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前言
依据P社的设计,Crusader Kings II这款游戏试图让玩家体验封建政治的险恶,
在封建体系下,领主与附庸的互动是本作的精华所在,
而随着游戏进行,阻扰玩家的最大敌人往往不是外国异族,而是内斗内行的封臣派系,
如何在封建体系下让附庸成为霸业的助力而非阻力,是本作的醍醐味.
然而,直至目前的版本,本作仍存在一大漏洞,
让玩家能在忽视封建体系的前提下,成就其雄霸欧亚大陆之野望,
P社官方讨论区称之为North Korea Mode,意即"北韩流".
II.什么是北韩流?
P社官方所谓的北韩流,乃取北韩领导人极权独裁之意,
换言之就是要让君主效法北韩领袖,不容许其下有任何威胁君主的派系存在.
具体的作法,便是强行拔掉既有的公爵与伯爵,
在经过多次SL,将国内的所有头衔与领地纳于君主手中,
CK2的精华-封建制度可说是摧毁殆尽了.
但,依据P社的设计,拥有超出君主负荷的直辖领,
不仅臣下好感大为下降,更致命的则是税收的惩罚,
堂堂一国之主拥有数十领,收入竟只剩个位数,像话吗?
乍看之下,P社对独裁君主的惩罚颇重,
以独裁为实行前提的北韩流,究竟要如何运作,才能帮助玩家开疆拓土呢?
III.北韩流的运作方法
当然,要彻底实行北韩流,在爵位/领地完全掌控后,得进行更进一步的动作才算完成.
1.第一个步骤,便是选取适用的王权,继承法与继承人.
A.关于王权与继承法,首先,玩家得具备强行没收领地的权力.
B.至于继承法,首先得摆脱诸子分封制,长子继承制是首选,
其次则为选举继承制(当然要确保自己能控制选举结果),
以求全国领地能完整地传至下一代.
C.关于继承人,各政权有不同的挑选标准,
在北韩流之下君主能力对国家的影响力较小,
故以生育能力/健康度为优先标准(原因后述).
2.第二个步骤,则是将手上超出直辖能力的伯爵领,不管是两位数还是三位数(你没看错),
一股脑地塞到属意的继承人(不论成年与否皆可)手中,但千万别给他公爵以上的爵位.
分封首选的领地,乃与首都同公爵领区,文化与宗教同君主的领地,
这块领地会成为继承人的主头衔.
另一方面,君主手上的王畿,尽量接近首都且要远离边疆,往核心集中;
相对地,继承人的封地则优先选取边疆/境外飞地.
在分封完成后,继承人将成为手中握有十位数/百位数领地的"大伯爵",
但不是公爵的他,这大片领地将由继承人直辖,无法再分封.
3.在经历上述步骤后,
玩家所受直辖领过多的惩罚大为减少(金钱收入虽吃不饱但也饿不死),
整个国家在父子封建制的外衣下掩盖了独裁的事实,
北韩流体制可说正式完成了,
但此制度除了防止派系叛乱外(唯一的继承人封臣好感度+上千点),
对玩家成就霸业究竟有何好处呢?
IV.北韩流的益处
1.政权的稳定:
在此父子封建制之下,首先屏除了封臣组成叛乱集团的可能性,
身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加上上千点的受封好感加成,
手握天下兵马的继承人,叛乱的可能性是有,但微乎其微,
且比起封建体系下的派系叛乱,较易处理/弭平(详细的部分后面会说明).
2.兵力调动的集中度与机动性:
在北韩流体制下,全国所能动员的兵力掌握在继承人大伯爵手中,
但依目前的版本,大伯爵手上的兵马不仅能在一领完全集中,
且能无视与首都的距离随传随到,在A地解散后瞬间在B地召集.
举例来说,拜占庭帝国在向帖木儿汗国宣战的当下,
你可以在主战场边境的伯爵领瞬间调出100K的兵力,
立刻将这100K的战力送到占领目标速战速决,强行攻城,
力求在这100K战力被补给上限燃烧殆尽前,达成战役积分100%的获胜目标.
相对地,帖木儿还得从各地附庸手上一个接一个调兵,
等兵团集成后战争都打完了......
此点算是北韩流最IMBA的地方,若P社改掉,北韩流可说是废了.
总结上述两大益处,北韩流不仅可让玩家迅速扩张疆土,
且由于政权极为稳定,故国家领地几乎只进不出,
敌国抢不回,自己人也撕不开,容易打出雄跨欧亚非的怪物帝国.
V.北韩流的风险与危机处理
当然,IMBA的北韩流仍存在诸多风险,处理个不好还是有Game Over的可能.
1.关于继承人与继承权的风险:
CK2北韩流,其运作机制乃以封建外衣掩盖君主独裁之事实,以规避游戏系统的惩罚,
在此徒具形式的封建制下,握有全国绝大多数封建领的继承人极为重要,
一旦继承人及其继承权出现问题,整个国家将陷入莫大危机.
