的税制造成了极不合
理的不动产持有成本。例如,地价税不按实价课税,而是按公告地价课征;可是根据内政
部地政司,2013 年公告地价仅约一般正常交易价格的 20%。
房屋税也并非按实价,而是按房屋评定现值课征;但房屋评定现值也偏低。
尤有甚者,台湾的房屋税率仅 1.2% — 2%,已经很低了。但中研院更直接指出,各县市
政府为了讨好地方居民,房屋税仅课以 1.2% 之下限。结果是拥有价值 2,000 万房屋的
屋主,一年仅需缴纳房屋税与地价税约 2 万元;这比拥有一部 2,000 c.c. 轿车的车主
每年所需缴纳的牌照税与燃料费之总和还要低 [6]!拥有一台车比拥有一间房子还沈重,
这在年轻人眼里,真是莫大的讽刺。
中研院的 6 项具体建议
今天我们国家债台高筑、税制不公。中研院提出以下 6 项税改建议,实在是极为深刻的
洞见:
1.恢复两税分离;
2.提高营利事业所得税及奢侈品之加值型营业税;
3.不动产之持有成本应予合理化。非自用住宅之房屋(第二间房),税率应调高;
不动产之持有、交易及资本利得,应以实价为基础,对土地与房屋合并课税;
外籍人士购置不动产,应加重课税;
4.改革货物税制及其结构,建立绿色税制,并予以整合;
5.重新检讨中央及地方财政划分之合理性及公平性;
6.强化各项赋税稽征及处罚机制,避免逃漏税继续恶化,以保税基之稳定。
从我个人看来,这六项建议切中要害、具体可行,可以打 99 分的高分。
为何扣 1 分?
为什么不是 100 分?首先,这份建议书只提到了财源的筹措,以及健全租税结构;并没
有提到如何监督政府的支出。换句话说,这份报告只有开源,没有节流。
另外,这份报告回避了台湾赋税制度多年来的症结 – 证券交易所得税。
证券交易所得是资本利得的核心之一,应该课税。而且每一笔证券交易都有详实记录,课
税不难。但在台湾数百万股民反对下,已经有两位推动证所税的财政部长 – 郭婉容部长
和刘忆如部长母女,先后因推动证所税失败而请辞。中研院的税改建议并未提到证所税,
引人疑窦。
事实上,在中研院税改建议附上的专家意见中,就可以看到于宗先院士大胆推测这份建议
书之所以只字未提证所税,是因为“在官商勾结下,已有两位部长因此而去职,迄今财政
部门惧谈证所税,以免引火上身。”(以上是于宗先院士的原话!看看他老人家的风骨!
)
中研院工作小组则回应,我国已经于 2013 年开始课征证所税。目前的税制虽有争议,但
仍然应该等到未来资料齐全,再作深入探讨。避谈充满争议的证所税,而着重在两税合一
制等较容易处理的问题,反应学者专家们务实的态度。
虽然扣一分,但我们当然不应该求全责备。毕竟中研院已经善尽了其全国最高学术研究机
构的责任。
税改需要每个人的支持
那么,中研院的建议,政府会不会听呢?我可以保证政府根本不需要读这份报告,就清楚
知道台湾赋税制度的问题。不说别的,现任财政部长张盛和自 1980 年起就在财政部任职
,历任台北市国税局局长和赋税署署长;对台湾中央和地方赋税的种种问题,张盛和部长
绝对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专家。
不论赋税改革迟迟不能进行是不能、还是不为,但可以确定赋税改革困难重重。郭婉容部
长和刘忆如部长因推动证所税去职,营所税也在企业界压力下被迫调降,就可见税改面对
的阻力。要让台湾的企业主、股东、地主和屋主多缴一点税,永远比增加受薪阶级的税困
难。
今天中研院专家学者们秉持着勇气,为赋税改革提供了超然独立的专业意见,固然值得我
们大声叫好。但在政治口水常凌驾专业的台湾,如果没有我们每个人的支持,恐怕这份专
业的税改建议也将流为言者谆谆。
赋税改革迫在眉睫。接下来就是我们的事了。
身为一个父亲
我很幸运,有个健康快乐的一岁孩子。在他出生之后,过去许多重要的事情都变得不重要
了。孩子的吃喝拉撒、一颦一笑,成了我这个菜鸟爸爸新生活的重心。
但就像 Steve Jobs 在 Wired 杂志的专访中曾说:‘有了小孩会改变对所有事的看法。
’有了孩子之后,“债留子孙”不再是一句遥远的忧虑,而是非常实际的问题。
再说一次,我们的政府债务是 5.8 兆元,相当于我们每个人,包括襁褓中的婴儿,一出
生就为政府背负了近 25 万元的债务!
