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RHTZ (爱在西元前)
2022-04-15 21:53:13网页好读版: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50030796.A.743.html
==============================================================================
紧接着就是虎彻II-疾风版啦!!
每个时期都有主流推荐的千元塔散, 镰刀虎彻II 也算是榜上有名的一款, 历经多次小改
款后, 今年年初所推出的疾风版主要是因应 Intel 12th LGA1700平台而推出的改版款,
扣具不用另外选购,内附的扣具就直接支援 LGA1700平台,风扇部份也从原本的
KazeFlex 120 1200转变成KazeFlex II 120 1500转,承接上一篇的利民 AS120Plus实测
结果, 一样使用同样条件的 Intel i9-12900K 平台来与虎彻II-疾风版一起开箱实测比较
,看是否真只剩下台湾价值?
https://i.imgur.com/4Xr6847.jpg
首先看到彩盒,发现相较于上一版本的旋风版虎彻II,新款疾风版上面的资讯大多以英日
文呈现,只剩下保固的部分有繁体中文的标示,你可能很难想像镰刀虎彻II在日本市场拥
有极高的市占率。
https://i.imgur.com/vGit6Ee.jpg
彩盒上面还特地标示内有两组风扇扣具,主要早期在销售版本仅提供一组线扣,可能也自
信单风扇与塔体工艺技术就能有不错的表现故采此配备,但后来可能有玩家有安装双风扇
的需求,现在均是采双线扣配置。
https://i.imgur.com/KWJnRNT.jpg
其他彩盒上较重要的资讯整理如下:
1. 散热器高度154mm,本体有偏移设计
基本上相容绝大多数的板子以及机壳,不干涉内存也不挡光.
2. 相容脚位为Intel 2066/2011/1700/1200/115x,AMD就TR不支援,其他也都有具备了.
3. MADE IN TAIWAN!! 纯正台湾生产制造
这年头在台湾生产制造的散热器除了镰刀以外,大概就猫头鹰比较耳熟能详,也因为这样
子更高阶的风魔2各方面的表现也与猫头鹰站上同一阶.
打开彩盒,最上面是填满整个彩盒的配件盒,这样的结构有助于彩盒受外力挤压时给予一
些支撑。
https://i.imgur.com/ZaxWGXI.jpg
抽出配件盒之后底下可以看见被泡棉包住的散热器本体与旁边的风扇,风扇的正反四个角
落都有防震橡胶垫,可能部分市场因环保意识抬头,整个包装里面比起其他品牌确实是少
掉大量的塑胶套包装,因此风扇抽出时确实能感受到脚垫橡胶的摩擦力。
https://i.imgur.com/JgBmdIG.jpg
跟旧款的风扇比对之下可以发现,除了外框的形状稍微不同以外,橡胶垫与扇叶都从灰色
变成黑色,整个风扇呈现出全黑的色调。
另外虎彻2改版后的风扇最高转速从原本的1200提升到1500,可解读是为了因应这几代
Intel 及AMD两家的CPU都在持续提升功耗与发热而准备,另一方则是使用单风扇配置要提
高效能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加高转速,可看出镰刀为了提升散热效能的上限而做这样子
的变革。
https://i.imgur.com/Rcl2s8J.jpg (上一代)
https://i.imgur.com/aw7D8I9.jpg (疾风版搭配的)
接着看到本体,热管的尾端用加厚的银色铝质上盖隐藏起来,而上盖只有非常简洁地用冲
凸做出镰刀LOGO,没有其他的图案与设计。也能看到四个角落各有一支固定上盖以及头几
片鳍片用的铆钉。
https://i.imgur.com/JNN4KbP.jpg
同时也能看出虎彻的散热器本体在内存以及显示卡方向都有做出偏移以提升各方向的相
容性。虽然虎彻是12公分等级的散热器,与PCI-E之间本来就不会太靠近,但多腾出的空
间在装拆风扇或者PCI-E卡榫应该多少有些帮助,可从侧面就可以更清楚看见压力板在两
个方向都不是置中的。
https://i.imgur.com/msKxHU3.jpg
比较特别的是散热鳍片,使用两种凹凸件使用交错堆叠的设计,不太清楚是为了造型而设
计还是考量到某部分的风扇撞风后空气流体力学而设计。
