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 分享德国资讯业生活实况

楼主: zsguo (song)   2016-01-27 08:33:16
在德国就业一年半了,到底这里的薪资水准如何,生活如何,
能存下多少钱,大致跟大家分享一下
先打预防针,以资讯业来说,欧洲名目薪资确实的比美国低,
硕士毕45K(年薪,欧元,以
下若无特别标注都是如此)
欧洲薪资真正能跟美国比的只有瑞士,但是非欧盟人非常难拿到工作签
相比美国动辄90K USD起跳,确实有差距。我在这篇文章不考虑兑换美元/欧元/台币
欧元近期虽然低,也不可能永远低。
如果欧元区崩解的话,则欧洲发达国家的货币只会升值而已
(这也意味着避免去非发达地区国家工作)
只要短期内不需要用到大量的台币/美金,我不认为目前的汇率需要过分担忧
既然如此,欧洲还有什么吸引人离乡背井的诱因呢?
- 低学费(并非全部。德、法、义、西、芬兰等是如此)
我以往在德国一学期才付230欧元左右学费而已,
而这笔钱竟还包北威省内无限的交通车票(高铁除外)
加上德国可持学生签证打小工(美国多数学生签不行)
硕士读下来顶多花了五十万台币左右- 我相信即使在台湾,存到这笔钱应该不算难
比起美国读两年两、三百万,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 低房租:雅房300-500欧/月,套房至两房小公寓500-800欧/月
美国湾区/纽约: 1500-2000镁/月
- 多元的文化旅游机会:不同文化的国家近在咫尺
自驾轻松游,探索建筑、美食、服饰轻而易举
美国:壮观多样的国家公园风景。不过多数很远就是了,都要飞机+租车。
讲这么多,身为一个计量人,还是把这些效果量化表示吧
====== 收入 ======
我就不讲实际数字,资讯业硕士毕约42K - 50K左右(税前)
我和我太太的薪资都落在这个范围,我有多位(非欧盟人)的同学也是
在德国,这个收入范围的所得扣除率大概是40%,就是实领60%。
扣除的部分包含了所得税、养老金、健保与长照保险 (看病免费,跟台湾健保差不多好)
所以"并不是40%都拿去缴所得税 (所得税大概只有20%。如果单薪家庭则只有10%左右)"
目前理工医护在德国办工作签证易如反掌,抽签都不用
若取得德国学历,拿到工作合约,则签证办理当场就可核准
若无德国学历,则须劳工局审核。但因为理工医护缺工,所以问题也不大
其他科系毕业则要50k的薪资水准才可办,只有少数比较杰出的人可以达到这个水准
不过,如果一个人在德国拿到合法长期签证(工作签或学生签),则其配偶可不受限制工作
刚入行几年薪资可以涨得很快 (不过通常要自己去争取)
一年5 -10%基本不是问题。做个五到七年,资深工程师之后,大概会到达高原期70-80k
(有朋友当资深工程师拿这个数字,非欧盟人)
====== 支出:约30K ======
总花费大概是30K (两人)。要说是一人15K也差不多。
细项如下
- 房租:12k (由于我和我太太在不同城市工作,租两间房,故这部分较高。
若同住,则7k - 10k应足够。其实这没有比台北高多少。
- 汽车:6.5k (奔驰C class 公司车,但还是算个成本,毕竟这可算是薪水一部分)
- 旅游:7.6k,许多是出差搭配旅游,这大概包括了几个大的行程如下
意大利托斯卡尼自驾两周、纽约和德州五天、西班牙安达鲁西亚四天、西西里岛五天
台湾恳亲一个月机票和额外旅游花费
然后不时周末开到法国荷兰德国卢森堡玩一玩
虽然看起来很多,但其实欧洲旅行并不花钱。60欧元往往就可以住到很好的旅馆
机票早点定也是150、200就可以来回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地
之所以会花这么多,实在是因为我们太会玩了
- 商业午餐:1400
- 生活杂支:1700
注意:真正的生活开销其实很低。很多人会觉得欧洲很贵是因为你们在火车站、机场
