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乐] 积木学

楼主: Lancelotsir (兰斯洛特)   2019-04-08 10:53:21
现在很流行的机器人教学
但是其实积木学是门很深奥的学问
可以延伸到很多地方
积木学分成=1.骨架 2. 肌肉 3. 大脑4.灵魂 四个部分
骨架通常是学龄前儿童学习的部分
玩法是搭配着小盒组与散件
小朋友要学习著的是物体的《形》
小朋友要学习著的是物体的《形》
小朋友要学习著的是物体的《形》
很重要,所以要讲三次
一个小朋友,才刚接触这个世界没多久的时间,你希望他多会玩乐高吗?
举例来说:我会问马跟驴子的差别在哪边?
以《状》来说,两者差不多,但是仔细观察驴子所有的特征《形》是比较小的。
这就是我们用盒组搭配的目的,有现成的盒组,不需要花时间搜集材料,顺便建立他们的
空间概念感。
因为幼儿的主要照顾者通常是妈妈,一般妈妈在对积木这块可能没爸爸来的熟悉,这是男
性与女性大脑生理上的差异性。
再来讲到重点了,散件
很多家长好像觉得买一堆散件让他们去玩叫做
发挥创意,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当你看到零件的时候,你的大脑在想什么 。
通常的父母如果不是常玩,真的是看着不知道怎么做,你都这样想了,试问一个这么小的
小朋友,他会怎么想呢?
有些父母会说:“他自己玩也是玩的很开心啊,自己创作很多。”
这边我讲堆砌积木分成两个部份
一岁半-三岁
要做的是小肌肉的运用,这时候通常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单纯无意义的堆叠积木。
三岁后
有自己的想法,这时候父母可以准备相对应的零件,例如ㄧ整桶都是屋子的素材,或者是
车子的素材,这才叫做创作。
所有的创作都是有迹可循的,如果天马行空的创作,那叫做作家跟画家,最有名的是毕卡
索。
以上是一般幼儿接触积木会有的状况,天才儿童不适用于以上状况。
以这个世代来说,布鲁纳、罗斯、吴德参考苏俄学者维高斯基发表的鹰架理论,我觉得是
能将学龄前乐高发展到极致最好的理论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