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次世代主机赶不上科技发展?

楼主: j88843548 (水时渐)   2015-06-08 02:49:28
※ 引述《dklassic (DK)》之铭言:
: ※ 引述《brucegaoooo (gaoooo)》之铭言:
: : 科技是以加速度的脚步发展 大家有没有发现 次世代主机渐渐的开始赶不上未来趋势
: : (ps4是我第一台主机 所以以前没在关注游戏机 还希望有网友可以帮忙补充)
: : 像是刚刚文章问到4k画质 还有蓝光以后可能会被ultra bd取代 又或是最近巫师3有人说
: : 电脑硬件发展越来越快 游戏制作公司如果要出全平台 还得顾及次世代主机的性能
: : 以前或许游戏机的周期大概是五年以上
: : 但依照科技发展的速度 这周期势必减短
: : 会不会有一种可能 有天电脑的效能能跑的游戏表现已经远远超过次世代主机的层次
: : 那么次世代主机势必要做出一点独特性来区隔(像是更多的独占游戏)
: 来,哥告诉你次世代主机是怎么一回事
: 在 PS 时代推出的时候,PC 根本没有几台电脑可以进行 3D render
: 首打 CD 单片 700MB
: 感谢哈囉早晨(?)补充 PS 的技术展示影片:
: https://youtu.be/k7Lk7idveeU
: 一直到世纪初,才渐渐有电脑的运算能力赶上 PlayStation 1
: 可是这时候 Sony 又推出了吓死人的 PlayStation 2
: 6.2 GFlops 的 CPU 运算能力吓死大家,导致美国禁止 PS2 输出到中国
: 那个 CPU 当时是屌打全世界的 CPU,首打 DVD 单片 4.7 GB
: 补个 1999 年发表会上的展示: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Iyu4Aozwbw
: (最早的头发飘动,是你?!)
: 到了 2006 年,每六年就把人吓死的 Sony 果不其然,推出了 PS3
: 使用的是自家参与研发的 CELL 核心,理论运算速度高达 218 GFlops
: 在 Intel 才刚开始在个人电脑大力推行双核心四核心之时
: CELL 却是一颗吓死人的九核心 CPU,首打蓝光光盘单片双层 50GB
: 身为 FF7 厨补个玩家永远的怨念(SQEX 做这个展示根本就讨打):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UY6uc4w3Zw
: 还有 2005 年的展示影片: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9QbYWEd7AE
: 可是 PS3 失败了
: 规格超高的 CELL 让 PS3 的初始售价高达 $499
: 而且开发环境较为困难,根本没有多少厂商可以驾驭这个 CPU
: 此后奠下了 Xbox 360 销售量超过 PS3 的前期,一直到 PS4 开售前一两年才持平
: 但是更糟糕的是,PS3 世代推出不久,个人电脑的运算能力很快的就赶上了
: Moore 定律早就预示了硬件发展速度会爆炸性成长
: 环境更新时间要等 7、8 年的家用主机就算初始规格高,不久之后也会变成渣
: 因此在这个世代我们就看到了家用主机商做了不同的选择:
: “使用 AMD 核心,而且使用的不是顶规核心”
: 理由有两个,第一个是不再需要自己负研发成本
: 第二个是降低主机售价,因此 PS4 的售价才可以漂亮地落在 $399
: 也于是,你所谓的不怎么厉害的次世代就这样开始了
: 被赶上本来就是会发生的事情
: 只不过这世代家用主机商比较放弃治疗一点
: 但是固定的硬件总还是会提供厂商比较方便的优化环境
: 这方面即便 PC 的硬件可以无限成长,厂商仍能有良好的依据
: 来决定用什么最低规格来开发游戏
: 因为我也没有特别熟这块,以上欢迎指正~
: 头文字 D 一直被鞭,我决定拔掉了 XDDDD
看到底下有人说可能过个几年就不会有游戏机存在了
家机除了前面很多人提过的优化、独占、CP值
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方便~
何谓方便呢 就是光盘放进去就然后按圈,我就可以开始游戏了
而PC放光盘或载程式前,必须先确认硬件合格与否、驱动程式有没有更新、系统有没有相容等小问题
前几天我朋友借我的steam帐号去玩,结果他花了三个多小时才处理完无法开游戏的问题,开起来之后他直接打电话来骂我脏话...
他居然载了山羊来玩啊!!!
离题了~
家机虽然不太可能被取代啦~
但掌机真的有点岌岌可危了~
毕竟近年智慧型手机崛起,而掌机销售量也是大幅下滑,看看快被放生的Vita...