买东西。火车站和机场跟超市的价格可以差到4,5倍以上。比如超市的矿泉水1.5L
只要0.12欧元,比台湾还便宜
- 剩下大概一千欧元花在一些健保自付项目以及日常娱乐活动
PS:有小孩的话,每个月可领大概两百欧元直到成年。教育健保免费。
所以基本上小孩不会多花什么钱,只是多花时间。
====== 储蓄 ======
一个人一年可以存个差不多15k吧,两个人30k。
给个参考,大众Golf大概25k,奔驰大概35k - 45k。
若买房的话,30坪较新且地段不错的的公寓(无公设)大概200k
也就是存个五、六年就可以现金买断 (毕竟薪资会升)
回台湾置产的话,买台北房子的助益不大,因为实在太贵
买中南部倒是相对简单。
另外,如果有心投资的话,一年一年赚个15k的资本,也算是颇有得玩了
====== 生活 ======
中午外食中餐馆三菜快餐大概4欧元,吃潜艇堡三明治的话三欧元,其实没比台北贵多少
晚餐几乎都自己煮,健康又营养。晚上基本上有2-3小时的自由时间
至于周末生活大致是
- 健身:打网球、游泳
- 去荷兰赏花、去法国买法国时装、去荷兰买新鲜海产、去Neuhaus的巧克力工厂大口试
吃、去德国参观古堡
- 吃个中餐馆:并不是特别多,不过稍微开点车,好的川菜、港点也是有
一个人15欧大概就够了
长途旅游
这我认为欧洲生活最吸引人的地方。优渥的长假搭配不过远的距离,让我们不停地在各地
发现惊喜
去年主要着重在意大利、西班牙、美国,今年则安排了希腊、南法、北欧极光等行程
====== 职场 ======
工时40小时完全没有问题。回家加班偶尔有,但不常。真的加班太多也可以凹补休
老板和雇员彼此尊重,想要什么福利自己争取,只要合理老板通常会接受
在公司几乎不可能加班,同事大概都五点到六点走,七点多算是超级晚。
一周1-2天在家工作 (Home office)还满常见的
(不过要有原因,像我是因为跟我太太分居两地,照顾小孩也可以是原因)
国定假日11天之外,我的有薪年假有28天,差不多是六周,通通可以放
不放还会被公司骂。话说回来,28天其实不算很多的。
举例:我去年用了四周在台湾瞎混
我的公司接受我以讲英语为主。在资讯界,这通常不是大问题
在其他工业界,会较注重当地语言。比如:技工可能只听得懂当地语言
但其实不管什么职位,都没有所谓一定要会当地语言这回事
当地语言,以及专业知能,两者都是雇主希望获得的
但是愈是(技术)专业的职位,愈讲求专业知能
所以只要你有办法和老板或部门同事沟通,我认为专业知能更重要,语言反而是其次
这里的专业知能不是什么几年年资的问题,是你到底有多"利 (sharp)"的问题
如果你的技术水平比德国人明显好,那讲英文实在不构成聘用障碍
美国在语言方面当然有其优势。虽然这个优势在抵达的初期很明显
但是就我理解,许多人进了职场时数年后还是没办法完全达到与在地人相同的语言水平
也由于美国会讲英文的外国人多,故外国人要升迁时英文变得挺关键的
欧洲的情况是反正没几个外国人会讲他们的当地语言,如果妳会讲,就已经算是很好了
我觉得在美国高等的英语能力(比如托福110+)所带来的职场竞争力
大概相当于在欧洲中高等欧语(托福95-100+,其实欧语没托福XD)的竞争力
当然长远来讲,如果住了十年还是不能掌握当地语言的话,对职场升迁或多或少会有影响
但是继续当个资深工程师,当到50, 60岁基本上也没什么不可
只要你持续进修,持续当个领域上的强者,这完全没有问题
我们公司有好几个资深工程师/业务顾问应该都过六十了
没有管人,待遇却跟中级主管差不多 (就我了解美国亦然)
我个人是不太倾向待这么久啦,混个几年后或许会转往美、日发展,拓展经历
最后还是想回到大中华地区
所以我有在考虑进一步的进修,或许是MBA,或许是博士
===== 结论 ======
跟在台湾工作的同学比的话,我觉得生活品质好很多,存的钱也算多
(联发科、台积电或许差不多。但又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方面的技能?
