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2013年中国专利代理人考试经验分享

楼主: dreamknight ( )   2014-03-12 22:09:11
野人献曝分享去年考试经验。掺杂了许多个人感想,文长。
2013年考过专利代理人考试,一次性通过。
卷一/专利法:128
卷二/相关法:80
卷三/实务:98
IF+IH皆有几年处理中国案经验。
自行跟朋友团一起报名,未跟结构群的团。
准备期间也是自己念书,偶尔跟朋友线上讨论觉得有疑问的考古题目或是法条适用内容。
(一)资格验证手续:(找代办者可跳过)
学历认证要先去网站上登录
http://renzheng-gat.cscse.edu.cn/
另外,若非硕士(或以上)学历,两年以上的工作证明需公证。
以上通通可以请结构群办到好。据说服务不错。
(我的工作证明是请结构群办理公证,不然自己个人公证要准备的文件很麻烦,要有盖公
司大小章的委托书,公司营业事项登记证等等)
我自己是请认识的大陆律师协助办理学历认证,所以要先自己填好学历认证系统的各个栏
位,再把正本/委托书寄去大陆请律师办理。
系统不稳定是正常的,常常会出现神奇的结果(例如同一个密码前天可以登入,今天不能
登入),不要担心。
另外,若要自行托人办理认证手续,对方很严谨的有打电话向我本人求证与受托人的关系
(请回答朋友,因为受托缴交资料好像是不能收费的XD)
(二)报名(找代办者可跳过)
通常在五六月进行网络报名,请密切注意。
要准备好身分证正反面/台胞证/蓝底免冠照片/学位证明/工作证明的扫描jpg档案。
若学历证明尚未核发,还要另外上传”承诺书”,承诺会在考前拿到学历证明正本。
基本报名资料送出后无法自行修改,务必确认后再进行下一步。
若基本资料有误还是可以写信去给官方人员要求修改,但要附上证明(例如台胞证档案)。
若新办台胞证的人请特别注意要求代办”仅新办台胞证但不要加签”,因为到考试的时候
,三个月效期已经过了,现在加签到时候不能用,也是浪费钱。(要签一年或两年的我没
话说)
考试行前两个礼拜也务必记得加签台胞证,或是在机场办落地签(机场办理需要两张照片)
我是在10/24才发现忘记加签这件事情…上网找了票房签证联合中心加签,只要300(含回
寄邮资),推荐。
(机场办更便宜(50人民币),没人排队的时候也很快。)
(三)准备资料
书籍:
1.中国专利法详解(尹新天)
2.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分类精解(杨立)
3.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考点法条导读与同步自测(曹义怀)
4.专利代理实务应试指南及真题精解(欧阳石文/吴观乐)
5.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次导读(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
网络上/朋友找的资料:
1.考试大纲重点
2.卷二考点总结
3.专利法时间整理
4.期限金额整理
5.无效请求书模板
6.答复OA模板
7.答复无效模板
8.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指南
论坛:思博网
(四)准备期间
2012/8-上课(此步骤可跳过)
很早就知道这个考试了,2012年就上过中国律师的一个星期的课,那时上课很累,整整一
个礼拜(还是两个礼拜)晚上下班后再去上三个小时的课,周末是上整天。其实我很多段都
在放空,哈哈哈哈
上课内容就是分卷/分主题,挑出一些重点法条讲解,搭配考古题。
有没有帮助?有。至少我知道法条很多很杂,要考上要念很多书而且还要记得住。
2012/8上完课后,就完全没再碰书,总是想着2013年11月才考试嘛…
2013/2-开始松散学习(周间每天大概一个多小时,有时还没有念书)(此步骤也可跳过)
主要是看中国专利法详解+专利法实施细则+考试指南+考试考点法条导读
中国专利法详解是本好书,但不推荐作为考试用书,太长篇大论了,从以前旧法开始讲如
何改革为新法,一个不小心还会把新旧法条内容搞混记错。
考试指南一千多页,内容是卷一/卷二会考到的法条的大汇集,每天大概看个五十页,画
画重点。光看法条真的是很枯燥而且不知道重点为何,其实后来觉得不用这样硬看,但用
来查法条很方便。
考试考点法条导读的好处/坏处是法条分类画重点后,下方立刻有相关的考古题可以练习
好处是,可以马上看得出来这个主题的考试题型/重点为何。
坏处是,念了法条马上作题目,少有会作错的,让人信心充足。但这个”我已经懂了而且
记得内容”的印象会害死人。容后再述。
