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诈辩”集团
文:刘轩
诈骗集团猖獗,老百姓闻之色变,但你知道吗?有一种人在社会上嚣张了更久,我称他们为“诈辩”集团。
诈骗和诈辩很像:“诈骗”骗的是财,利用心理弱点,使人交出辛苦赚来的血汗钱。“诈辩”辩的是理,运用逻辑盲点,使人交出深信坚守的决定权。明明知道自己是对的,但因为被诈辩而失了立场,这往往比失了财更严重啊!
在会议室里、在公共议题讨论中、在餐桌上,甚至打开电视,几乎天天能见到“诈辩”的迹象。该如何防止呢?以前在辩论社,我的导师曾传授一套祕笈,叫大家牢记在心,以免落入对手的陷阱。时隔多年,我觉得还是很受用,以下就与各位分享这些“诈辩”常用的手法:
1. 断章取义
这可以说是最常见的诈辩法了,例如某天你在会议上发言:“我觉得员工身体很重要,应当早点回家休息,不过当业务繁忙的时候,加班也是理所当然的。”这句话在公司绕了一圈之后,可能变成:“某某人说加班是理所当然的!”这时追着大家申冤“不不不,其实我的意思是...”,反而让自己显得更蠢。
大众媒体也经常断章取义,下个耸动的标题,再以内文做解说,但许多只看标题的人就因此误解了。碰到这种冤枉该怎么办呢?导师的建议是:一概否认,否认到底!否认到对方向你挑战:“你明明就讲过,难道说我撒谎?”这时则冷静回复:“不...断章取义,比撒谎更严重!”这时大家的耳朵全转向你,也就是澄清的机会了。
2. 乱用比喻
生动的比喻很有说服力,也很容易唬人,譬如说:“石油和钻石都是在高压下形成的,就像孩子在高压下才能成才一样。”乍听有理,但一个是百万年的碳石,一个是活生生的孩子,怎能相比?许多人在辩论时碰到比喻会卡住,因为要立刻想出相反又生动的比喻很难。不妨顺着对方的比喻,推论到一个荒谬的结局:“是的,时间和压力形成了石油和钻石,但你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最终成为被灌到引擎里燃烧的消耗品吗?你会希望孩子成为任人切割才会发亮,完全不会为自己说话的石头吗?”
3. 扣帽子
每个行为、每句话背后都有动机,“扣帽子”则是指控对方有恶意的动机,即使那不是真的,先打他一个耳光再说,让他措手不及。这是政客爱用的一招,但“扣帽子”也常出现在亲密关系中:“叫你做这件事,你都一直不理会,你根本不把我放在心上!”这是一种激将法,也是一顶帽子(你不爱我!),但也可能是情绪的发泄。之前看过一句很智慧的分析:“几乎所有感情的争执,无论多么鸡毛蒜皮,都可以归咎于两种不满的其中之一:‘我觉得被压迫’或‘我觉得被冷落’。”这时必须先回复这种感觉:“亲爱的,我知道你爱我,我也很爱你,我不是总带你出去散心ꄊB陪你聊天到深夜、牵你的手逛街?我爱你,但这件事实在很困难,原因是...”先平抚了情绪,才有机会理性沟通。
4. 端出假权威
“某某医生说...”、“专家告诉我们...”。哪个医生说?专家是谁?网络上充满了这种看似很有根据的文章,但仔细查证之下,可能发现数据被夸大,引言被扭曲,有时候“权威”根本不存在!当对方的论点建立在别人的资料时,你就得多做些功课,检视那些资料的来源。连最讲究信用的学术界也偶尔会出现诈辩,像是2011年有位荷兰心理学教授,就被揭穿在之前发表的30多篇学术报告中引述了虚构的资料。网上流行的“懒人包”也很容易出现假权威或不完整的资料,唯一防备就是不要当懒人,多做些功课了。
5. 限制选择
当谈判陷入僵局时,对方可能提出两个选择,一个明显很好,一个明显很差,而实际的关键点则被埋在看似很好的选择中。但人生不只有两条路,问题不只有两个解决方法。若对方陷你于两难,逼你非选A或B的时候,就潇洒地回答:“我三个都选!”对方八成会看你怪怪的:“哪里有三个?明明只有两个啊!”这时你就回答:“不会啊!明明其中一个选项就是三个不同的东西!我们把这些分开来看看...”如此,就有机会拆解原本绑在一起的议题,设法拟出别的解决方案。
以上几种“诈辩法”,是否都听起来很熟悉呢?其实,诈辩高手到处都是,说不定就在你身边!而如果你发觉自己也曾有意或无意之间用过这些招术的话,请记住:赢得了一时,赢不过一世。谈判的目标不是把对方打趴,而是争取更公平、更完善的结果。希望各位都可以远离诈辩集团的手法,以双赢沟通为原则!
(此文原刊登于Mens Uno国际中文版)
心得:天啊,马英九超符合的,有些共产党也超符合的,
支那人不意外。
봊d
ꠊ툊ꄊG
1.纯文章分享:[新闻] 行政院长江宜桦决定核四停建。
2.社运活动情报:[动员] 5/1劳工团体发起罢工,欢迎民众响应。
若找不到您要的属性框框,请自由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