此外联发科有多操就不用讲了)
劳动保障好很多,资遣通告期普遍3-6个月
薪水保障高,80-90%都是合约保证给付,只有剩下是公司营运红利
此外学习异国企业文化、语言也是额外经验收入
而对于一个喜欢旅游的人来说,在欧洲工作则无疑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对于喜欢开伙的我来说,欧洲便宜的食材给我很多的发挥空间
此外比利时街坊处处可见的巧克力铺,实在令人爱不释手
话说回来,如果你只宅在家,想每天吃外食,然后又赚很多钱的话,那欧洲不适合
跟美国比的话 ... (我没在美国工作过,只有交换学生一年)
净所得可能还是会少美国一百万吧。扣除美国较高的物价后可能还是会少个70, 80万?
这部分期待有网友可以做类似的量化分析
但,多出的钱如何转为人生的价值才是重点
要读个TOP MBA 的话,美国薪水会存得快一点 (或许快一年)
如果要买台北的房子,我想在美国当软件工程师会存得快一点
如果要买硅谷的房子,我的感觉是这多出的钱也会被房贷吃掉 (因为硅谷还是很贵)
当然美国也可以在比较便宜的地区找到仍然是90,100K的工作
但这些地区的生活,对我来讲实在很无聊
举例:大城市要开车五小时甚至坐飞机,除了outlet不知道还有那里可以买东西
中餐馆选择就只有三间,还煮得不怎么样
大家都住独栋别墅没错。但是出了门什么都没有,去那都要开车
不过,如果向往乡村生活,喜欢周末宅在家,也没什么不好啦。真的是个人喜好
另一方面,美国的劳动保障较差一些(容易被fire),治安也较差一些(黑枪问题)
儿女教育经费高很多。如果要省钱读公立学校的话,则又得去住较贵的学区
总之在美国赚得比较多是事实。但人生到底有没有比较好?我想每个人答案不同
我觉得如果目标是长期居留的话,美国或德国都可以提供一个非常理想的人生
要房有房、要车有车、要旅游有旅游、要发展有发展
反只要你不过分贪心,这些都不会是问题
你不要乱花钱的话,不贷款也能买车买房 (不过有时贷款是一种划算的理财手段)
至于细节?那你得自己决定了。
作者: bearest (正義的夥伴)   2016-01-27 09:09:00
强! 谢谢分享
作者: c00667h (c00667h)   2016-01-27 10:24:00
谢谢超详细分享!不过理工强的定义好模糊。感觉原PO理工爆强,在台湾可能薪水中上,可在欧洲只有中这样吗?(不好意思我不太清楚欧洲行情,有误会请告知)
作者: swancloud (问题背后的问题)   2016-01-27 10:36:00
作者: HCAA (HCAAA)   2016-01-27 10:46:00
推分享! 很受用.
作者: joshnash (JoshNash)   2016-01-27 11:38:00
推推
作者: protein61117 (爱地球)   2016-01-27 11:52:00
医也缺?
作者: airforceso (M)   2016-01-27 13:08:00
作者: ds1999h (ds)   2016-01-27 13:33:00
看起来不错耶…可惜不会德文…
作者: chieher ("Be all you can be")   2016-01-27 13:47:00
推。感谢分享
作者: Ouranos (å—¨)   2016-01-27 13:55:00
大推!
作者: runnial (呵呵)   2016-01-27 14:46:00
推!!
作者: fr373969 (Brian)   2016-01-27 14:50:00
推分享 欧洲放假好多!!
