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驻美记者警告你 别送小孩到美国念书

楼主: agill (Deportivo)   2016-05-25 11:56:56
这个一看就知道是标准的华人封建思维的人写的
既然来到美国,怎么不看美国人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美国的孩子念大学都是自己背贷款去念的,跟家境没关
就讲菁英群聚的医学院吧,我之前在Harvard医学院做研究
认识了admission office的大妈,她跟我说一届收160人左右吧
没有贷款的人有几位呢?? 不到20人
是的,没有听错,这里面的菁英中的菁英不乏企业家的孩子,参议员的孩子
你想的到的学区里的皇宫贵族的孩子。神童天才学霸人生胜利组随便你说
贷款就是贷款,然后呢,有幸认识几位进实验室做研究的医学院在学学生
的确相当多家世都相当惊人,但是呢,在学期间也是必须剪coupon去超市省钱度日
高中以前的人生,的确是在所谓的贵族学区没错,那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是成功人士
值得过那样的生活
但是他们从小父母就会教育他们说,这是我值得争取来的,你的人生你自己去想办法
从小也是跟大家挤黄色校车,球队练习完也是跟队员抢pizza吃
越是出色的孩子越懂得分享。自己成绩好了或书提早读完了
就会组织study group帮落后的同学
因为没道理身旁的同学就是自己竞争的对象,所有人都会一起成功出头
其实美国你越到上层的人你会发现越善良越无私度量越大,真正的修养
因为它们认为我自己就已经这么家境好了,资源这么多,没必要计较那些,应该多帮人
正面能量很大,看事情都是看优点包容很多弱点
有几次无意间跟这群Harvard的医学生聊到台湾现在很流行赴美生子让孩子拿公民
几乎每次聊到就会被插话:
为什么父母不认为他们未出世子女能够靠自己赴美立足拿公民呢?
孩子都还没出世啊?你已经认为他要帮了??
又聊到这些什么学区什么花大笔钱在教育上的议题,也是被打断
为什么孩子还小你就认为他们一定要这么大的投资才能出头呢?
台湾很多小孩子未出生从小就没自信了,你要知道真正被你送到harvard那种殿堂里后
多少那种从小不用特别投资的就能超级资优的人
而且这种土天才从小不被限制,就像在费城贫民窟长大的Kobe一样
在那种Top的学校多如牛毛
越是家里环境好的父母,越知道这种道理,所以其实越是成功的父母
特别重视孩子的吃苦耐劳更是特别的磨练,不会花什么大钱学才艺
我当年土博士来美国做Postdoc,离开台湾就带了400美金
现在转作RN后也站稳脚步,也没有什么学区什么投资
什么来美国生坐月子勒,当时产婆就接生了。我妈生完我三天就进灶脚煮饭了
我这个例子算是最差的,其实相信版上成功的比比皆是
我还要感恩我父母从小就认为我不需要帮也就可能有这福气
那些小孩没长大就帮他们规划的父母你自己静下来想想
你是在成就自己的爽感还是真的在帮孩子
来美国打拼过的人就知道,尤其是找工作,真的是要真材实料
不管你是小学送来还是大学送来,没有过人吃苦能力要能留下来是不可能
还是打从根本改变封建农业社会的思维吧
仔细观察一下美国人怎么教育孩子的
那些总是说孩子被霸凌的,是不是因为这种教育模式导致孩子没自信而被霸凌?
还是真的是你们说的美国到处是种族歧视??
我其实觉得美国人相对单纯简单许多,有时候真的拿以前在台湾那些后宫乱斗的伎俩出来
他们还可能大多招架不住。不知道那些总说
讲到这里,以上的内容可能在台湾不知道要被喷到什么样子了
但是真的在美国打拼过的人就知道
没这样狠劲怎么能survive下来,不要小看移民!!
