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构想] 杜绝选举舞弊唯有推动公费选举

楼主: dnlas (dnlas)   2015-09-08 12:56:01
※ 引述《lobfo (牛耳)》之铭言:
: ※ 引述《ShaneDai (瓦特梅伦)》之铭言:
: : 我觉得问题不单是竞选经费,
: : 虽然真的很严重,
: : 重点在公民觉醒,
: : 目前台湾的选举很少人会仔细去搜寻候选人资料,
: : 资料不透明也是原因,
: : 即使有心选贤与能也很难达成.
: : 另外政党挂勾太重,
: : 以上一届新北市议员为例,
: : 只有一位是真正的无党籍(未曾代表任何政党参选),
: : 其他的无党籍都是两党开除的,
: : 人民在无法辨别之下几乎只能靠政党的品牌形象,
: : 或者参选人自我宣传,
: : 因此真正有心的穷候选人很难出现.
: : 另外有心自行参选的也会遇到生涯规划的问题,
: : 一旦参选的必然很难顾及现有的工作,
: : 如果当选了,就必然得辞去原有工作,
: : 当这一任做完后,未来呢!?
: 我曾经在八卦版PO出一个构想(结果被酸...)..叫做选举考试法
: 就是要投票的人...必须知道自己候选人的政见..以及其他候选人的政见后才能投票
: 不少年轻人喊著65岁以上的老人要通过智力测验
: 那么年轻人呢??难道所有年轻人都知道自己所支持的人所有的政见
: 也知道不支持的那一方的政见??
: 为何不公平一点.所有要投票的人都必须经过测验来筛选
: 现在的选举模式..不断的造神..不断的互相抹黑..再加上不断造势
: 选举晚会听了半天..听到什么政见??...他的教育政策是什么??它的经济政策是
: 什么??国防政策??未来发展方向等等
: 那么对于不支持的那一方有什么政见知不知道
: 听了半天的选举造势晚会..只有听到丢母丢..喜姆喜..后母后
: 你如果问这些人...你选的候选人关于教育.经济.国防.财政..有哪些政策
: 那些可能实现..会受到那些阻力..他们会知道吗??
: 只会听到一个回答....管它这么多..投XXX就对了
: 这些盲流的数量如此之多..任由这些政治人物操弄
: 就像如果要盖一间神经病院...是应该由这一群将来必须住在这的神经病投票来决定
: 病院该怎么盖..或是由一群建筑师与医师来投票决定
: 设立这道门槛.至少可以将盲流筛选掉
: 也会将选举的风气一举改变
: 抹黑对方当然还是会的.不过黑的方向会是对方的政见
: 也会积极的宣传自己的政见..并且鼓励自己的支持者听一些竞选对手的政见
: 毕竟只有通过考试的人有投票权..虽然还是会有不少信仰型的支持者
: 但至少会比完全的盲流思考会更多一些
: 这样子..贿选也会更少一些..因为给了钱后.不去考试..或者考不过也没用
: 更加可以更改的是罢免权..这些通过考试的..拥有较高的罢免权
: 例如他的一票..就等于一万票.或者十万票
: 我问一些身边的人..他们都说..这样谁要去投票阿..说到重点了
: 到底谁会去投票.....?????
: 如果连这一点点思考的心力都不愿意付出..算是什么关心什么国家??
: 只是想瞎起哄..只是想找个信仰罢了
: 想关心国家.参与政治就好好的关心参与..至于不关心不参与的..就好好的关心生活吧
: 这样选举的热度会大幅度的减低..其实政治热度变低对国家而言并非是坏事
: 像泰国..每隔几年政变一次..国内政治经常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对国家发展而言是好事
: 吗??