作者: srviest1128   2016-01-27 15:35:00
推推
作者: QQMMWA   2016-01-27 16:02:00
精确一点 瑞士是直接能跟硅谷收入比 如果只是跟全美国比那当然是轻松乐胜但在低阶收入者或普通人收入的部分 瑞士还是赢过硅谷不过瑞士物价也高过硅谷就是了要比整体上班族各行各业 高阶到低阶 瑞士目前是全球最强特定行业可能会输硅谷 但如果是看整体就业市场 瑞士第一
作者: piget (piget)   2016-01-27 16:44:00
好详细哦~推一个
作者: coldspoon (Disappear)   2016-01-27 16:46:00
医生很缺 学到B2就很有机会过去了
作者: D1004323038 (PDE)   2016-01-27 17:07:00
作者: QQMMWA   2016-01-27 17:10:00
你说物价吗 瑞士我是观光客观点。但瑞士原物料还是比美国贵啊瑞士你买不到换算单瓶20台币以内的可乐 美国买得到啊肉类蛋类海鲜瑞士都比一般国家贵不过你要论普通收入者的薪资物价比 瑞士应该赢过硅谷可是同样都高端收入者 美国比较爽
作者: Saline (i love barcelona)   2016-01-27 18:09:00
房租两人每月才1000很低,若在慕尼黑要再高50%以上
作者: qwert (卡死了~~~)   2016-01-27 18:17:00
详细分析给推
作者: uly (游历)   2016-01-27 18:26:00
在日本每天都八点后下路过 平均十点 有时还又陪酒到终电
作者: king19880326 (OK的啦~我都可以接受)   2016-01-27 19:01:00
MTK新人要ㄧ年存100不是问题,工时就看部门
作者: chie4v4   2016-01-27 19:03:00
路过推,买肉类回瑞士超过500克是会被重罚的,但衣服等日常用品的确住边境的人很常去邻国消费。瑞士德语区治安相对好,其他区域比较难说,最后,瑞士当过兵的人枪都在家里欧
作者: king19880326 (OK的啦~我都可以接受)   2016-01-27 19:04:00
照你的花法可以存到台币110吧…德国医生薪水高吗?
作者: ykph   2016-01-27 19:19:00
可以发在欧洲论坛? http://goo.gl/B2cXxg
作者: zunqq (marshmellow)   2016-01-27 19:32:00
感谢大大分享
作者: mmonkeyboyy (great)   2016-01-27 20:37:00
推~~~~
作者: note35 (kir)   2016-01-27 21:43:00
推推
作者: over117 (简单)   2016-01-27 23:15:00
谢谢,考虑加强自身实力后,找机会去德国念书
作者: Fradi (路边散步的鱼)   2016-01-27 23:15:00
谢谢大大无私分享^^
作者: feeks (菲客丝)   2016-01-27 23:37:00
说得超中肯。我也觉得食材的话欧洲不会比美国贵,但外食贵满多的。有像你说的,很注重外食、不那注重旅游的朋友,从美国搬到欧洲后天天抱怨得要命。喜欢时常外食,试不同餐厅又不想花太多钱的朋友们还是比较适合美国同是旅游同好,大力推荐旅游东欧,不同风情的美,平均消费我觉得比台北低。治安其实比西欧南欧很多国家好;英文比西、法通
作者: mosbarga (喝酒伤身 不喝伤心)   2016-01-27 23:48:00
目前在日工作进来看看,是值得学习的强者。
作者: alongalone (沿着孤单的路)   2016-01-27 23:53:00
请问有提供语言证明吗...XD 例如雅思还是托福的..哈
作者: yay0909 (椰林)   2016-01-28 01:26:00
如果单比IT业的话,硅谷净收入多不只台币一百万吧,连一般科技业多都不只一百万了耶…如果硕毕50K税率40%这个数字正确的话(这个有算股票奖金之类的吗?),硅谷的软件业收入可以到三倍左右,一般硬件科技业也可以2-2.5倍左右至于所得税美国以加州为例,有效税率最后大概落在25~35%,扣掉保险其他有的没的,到手差不多也是60~70%,如果有买房子到手更多一点不过欧洲的工时和休假感觉真的蛮赞的,就看个人选择啦
作者: AfuX (阿甫)   2016-01-28 02:43:00
谢谢你分享的文章,想请教一下,你的德文怎么样?如果只会英文,生活会不会很无聊?
作者: DrJohnjon (阿詹)   2016-01-28 02:58:00
推推
作者: redcurrant (dating desert)   2016-01-28 03:02:00
两人的生活杂支1700? 真的超少!!
作者: Saline (i love barcelona)   2016-01-28 05:59:00
我住在慕尼黑三年多囉,房价很高又难找,1000暖租不易在慕尼黑家庭净收入要大概四五万才会有台湾的生活品质
作者: Fjallravens (瑞典小狐狸)   2016-01-28 10:18:00
作者: jkingla (德国好赞唷..=^^=)   2016-01-28 12:25:00
推分享!但是蛮惨的,收入只能拿到60趴…台湾真的幸福!本身念德文,大学去过德国就知道那里的无聊,大学在台湾念毕业就工作…现在30初在台湾的外商每天做不到6小时,年薪110至少还能拿9成还能住家里吃台湾小吃…爽爽过…庆幸没出国唸书&工作…您辛苦了!