※ 引述《EijiHoba (我要好工作)》之铭言:
: 驻美记者警告你 别送小孩到美国念书
: 2016年05月23日11:30
: 有个美国护照、到美国念书真的比较好吗?一名资深驻美记者告诉你,现实恐怕不是你所想像的如此美好。
: 著名资深驻美特派记者范琪斐,出版新书“买枪,养马,呼大麻──范琪斐的美国时间”,将自己长期观察台美两地文化差异,写在书中由时报文化出版,商业周刊网站节录部分内容上网。
: 范琪斐在书摘中提到,很多人直觉觉得美国受教育便宜又好,但这想法完全错误,“便宜”很难,“好”则不一定。她指出,美国义务教育从5岁开始,之前孩子得送托儿所,价钱每个月1500到3500美金(约4万5千元到10万5千元台币)不等,金额惊人。孩子上小学后,虽然公立学校学费全免,但美国公校教育品质参差不齐,家长又得为了学校烦恼,绞尽脑汁把孩子送进好学区内,且这不是单单用钱就能解决。
: 好不容易上了满意的学校,但美国公立校经费紧绷,动辄要家长捐款,课后还要上才艺课,基本上一分钟1美元,以每周3小时来算,每个月要花720美金(约21600元台币)。范琪斐坦言“我都为那些有点小积蓄就为孩子移民来美的中年父母捏了一把冷汗。”“因为小积蓄在美国叫作微积蓄,光健保现在一个月就要一个人600美金左右,小积蓄很快就烧光了,美国是非常严酷的资本主义社会,没有钱,在这个社会里,很容易就会掉到社会的底层,真的对孩子的未来比较好吗?”
: 她也建议,到美国上大学其实年纪较适当,因为高中就来美国,孩子很容易因为语言障碍被霸凌,并且会有强烈的孤单感。(即时新闻中心/综合报导)
: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60523/868307
: 想请问在美国工作的各位,上述的报道可信度有几成?
作者: smallmac (洨麦克)   2016-05-25 12:06:00
举错例子了,Kobe 可不是在费城贫民窟里长大的,他把可打过NBA跟意大利职篮,及使没有顶尖,Kobe也算是在中产家庭长大的他爸
作者: yay0909 (椰林)   2016-05-25 12:06:00
推这篇
作者: davidlhs (David)   2016-05-25 12:22:00
例子有点尴尬,不过我想原po想讲的是,都到美国了就不要把整套台湾的方式都带过去
作者: MysterySW (飯糰丸)   2016-05-25 12:45:00
很多人有贷款不知道算不算是好事 2013全美学生贷款高达1.2兆美金 仅次于房贷 而且也跟他贷款一样黑洞不断增加美国好教育真的就是钱坑
作者: celine168 (旅行家)   2016-05-25 13:11:00
我在波士顿时遇见25岁哈佛商学女硕,美日混血父兄都是哈佛毕,父母都是医生,但她从大学起生活、学费自理,就读哈佛经费来源:贷款、打二份工、奖学金。感觉是个阳光自信的女孩~~
作者: UYC (静心)   2016-05-25 13:18:00
看法和你一样 喜欢这篇!
作者: zwilling (天空爱苹果)   2016-05-25 13:43:00
原文是在讲高中以前就送来不适合,你通篇一直在说的是大学后。而且你自己都说了你在Harvard看到的学生大多来自高收入的家庭(不管他们有没有贷款),不就印证原文所说的高中以前需要用很多钱才能堆出好的未来吗?
作者: Navarro (......)   2016-05-25 13:52:00
我觉得高中没栽培很难申请上好大学
作者: zwilling (天空爱苹果)   2016-05-25 13:55:00
对呀!中学以前没栽培哪来的好大学。原文所说的钱不够就容易掉到社会底层是真的啊所说的钱不够就容易掉到社会底层是真的啊!当然也有穷人翻身的例子但相比还是少数,这不是教育什么的问题,在美国好教育确实就是钱坑,我想原文要讲的重点是这个,不是大学学费怎么来或小孩在哪生吧。
作者: xanlich (...)   2016-05-25 13:58:00
"美国的孩子念大学都是自己背贷款去念的",都是?100%?学校有差吗?很多朋友在UC系列我也曾问过类似问题,答案是除了黑人或拉丁裔没几个白人在贷款?跟原Po说的差距有点大
作者: laidon (è³´è‘£)   2016-05-25 14:04:00
因为加州有Financial aid, 我朋友念cal state, 学费没付到,还有赚社区大学学费,和甚至台湾没两样,其他州我不清楚,加州要转学不难,想去USC、UC,社大好好念要转也没问题
作者: Luos (Soul)   2016-05-25 14:49:00
说得好啊 以前在playground有人跌倒 东方小孩跌倒母亲会扑上去 西方小孩跌倒母亲旁边继续聊天
作者: LilacSnow (贩剑 制杖 持盾)   2016-05-25 14:54:00
美国也有control freak的父母,不过比例少,别人也会“嘲笑”。不像台湾这么普遍。