: 关于这项措施的弊端...我目前还想不出来..也期待其他不同的观点来完善
这里有个盲点,就是考试并不一定就可以筛掉那些真正的政治狂热者和盲从者
就如同你不太可能靠考试去筛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狂热者(虽然在台湾应该可
以筛掉不少被虚假情报忽悠的选民)而事实上,尝试筛掉这点就可能涉及个人主观
另外,就算选民的素质提高了,给你两个烂苹果选,你依然只能选烂苹果。
我个人认为,重点应该是参选者的素质(包括人格、能力、背景)
现在的民主制度,无可避免的走向政党政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选举需要大量的
财力和人力,另一个原因则是选后的执政需要大量的幕僚来提供执政知识和建议
于是乎,选举成为政党的专利(尤其是大党)而不是一般人民的专利
到最后,最有可能选上的就剩两个政党,人们被迫选党不选人。
只选党,人的素质自然就不重要了。
此外A有什么政见B抄就行了,搞得大家政见都大同小异
于是希望选人的人最后也只能选党。(不过我并不反对政策抄袭,甚至鼓励
这种事。执政又不是创意比赛,好的政见与点子当然要接纳)
我认为,假如降低了选举开销,并降低了执政对政党的依赖,然后再加上一些监督措施
那么参选者的素质应该就能提高了。
首先在降低选举开销上,我认为应该取消所有造势,选举车,甚至媒体对非政策相关
的口水战的参与..等政治活动。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金钱和人脉,而且和选举人的素质没
有任何关联
那参选者要如何展现自己的政见? 全国选个时段各大电视台一同实况拨出,参选者都会
有一天(且之后会有重播)展示出自己的政见,包括条列、图解、本人的解释。
更详细的资料可以在网络和报纸上找到。(拨出和之后列写的方式都必须要有统一的
格式,不准电视台在A参选者发表时各种干扰的噪声,而B没有,也不准电视台在参选者
讲述时旁边放上具有个电视台观点所整合的内容大意)
之后当然会有互相攻防和辩论的时间,一样是同时拨出。
至于询问论坛什么的个参选者可以自行建立
这样参选者就只需要一群准备政见,情报收集,软件运用的幕僚(他应该要有)。
对财务的需求会大幅降低,也减少了政治献金对参选者的影响力。
除了选举的流程之外,我觉得选举后的监督也很重要
所谓的监督并不是反对党的谩骂和转移焦点,而是选民自己看到执政者的政策执行程度
同样,每隔一段时间(举个例子 每一年),执政者需要在特定时间 在电视上解释自己的
施政状态,旁边必须附有他参选当时所列出的政策列表,他必须回答每一条他所列出的
政策的进度(也因此,选举当时的政策要够具体)。包括进度无法及时达成的原因和改善。
以及这段时间推行的法案,签署的条约(有机密等级的例外),和重大事件的处理状况。
方法至于回答程度的好坏,由选民判定。每年都这样一次。就算是善于说谎和含糊带过者
连续四年都要这样被所有选民同一时间检验他的施政,其过失以及政策无法兑现也会被
找出来。
此外,在执政过程中,下一届的参选者(在选举结果结束之后马上决定)可以陪同。
监督的同时也了解施政的难度。
(在现在的选举制度中,空头支票有时候是必然的,毕竟不在其位不知其难。等到
执政之后才发现毫无经验,不但无法兑现政策,还有可能有许多问题。)
假如参选者已经跟执政者相处一段时间并且了解了一些执政的法规与流程。那么就
知道那些可以改进那些难以达成,这样空头支票的可能性就降低了,选上之后由于
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了,也比较不会被其他人忽悠,并马上进入状况。
不过这段时间,下一任参选者不准在任何媒体面前批评现任的的施政。因为这会有选举
造势的嫌疑。借由丑化现任的政府来美化自己或增加自己的曝光度,这在现在的
体系中很常见,而我不认为这是好事,尤其是其中往往包括一些夸大不实的事情。
增加执政者的困扰(却不会改变执政者的决定,所以毫无帮助)。
下一任参选者每年有一次对执政者提出质问辩达,并提出自己的想法。时间就在
执政者报告自己的施政进度和政策兑现度之后,下一任参选者可以和执政者同台
攻防。这场辩论赛可能长达一星期,毕竟执政者也需要时间准备来答复。
这样有个好处,免去了执政者利用专业术语以内情为由来忽悠选民。毕竟选民不懂
专业术语也不了解内情,但是下一任的参选者们不会不懂。
大概就是这样,简单来说就是让整个选举、交接和的公式化和流程化,降低途中的政治口水
、选举开销以及(略为)降低媒体自身立场对选民判断的影响力。
有什么意见与指教欢迎提出。
作者: houkoferng (GHOTBI监督,我要冠军~)   2015-09-13 21:01:00
这边有一个基本议题,本来民主政治到最后能做的政策就差不了多少,因为现实的选项就那几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