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Sliger itx 组装心得

楼主: stoneray (istoneray)   2021-02-25 14:18:19
跟大家分享Sliger SV590 V2的购买组装感想(字多图少,手机排版。还请大家见谅)
上一台电脑是2012年组的,中间换过显卡和SSD,不过应该是AIO水冷挂了(6年)导致CPU坏了。后来买了笔电,应付一般日常作业没问题,但是一些3A大作或赛车模拟游戏完全不行。所以在心里筹划开始再组一台桌机的想法。因为想精简电脑体积,然后想把主角放置桌上,所以就是要小机壳(这咖也不小 只是底部面积小,但偏高)。最后把目标放在itx上。
大约去年(2020年) 8-9月时注意到Sliger SV590 ,这台直立式的机壳当然是中了Ali的毒。但没入手的原因,之一是PSU在上方,后面的出线会有些怪(高高垂挂下来),当然另一个原因就是没货。一直到10月左右,又去逛他们网站,居然显示有货,但还是考虑后方线材垂挂和侧板散热的问题,所以没下手。一直都10月底,网站居然出现 改版讯息,然后将在11月中开始预购。
改版的内容,最主要就是机壳可以倒置,也改变原本机壳结构拆装的方式,还有就是增加许多硬盘摆放的空间,再来就是对SFX-L PSU 的支援度更好,并增加对通风更友善的小圆孔侧板选项(没有防尘网),依然没有前面板的I/O接头。到了开放预购日当天我就下订白色圆点侧板机壳。
接着开始收集零件,大家也都知道11月底开始A家的CPU当时若首购没卖到5900X和5950X就一路开始缺货,那时网络上还有些5600X和 5800X有货,心想也不知道要等多久,就先买5800X了。然后一路买下了GPU 也被迫升级到当时还不限组装的3090(很伤)。至于SFX 的大瓦数PSU 居然也处于缺货。当酷妈850有货时当然就直接下订。这一路下来也快12月底,对但是机壳,机壳居然还没着落。原因是Sliger当时在11月底推出另外3个新产品,订单爆增(又没限制预定数量),导致迟迟无法出货。
尤其适逢圣诞节和新年,预定的大家每天都在问何时发货(Discord上),我发现老美的耐性和脾气超好,整个论坛都充满和谐,当然有些人的发言可以看出怒气!我也只能每天去看看有没有新的进度更新。因为一延再延真的有些担心到底怎么了。终于在耶诞节前几天开始寄出SV590 V2 但只限黑 和 灰 壳订单,他们的说法是因为厂商出货的白色颜料被污染导致喷出来的白色机壳成品有瑕疵,加上新年所以白色机壳出货期再度被延长,当然Sliger回复的人,很有礼貌有充满歉意,但是许多买家的问题真的让他们回复的心情感觉略显烦躁和动气。的确无奈(双方都是)!
在这等待的当中心想最后到的居然是机壳,真的始料未及。一堆零件躺在地上却因为没有机壳无法组装,论坛上开始有人建议用主机版纸盒当底,然后裸机组装,真的够克难,而且我想我光3090若无open benchtable,怎么组装。所以我就跟朋友借了张铝砧板暂时应急,把零件都给上了先。顺便测试。
http://i.imgur.com/wwtJ7r9.jpg
1月中,接近我预定时间快2个月,终于收到他们寄出的通知,很快大概5天就寄到(UPS),当然这一定会被课税我想,但他们也好心主动要帮我节省一些啊,所以寄送时价格写低一些。但是UPS在寄达前1天打电话给我说,申报价格跟invoice价格不同,问我怎么回事。我也不想麻烦就直接回就依照invoice上价格申报就好。
http://i.imgur.com/bZyOAwQ.jpg
终于看到机壳,看到论坛上他们的拆箱,现在终于轮到自己真的开心。开箱后仔细检查机壳的白漆和密合度都很棒。整个机壳只有一个按键就是开关。其实第一次组装这种直立式机壳有点信心不足,但至少有过组装一般ATX的经验觉得因该可以应付,结果整台机器没有组装说明,螺丝包3大包 完全无没有标示含区分(当时没想到要po文所以没照),只能上网站现在说明然后慢慢把螺丝分类(居然有少给)。光分类螺丝和研究组装过程就花了1个小时。
http://i.imgur.com/dMk6Njw.jpg
我觉得,网站上的组装说明很不清楚,对新手来说挑战不少。其中360AIO装设方式在itx机壳这个寸土寸金的空间有难度,几乎是一根手指宽度的容错空间。有些太厚的AIO加上风扇可能就装不下,不过这个论坛上有相容表格说明,或是大家一起发问讨论也都能找到答案。 (我是用ASETEK 690LS 360mm AIO,风扇是 XPG VENTO PRO 120 PWM Nidec GentleTyphoon )
还有就是酷妈这台850PSU的声音(去年12月初购入),正常待机或是文书,上网看片的工作他的风扇是不会 <持续>运转,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我这批,就是这台电功在低负载下 一分钟他会启动个1-2次,然后每次2-3秒左右,说吵也还好但是这种风扇转动方式蛮奇怪。(目前全速运转玩游戏时 就他最大声,显卡和AIO声音与都比较小声,当然除非显卡风扇手动强制全速让他跑才会比他大声。)