作者: csco ( ARM 株式会社)   2016-05-25 15:59:00
推a大观念.曾经一个人在美国孤单奋斗过能留下来的应该就有同感
作者: bb101 (101)   2016-05-25 19:41:00
医科的学费太贵了 就算我有钱我也不出 不然他念完跟我说不想当医生不是吐血 这么贵还是自己去贷款吧 不想做医生至少自己把学费还清
作者: yeh10jp   2016-05-25 19:44:00
我比较同意z大说的,大部分的名校大学生在上大学前几乎都是家里出钱栽培才能上好大学的,这篇完全讲错方向了
作者: yuenblack (NIKO)   2016-05-25 20:06:00
美国公民讲说什么为什么不相信自己小孩可以靠自己拿公民不觉得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吗......XD
作者: shaopin (Brian)   2016-05-26 00:28:00
我觉得都有可能, 美国之大超乎想像, 大家瞎子摸象各说各话, 难免有歧异
作者: happyennovy (喵)   2016-05-26 02:09:00
推这篇, 我认识一个家里有钱让三个小孩都念美国学校其中一个还国小就转去美国学校了, 爸妈也是不给零用钱, 跟他们讲靠自己, 后来大学来美国念三个也是在打工, 但是我知道他们的信用卡额度, 觉得他们根本不用打工每个月爽他爸也付的出来, 我蛮欣赏这种教育方式希望以后也是这样自己教小孩基本上爸妈就是付学费还有提供高中以前的吃住这样我想大部分的国家不管美国欧洲, 高中以前大部分人生活还是得靠父母, 但是之后呢?我那个朋友现在很努力的赚钱要还给他爸妈, 他唸美国学校还有美国大学的学费因为他的观念是那是他跟他爸妈无息借贷的钱, 他的妈曾经也说过如果小孩真的不想念, 就让他转回一般国高中, 本篇想表达的是孩子还是有自己的选择权选择要走什么样的路, 而不是爸妈为他设计好的未来另外美国很大, 每个州都差很多, 我这几年当TA, 搬上80%以上都白人, 是真的不少都在背贷款
作者: d411079 (罗马)   2016-05-26 07:17:00
好文推
作者: justjade   2016-05-27 01:18:00
不过背学贷跟自己出是两回事吧
作者: tipsofwarren (tipsofwarren)   2016-05-27 07:24:00
小孩的教育费用 拿哈佛学贷来比?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6-05-28 00:26:00
"高中以前的人生,的确是在所谓的贵族学区没错"从小在贵族学区,确实不会有封建农业社会的思维呢哈佛贷款和十八年贵族学区的房价和学费,哪个比较高呢一堆先占得好位子全身神装的贵族子弟出来跟人谈努力还能吸引一堆非贵族齐声附和贵族教育之优越,真有趣
作者: TripleC   2016-05-28 01:02:00
哈哈哈 楼上说得真好耶 有够中肯
作者: Baudelaire (起坐不能平。)   2016-05-28 06:03:00
推caseypie
作者: feeks (菲客丝)   2016-05-28 06:06:00
不过我听说过18岁以前功课不好的台湾第二代移民,回台湾补习托福、考托福,然后用国际学生身份申请,比较有可能申请到比自己实力好很多的大学。我以前补过托福,真的有遇过几个台裔美国人,不知现在还能这样玩吗?如果孩子有父母本国的国籍,用国际学生身份考托福申请,应该比18岁前读贵族学校便宜吧!哈 如果这招行得通
作者: justjade   2016-05-28 10:46:00
推caseypie
作者: smallmac (洨麦克)   2016-05-28 11:23:00
哈哈,casepie你干嘛把残忍的事实给讲出来呢?起跑点都不一样了是在比什?张飞打岳飞喔
作者: j1990312 (拉肚子 )   2016-05-28 11:31:00
你讲的好像美国人很会教育小孩一样,那是少数人像你说的那样,我觉得父母才是教育的关键。
作者: smallmac (洨麦克)   2016-05-28 11:35:00
通篇把家庭背景的优势给抹灭掉,你以为那些菁英上大学前,父母没花什么吗?所谓学区学校就是父母投资孩子跟帮孩子决定好吗?美国教育就是某种阶级复制的展现,至于你所讲什贫民窟出身都是少数,甚至有些录取跟政治正确还扯上点关系
作者: momopipi (累累)   2016-05-28 14:50:00
楼上讲的刚好是我最近在读的一本书的骨干Our kids: 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
作者: saram (saram)   2016-05-28 21:24:00
美国教育体系还真是多元.