作者: DSStanford (20160213)   2016-01-28 12:42:00
原po文章都很赞!!!想请问原po,你上篇文章说到商管比较难找到工作,请问你有认识的(非欧盟)人找到商管工作的吗?抱歉没事了,原po文章都讲的很清楚
作者: smallha (heart)   2016-01-28 14:00:00
谢谢原po分享,我觉得很棒。
作者: anthrop (anth)   2016-01-28 15:21:00
养小孩跟房价部份低估不少
作者: brian6212 (小猪小猪呜呜)   2016-01-28 19:01:00
推分享
作者: DSStanford (20160213)   2016-01-28 23:06:00
.有看过原po在高中版po的成长历程,十分佩服
作者: miluco (I'm feeling lucky)   2016-01-28 23:54:00
推分享,也跟你分享我邻居的情况,两个CS工程师.不在硅谷年收入约25万+美金,每年税后可存12万美金+不算资深,这两年美国薪水涨很恐怖,你可以爬文,有的地方新人价就是120K+,邻居因为有买房养小孩所以支出多一点如果是租房的话,每年应该可以再多1.5万镁可支配所得住欧洲当然旅游就大胜,我邻居一年去一次欧洲两个星期回台湾两个星期,过得也颇惬意不过,虽然美国薪资高,我可以跟你说其实美国还是有很多人想去欧洲工作,多半都是旅游爱好者 :)还有就是,这样的薪水,CS比较有可能,EE要达到这样的薪水多半要工作个几年才有可能,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堆人就算美国学费昂贵,依旧前仆后继甚至贷款来念CS的人都有,因为可能毕业一两年内就可以回收成本了.
作者: king19880326 (OK的啦~我都可以接受)   2016-01-29 00:19:00
你的数字低估了台积跟MTK,不止一百多一点哦你想来还要抽H1B,没你想的简单啦。倒是欧洲薪水真不高,拿到offer=拿到签证,不用像美国要靠运气
作者: D1004323038 (PDE)   2016-01-29 00:31:00
请问硬件工程师在德国好找工作吗,之后想去那读电力电子领域的硕士,谢谢因为网络上好像找不太到德国硬件工程师这方面的资讯,不晓得您了解吗
作者: king19880326 (OK的啦~我都可以接受)   2016-01-29 00:52:00
联发科底薪就破百,何来单靠红利ㄧ说你在欧洲税后跟别人在台湾税后一样,很难觉得划算耶台积是吃大锅饭,MTK RD跟IT才较有差异拿L1那招烂透了,又不能跳槽,你想领多久低薪直到拿到绿卡若有H1B跳槽是H1B transfer,跟完全重办是不同的你的房租报出来的价格高新竹不少,如果愿意付你的房租,那在新竹就可以买房付房贷啦在德国是房租,在台湾是房贷。怎么ㄧ样呢?我看过你的po文,你的经历要进MTK是完全没问题的所以对你来说出国不见得划算。当然你高兴就好
作者: yay0909 (椰林)   2016-01-29 01:19:00
你的资讯有点过时了,硅谷这几年薪水涨的凶,CS一毕业薪水股票分红加一加就接近200K USD了,这样应该超过三倍吧?至于一般科技业,以不才在下来说(非EECS),硕士毕业第一年差不多140K多一点,不知道欧洲半导体业行情如何?还有停五辆游览车的院子美国的中西部也很多啊,动不动就是1acre以上的院子,房价也很便宜(~200K),只是院子这么大维护起来很辛苦呀,割草就割到崩溃啦!最后我觉得美国or欧洲青菜萝卜各有所好啦,我也很多同学朋友去欧洲,多半是觉得美国读书较贵,其实美国如果读名声好的州立大学,也不会太贵,硕士不用三百万啦(便宜的州应该不到一百五含生活费),如果留下来工作,学费很快就赚回来了。
作者: king19880326 (OK的啦~我都可以接受)   2016-01-29 01:23:00
推楼上,重点是身份.有opt要进美国就容易很多当然如果你实力很好直接可以跨过身份这关,那我觉得你不用特别去德国念书也能进德国
作者: yay0909 (椰林)   2016-01-29 01:25:00
如果是台北人市政府有一百万无息留学贷款(我本人也还在还这笔),剩下大概只要凑50万吧
作者: king19880326 (OK的啦~我都可以接受)   2016-01-29 01:27:00