https://i.imgur.com/MfIRCFd.jpg
底面部分可以看到虎彻的铜底做工良好,在日光灯下看到同心圆的加工痕迹总会想多看两
眼,压力板两端采用弹簧螺丝,除了压力磅数外,单锁扣具也较容易安装,不会因为锁单
边造成翘翘板效应而导致另外一边难以固定,因为弹簧螺丝是具有一定幅度的伸缩弹性。
https://i.imgur.com/msKxHU3.jpg
https://i.imgur.com/6SbcLN4.jpg
铜底与铝挤型上面都有挖出热管形状的沟槽,铜底与铝挤型之间以銲锡方式结合,能确保
两者间能将热能有效传导到热管到鳍片上,热管与鳍片之间则是以穿 Fin 紧配的方式固
定
https://i.imgur.com/6XwR6kB.jpg
配件盒的内容如下
与旧款虎彻II的差异就是多了一组 LGA1700 专用固定版,将1700专用固定板与Intel其他
脚位的固定板并排确实可以看出形状有些微不同,其他则与过往内容物大同小异
https://i.imgur.com/OD6uHGA.jpg
扣具组部分整体安装相当顺手,背板螺丝穿过主机板后用塑胶支柱套住就可初步固定住,
不至于手忙脚乱,接着放上塑胶导套、对应平台的固定板并且锁上螺帽后整套支架就安装
好了
https://i.imgur.com/WFeA6RQ.jpg
实测的部分环境如下:
处理器:Intel 12th i9-12900K
主机板:ASUS ROG Maximus Z690 HERO
BIOS:1403
内存:美光DDR5-4800 8G*2
时脉:与AS120Plus的超频基准一样, 锁定在4.9Ghz.
烧机软件:Prime95 v.30.7 build9 , 测试项目为Small FFTs
烧机时间约抓15分钟观察HWMonitor记录到的最高温度
导热膏使用各产品内附的取适量用棒棒涂开
室温约控制在26~27度之间 (冷气房)
https://i.imgur.com/MQfGUVX.jpg
首先开机完毕后进入桌面后待机10分钟, 使用HWMonitor温度监测取最大值能控制在47度
内, 虎彻II光是靠单一风扇在同环境设定下是比双风扇的AS120 Plus的表现还要来的好一
些.
https://i.imgur.com/amzqTXT.png
使用Prime95下去烧机测得结果更为惊人,在All Core 4.9GHz 烧机下测得最高温度是84
度,硬是比双风扇的AS120 Plus少了4度之多。
https://i.imgur.com/r2c9kaZ.png
另外 Intel 12th 刚推出时,许多人在讨论LGA1700 座会导致CPU弯曲的现象,镰刀虎彻
II 实际使用上这边也拍几张散热膏与镜面铜底的贴合分布状况供参考,结果是相当匀称
,应该可以归功于金属背板以及设计了得的LGA1700固定板。
https://i.imgur.com/wjas2pQ.jpg
https://i.imgur.com/ndwcisI.jpg
笔者认为散热器在现今的DIY零件里面也被重视,不论是 AMD 或是这次使用的 INTEL 平
台在新购或升级电脑的过程中, 大家也都愿意拨1000~2000元的预算来让电脑可以更稳定
的来运行
而这次虎彻II-疾风版与利民的AS120 Plus 都在同样的环境条件、平台设定下完成,
均使用 Intel 12th Core i9-12900K 搭配超频到4.9GHz的较为极端压力测试也都没有降频
的现象发生,但凭借台湾制造的工艺技术以及单风扇的搭配, 镰刀虎彻II-疾风版在性能表
上不论是待机还是烧机都是赢过双风扇配置的AS120Plus.
至于可能有些人会口嗨利民AS120Plus比较便宜, 但其实真的也没便宜多少, 以虎彻二-疾
风版内附1700扣具市售价格卖990, 利民AS120虽然卖890便宜, 但却得多花60元再来去购
买LGA1700扣具, 总价差也不过40元, 追求性能表现的人我想应该是不会为了这40元来牺
牲宁静程度, 毕竟网络上还蛮多个案也都提到利民风扇噪音问题, 经过这次评测大概可以
得到几个大家想看到的结论…
1. 千元级距内单风扇的虎彻II-疾风版性能表现是赢过双风扇的AS120Plus
2. 双风扇不一定就是真理, 也可能是视觉系装饰或是噪音的来源
3. 大陆制造虽然便宜, 但若兼顾工艺、品质、性能跟宁静度,
多花40元选择台湾价值的虎彻II-疾风版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