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你回家后
看了很多“亲训”的影片
一步步调整环境以及与你的距离我感觉“我们”很相像
在充满*人的世界里生活对“我们”来说
就是充满压力的...
因为不像亲人的喵喵
我们“抓狂、逃跑、或是一动也不动的”
各种生存策略
戴医师说猫猫没有“关系修复机制”
这让人们误以为猫猫是记仇的...
但我感觉是这样
我们只是实在太恐惧了
只好切断所有能连结恐惧的人事物
亲训第一步是“建立(环境)安全感”
然后我忽然意识到我离你太近了
我以为你躲在里面休息
其实你感觉的到我的存在
而那就是一种压力
五年来我的生活从“生存策略”(战逃)
逐步迈向了“对自己亲训”的过程
一次次远离人多的地方、躲在自己的空间
一步步对父母减敏、对弟弟减敏、对好友减敏
很多人不能理解或没有意识到
多少距离、或多么微小事情
能让我*很有压力
一开始我很愤怒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人明白呢!
这当中也夹杂着焦虑
我很急着想摆脱这种
无实无刻都被trigger 的状态
这让我对自己产生很大的厌恶
妈妈尤其担心
她希望我快快度过“亲训的4阶段”
(恢复正常)
早在我四年前回社区在外单独与她吃饭
就能感觉到她迫切期盼
就跟我希望我的毛孩好好吃饭、
快快出来玩耍一样
然而感觉上终于走过了第一阶段
(建立安全感)
我花了五年啊...
就在身边的大家拼命赚钱、建立家庭的时候
我现在明白
只要亲训的过程有任何的不顺利、卡卡的
暴走或是严重的解离反应
没有关系的!
我随时可以对自己的亲训退回到第一阶段
回到自己的小窝
暂时中止饭局和过多的与人互动
......
等到我感到足够安全了
又可以出来摸摸闻闻、跳上跳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