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县鲁凯青叶部落 “传统拍刺”振复纹手文化
2018-07-15
日治时期被禁式微 青叶剩2纹手老人
〔记者罗欣贞/屏东报导〕原住民传统纹手文化,在日治时期被禁而逐渐式微,各部落纹
手老人越来越少,屏东县三地门乡青叶部落为振复纹手文化,昨天重现传统拍刺技艺,头
目家族的赖美芳接受纹手时,痛到几乎要飙泪,但她心志坚定,满怀感恩。
44岁赖美芳传承文化 痛到快飙泪
纹手在原住民传统文化中,是纯洁少女、也是美的象征,代表女孩已经长大、被部落认可
,可惜如今在鲁凯族青叶部落里,纹手老人仅剩两人,且都超过九十岁,今年部落年轻人
,决定以传统拍刺找回文化,让纹手重新回到女性手上。
纹手是纯洁、美的象征 代表女孩长大
纹手不仅身分的象征,图案更代表深厚的家族文化意涵,以及父母亲对子女的疼爱,传统
纹手对象一般为十二至十六岁少女,若平民阶级要纹手,必须先拿绘制好的图案到头目家
报告,因为纹手必须尊重部落领袖意见,头目允许后,还要杀一头猪宴请全村居民,昭告
全村“我家的女儿要纹手了”。
至于传统拍刺,是将柑橘科树木的刺晒干,并把竹子剖半,将刺放在竹子中间绑住,做为
纹手工具,颜料采锅底炭灰;纹手时在刺上沾色,将刺对准手背,再持另一根细棒,拍打
绑住刺的竹子,让刺扎进皮肤上色。负责规划此次振复活动的部落青年巴俊杰说,“原以
为部落已没有做刺的树木,没想到在访谈时,就问到部落耆老家门口刚好有这么一棵。”
明年的丰年祭将可以在崭新的聚会所举办
昨天负责传统拍刺的纹手师,是来自台东排湾族撒布优部落的宋海华,在青叶石板屋里,
为四十四岁的青叶部落贵族女性赖美芳纹手,传统拍刺和现代电动化的刺青不同,全程纯
手工,从准备到完成约需两至三天,昨天光是纹手就从上午八点,持续到晚间六、七点。
赖美芳说,她所刺图纹是依祖母纹手的图样描绘,依传统来说,各种图纹有其象征,譬如
人形图样仅头目阶级能用,十字图形象征太阳、弯曲的图形则象征百步蛇、如栅栏般的图
纹含有戒律之意。
纹到痛处,赖美芳忍不住低头皱眉,家人则围绕一旁加油打气,她说,也许有人说:“什
么年代了还要纹手?”,但一股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让她想纹手的心不断涌出,她不害
怕,心也就越来越坚定,感谢两大头目家族、家人、老耆、族人的鼓励,期盼与日后想纹
手的女性,一起勇敢为鲁凯族的纹画传承尽一点心力。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216687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