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 回味圣石传说

楼主: hilt (INT METTLE)   2024-10-27 02:26:32
2000年上映的圣石传说,是霹雳的一大里程碑,
当年是和同学一起冲电影院看的,
还记得当时被炫目的特效、立体华丽的造景加上大银幕的气势所受到的冲击,
画面放到今天当然不特殊,但应可说不俗。
特别是琉璃仙境的精细程度,不过当时最惊艳的还是跟CG结合的武戏,
每场武戏都很精采,看得真的很爽,就算是紫气东来这种过场画面也很有印象,
我自己最喜欢的是地狱谷的断桥战,充份展现三维空间的感觉,
再来就是三传人战魔魁,弥补了正剧的缺憾。
剧情方面就不深究了,事后讨论以及重看时,的确是满有许多地方需要吐槽的,
例如逻辑不通的日期诡计,只会"大哥大哥"的大哥兽青阳子
(不过正如板友所说,此时在正剧中的青阳早已姆咪化)
附带一提,傲笑红尘对剑如冰介绍青阳子是一名"光明磊落的好汉"
玄天六阳aka合修会大首脑的评价居然只有这样啊......,
还有最后草草结束的大对决
不过观看时只注意紧凑的画面,没有想太多,
当场唯一让我出戏只有那句"死在死人的眼泪之下",
我还在思考剑上卿在公三小时就结束了
其实后来才知道,电影的第一男主角设定是傲笑红尘,虽然脑袋跟正剧一样孔固力,
电影中也是一直被牵去当盼仔,但是把男主角拍的这么讨人厌OK吗?
反而都是素还真在帅,我自己本身是属于偏向不太喜欢素还真,
但打剑无言那场实在有够帅
剑:"快快快~素还真,你的剑不够快"
两人错身,素还真脸上出现血痕,然后剑无言惨叫倒地
素:"剑...不是用来比快的"
整个潮到不行
前面提到的紫气东来和地狱谷断桥战也是素还真表现亮眼之处
更别提解谜以及哭抱青阳的文戏,算一算,素还真的戏份应该是比较多?
反观傲笑红尘,整部电影大部份时间都在表现不爽素还真,还有被小女生牵着走,
都是一些讨人厌的戏份,三场武戏:地狱谷御剑、和素还真决斗、打剑上卿,
这其中大概只有御剑比较亮眼,和素还真决斗感觉还好,
而且另一边正在上演更紧张的青阳血战,
打剑上卿就更不用说了,两边先比赛拆房子来比根基,
然后直接一发冰泪弹送对方回老家,编剧是很不想让傲笑红尘有苦战画面吗?
另外虽然青阳血战很紧凑,但死亡当下反而很没感觉的地方,
人死复活的画面在正剧看很多了,完全不需要逻辑,
角色想回来怎样掰都可以,甚至掰都不掰。
(对啦,笑面钟馗,就是说你)
霹雳筹备圣石传说的时间相当久,在霹雳风暴时就让剑上卿和非善类分别登场进行铺陈,
但是上映时正剧已经演到风起云涌了,
据说是拍摄方式错误,整个重来,琉璃仙境的布景也曾打掉重做,
所以花费时间比预期的要久,
浪费的人力以及底片导致成本暴增,最后赔钱。
很多人误以为赔钱是圣石传说票房不好,但实际上总票房达到1.5亿新台币,
甚至超越同时期的玩具总动员2,
国片电影票房破亿在今天看起来没什么,但是圣石传说是当年第一个做到的,
可惜同年度被之后的卧虎藏龙抢了风光(票房2亿),
之后一直到2007年的色戒(2亿8千万)才又被超越。
不过虽然卧虎藏龙和色戒是挂国片,但制作实际上是两岸三地+美国的制作规模,
更别说演是周润发、梁朝伟等巨星,两片的导演李安也是国际级的,
纯粹由台湾制作的国片,要到2008的海角七号(5亿3千万)才一举超过,
但圣石传说因为成本暴增到3亿,虽然叫好叫座,却落到惨赔的结果,
3亿是什么概念? 2000年台湾的票房第一名是不可能的任务2,票房也仅2亿6千万而已。
霹雳当时应该是不惜一切也要完成电影的梦想吧,说不定也没想到能回收1.5亿这么多,
各种方面的资源都砸下去,还请了伍佰唱主题曲,
设计了很多新技术,比如说为了呈现立体效果做了地道,操偶师要在地道下操偶,
甚至还要潜水操偶,好像还得了皮肤病,根本是燃烧生命,
不过也真的将布袋戏推到一个新高度,
只是经济上损失太多,一直到十多年后才又开始筹备第二部电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