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募集] 核能情报大募集,大神们该出手了

楼主: Okak (Okak)   2014-06-04 01:57:13
※ 引述《ifaduke (一发)》之铭言:
: ※ 引述《zx198507 (晨星)》之铭言:
: : 身为一个公民 基于自己住在台北对于核能的忧虑
: : 我也想问一些常识性的问题
: : 但核能终结者的网页,我真的看不下去,可能是我程度不足吧,只看到一些谩骂这样。
: : 不知道有没有人能给我个安心的解答
: : 1.核灾真的发生时,台北到底要怎么疏散?
: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疏散未必能够达成拯救生命的目的,以日本福岛疏散的例子
: 来说,经过疏散预期可以拯救免于罹患癌症的人数经过计算约在245人左右(透过
: 线性无阈假设计算),而至2012年3月底,因为疏散造成的延误就医、交通意外与过劳死
: (不包含自杀)共570人,因此,究竟疏散能否拯救生命,是值得思考的。
: 所以这个命题是对疏散效果有错误认知提出的假设性问题,事实上,放射性物质外释
: 初期,掩蔽会是较佳的选择。疏散则是对于预期可能会超过500mSv等效剂量地区,
: 不疏散可能会出现急性辐射症候群(ARS)的情况者才适用。
对,疏散可能无法拯救生命,但问题的重点不在于这里,问题的重点在于人性
真的要发生核灾,人就是会想跑,你告诉他们就地掩蔽是没有用的,因为人都
是自利的,跑了可以减少自己的风险,他干嘛不跑?
你要人不跑可以,你可以选择实施宵禁和交管。问题是,这些都需要军警来执
行,你确定到时军警都忠于自己的职务,不会自己先跑?
所以你不可能没有疏散计划,而且即使有了,也很难执行,结果就是出现核灾
时,成本远超过你想像,因为你没考虑人性
: : 2.毕竟台湾是由两大活动板块所构成,所以我们到底要如何保证,
: : 发生大于核能防护临界点的地震海啸,等于零?
: 板块、地震与海啸发生机率是否为零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灾害的预期规模。
: 在初期的电厂选址,将厂址选在巨大的岩盘上,某种程度上就有一定的减震能力。
: 再者,也就是最重要的,就是建筑物需要具有足够的抗灾能力,以核四设计上可以耐受
: 0.4g至0.66g的PGA,这已经耐受震度7的地震(震度不等同地震规模,请勿误解)。
: 震度7已经是中央气象局定义的最大震度了。
: 所以,这个命题也是有错误认知,因为全世界任何地方都不能保证能够找到不会发生
: 地震或海啸的地区,但不代表我们不能兴建建筑物,这正是土木工程一直以来面对与
: 克服的问题。而核能电厂只是其中一种建筑物。
然后呢? 请问你要怎么确定建筑物会依照设计耐受那些灾害? 不要跟我说测试就
可以。如果测试是百测百灵,设计也万无一失当然可以,问题是很多东西可能根
本测不了,设计有问题可能也事先想不到,请问你要怎么推论核电厂有办法承受
那些灾害?
: : 3.看那些核工专家说核灾是机率问题,但凭我自己的常识,
: : 我会觉得,历史上的核灾,怎么看都是因果问题,而不是机率问题,
: : 这种,彼此在认知上对于机率的了解,截然不同的理解,是为什么呢?
: 我想你需要多花一点时间搞清楚机率与因果之间的关系。
: 机率确实是会影响因果关系。例如,赌博的输赢是会影响你的人生,
: 赌博是机率,但是赢了钱跟输了钱对于你的人生,就变成了因果关系。
对,很多事情是机率,但是机率估计总是建立在一堆假设上。当你核电厂设计施
工都有一堆问题时,请问你要怎么确定你的假设是对的? 尤其是这种小机率的事
件? 你根本没得估计!
: : 4.小弟学过一些数据分析,我想这也是理工科实验入门,非常基础的常识,
: : 用这常识作为判断,我想应该不为过,
: : 我想请问核工专家擅长用来估计风险的【风险概率分析pra】中
: : 到底是如何计算误差传递(ERROR PROPERGATION)的?
: 透过故障树(Fault tree)的故障数据库(或称为维护法规数据库)。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不同事件机率和因果关系的模型。问题是: 你确定你的模型
对吗? 你得先确定你的模型涵盖了所有一定以上机率的事件,且你了解所有此
类事件的因果关系,你确定你真的做得到?
敢这样说的人,绝对是太过自负!!!
: : 台湾这么多联考顶尖的核能能人,把pra转换成我们平常孰悉易懂的误差分析
: : 应该不难吧?
: 当然是难的,机率组合(cut set)中并不能适用交换律,我真的不觉得这种东西可以
: 用很容易的方式让大家理解,联考分数只能代表考试的人有理解,不能代表有能力可以
: 让其他人理解,我想你应该可以明白你的预期跟实际的差异发生在哪里。
: : 比如说:含尿宝特瓶和有裂痕的锚定螺栓,该如何将这两项瑕疵的误差,
: : 所造成的误差传递,算进最后的风险概率里,
: : 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很需要解答而且常识性的问题,
: : 因为同理适用于其他所有的CASE,并保证了pra的可信度。
: 透过测试结果的偏差,回馈至故障树的故障数据库,
: 在透过故障的机率组合结果,与事件树(Events tree)结合,你所关心的误差传递,
: 以及各类组件的失效机率(锚定螺栓与宝特瓶事实上影响的都是围阻体功能,透过
: 泄漏率测试以及结构完整性测试,可以确定围阻体的功能状态),都可以考虑进去。
: 但是,这两个事件并不会影响炉心融损频率。
我只问几个问题:
1. 你要怎么测试估计? 例如: 你要怎么测地震条件下的失效机率? 含尿宝特瓶
的影响和有裂痕的锚定螺栓的影响会不会因为地震而相互放大效果? 在地震条件
下,它们失效的共变系数是多少? 如果你都无法有效估计,请问你要怎么考虑?
2. 你怎么知道不会影响炉心融损频率? 1.里面的只有两个事件的情况你可能都
无法估计了,何况更多事件的情况?
: : 5.核废料最终存放的问题,我记得是用高密度水泥封存起来
: : 但像是我家顶楼所铺设的水泥,经过太阳的辐射
: : 以及雨水的冲蚀,铺设后没几年就粉化、风化、脆化了,
: : 如果这问题套到核废料的乾式储存的模式的话
: : 数十年甚至百年之后,是否也会造成水泥体内外同时粉化的危险
: : 毕竟这些键结被打断之后,根本不可能自我修复阿
: 所以核废料处置最重要是地质条件,使用混凝土做为沥滤材料的是低放射性废料,
: 一般来说至60年后通常就可以进入免监管状态,300年后放射性的强度会降低至比
: 天然背景值还要低,所以混凝土的作用主要是将放射性物质安定化,但真正阻止
: 泄漏则是透过人工障壁(如壕沟、膨润土填充物等)以及天然障壁(稳定地质条件
: 与无地下水流径)。
那高放射性废料呢? 重点是: 都那么多年了,至今没有永久存放的场所,你怎么
会确信未来找得到?
如果过去事件可以推论未来事件发生的机率,那我只能说: 你还是想想找不到的
情况比较实际一点。
: : 原谅小弟只是个普通的公民,对于核能资料及数据完全的外行
: : 只能提出一些常识性的质疑
: : 希望就算李远哲出来反核,也都能打他脸的核能的专家能帮忙解答囉。
: : 谢谢
: 不客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