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英特尔资料中心营收、毛利双下滑的财报

楼主: l1204l (杰尼龟喝咖啡)   2021-04-26 18:18:30
从英特尔资料中心营收、毛利双下滑的财报,检视 AMD 耕耘多年的技术反击力道
https://pse.is/3fdmzg
Xeon 身为 x86 处理器主宰服务器市场的象征及英特尔 20 年来的“现金母牛”(Cash Cow),早已是科技业界众所皆知的常识,但你会相信英特尔的财报,会出现“服务器的净利低于个人电脑”那天吗?
这世上有些事情,即使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也不会很快就看到效应,尤其对于“动量”很大的服务器市场来说,更是如此。不过一旦发生,那影响就会持续很多年。以曾经靠着 Opteron 爽很久的 AMD 为例,在 2008 年开始就失去产品竞争力,但也死撑活撑到了 2012 年,停止了“正统”服务器产品线的发展,才算是被彻底逐出了市场,直到 2017 年的 EPYC 才重新反攻服务器的战场。
根据英特尔本季财报,2021 年第一季营收 197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1%,净利却相比去年同期 57 亿美元大幅下降了 41%,仅仅 34 亿美元,主因在于“资料中心业务营收仅 56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 20%”。更刺激的还在后面,资料中心业务的净利,在去年还有 50%,今年却仅剩下 23%,还远低于个人电脑的 39%(去年 43%)。
http://i.imgur.com/nFQUNg4.jpg
http://i.imgur.com/4TAfbLS.jpg
http://i.imgur.com/pRtyelc.jpg
基本上除了“业力引爆”,笔者实在想不出更贴切的描述了。就笔者印象所及,英特尔新任执行长 Pat Gelsinger 在 2005 年底,从技术长转任数位企业事业群总经理时,面对的处境好像还没有这么惨烈,那时还是 AMD 吃下 30% x86 服务器市场市占率的全盛期。
但这背后却涉及大环境变迁,笔者就曾经亲眼见证过某云端巨头的新建资料中心标案,把某颗牌价 1,499 美元的处理器,砍到 599 美元的惨案。笔者 2017 年夏天的《为何 AMD 近十年 x86 CPU 打不过 Intel?战局会改观吗?》文中的“AMD 抢滩的希望在云端资料中心,而非传统套装服务器”这段,提到几个重点:
Google 与云端服务的崛起,大举重塑了传统服务器市场的生态:云端服务业者为了降低营运成本,资料中心的硬件大多自行设计量身订做,再发包给系统代工业者,等于跳过传统服务器大厂与白牌服务器这关,采购处理器直接与供应商议价,借由一次性的巨量需求,大幅压低采购单价到外人难以像像的程度。
所以 AMD 一开始替 EPYC 设定开辟第二战场的抢滩登陆点,就是云端资料中心,而非传统套装服务器市场,才更有机会冲高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这从诸多产品规格特性,如 8 通道 Unbuffered DIMM,弹性化的 PCIe 组态,无须外挂系统芯片组就有一定水准的 I/O 界面可用,加装安全加密机制等,与核心设计上的取舍,像精简 SIMD 指令集运算单元,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一切为降低成本而生,你要 32 核心我就包 4 颗 8 核的水饺给你,甚至连芯片品质需不需要像以前那么可靠,都可能存在商量余地,至于能不能正面在所有应用场合战胜
Skylake-SP,其实不见得那么重要。
讲的更白一点,EPYC 表面上是一台 2 路服务器,但 AMD 实际上卖的,却是一台便宜的高密度 8 路系统。笔者只能说 Intel 花一堆工夫做那 20 几页简报数落 AMD EPYC 的不是,完全在打空气,但即使 Intel 心里明白,不会更不能说出来。
如果 AMD 服务器市占率还是没有突破 10%,甚至重回昔日 30% 高峰,那还真的会让投资人和 AMD 粉丝无语问苍天。
现在让我们回头瞧瞧这两家公司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新品”和英特尔对 AMD 发动的行销反击。
武汉肺炎搞得全球科技业出现史无前例大缺料、搞得一堆产品纷纷延期的高峰,3 月 15 日,AMD“终于”发表 Zen 3 微架构第三代 EPYC 处理器(代号 Milan),也理所当然的,AMD 宣称最多 64 核心的 EPYC 7003 系列是“全球最好的资料中心芯片”。
至于效能经过完善调校后的 Zen 3,IPC 比 Zen 2 的多出 19% 这种连“光华牌工程师”和科技宅都该知道的基本常识,就不必浪费文字赘述了。就目前看来,假如谣传都是真的,补回 AVX-512 指令集和 BF16 浮点格式的 AMD 的 Zen 4 才值得受到真正的关注,因为届时 EPYC 才有真正全面挑战 Xeon-SP 的本钱。
http://i.imgur.com/Q75xgvV.jpg
4 月 7 日,历经“Cooper Lake-SP 之乱”与一再延宕的 10 奈米制程,原本英特尔去年夏天 HotChips 32 开开心心发表的第三代 Xeon-SP 平台“Whitley”与 Ice Lake-SP(ICX)处理器,被正式宣布推出,像超出预期的单芯片最多 40 核心(虽然还是输给AMD一大截)、Sunny Cove 微架构提升 20% IPC(这也是本来大家都清楚的事情)、比 28 核的前代多出 46% 的资料中心负载性能、提高 74% 的人工智能推理性能、平均性能比“五年前”Broadwell 老系统增加 2.65 倍,以及“惯例性”的新增人工智能与密码学相关指令等,也都让人丝毫提不起劲。
http://i.imgur.com/kMAfkj9.jpg
但英特尔还是发动了久违的“简报大作战”,也专挑 AMD 无法还手的项目,像 Chiplet 多芯片封装“水饺”难以避免的远端快取存取等(但严格说来,第二代和第三代 EPYC 已比初代改善不少)。
http://i.imgur.com/p2cwMSP.jpg
AMD 基于种种因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程风险、减少 NUMA Domain),将内存控制器移出处理器晶粒,难以避免的额外存取延迟,也变成英特尔攻击的重点。
http://i.imgur.com/K1JBIK7.jpg
新增指令集这档事就没啥好解释了,一翻两瞪眼,先抢先赢。
http://i.imgur.com/blEvRlk.jpg
都用上 AMD 没有的 AVX-512 和一堆新增指令,效能不赢才奇怪。
http://i.imgur.com/awBIa6l.jpg
以 Google 等云端服务业者的逻辑来翻译英特尔的说法:云端服务业者须最短的服务反应时间,让客户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广告,所以应该选择他们家“Optimized for the cloud”的产品,除此之外,讲再多,都是多余。“人工智能最佳化”?假若讲讲推论也就算了,光看在缺乏 BF16 支援的分上(这本来是 Cooper Lake-SP 存在的目的,但就是被腰斩了),大概也不会有太多大型云端服务业者会大量导入训练工作。
http://i.imgur.com/dpW3xj8.jpg
只不过,“听说”英特尔第四代 Xeon-SP “Sapphire Rapids” 也是多芯片水饺,网络上也早已四处流传样品实物照,英特尔攻击 AMD 的招数,届时会不会变成回力镖打到自己脸上?更重要的是,这张规格表,特别是第三代顶规 Xeon-SP 比前代少了整整 2,000 美元降价幅度,与低很多的运作时脉,就足以说明很多“看不见的事实”了。
http://i.imgur.com/O7ERNuM.jpg
intel现在最厉害的大概只剩做简报的技术吧
想要打价格战结果发了一堆半吊子的子弹出去
苏妈都笑了出来
http://i.imgur.com/Fs8ovKz.jp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