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 MSI GTX1070 GAMING X 8G对GTX 980 Ti...

楼主: Nafusica (退伍了~)   2016-07-15 21:02:34
MSI GTX 1070 GAMING X 8GB对GTX 980 Ti:欢乐测试
文笔不好,所以不要讲什么踢到箱子的鬼话。
先讲结论:如果你在1070、二手980 Ti Blower之间犹豫,建议你不用等了,上1070就对
了,光温度就赢了。
因为大家都在欢乐480的事情,想说平台也该尝鲜了,多方询问后取得这张MSI GTX 1070
GAMING X 8GB,透过简单开箱、拆卡、游戏/Benchmark测试,与同样微星的MSI GTX 980
Ti 6GD5,做个兄弟厮杀,拍照拍得不好,录影也没声音,纯粹给大家看看笑笑,请大家
给予意见。
包装部份
http://i.imgur.com/Q6dF3lp.jpg
微星MSI GTX 1070 GAMING X 8GB的彩盒,这年头一定要黑黑红红的。
http://i.imgur.com/oibEPbe.jpg
8GB GDDR5内存、支援Direct X 12技术以及最夯的VR,搭配的是TWIN FROZR VI的散热
设计。
http://i.imgur.com/gH23EsE.jpg
另一边则是NVIDIA GTX 1070的几个重要Features,这有兴趣自己Google就知道新意在哪

http://i.imgur.com/Gt68OL0.jpg
彩盒上方也是大大的GAMING X 字样,以及MSI的盾徽。
http://i.imgur.com/laE6H8B.jpg
包装后方,除了产品资讯外,主打的三个特点:可自订的LED灯光、TWIN FROZR VI散热技
术、以及即时监控的GAMING APP等等,等等都会陆续提到。
http://i.imgur.com/nQ5hjA1.jpg
当然拆盒也会出现相关的字眼:好好打游戏就对了。
http://i.imgur.com/lT1RYjo.jpg
易于拿取的包装设计。
http://i.imgur.com/do1vigp.jpg
黑色油墨印上MSI的Logo,低调。
http://i.imgur.com/BHjDkg1.jpg
打开后是配件,有贴纸、光盘、安装说明等。
http://i.imgur.com/xHV1jDc.jpg
如果是超级新手,按图索骥也可以安装,当然繁体中文一定要的。
MSI GTX 1070 GAMING X 8GB本体部份
http://i.imgur.com/X8R28ho.jpg
打开之后就是很熟悉的TWIN FROZR外型,黑红配色,后方搭配灯条设计。
http://i.imgur.com/oOt7jwk.jpg
贴纸告诉你,不要担心风扇不会转,低载停转很正常的。
http://i.imgur.com/fGd8RuK.jpg
后方风扇部份特写一下,中间也做了特殊纹路。
http://i.imgur.com/Ape7yHy.jpg
卡上方特写,可以看到6+8PIN的电供设计位置,导热管依序排列。
http://i.imgur.com/LS0jnQV.jpg
前方界面一览。DisplayPort一次放一排。是说台湾要买好的DP线材,真的不好找。
http://i.imgur.com/1ACfnFm.jpg
翻过来一样拍卡上方,前面“MSI”Logo部份就是自订LED灯的范围。
http://i.imgur.com/tffuHYY.jpg
底部特写。散热管也是往两边伸展。
http://i.imgur.com/RNv5vxa.jpg
卡尾端可以看到散热片配置与风扇转速、LED灯光的走线。
http://i.imgur.com/NsnXWbR.jpg
背板部份,等等会拆掉,锁点蛮多的。
http://i.imgur.com/MRrYYr0.jpg
这张拍烂掉了。基本上只是想呈现卡约27.5公分长…
实际上机测试部份
测试平台如下:
Intel i7-6700K
M8F
AVERIX D4-2666 8GB x 2 = 16GB
OCZ Vector 180 480GB
FSP AURUM PT 1200W
