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迟早都要上Ncase M1的

楼主: maplefoxs (狐狸怎么叫)   2021-07-24 11:38:08
上个月有客户找到我,说要组台圆梦电脑,钱不是问题,我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这么好的
客户哪里找?
Ncase M1毫无疑问的是整个ITX圈子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也最经典的机壳,就算放眼
PC DIY界,也没有能与之匹敌的对手。
早在2012年,Ncase的团队就已经成立,这个由玩家组成的团队秉持玩家设计的理念一路
走到现在,Ncase M1也走过8个年头,不断精进,应该找不到第二个机壳拥有这么长的生
命周期。
Ncase M1在台湾可以从官网下订,联力工厂出货大约一周。
▼这次购买的是V6.1版,拿到的时候是个毫不起眼的纸箱,只有某个角落贴著型号。
https://imgur.com/nmxhJux
▼还好是双层纸箱,内层印了简单的LOGO。
https://imgur.com/pLHtnLS
▼朴实无华的外观,关于M1的评测和各种玩法网络上已经有非常多了,本文就简单的流水
帐纪录。
https://imgur.com/CJDTa7w
▼铝制外壳拉丝非常细腻,比之前开箱过的Dan A4和TU150还要精致。
https://imgur.com/h5NZVok
▼Ncase M1尾巴最标志性的两个水冷管开孔,可以外置水箱或冷排。
https://imgur.com/5jR1aPd
▼Ncase M1 V6.1的铭牌,可以与右边的电源接口调换。
https://imgur.com/bPmHgyF
▼前面板IO的设计是我很喜欢M1的一点,隐藏的恰到好处,使用也非常方便。
https://imgur.com/TGvHRpi
▼配件提供了仅有开关的IO面板,为什么有这个配件后面就会知道了。
https://imgur.com/Pbfn32L
▼上下左右和前面板都可以拆,底部也可以拆,只是比较麻烦,有两层。
https://imgur.com/7r9ZSHs
▼底面图。配有磁吸防尘网。刚拿到机壳的时候我很困惑为什么侧板只在风扇架上放置防
尘网,而不干脆整面贴上,显得小家子气。然而M1是全铝机壳,防尘网不可能用磁吸的,
秘密就是侧面和底部风扇架是铁制的,这两块铁制板材做工和烤漆非常漂亮,很难察觉,
M1就是这样精致又处处藏有小心思的机壳,当你越认真研究它,就会发现越多惊喜。
https://imgur.com/gMHUwzX
▼配件一览。
https://imgur.com/Os8grcA
▼与DAN A4对比。Ncase M1 12.7L的体积自然比A4的7.2L大上一圈,可以装的东西也天差
地远。
https://imgur.com/qjHvkyT
▼与DAN A4对比。
https://imgur.com/ymoHrXL
▼有读者希望加入比例尺,就拿手边的饮料拍一下。
https://imgur.com/Y3NTCy2
▼好久没有像这样拍全家福了,这次的零件都是攻顶原则。接下来一个一个介绍。
https://imgur.com/w4sjVIT
▼ROG B550-I:一定会有人觉得攻顶怎么没买C8I或是X570-I,就不超频而言,这张板子
其实规格更好,多了2.5GBE网孔和HDMI2.1。只是我想说华硕到底什么时候才肯配上一体
式档板。
https://imgur.com/CGMWlIS
▼CPU是朴实无华的5900X,考量散热和供电,这颗CPU已经是最顶了。
https://imgur.com/dE8U2IH
▼Samsung 980 PRO 1T和背面970 EVO PLUS 2T,过去三星的SSD定价都高不可攀,反而
GNE4释出诚意。
https://imgur.com/Nc9jan0
▼在如此体积下为了压住5900X,散热同样不能马虎。这里采用能在M1装下的最强风冷,
为什么不用水冷,是因为要照顾发热更可怕的RTX3090。
猫头鹰C14S,不要看它是下吹式散热,本质是个14cm塔散横躺,性能非常强大。
https://imgur.com/2JO69re
▼猫头鹰的安装体验真的非常非常棒,特别是风扇扣,轻轻一推就能拆装,和其他牌子滴
血认亲完全不同等级。
https://imgur.com/6nrOVjp
▼最后请出大哥,当我拿出这张卡的时候,感到一丝不妙,这张卡的面积几乎和M1的占地
面积一样大了。
https://imgur.com/7qPW7IB