yay大的200K应该不是人人有,不是随便就能拿到这个数字不过美国薪资比较没有天花板是真的,实力说话
作者: yay0909 (椰林)   2016-01-29 01:32:00
200K是算新人高标,但是不用到资深,以原po来说,他这篇讨论的本来就是竞争力较高的人,如果在欧洲/亚洲能进一流大公司,那美国当然也用一流公司比呀
作者: king19880326 (OK的啦~我都可以接受)   2016-01-29 01:35:00
用亚洲一流v.s.美国一流太苛求了,进MTK跟进FLAG难度还是有差150是有的,周时40也有(我朋友的部门是如此)假就是照劳基法来,这点当然比不上欧洲你刚刚说"每个国家都喜欢用自己大学毕业的人",但又觉得自己可以轻易跳去美国,这不是很矛盾吗
作者: miluco (I'm feeling lucky)   2016-01-29 02:12:00
讲到房子,美国中西部的确很便宜,不过我家附近要停5台游览车的房子也不少,只是草地太大根本不用围墙,割草不会崩溃啦,通常这样的房子不是叫人除就是自己开台John deer
作者: gundamdx (真飞鸟)   2016-01-29 02:14:00
推前辈,好想去德国QQ
作者: miluco (I'm feeling lucky)   2016-01-29 02:15:00
原po可以好好在欧洲旅游几年后再找美国工作,也许那时候就可以用L1/O1不需要去跟人争H1b了.
作者: king19880326 (OK的啦~我都可以接受)   2016-01-29 02:25:00
不用争H1B也表示美国景气差 呵
作者: miluco (I'm feeling lucky)   2016-01-29 03:02:00
不用抽H1b表示景气差,但L1/O1不用在景气好时去抽H1b所以用L/O,不用争H1b不代表景气一定不好
作者: yay0909 (椰林)   2016-01-29 04:37:00
其实我觉得原po的选择也不错阿,欧洲比起美国西岸真的漂亮很多,我之前在美国中西部读书,也觉得很美,毕业到硅谷觉得这里房子景观各种丑陋呀…只是如果看钱的话美国相对还是比较好一点。
作者: feeks (菲客丝)   2016-01-29 04:51:00
我觉得原po脾气超好 超有耐心耶
作者: chieher ("Be all you can be")   2016-01-29 05:00:00
加州的山很好跑阿...还一堆小鹿斑比
作者: anthrop (anth)   2016-01-29 06:22:00
我在德国工作超过七年 两个小孩。你觉得我会没事说你低
作者: Derec (Life@CMU is studies)   2016-01-29 06:44:00
还有一个德国优于美国的地方在于工作签证很好申请德国有蓝卡的话,最短21个月就可拿永居但相对而言,美国拿到绿卡后,变公民就比德国短上许多所以以拿永居而言,德国较容易,但要变公民则美国比较容易
作者: emsian (emsian)   2016-01-29 08:11:00
德国朋友说好像只有不同国籍父母的小孩才能双重国籍,配偶想拿国籍只能放弃原国籍
作者: yay0909 (椰林)   2016-01-29 11:53:00
绿卡也没有很久啊,雇主支持的话,EB2台湾人顺利可以一年内搞定
作者: s09930921 (bbbbbbbbbbb)   2016-01-29 11:57:00
好用心的po文
作者: chieher ("Be all you can be")   2016-01-29 12:06:00
PERM + Labor 大概就过去九个月了。还加上不太低的 AuditRate. 我觉得 EB2 一年半内拿到手都算不错,一年内好难阿真的羡慕欧洲的年假 :D 像我这样回台湾一趟大概就用光了
作者: MIKEmike07 (加油!)   2016-01-29 13:48:00
推好文
作者: poterjan (好久没见到老大了...)   2016-01-29 14:10:00
推一个,感谢分享
作者: cch0731 ( )   2016-01-29 15:25:00
推原po很棒的分享。
楼主: zsguo (song)   2016-01-29 17:05:00
倒是我有听闻美国资深员工也是拿的到25、30天年假好奇要达到什么层级才能凹这么多 (年资?资深工程师?主管?)