Dell U2711 @1920 x 1080 / 2560 x 1440
http://i.imgur.com/4dLkSr2.jpg
MSI GTX 1070 GAMING X 8GB上机
http://i.imgur.com/XQN5nFU.jpg
MSI GTX 980 Ti 6GD5上机
http://i.imgur.com/qcaKMKL.jpg
把GPU-Z叠在一起看,980 Ti贵为一代卡王,不过也有点年纪了,有兴趣看9/10各代公版
的比较,可以看下面TPU这张图:
http://i.imgur.com/WfTyjaL.jpg
来源出处:https://www.techpowerup.com/reviews/NVIDIA/GeForce_GTX_1070/
http://i.imgur.com/ch2kBZO.jpg
http://i.imgur.com/AoTeJvV.jpg
GTX 980 Ti VS MSI GTX 1070 GAMING X 8GB @ 3Dmark 11 P Test
http://i.imgur.com/nIvKEP2.jpg
http://i.imgur.com/Roi79ZB.jpg
GTX 980 Ti VS MSI GTX 1070 GAMING X 8GB @ 3Dmark 11 X Test
http://i.imgur.com/qiUqrxq.jpg
http://i.imgur.com/I1ZSzex.jpg
http://i.imgur.com/TrZh7gO.jpg
GTX 980 Ti @ 3Dmark FS/FSE/FSU Test
http://i.imgur.com/bL3KVj9.jpg
http://i.imgur.com/DXBEHN3.jpg
http://i.imgur.com/TZhRSZW.jpg
MSI GTX 1070 GAMING X 8GB @ 3Dmark FS/FSE/FSU Test
http://i.imgur.com/Jail45h.jpg
GTX 980 Ti @ Furmark 标准烧机 30分钟,温度最高87度(不能更高了 XD)。
http://i.imgur.com/bzY5166.jpg
MSI GTX 1070 GAMING X 8GB @ Furmark 标准烧机 30分钟,温度最高68度。
如同一开始讲的,这温度差异实在有点大。做完这测试之后,我立马把980 Ti给抛了…
现在夯的VR部份,因为不容易弄到硬件(好吧,是买不起…),所以改用Steam上面的“
SteamVR Performance Test”来测试一下:
http://i.imgur.com/aRTHZuN.jpg
执行之后,会自动以双眼的画面,测试VR的效能。
http://i.imgur.com/bLJ5CFs.jpg
6700K+1070,跑出来当然是“推荐配备”。
紧接着是在Battlefield 4的游戏FPS测试,用的是FRAPS+iPhone 5录影,没音乐,加减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frRSyGisA
拆卡部份
http://i.imgur.com/GbEh3jK.jpg
没在管保固的,拆了再说。
http://i.imgur.com/GE1yyD8.jpg
不知道为何,有背板就觉得爽度差很多。
http://i.imgur.com/nqpIcs7.jpg
保固掰掰,在家不要这样玩。
http://i.imgur.com/UwAhIah.jpg
拆了之后会看到上方LED灯组的讯号线,后方则是风扇转速控制与后方灯条的讯号线,别
硬扯。
http://i.imgur.com/zDYO3QI.jpg
整个风扇散热结构一览,作工如图。散热膏部份感觉有另找方案,散热压制OK。
http://i.imgur.com/vvn4uTf.jpg
拆成这样…就继续往下拆吧…用料自己看…
http://i.imgur.com/kp7CUVS.jpg
正面散热片也是以散热胶处理内存与其他高温晶体。
http://i.imgur.com/LuPJgx8.jpg
风扇鳍片位置也有贴心合上防震条,防刮防震防挤压。
整体来说,10XX系列显卡虽然单价比起以往同级产品而言要高,
但是硬件面上也有做实际的...反应!?...