而3DS虽然销量海放Vita,但销量似乎也大不如前了 ~
作者: GeekSix (GeekSix)   2015-06-08 09:26:00
深度STEAM玩家应该会直接买串流盒吧 毕竟都组高阶了
作者: kuninaka   2015-06-08 09:22:00
反正就volvo G胖的野望XD
作者: GeekSix (GeekSix)   2015-06-08 09:21:00
买来改造干嘛? 那台本来就是专门放客厅玩游戏的XD虽然SIZE跟家机一样 但还是可以自己修改 非封闭式
作者: GeekSix (GeekSix)   2015-06-08 09:15:00
steam machine说到底 还是一台PC阿 只是跟家机一样大
作者: kuninaka   2015-06-08 09:17:00
我是不知道上面客制的OS开放到什么程度只能跑STEAM的话那就跟console一样吧买来改造那个就例外支援的游戏是一定不会跟PC一样多就是了不知道CSO会不会搬上去,用摇杆玩XDCSGOSTAEM Controller有模拟鼠标
作者: berryc (so)   2015-06-08 03:34:00
家机优点就在封闭室系统..比较不会有莫名其妙的问题再来就是单就玩game CP值最高. 同样规格的东西组成个人电脑的话价格起马贵一半
作者: cau0424 (卡乌)   2015-06-08 03:53:00
从红白机到PS2为止在这封闭系统下几乎没有在patch修bug的
作者: johnnycgi (紅茶不加糖)   2015-06-08 06:04:00
家机不可能被取代,甚至还会越来越蓬勃发展真的会被取代的话PS4就不会大卖上千万台
作者: cash35 (Englishness)   2015-06-08 07:29:00
不过PS3开始部分游戏也是要强制安装,PS4/Xbox One光盘游戏几乎都要强制安装到硬盘这点让我很感冒就是,这样我宁可直接买下载版
作者: unorthodoxy (啡垫辛)   2015-06-08 07:33:00
PC就是常遇到驱动的Troubleshoot等于每每遇到大作 又要开始对电脑动些手术 或是进游戏后狂测试画质设定..重点真的不是战平台 目前PC平台真的太多问题 驱动/盗版/外挂 除非有心改变
作者: Kamikiri (☒☒)   2015-06-08 07:41:00
销量下降是理所当然的吧 都出这么多年了
作者: probsk (红墨水)   2015-06-08 07:41:00
以现在的游戏容量 不安装保证让你读取到死
作者: Nojudge (小恩予)   2015-06-08 08:16:00
不过dvd版还可以买二手,不是吗
作者: kuninaka   2015-06-08 08:20:00
这串怎么还在回
作者: GeekSix (GeekSix)   2015-06-08 08:21:00
STEAM的话要看啦 现在STEAM游戏一堆都是SOP帮你传扁扁
作者: kuninaka   2015-06-08 08:21:00
果然电综版
作者: kuninaka   2015-06-08 08:23:00
steam版的GTA V应该买的比之前的系列作好
作者: llwopp (hotdogroll)   2015-06-08 08:26:00
PS4因为销量不错其实没啥问题 但我觉得下一代PS5如果不小心决策错误或整体规划错误就满危险的
作者: kuninaka   2015-06-08 08:44:00
要怕得应该是 steam machine
作者: PTTfaggot (...)   2015-06-08 11:00:00
PC这么爱战配备,STEAM主机怎么可能满足的了他们XD
作者: sx4152 (呵呵)   2015-06-08 11:40:00
查了一下steam主机的规格和售价 根本没有cp值可言还以自己组略贵
作者: kuninaka   2015-06-08 11:43:00
不能这样比....= =
作者: unorthodoxy (啡垫辛)   2015-06-08 12:33:00
推Steam mc这种概念 但如果又像安卓一样大家都能custom 一切又变回PC如果不能Custom 也会变成PCer战Steam mc
作者: taki121 (Taki)   2015-06-08 13:14:00
steam machine就某种程度来说也是特规,CP值不能这样比
作者: tsairay (火の红宝石)   2015-06-08 13:20:00
从手机市场就可以稍微借镜一下了,手机市场一向都是安卓手机互相厮杀,苹果在旁边自己玩他自己的steam machine大概也只能和pc互相厮杀而已
作者: j2squared (j2squared)   2015-06-08 16:45:00
唯一CP值高的Steam Machine只有Alienware那台其他都太贵我已经买了一台灌win8用,其实很方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