看到国外有人也有发现这个状况。然后写信给酷妈,他们就更换一台给他,我也照做,但信寄出4周,没有回应(怪)。再来这台的线是硬材质的线,所以在这狭小itx空间理这种硬的线比较麻烦,几乎是硬塞。
谈到散热,这台机壳除了AIO的风扇 ,机壳上无法加装任何风扇,所以他们建议水冷排的360IO风扇 一定要往外(后)吹,然后电供的风扇建议朝机壳内装,再加上显卡本身的风扇(把空气吸入,往内吹)。
温度表现噪音表现,PBO 2自动超频模式下,待机或是之前说的文书上网cpu温度大约39-45上下,gpu 也是很稳的定在39-40度(bios 设定gaming),VRM 的温度是49-50度左右。此时很安静,但就是之前提到那颗酷妈电供,一分钟风扇会启动个1-2次每次2-3秒的噪音。
Asus PBO 2 模式自动超频(瞬间最高大概只有1秒钟4998,最高可维持4700左右),甜甜圈+AID64 双烤1小时 cpu 冲到80度 ,gpu 约75度。另外 3dmark 稳定度测试试3DMark Time Spy Extreme 跑20次 cpu 60度左右 gpu 80 度。
后来用CTR 2.0 hybrid oc 超频,发现超频幅度比PBO 2自动超频幅度小,大约4525左右, 当然电压也低1.331左右所以CPU负载时整个温度也比PBO2超频时低上3-5度。
实际游戏时,目前最常玩的 全境封锁2 画质全部无脑开最大,4k 144hz 。cpu 50-60度左右,gpu 约70-80度间。可是有点觉得特别 这款游戏 吃显卡的ram可以到16G -17G (70-90 fsp),其他像rdr2 或cyberpunk 2077 也没这么高。
这篇主要跟大家分享购买过程和组装感受,安装过程也没照相(当时没想到要po),测试数据为辅所以没有截图单凭记忆写出,还起大家见谅。
其他图片如下:
开箱内包装
http://i.imgur.com/E1T2AbI.jpg
提醒开机箱时注意AIO
http://i.imgur.com/OBZfqrV.jpg
http://i.imgur.com/eBWczhF.jpg
整机唯一的按钮
http://i.imgur.com/VPwb0JW.jpg
侧面
http://i.imgur.com/tyzTh0e.jpg
V2版本好像有改善密合度
http://i.imgur.com/oO0K1UG.jpg
http://i.imgur.com/8TBiuu9.jpg
后侧,AIO散热出风
http://i.imgur.com/W9uDD2y.jpg
正面
http://i.imgur.com/dGpEZp9.jpg
安装完成 GPU侧 ,抱歉我居然没拍到 主机版侧。
http://i.imgur.com/9N3uZ42.jpg
跟萤幕(27吋)的 比例
http://i.imgur.com/fPVOB7u.jpg
http://i.imgur.com/J0ZiQL1.jpg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点外,机壳没有滤网势必要常清理,还有由于没有前置I/O加上主机板的I/O都在机壳内下方,建议最好有个usb-c 3.2 gen gen 2的 dock使用上比较方便。
还有就是 当机箱整个倒置后 会影响散热吗?原厂说只要水冷头没有高过冷排就ok。我是没有两相比较过,不过这样的温度也还可以。
另外这个机箱建议用软编织排线,不然不好理线(也无法藏线)。
再来这个版本原厂有附4个圆形脚垫,所以即使不装底板也是算稳固。
还有当机箱倒置后 整个显卡重量垂直压在机壳上,也不用担心显卡过重问题。
另外有另外购入DDC pump的转接板 等真的有闲再来考虑安装。
以上谢谢大家!
作者: LoveShibeInu (柴犬很笨)   2021-02-25 14:22:00
既然是Ali的毒,怎么没等mesh什么lious的今年联力好像很多新东西
作者: BNBEXP007887   2021-02-25 14:37:00
推 原本也想组这类的机壳 可是想到拆装清理可能会很麻烦后来就试了Xproto
作者: twosheep0603 (两羊)   2021-02-25 14:43:00
整串看下来只能说ali害人不浅(X
作者: godpatrick11 (派翠克)   2021-02-25 16:16:00
Ali真的很可怕 跑去买了ghost s1现在又很想买formdt1和sentry 2.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