▼看看这厚度和3 8PIN供电,个人很喜欢大哥侧面的设计。
https://imgur.com/pt2P0JS
▼背面的EVGA LOGO是会亮的。
https://imgur.com/KeyQhn1
▼果然翻车了,放是放得下,但是会卡到前面板USB。
笔者很讨厌USB3那个傻大粗的接头, TYPE-C接头明明很小也能做到更大的带宽。
https://imgur.com/vHywh5M
这时只有两个方法,一是放弃前面板USB,前述提到的IO替换面板就可以用上了,另一个
是拆显卡外壳,这是国外很流行的改装,在底部改装两颗12公分风扇,据说散热更好。
▼于是…开拆。
https://imgur.com/NU1b90h
▼这张卡除了很长,还有个大问题就是超长越肩,如此供电接头会导致侧板盖不上,建议
大家选购时一定要注意显卡宽度。
https://imgur.com/417DhFF
▼风扇用利民新出的伪猫扇,安静是真的安静,但转速达不到标示的2150转,仅1800转。
https://imgur.com/gLMSIyd
▼解决方法是这个供电转接头,但笔者不确定这种接头到底扛不扛得住400W的长期负载,
能不用就不要用。
https://imgur.com/FIAb884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整线,由于SF750是编织线,整起来舒服很多。
https://imgur.com/FDuH0T8
▼这边还是强调一下主板背面走线大法,CPU供电可以走主板后面,但是要记得先走,不
然又要拆主板。另外尽量远离CPU背面,因为那边温度高。
https://imgur.com/Sn35kpS
▼这次的整线笔者非常满意。
https://imgur.com/7zkuubQ
▼这种充满散热片的整齐感觉真好,显得霸气。
https://imgur.com/ZQbBRhb
▼注意上方挂扎线带的地方,是从电源支架延伸出来的一块,显然M1设计时就规划好了走
线。
https://imgur.com/rdnn8Wq
▼由于装了C14S,侧面风扇只能装下薄扇。
此外C14S按照我的装法是没办法装上A14的,电源必须装在前面板,如此侧面仅能装下1颗
风扇,电源也会吸显卡尾气。
最后我决定放弃CPU风扇,靠侧面两颗薄扇直吹。
事实证明效果不错,因为风道合理,C14S底下多加一颗风扇效益不大,如果还想提升可以
考虑左边加9公分风扇排风。
https://imgur.com/jeq6OUh
▼这样会变成全进风配置,防尘网的位置恰到好处。有网友将底部风扇排风,但笔者实测
效果很差,可能是因为风扇与鳍片不够贴合。
https://imgur.com/nuNxApZ
▼C14S夸张的6热管低调的运作著。
https://imgur.com/c0UAjqL
▼比较可惜的是顶部不能加装风扇。
https://imgur.com/oY9twbm
https://imgur.com/5DcTati
最后是简单的散热测试:
BIOS调整 电压-0.1V offset 打开D.O.C.P。
GPU维持默认
底部两颗风扇根据GPU调速,此卡有一般4PIN接口,但必须安装EVGA Precision X1才会转

单烤FPU: CPU温度77度,Package power 141W
单烤GPU:GPU温度超过90度 420W->374W
从实测来看,CPU的温度令人相当满意,GPU不尽如人意。
真的是这样吗?EVGA RTX3090 FTW Ultra默认功耗墙来到惊人的420W,比公版高出70W,解
锁后甚至可以来到500W,不要说放在NCASE M1了,就算是原装散热裸测都超过80度,这样
的发热量放在风冷环境恐怕只有暴力扇直吹才能压制。能压制住370W的显卡功耗已经是很
惊人的成绩了(老实说多那些功耗并没有提升多少性能)。
烤机的过程明显可以感受到热气源源不断排出,并且停止烤机后温度降的相当快,证明
Ncase M1采用此风道的合理性。
话虽如此,我不推荐各位照本文的配置使用,因为高负载下3090的温度仍会影响CPU温度
,并且显存受到的风流也不太够,不适合长时间高负载使用。
▼最后吹了那么久的M1,来讲个缺点。侧板内侧都有黑黑的痕迹,并且擦不掉,数量不算
少,虽然都在内侧,但是TU150并没有看到这个问题。
https://imgur.com/R9OUskD
https://imgur.com/yHsb2iG
整体来说,这次开箱给我感受是,M1没有愧对它的名声,它确实有资格坐上ITX之王的宝
座。诚然,过度比较没有意义,ITX玩家本是追求个性化的彰显,打造自己所爱的主机才
是玩家本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