A.继承人自立派系或夺取爵位:
在北韩流体制下,君主自己是神,继承人以外的所有人是蝼蚁,
介于其中的继承人则是君主的忠狗.
但此忠狗在微乎其微的条件下,仍有可能反咬主人一口,
诸如凭借手中大军自立派系,或是夺取爵位大封诸侯,
若其野心得逞,北韩流体制的崩溃,甚至帝国霸业的崩溃将成难以避免的结局.
要避免继承人叛逆,首先得尽可能地收集/创设新爵位,
不让继承人有机会对新爵位上下其手.
其次则是征集继承人的船只,让他们在海上漂流一段时间,
继承人的财政将陷入赤字(船队军费都算在继承人头上),
如此便无法搞怪.
最后,万不得已,SL大法,甚至将继承人及其子女满门抄斩也是解决的办法,
但得抢先在其当上公爵/国王前执行,
三位数的伯爵领若被他分封出去,先王扫除封建遗毒的努力将化为乌有.
B.继承人早逝,领地被诸子分封:
我在本文第III部分谈继承人的选择条件时,推荐优先选取健康/多产者,
乃因北韩流体制下,身为伯爵领放置架的继承人,
其人身安危与生育力对于体制的运作十分重要!重要!重要!
拥有一拖拉库伯爵领的继承人一旦身亡,
最好的结果是-那堆伯爵领将丢回君主手上;
若继承人只有独子,则为次好结果-继承人由皇太子变皇太孙,
但若继承人有好几名子女,则这堆伯爵领将被瓜分,
至此若无进一步处置,北韩流的军力动员优势将受折损,
且日后会形成严重的皇位继承问题.
故继承人若早一步先见上帝,
为求管理方便,将继承人子女送去见他爸爸是残酷且最有效的方法,
此时伯爵领会再次回归君主本身,
君主再将这些伯爵领封给次子-新继承人即可解决.
当然,多子多孙对于继承人本身并非坏事,
前提是他得健康撑到接下王朝的火炬,
若因继承人早逝扰乱父王的霸业,他那无辜的子女只能背负著原罪陪葬.
六亲不认,心狠手辣,这就是北韩流君王必经的修罗道.
C.选举继承法的意外-爵位落入外人之手:
游戏初期王权不高时,若要保障全国领地能由继承者全盘掌握,
选举继承法是过渡期的权宜之计.
此外,随着玩家收集王位(你不主动收集就等著被继承人抢走),
甫入手的低王权王位也只能用选举法保障继承权的完整性,
但,纵然国内无公爵级附庸,邻近的外国公爵也可能干涉选举.
若投票者只有自己与一名外人,由于爵位拥有者的票值1.1票,故保证当选,
但若外人投票者有多名,最后不小心让外人取得王位,
依据个人的经验,那名歪国人会带着自己的直辖领地带枪投靠玩家的帝国,
此时空降的外国势力将成为麻烦的国中之国.
要解决此风险,其一是事前预防,
在先皇生前狂打觊觎王位的外国公爵(能在边境瞬间动员上万没理由打不赢),
打到能夺取其公爵位-投票权时才罢手.
其二则是在他取得王位的瞬间强行拘捕之,拔掉他手上的所有领地,
不仅能化解风险,且算是多赚一笔.
2.关于新领地新封臣的新风险:
由于攻打同宗教政权所获得的领地,多半是让旧有伯爵换个新主子而非直接收归君主所有;
此外,借由婚姻继承获取的王国,其下也存在盘根错节的封建体系,
在北韩流体系下,对于这些新同学千万不能留情,
该拔的爵位得拔干净(要阉要凿眼要献祭就看玩家心情了)
再将新领地移交给伯爵领放置架.
3.关于领地负面特质/叛乱的风险:
在北韩流体系下,恣意调动大军征战四方固然威风,但继承人大伯爵的统治能力毕竟有限,
随着时间一久,其辖下三位数的伯爵领想必是赤地千里,百姓易子而食,
领地的叛乱风险也随之升温,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乱可谓家常便饭.
对此,奉行北韩流的君主得咬紧牙关,只要善用那群用虫洞输送的十万大军,
要镇压叛乱可说是易如反掌.
只要玩家能忍受后期叛乱时狂lag的困局,
当你在1453年将存盘转入EU4时,就知道一切努力是值得的.
VI.结语
不可否认,北韩流的出现破坏了CK2原本设计的用意,
但对于甫入门的玩家,北韩流提供了一条明路让新手"第一次建立帝国就上手",
个人认为,此流派对于替入门玩家建立信心,熟悉封建制度外的游戏内容有其贡献,
但若有心更上一层楼,甚至有志于挑战铁人模式的玩家,
就不能紧咬北韩流这对辅助轮不放,
何况,谁知道新版本会如何封杀此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