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小孩大概2岁左右便可以上私立幼稚园的幼幼班。到了4岁,几乎所有小孩都已经上幼稚园的中班了。在这?小的年纪,当小孩还很依赖父母、很需要父母保护的时候,便要去上学,对于小孩来说是一件十分难适应的事情。父母送小孩去上幼稚园的原因有很多,譬如:双薪家庭,父母都要工作,没空照顾小孩;或是父母希望小孩可以学习独立,学习团体生活等。
不管我们的原因是什?,最重要的还是希望小孩可以快乐的成长。虽然小孩在幼稚园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两、三年,但是他们在这段时间所学习的东西对于小孩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和心理发展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最近一份由美国经济学家所做的研究显示,小孩幼年时期的校园生活会影响他们成长后的收入增长、婚姻生活、以及生活态度和行为。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忽略幼稚园对小孩的影响力。我们应该怎样为小孩挑选幼稚园呢?又怎样知道小孩在学校快不快乐呢?
<挑选幼稚园时要注意什??
科技发达,让我们可以不出门就可以学习英文、数学,但是我们必须要到学校才可以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团体的生活。但是现在有很多幼稚园为了满足部分家长的虚荣心,希望小孩可以赢在起跑点,而不断的把大量的英文、数学等课程列入为幼稚园的主要教材;但是却忽略了小孩的身心发展,以及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幼稚园的功能是要帮助小孩建立思考能力、体能发展、情绪控制、纪律的培养、和一些生活技能。也许这些技能不会反应在小孩的成绩单上,但是却会影响小孩以后的人生。所以当我们选择幼稚园时,除了考虑课程、距离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空间和密度
教室的空间必须要足够,因为这个年纪的小孩非常好动,他们没办法好好的坐着上课,所以要有足够的空间让小孩活动。一班学生的人数不能太多。有些幼稚园会标榜有几位教师同时照顾一班小孩,但是30个学生挤在一个教室里,对于年纪小的小孩的健康非常不好;所以尽可能找小班制的学校。美国一项命名为 Project STAR 的研究显示,小孩在小班制(15个学生左右)的幼稚园上课,加上有好的老师教导下,小孩上小学后会有比较好的成绩,长大后会有比较高的收入、比较会有自己的房子、和会为退休做储蓄。
2、学校的方针
有些学校比较注重学术,有些会比较注重小孩的礼仪、体能以及各项的发展。是“爱的教育”或是“严厉惩罚”,每个幼稚园都有不同的方向。家长可以直接和校长了解,如:会不会针对小孩的进度来调整教材,或是会严格地跟随课程表?遇到有行为问题的小孩,校方会怎样处理等。如果校长没办法清楚明了的告知家长他们的方针,家长可能就需要再做考虑。
3、老师的因素
哈佛经济学教授 Raj Chetty 在检查过 Project STAR 的研究后,发现优质的老师通常是在学校待比较久的老师;这意味着有经验的老师才可以教导出好的小孩。因为有经验的幼稚园老师会比较了解不同小孩的个性和特质,她们会教导小孩礼貌、专注力、自我控制、和遵守纪律的能力。有了这些基础技能,小孩才可以应付以后的学业。
4、小孩的因素
你的小孩好动或是文静?有的小孩比较适合一板一眼,有规律的课程,他们希望所有事情都是可以预知的;有些小孩却喜欢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式,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反而会让他们觉得乏味。当我们选择幼稚园时,要考虑到小孩的需求;试读可以让小孩知道学校的上课方式是不是他们所喜欢的。我的小孩非常好动,所以我选择了一间离家比较远,但是却有一大片草地可以让他奔跑的幼稚园。有适合的环境,小孩才可以快乐地学习,知识才会源源不绝地吸收。
我们怎样知道小孩在学校开不开心呢?
刚开始上幼稚园,对小孩来说都是一种压力:适应的压力、离开父母的压力、和服从纪律的压力;他们大致上会出现两种状况:1.开始几天到几星期都在哭闹,吵著不要上幼稚园。但是等他们适应了,便会乖乖的去上学。2.开始几天都带着兴奋的心情去上课,但是当他们对学校失去新鲜感时,便会开始哭闹不要去上学。但是小孩不哭闹,并不代表他们是开心的;同样的,每天吵著不要去上课,也不代表他不快乐。我们怎样才知道小孩在学校快不快乐呢?
1.下课时是否开心
我的小孩,他每天都会跟我说不想要去上课,但是下课时却舍不得回家,经过了解后才知道,原来他希望留在家里玩玩具,并不是因为在学校有不愉快的事情。我们可以在接小孩下课时观察他们和老师、同学的互动。如果他们下课时还是带着不愉快的情绪,我们就要去了解他们为什?不开心。如果他们上课时哭闹,但是下课时却是开开心心的,他们应该只是舍不得离开妈妈而已。
2.行为的改变
他上课后有没有行为或是作息上的改变?譬如:没胃口、常从睡梦中惊醒、尿床、吃手指、变得易怒、暴力等。特别对于不善于用言辞表达的小孩,当他们的行为有突然的改变,表示学校对他们来说有某程度的不安全感,所以他们会把忧虑、恐惧反映在他们的行为上。
3.问小孩关于学校的问题
父母可以问小孩简单的问题,如:今天好玩吗?谁是你的好朋友?你喜欢哪一个老师?如果小孩表现得紧张或是不愿意回答,这代表有问题。父母应该找老师沟通,了解状况。
4.在非正式的时间探访学校
妈妈可以偶尔在不是上、下课的时间到学校探访,从旁观察小孩上课的情形。有些学校会有“开门政策”(open-door policy) 邀请父母不定时的去学校探访,确定小孩在学校快乐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