2013/6-订了机票饭店惊觉考试成本很贵,决定要一次考上,开始精实念书。
主要看考试指南+考试考点法条导读+专利法(印纯法条看,不是专利法详解)+专利实施细
则导读+作考古题
此时想以”通过考试”的策略念书,重新翻阅一下考试考点法条导读还有整个专利法+实
施细则,觉得都很熟了,所以直接开始作考古题。
一开始信心满满(因为重新翻考试考点法条导读的时候,之前作题目的痕迹显示为答对率
很高),念法条更是轻松愉快(每一条看起来都理所当然,觉得自己都记得),信心满载之
下以轻松心态开始挑战考古题。但是作考古题的答对率意外的低!!!答对率只有一半到六
成左右,在及格线边缘垂死挣扎。
好啦,其实不能算是”意外”,是”迷惑感”。 觉得”我之前都念过而且作题目都有答
对,但为什么作整份题目的时候很多题却十分不确定,乱猜,导致分数只在及格线上下”
。 间或杂着”这个题目的内容看起来都挺熟的但就是不确定”的满脑子问号。
所以决定重新来过。
此时认真起来背书,发现前一阶段念过的内容留下的印象根本是零,若不念过上面的法条
,直接再次重作法条导读下方的题目,以前作对的题目有的还会做错。
前面说过了,”我已经懂了而且记得内容”这是个幻觉,念过只是短期印象,根本跟新的
一样。连当初作的笔记内容自己也没有印象….。但此时从作错的题目回头去记相关法条
,印象特别深刻就是了。
另外发现一个问题点在于,考试题目是大范围混杂着考,并不是像读分类法条后直接作题
目那样有秩序感,可以先记得重点再写。所以没念到/没记熟的部分就是稳死。
个人推荐考试考点法条导读的题目不要马上作,可以累积到念完一定份量之后再作题目,
累积考试的感觉。
这段期间每天逼自己一定要唸完一个主题的进度或固定页数。但有时候还是会偷懒,周末
出去玩完全没念书。适当的休闲有助于放松心情XD
这时候发现法条导读的有些答案内容是错的,请不要怀疑自己,就是错的。
2013/10-超级认真
每天都重念至少一个主题并作分类真题精解。唸完那个主题后也会翻翻前后其他主题,尽
量让自己维持每个主题都有印象。
专利法及重要的实施细则几乎背起来。(考实务也很有用)
作错的题目立刻跟考试考点法条导读+专利法+实施细则对照,找出错的原因。
另外,把自己容易记错的重点/各个法条内容细微差异再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前后对照着
看很方便,到考场的时候我也只看这本笔记+考古题+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法法条。
整理的时候要有自己看得懂而且记得住的逻辑,或是直接整理如果选项有XX,YY,ZZ跟OO
的时候,选OO就对了。
考古题从2006-2012全部印出来重作,也把所有作错的题目找出原因。
最后作考古题大概就是维持对八成了。考古题预估分数结果也跟最后考试结果相符。
卷一/卷二总心得:
1.重要法条尽量背,背多分。一开始作考古题,一百题选择题会差不多在时限内做完(而
且答对率还很低)。熟练之后,还有余裕可以回头检查。最后考试我是作完整份试卷又回
头检查两遍。
2.各种期限及条件要记清楚,尤其因为平常工作上还有处理台湾的事务,有时候会搞混。
相关法的这种可怕细节特别多,例如期限有分十天/三十天/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
起算日期有分应当知道事实发生/知道事实发生/事实实际发生等。
3.学会取舍。有些小章节出现的题目很固定,非常固定,记起来就对了(例如选出正确的/
错误的国别英文简写)。这种题型的分数不拿对不起自己。个人放弃的是设计专利的部分(
给出立体图及其中一面视图,选择正确的/错误的对应图)。我都要想很久,考试的时候时
间宝贵,宁可先把时间放在确定可以拿分的部分。(万幸2013年没考这种题目)
4.卷二相关法的部分很零碎,而且平常也不会用到,一开始准备这部份很痛苦,但后来真
心认为这部份是得分好朋友背多分,几乎是考法条的”原话”,背熟法条马上就知道答案
。建议在后期放大块时间一次尽量多读一些内容,并且一次整理笔记完毕。在前期念完,
平常没用到,应该也是会忘记...
5.考试大纲重点及卷二重点满准确的,多看几遍增强印象很有用。
6.有修法且施行的部分必考。今年(2014)应该会考商标法修法的部分(去年已知修法但今
年才施行)
7.考古题很重要,非常重要,2013年觉得有很多题目与之前十分相似。听说这两年题目还
是会放水,要尽量把握。
针对实务的准备
嗯,实务那本书的字排版不合我的眼缘,我拿起来翻了一两次,后来都是看了几页就忍不
住关上放回去,没有一次看完完整的一年考题过。
各种模板写个两三次记起来,多准备几只顺手的笔,个人准备工作结束。差不多等于准备
裸考。其实心里已经有准备再考一次实务了.....