GAMING APP部份
http://i.imgur.com/m6GspUx.jpg
没有拆光盘,直接在微星官网可下载MSI Gaming APP来安装,安装好就多了两个图示。当
然,不要忘记Afterburner,这一定要装的。但是Gaming APP的设定会覆蓋Afterburner的
设定,要特别留意。
http://i.imgur.com/0RoUe9J.jpg
主界面部份,除了即时显示显卡运作时脉外,也有多个自订选项可以选择。
不过这边乱入一下,原始的GTX 1070,核心时脉是1506MHz,MSI这张卡的核心时脉,不同
模式下,分别如下:
超频模式 = 1607MHz(前面的数据,都是超频模式下跑的)
游戏模式 = 1582MHz
静音模式 = 1506MHz
http://i.imgur.com/JXMo58y.jpg
补一下,游戏模式的核心时脉
http://i.imgur.com/d08uyzT.jpg
静音模式的核心时脉,就跟公版相同。
顺便回头补测试一下3DMark的FSE测试,可以比较一下不同时脉的差异:
http://i.imgur.com/xKXCRMc.jpg
游戏模式的3DMark FSE测试结果。
http://i.imgur.com/QBos7y5.jpg
静音模式的3DMark FSE测试结果。
http://i.imgur.com/lV9qYLQ.jpg
让我们拉回来APP的部份,画面色调部份有多种模式可选,看个人喜好可随时调整。
http://i.imgur.com/aBFeSNn.jpg
显卡上方的LED灯光部份,可以自己定义喜欢的节奏与显示的颜色。
http://i.imgur.com/EBSqTsn.jpg
http://i.imgur.com/DBZUnOV.jpg
当然,你要选择闪烁、呼吸等模式,或是音乐模式,都可调整。
http://i.imgur.com/70pp24s.jpg
OSD的部份,也提供非常多的选项,监控爱好者必备。如果常看国外直播,经常会看到实
况主的萤幕上,这个功能,就像下面的影片这样:
https://youtu.be/Gj8wngmcI68
这是在3Dmark测试下的画面,当然,字体可以改小一点。
http://i.imgur.com/ak1hnN7.jpg
至于DRAGON EYE,则是一个看影片专用的程式,只要输入对应的网址,就可在萤幕以PIP
方式显示,位置、大小、透明度可自订,非常适合重度玩家边打游戏、边追知名玩家/频
道使用。
http://i.imgur.com/KTgrLPT.jpg
最后,其实MSI Gaming APP也可用手机APP操作,在手机上下载后,在同网域下,桌机软
体上设定帐号密码,就可以连上。
http://i.imgur.com/v4qNb7i.jpg
手机APP的起始画面
http://i.imgur.com/X0VbSBH.jpg
刚刚设定好的帐号密码,输入后即可同步显卡讯息。
http://i.imgur.com/s1EOE2o.jpg
当然,显卡讯息都会直接在手机APP内出现。也可即时控制风扇转速,不用Alt+Tab切画面
了,对于一些吃资源的游戏而言,不切Alt+Tab,真的蛮方便的,因为一切可能就当机了

整个下来,个人觉得优缺点如下:
优点:
1) 温度。不管是1070本身凉,还是卡本体散热做得好,温度真的大胜。
2) 背板。有背板真的爽,正面对内存的…姑且称为“均热板”…爽度也是高…
3) 三种散热模式可选。而且,选用OC Mode,测试过程、画面都非常正常,
核心时脉不是“硬ㄍ一ㄥ”上去,而是实实在在的OC Mode。
缺点:
1) 散热器后段的LED灯光只有红色,如果可以跟上方的自选LED灯同步就好了。
最后,附上一个MSI GTX 1070 GAMING X 8GB的LED灯影片,结束这回合。
https://youtu.be/O3BvTrg-Zas
以上给大家参考。
作者: jimmyyang207 (书玮吉米)   2016-07-15 21:09:00
败家推
作者: detective14r (波波)   2016-07-15 21:36:00
MSI中高阶游戏笔电真的赞,其他产品嘛....
作者: lolpklol0975 (鬼邢)   2016-07-15 22:10:00
用抢的 呵呵
作者: toweryang100 (Tower)   2016-07-16 01:25:00
我在33度的西晒房间玩巫师3 最高70°C,散热真心强话说有那个背板应该就不用再搞高科技竹筷了吧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