我们留给孩子的社会已经问题重重。如果我们这一代连庞大的债务都要孩子去承担,你不
觉得可耻吗?
注 1:一说“财金六院士”为刘大中、蒋硕杰、费景汉、刑慕寰、邹至庄和顾应昌。
注 2:赋税改革政策建议书的研议小组包括王平、彭信坤、简锦汉、刘兆汉、毛庆生、朱
敬一、何志钦、林全、周德宇、邱正雄、施振荣、胡胜正、殷乃平、许嘉栋、陈明郎、杨
建成、刘忆如、张忠谋、曾巨威、邹至庄和管中闵。工作小组则包括了王平、毛庆生、周
德宇、殷乃平、陈明郎、彭信坤、杨建成、萧代基、陈静怡和刘素汝。
注 3:财政部的国债钟、以及中研院税改建议的图 1-3 和 1-4,都只有包括中央政府债
务。这里纳入了地方政府债务,更能够反应我国财政问题的严重性。
另外,零时政府网站的国债钟提供的数据和财政部的数据差异非常大。我不知道零时政府
的资料是从哪里来的。
另根据行政院我国财政金融概况,2012 年底各级政府债务是 58,159 亿元。但根据主计
总处总体统计数据库,2012 年底各级政府债务是 57,516 亿元。图中数据来自主计总处
。不要问我为什么政府财政统计的数字对不起来,我不知道。主计总处的资料与 IMF 采
用的数据一致,应该最具有可信度。
注 4:除台湾的数据来自中研院税改建议外,世界各国的数据均来自 IMF(IMF 没有台湾
最近的租税负担率数字)。中研院税改建议的表 1-6 和 1-7 中,部分国家只有 2011 的
数据,这里全部都是 2012 的数据。中研院建议书中若干数据小数点后第一位的数字与
IMF 的资料或有不同,但整体而言,两者的数据是一致的。
注 5:表中只列出最高税率是因为各国最低所得税率多为 0%,没有比较意义。另外这里
仅列出美国和加拿大的联邦税率。美国一些州和加拿大部分省份还有地方的所得税,所以
实际税率会比表中的更高。
注 6:其实根据交通部公路总局使用牌照税税额表和燃料使用费费额表,汽缸总排汽量
1,801 — 2,400 c.c. 的自用小客车牌照税和燃料费合计其实只有 17,410 元,不足 2
万元。但我想读者也会同意这只是中研院税改建议中一个瑕不掩瑜的微小错误。
======================
懒人包中的懒人包:
1.台湾各级政府债务高达 5.8 兆,相当于每人负债 25 万元。
2.台湾的租税负担率仅 12.8%,远低于其他国家。
3.台湾薪资所得者税负比重偏高,而企业及资本所得税负比重偏低,还有许多未税所得。
4.两税合一制和过低的营利事业所得税并未提振国内投资,
反而成为我国财税制度的大黑洞。
5.赋税改革迫在眉睫。中研院所提出的六点建议具体可行,需要我们每个人的支持。
短评:小弟不是什么经济学专家亦无太多相关涉猎
但提供两篇文章给大家延伸阅读,看过的人可以直接忽略
货币系统的真相-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xaQvyVh5j0
全球化或者是要主体性?-
http://blog.roodo.com/aurorahope/archives/28190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