是考前那个礼拜五,朋友想问我对于实务真题解析的看法,他发现我想裸考,逼我还是要
认真念一下。
他很认真地跟我讲解书里历年考题的内容及答案(有朋友真好),我们一起讨论答案中的可
能思路,拟好讲解权利项具有新颖性/创造性的套路。
(五)实际考试行程
1.查验:因为是个人报名,需要自行查验证明文件,查验完毕才会当场发准考证的主证及
副证,不能先从网站上打印。
有台湾人专用验证柜台,很快,查验证件完可以现场直接交费,不用像网站上说的还要去
银行交钱,凭收据报名。记得要把全部证明文件的正本带去备查,最后会把公证过的工作
证明正本留存。
2.第一天考试
记得带准考证/台胞证/身分证备查。
建议不用带书,带了也很少时间看,带重点笔记/考古题/法条补强就好。中午可以在对面
的面包店(有座位)买面包吃兼狂啃下午考试内容。
有同伴带ipad看法条或资料,颇实用。
考前还没响铃前会先发题目卷,这时候已经可以翻阅题目,只是不能动笔,可以把握时间
先记住前面几题的答案,一响铃即可划记答案卷。
考完可以把选择题答案抄在副证背面,之后可以对答案。
原则上各个考场的考试规则相同,但是执行人员不同会造成很大差别。例如,不能带”印
有文字的纸张”进入考场,同伴带了一瓶从饭店拿的矿泉水,瓶身上包有塑胶标签,监考
人员叫他撕下来,”因为上面印有文字”。所以别人开始考试了,他还在努力的撕…
下午的时候我拿着抄有答案的副证就被拦下来了,后来是监考人员网开一面,说那就把副
证收在包包里面放在考场前面即可。(建议可用铅笔抄写答案,中午可另抄下后再把副证
上的答案擦干净)
3.第二天考试
记得带准考证/台胞证/身分证备查。
早餐记得吃饱一点。
为什么这么说?去年考过的同伴说,场内允许吃东西,我就很安心的只吃了一点早餐,带
了饼干巧克力,准备到场内饿时再吃。
但我这间考场的监考人员一开始即宣布不准考生在场内吃东西。真的很饿的,可以举手告
知监考人员,会另外带去一个特别的房间用餐。
所以我考到一半真的很饿….但也没有吃东西,不想要浪费时间。
出场后,别的同伴说他们考场内可以吃东西!
这只能说是运气问题了…自己准备好总是没错。
实务我大概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看题目还有打草稿,后来开始写之后,发现很难修改,(但
独立项已写完,只好硬著头皮继续)
最后留了一点时间,但是既无法修改(修改前面答案内容势必得对应修改后面答案内容,
时间不够)也找不到足够的空白字段新增内容,只好枯坐着等响铃出场。
考完认真建议:
1.要练习手写字以及排版。答题卷的字段说实在不多,大概一大题会给2-3面的答题空间(
有限制对应的答案字段,不写在对应的字段不算分),每一面的可写空间大概比A4纸短一
点宽一点,而且有画格线,大约分成二十列吧。以我们通常的撰写习惯来看,一元件占用
至少一列,后面还要预留写几个附属项的空间,要注意留用空间。
写好的内容不能用修正带/修正液修改,总之就是写下去之后增减内容都很麻烦啦,一开
始一定就要打定主意,中途变心会骑虎难下的。
2.平常不用写的内容要记得写。例如前面的套话(尊敬的审查委员,针对X年X月X日发出的
审查意见通知…)。
3.若有对比文件,除了论述实质内容,最前面要记得论述对比文件究竟是否能够影响目前
申请案的新颖性/创造性。
4.要扬弃一些平常撰稿的习惯,例如独立项范围不要包太广,根据对比文件要适当限缩一
点,避免后续论述具有新颖性/创造性的时候为难到自己。
5.从考古题趋势来看,会问要不要分案,答案一定是可以分案。
6.不用特别练习写简体字也没关系,但是一定要看得熟练。
作者: gyboy38 (gyboy)   2014-03-12 22:49:00
大推,感谢分享,内容很详细。
作者: kaikai1112 (骨髓捐赠match也是种缘份)   2014-03-12 22:52:00
实用 m 属性..............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4-03-12 22:57:00
感谢推
作者: slayerchobit   2014-03-12 23:38:00
大推
作者: DragonDeath (无名氏)   2014-03-12 23:51:00
推!!
作者: bonaqabo (Always_missing_you)   2014-03-13 00:00:00
D大实习跟上岗培训有安排了吗?
作者: dakkk (我是牛我反刍)   2014-03-13 00:11:00
感恩好奇 有课上要到哪报?
作者: orsonplus (奧森普拉斯)   2014-03-13 05:42:00
优文啊~
作者: kaikai1112 (骨髓捐赠match也是种缘份)   2014-03-13 07:38:00
工总办的吧.....就是把对岸的官办讲习课程......原汁原味(讲师 教材) 都搬过来....因为老师是对岸的...课程进度都抓很紧(老师住宿也要钱阿...).....也不便宜
作者: wqk (wqk)   2014-03-13 15:48:00
大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