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社论》两岸敌意现状 岂容继续僵持

楼主: socialism (communism)   2016-09-27 01:52:07
民共双方对“现状”各有定义,相互指责对方未“维持现状”,蔡英文政府自认为已“维
持现状”,大陆官方却认为蔡英文没有做到“维持现状”。国共之间,国民党洪秀柱与吴
敦义、郝龙斌之间也陷入“九二共识”定义之争。马英九政府认为“九二共识、维持现状
”是“一中各表、不统不独”,北京却认为“九二共识”是“两岸一中、反对台独”,当
国民党洪秀柱主席在新两岸政纲提出要“深化九二共识”时,吴敦义、郝龙斌却认为“九
二共识”不能与“一中各表”分开。
禅宗有“拈花微笑”的典故,用来说明“不立文字”。世人往往执著于文字名相,而误解
其本义,“不立文字”并不是不需要文字,而是不可仅仅依赖字义,而不去追究其义理的
本心。“维持现状”与“九二共识”的争议,就是一桩“只知文义不问义理”的争议,口
水而已。
就两岸定位而言,北京所认为的“现状”,中华民国中央政府1949年已经不存在,由大陆
政府在1971年取代其在国际间的合法地位。国民党所认为的“现状”,是中华民国为一主
权国家,拥有国际合法地位。民进党认为“现状”则是台湾已经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就“一中”定义方面而言,马政府的国民党认为现状就是“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北京
认为“九二共识”只是当时为了处理两岸事务性协商而达成的共识,其中并不包括“两岸
是什么关系”之表述,属于“一中不表”。蔡英文与民进党接受九二会谈历史事实,却认
为当时没有共识,因而无法接受“九二共识”,又因其赢得大选,认定不接受九二共识是
台湾民意的现状。
对和平发展的看法,北京认为过去8年以来的“现状”,是经贸与人员交流的和平发展现
状,但是彼此在政治、军事上仍有敌意,最终结果应是“一国两制”;国民党的“现状”
是在“只经不政”的立场下,不处理两岸政治处于敌对状态的问题,维持“不统不独”与
两岸经济及人员之交流。蔡英文与民进党的“现状”是,两岸8年来签署23项协议均仍有
效,维持现有的商业人员交流,但未来要严格监督两岸关系,最终是实现“一边一国”。
如果就权力的关系来看,那就更没有所谓的“维持现状”。目前大陆的实力较之1992年早
非同日可语,已跻身G2行列,但是20多年来,台湾的经济力量却几乎原地踏步。
什么是“现状”?绝对不可能一方说了算数,而是要取得彼此同意才可。两岸对于何谓现
状的看法不一。台湾历次民意调查显示,主张“维持现状”或“永远维持现状”的人几乎
都在5成以上,但他们应当不会同意维持北京所主张的现状。这群人不希望被大陆统一,
但因为台独可能引发两岸战争,也不愿支持独立,却又不知两岸到底应该怎么走下去,因
此只好回答“维持现状”,过一天算一天,未来的事以后再说。
政党与政府存在之目的,是为服务人民,当然要尊重人民的意愿,但是也必须提供人民一
个未来的方向。国民党在马英九任内提出“一中各表、维持现状”,其实是不负责任的,
目前的国际政经现状并不利于台湾,难道要维持这样的现状下去?这种路线像极了鸵鸟把
头埋在沙子里,其结果就是屁股任由别人打。国民党的败选不就是如此吗?
民进党的“维持现状”主张更是不通了。首先,《中华民国宪法》的现状就是不容许分裂
,民进党的“台独”已经偏离了宪法的现状。其次,民进党自以为不接受“九二共识”也
可以维持现状,但北京已给了答案。民进党的作为不就如同“在一间没有黑猫的黑房间里
抓黑猫”吗?更可悲者,一些基本教义派还告诉人民说:“一定可以抓到”。
两岸目前的现状并不是和平,而是在政治上仍相互存有敌意。两岸人民的期望是不要再有
敌意的和平。要创造和平其实不难,首要前提是应彼此尊重对方的核心坚持:大陆希望两
岸不要分裂,台湾希望要有主体性。洪秀柱在国民党两岸新政纲呼吁两岸结束敌对状态,
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坐下来,解决“九二共识”所没有处理到“两岸是什么关系”的
根本问题。找到彼此同意的方案,双方签署和平协议,让两岸和平制度化,这不才是两岸
应有的思维吗?
洪秀柱已经抛出了以“分治不分裂”作为“深化九二共识”的主张,一群坚持“一中各表
”的党内菁英,又何必再苦苦相逼其重回鸵鸟之路?蔡英文与民进党又何必再玩“维持现
状”或有无“九二共识”的文字游戏?回到“九二共识”只不过是回到《中华民国宪法》
的不主张分裂而已,又何必拒绝?在没有黑猫的黑房间里面抓黑猫,只是在耗损台湾的生
命力而已。维持敌意现状,不如创造和平,两岸三党应有此善念,为人民造福谋利。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60926005645-262101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