作者: feeks (菲客丝)   2016-05-29 00:21:00
看来台湾好像比较适合穷人翻身?还是说教育体制比较“单一”?只要肯读书,考试技巧好,大学前不用花什么钱,ㄧ旦上好大学好科系比较容易翻身
作者: saram (saram)   2016-05-29 02:29:00
在二三十年前的确是这样的.当时许多农家子弟,是靠着苦读书硬读到大学毕业.因为有大学文凭,找到的工作收入都相当高.公立高中与大学的学费不高,教师素质也不错.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6-05-29 23:40:00
越多元的教育体制本来就越容易造成阶级僵化除非该国人少钱多,各阶级的经济能力差异不大,ex北欧
作者: Baudelaire (起坐不能平。)   2016-06-01 03:28:00
sans nobilite...
作者: hsinlingchu (julia)   2016-06-01 07:14:00
这篇你只看到大学以后的生活,没有看到十八岁以前他们怎么培养的。而且台湾人的教育观念也有我们的好处,看看亚裔学生的成绩就知道移民家庭还是跟一般美国家庭不同,美国家庭当地人脉多,即使不唸好大学,找个技术工做也不差。亚裔人要找一般技术工作就比美国人难度高
作者: saram (saram)   2016-06-01 18:06:00
亚裔人士容易在科技业生存,是因为他的语文能力和异文化背景,不会严重影响他工作.譬如宅男工程师,生活白痴也无所谓.但是,一碰到高密度语言沟通状况,或者需求共通族裔意识的外务工作,那就难以打进人家的圈子.如台湾有许多外劳,都活在自己人圈子里.叫他当看护,清洁工,洗碗工都行,但是要他当社区管理员,餐厅外场,送报生,他便无法胜任,就算这工作技术层次低.精通当地的语言(特别是口语)也要理解当地人情世故.亚裔面孔只是小小的隔阂,在一开始.但后面的文化认同才是重点.而这个气质,还是要在当地从小生活中历练而濡染.台湾教育没办法这个的.其他亚洲国家亦复如是.
作者: havanabay (Havana)   2016-06-02 02:55:00
只有caseypie看穿华人观点盲点的事实
作者: feeks (菲客丝)   2016-06-02 04:47:00
同意,我在西欧,觉得专业技能、坐办公室的工作,亚裔或是“非白人”反而比较有机会;要“抛头露面”第一线的服务业、像店员等等,大部分还是白种人,偶尔有几个黑人,其他非白人的人种就算土生土长,也很难被录取。。除非是中国观光客的大城,名牌精品店会用母语是中文的华人店员。。例如几年前我去逛巴黎老佛爷百货的经验,50%的店员是中国人但在其他地方,“抛头露面”的工作还是以白人为主,应该就是s大说的“族群意识”吧。毕竟是在白人主流的国家/城市
作者: hsinlingchu (julia)   2016-06-02 08:48:00
所以移民家庭为什么这么积极要求孩子唸书,以后从事专业性的工作,如果不唸好书,想做基层工作,体力比不过黑人和墨西哥人,沟通比不上白人,只好拼脑袋。
作者: feeks (菲客丝)   2016-06-02 10:07:00
以前在找工作时,有白人问我为什么一定要找专业的工作?她说餐厅还是店员到处都是工作机会;专业性质工作很少呀我说我应征服务业 光看脸孔就被刷掉了; 专业性质的至少有面试机会也拿得到 offer...就跟好莱坞电影一样,那种抛头露面看脸的工作 白人为主黑人为辅 其它人种靠边站比较累的餐厅好了,也是“异国料理”会用非白人西餐厅无论价格高低,waiter 也是白人为主,偶尔几个黑人
作者: ALENDA   2016-06-02 15:21:00
买贵族学区房,房价贵但公立学校免学费,同学们通常父母对学校活动参与意愿高,那天孩子大了房子再转手通常保值性高,但如果在所谓贫民窟,师生比例低教学品质较差先不提,如果学生上课带毒品什么的......美国现在有些人在推integrity neighborhood, 贫富混住,因为有许多研究在 "hood"长大的孩子对他们人生的影响有无可抹灭的伤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很可怕的,要从贫民窟爬出的孩子不是一般中上阶层的家庭可以想像
作者: saram (saram)   2016-06-02 20:26:00
问题家庭产生社会伤害与负担,比贫穷还严重许多.当然贫穷和问题家庭两者有相当密切关系.台湾曾经贫穷,但那时代的孩子并未受到贫穷伤害.反而其中出了不少英才.而经济景气好了十几年,贫富差距扩大,恶环境的孩子没有社区环境的关怀与协助(如邻居长辈的关心和同侪的拉拔),他们越难脱离自卑堕落的心境.这是世界共通的问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