作者: daniel187 (享受生活乐在工作)   2016-01-29 23:48:00
很棒的分享, 一定要推 3Q
作者: yay0909 (椰林)   2016-01-30 02:47:00
我工作近三年,年假二十天(4周)左右+11天holiday(其中2天是floating可以自由请),一般公司资深到25-30应该算普遍,不过30+比较少听到,倒是最近很流行unlimited PTO,帐面上年假是"无限",但实际上就…
作者: feeks (菲客丝)   2016-01-30 04:02:00
我是听美国CS的朋友说,美国在面试时就可以谈是否可以workfrom home, 是真的吗?
作者: ivan1209 (根本科科)   2016-01-30 04:09:00
我阿伯工作要40年,就是那种每周五都年假也放不完的人他刚进公司才6个人..慢慢把公司搞起来
作者: feeks (菲客丝)   2016-01-30 04:51:00
欧洲也超多50岁以上的上班族,周五不进办公室,我想是类似你阿伯
作者: miluco (I'm feeling lucky)   2016-01-30 15:10:00
美国大一点的公司,资深员工年假25-30天算正常.还有比较常的是几年一次的sabbatical,看公司规定有的是七年两个月,有的是2-3年一个月假,这个假是不含在原先的PTO跟floating holiday里面的.另外美国其实各行各业work from home算很正常. 我还有朋友工作在隔壁州,大概一两个月过去开会一次,其他都在家工作只是一般常态公司顶多让你一周wfh一到两天.特殊职位跟类别除外.
作者: colleen110 (Mei)   2016-01-30 16:41:00
美国work from home应该很正常吧 城市之间距离远有时员工待在家工作更有效率公司很多人都是一个礼拜会有一天WFH
作者: miluco (I'm feeling lucky)   2016-01-31 12:47:00
I社现在就是7年两个月或4年一个月,但PTO是另计的.还有就是,其实还是看group.有的group老板根本不管的RCG入社没几个月就回去印度一个月的也是大有人在
作者: mayfour (哎呀~)   2016-01-31 12:57:00
美国并没有"各行各业"wfh很正常 请不要cs看天下
作者: miluco (I'm feeling lucky)   2016-01-31 13:06:00
各行各业也许太通论了一点,我不是CS,但我的朋友的确是各行各业,wfh的人真的不少,只是不可能整个月整个星期都都wfh,一个星期1-2天算是ok的.这里说的各行各业,工程,设计,管理,财管都有.
作者: joknight (风车巨人)   2016-02-01 02:41:00
去年没德国学历有拿到德国公司offer 80k+ Euros这是用年薪13.5个月来算, 被告知是到顶的薪水, 很少加薪年假一年30天...美国公司年假21天, 可以回台湾wfh后来拿O1签证到美国工作, 我的hiring manager上周被火德国新人需要至少先两年的contract才能转正 一般没问题美国加薪部分大概会抵抗通货膨胀平均2-3%,跳槽还是最快
作者: mayfour (哎呀~)   2016-02-01 03:45:00
抱歉误会m大是cs 我自己在制造业 算传产 身边医疗 制药业的朋友和我自己 wfh都非常态 认识wfh是常态都是sofrwareIT相关产业的朋友
作者: miluco (I'm feeling lucky)   2016-02-01 06:43:00
没关系,我认为很多产业是很难wfh,尤其是医疗相关.不过我的确蛮多朋友,都是wfh,有些是每星期都这样,有的则是看工作情况,但以责任制来说,公司比较care的是你是不是有把工作做完,医疗相关的(护士,医技,医生)通常单日的工时比较长,但是很多都是一星期只工作3-4天,算是还不错的工作型态
作者: a4839500 (a4839500)   2016-02-01 10:01:00
感谢分享
作者: adif   2016-02-01 15:37:00
七年前欧洲商管毕业就到瑞士工作了四年 前间是能感觉到瑞士人的傲慢 但没有遇过言语或人身攻击 还是比英法德安全
作者: Mariano42 (Mariano Rivera)   2016-02-17 10:05:00
感谢分享跟回副 想出国工作 又不想或去不了美国 的德国选项真不错
作者: ortuortu   2016-02-17 15:47:00
推分享
作者: povin (无法理解的世界)   2016-02-17 16:33:00
上新闻了这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