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RPX:中国专利诉讼趋势、原告胜诉高达84%

楼主: ynlin1996 (Kennylin)   2018-11-07 15:31:32
RPX:中国专利诉讼趋势、原告胜诉高达84%且90%发禁令
http://bit.ly/2qybWNm
近年来,中国专利诉讼的案件急剧增加,正如市场所在,诉讼随之而至。本篇文章摘自
RPX报导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Patent Litigation一文,让我们一窥中
国专利智财纠纷的执行情况,从案件的类型、案件的结果以及这些案件中的补救措施可能
带来的风险。
在这篇文章中,讨论了中国诉讼数据中出现的趋势,重点关注中国法院案件的构成以及胜
率和补救措施。RPX统计从2006年到现在(2018/10)所结案的案件,涵盖了大约21,000个案
例,RPX分析结果,重点如下。
案件、管辖法院和产业市场分析
从近12年以来,中国专利诉讼的数量几乎增加了两倍,每年结案的案件,从2000年代中期
近1000起,到2016年的近3,000起案件,16年间呈现3倍成长。
2017年和2018年的下降,如下图1所示,可能主要是由于中国诉讼数据报告的统计出现一
些限制:对于未决定、被撤销和已解决案件的信息,这些案件并不会立即被公开,因而统
计受到影响。因此,随着时间慢慢公开案件,所以2017年和2018年的总数可能还会再增加

中国专利诉讼的提告法院分布与人口集中有密切相关,这个与美国的有些不同,中国没有
相当于东德州法院的盛况。下面的图2显示,中国的诉讼一直集中在人口稠密的沿海城市
,特别是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和广东等省。而且,渐渐从沿海城市扩及内陆发
展的趋势。
即使中国于2014年底开始,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以及在其他地区
设立知识产权法庭之后,因而分散了法院的集中度问题。这些知识产权法院拥有审理一审
专利案件的专属管辖权。
中国专利诉讼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制造业领域,共占四分之三以上的案例。行动通信,网络
,媒体内容和分发等市场领域在中国案例中很少见,尽管在美国专利诉讼中占很大比例。
类似于美国的地方法院案件,中国的一审程序是在人民法院(或者在一个存在的省份,一
个独立的知识产权法院或知识产权法庭)提起的。二审是对法院首先作出的决定的上诉。
二审程序通常在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提起。
一般来说,超过20%的诉讼案件在进入二审诉讼时,就会终止,然而,近年来增加到近30
%。
审理结果和补救措施
原告赢得胜诉的比率逐渐提高,且在2017年高达84%,而被告只有大约20%案件会取得“
干净的胜利”(所有主张专利和索赔的胜利)。大约20-30%的案件涉及混合结果(通常
涉及多个专利或索赔的问题)。
虽然自2006年以来,结案的案件中有一半以上至少会取得一些损害赔偿金,但这些赔偿金
通常非常低,绝大多数赔偿金额达到10万美元或更低,很少有案件导致损失超过100万美
元,其中只有一起案件的赔偿额超过1000万美元。
因此,外国公司在中国提起诉讼的主要成本费用可能就是诉讼费用及解决禁令的风险,因
为损害赔偿金额并不高。
虽然与美国相比,中国专利诉讼中的损害赔偿率较低,但禁令发出率却相当高。当原告胜
诉时(无论是直接判决还是混合判决),超过90%的案件都会发出禁制令。
尽管禁制令的确定因素与美国相似(原告要求证明成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禁令,它将
遭受无法弥补的伤害,并且禁令不是针对公共利益),禁制令似乎在中国更加容易地被应
用。这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美国法院一般对禁令的要求持怀疑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法院的禁令不仅阻止了专利于中国境内实施,而且还阻止了专利物品
的出口。因此,虽然损害赔偿金通常较低,但禁令所带来的风险很大。理论上,强制救济
所带来威胁,反而可能杠杆使案件进入和解增加。
除了损害赔偿和禁令之外,中国法院还有权强迫被告发表道歉,但这种情况只发生在不到
5%的案件中。
了解中国专利诉讼的动态,可以帮助企业在面对中国案件时降低成本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随着每年的案件数量稳步上升,了解禁令的风险和典型的损害赔偿范围使公司能够制定
优势竞争的战略。
iKnow观点与结语
RPX借由强大数据库进行以上分析,然而,中国政府推动经济改革是结合智慧财产战略的
,也就是说追赶欧美先进技术,中国政府是有战略的,一手拿棒子(棒打外企),一手养目
标企业(华为、紫光等等)。所以,统计得出原告胜诉高达84%,然而宜再深入了解原告或
被告的公司背景是否来自中国企业。根据本网站观察,目前,胜诉方许多是中国企业,例
如:深圳敦骏科技有限公司 v. 三星电子案、华为 v. 三星案。至于,赔偿金部分,目前
中国法院判赔金额偏低,但是已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作者: jerico (靠北攻城尸)   2018-11-07 17:39:00
想知道诉讼胜诉输的一方大部分是个人还是企业毕竟类似告人,告不懂法的普通人胜诉率还蛮高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