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就业一年半了,到底这里的薪资水准如何,生活如何,
能存下多少钱,大致跟大家分享一下
先打预防针,以资讯业来说,欧洲名目薪资确实的比美国低,
硕士毕45K(年薪,欧元,以
下若无特别标注都是如此)
欧洲薪资真正能跟美国比的只有瑞士,但是非欧盟人非常难拿到工作签
相比美国动辄90K USD起跳,确实有差距。我在这篇文章不考虑兑换美元/欧元/台币
欧元近期虽然低,也不可能永远低。
如果欧元区崩解的话,则欧洲发达国家的货币只会升值而已
(这也意味着避免去非发达地区国家工作)
只要短期内不需要用到大量的台币/美金,我不认为目前的汇率需要过分担忧
既然如此,欧洲还有什么吸引人离乡背井的诱因呢?
- 低学费(并非全部。德、法、义、西、芬兰等是如此)
我以往在德国一学期才付230欧元左右学费而已,
而这笔钱竟还包北威省内无限的交通车票(高铁除外)
加上德国可持学生签证打小工(美国多数学生签不行)
硕士读下来顶多花了五十万台币左右- 我相信即使在台湾,存到这笔钱应该不算难
比起美国读两年两、三百万,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 低房租:雅房300-500欧/月,套房至两房小公寓500-800欧/月
美国湾区/纽约: 1500-2000镁/月
- 多元的文化旅游机会:不同文化的国家近在咫尺
自驾轻松游,探索建筑、美食、服饰轻而易举
美国:壮观多样的国家公园风景。不过多数很远就是了,都要飞机+租车。
讲这么多,身为一个计量人,还是把这些效果量化表示吧
====== 收入 ======
我就不讲实际数字,资讯业硕士毕约42K - 50K左右(税前)
我和我太太的薪资都落在这个范围,我有多位(非欧盟人)的同学也是
在德国,这个收入范围的所得扣除率大概是40%,就是实领60%。
扣除的部分包含了所得税、养老金、健保与长照保险 (看病免费,跟台湾健保差不多好)
所以"并不是40%都拿去缴所得税 (所得税大概只有20%。如果单薪家庭则只有10%左右)"
目前理工医护在德国办工作签证易如反掌,抽签都不用
若取得德国学历,拿到工作合约,则签证办理当场就可核准
若无德国学历,则须劳工局审核。但因为理工医护缺工,所以问题也不大
其他科系毕业则要50k的薪资水准才可办,只有少数比较杰出的人可以达到这个水准
不过,如果一个人在德国拿到合法长期签证(工作签或学生签),则其配偶可不受限制工作
刚入行几年薪资可以涨得很快 (不过通常要自己去争取)
一年5 -10%基本不是问题。做个五到七年,资深工程师之后,大概会到达高原期70-80k
(有朋友当资深工程师拿这个数字,非欧盟人)
====== 支出:约30K ======
总花费大概是30K (两人)。要说是一人15K也差不多。
细项如下
- 房租:12k (由于我和我太太在不同城市工作,租两间房,故这部分较高。
若同住,则7k - 10k应足够。其实这没有比台北高多少。
- 汽车:6.5k (奔驰C class 公司车,但还是算个成本,毕竟这可算是薪水一部分)
- 旅游:7.6k,许多是出差搭配旅游,这大概包括了几个大的行程如下
意大利托斯卡尼自驾两周、纽约和德州五天、西班牙安达鲁西亚四天、西西里岛五天
台湾恳亲一个月机票和额外旅游花费
然后不时周末开到法国荷兰德国卢森堡玩一玩
虽然看起来很多,但其实欧洲旅行并不花钱。60欧元往往就可以住到很好的旅馆
机票早点定也是150、200就可以来回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地
之所以会花这么多,实在是因为我们太会玩了
- 商业午餐:1400
- 生活杂支:1700
注意:真正的生活开销其实很低。很多人会觉得欧洲很贵是因为你们在火车站、机场
买东西。火车站和机场跟超市的价格可以差到4,5倍以上。比如超市的矿泉水1.5L
只要0.12欧元,比台湾还便宜
- 剩下大概一千欧元花在一些健保自付项目以及日常娱乐活动
PS:有小孩的话,每个月可领大概两百欧元直到成年。教育健保免费。
所以基本上小孩不会多花什么钱,只是多花时间。
====== 储蓄 ======
一个人一年可以存个差不多15k吧,两个人30k。
给个参考,大众Golf大概25k,奔驰大概35k - 45k。
若买房的话,30坪较新且地段不错的的公寓(无公设)大概200k
也就是存个五、六年就可以现金买断 (毕竟薪资会升)
回台湾置产的话,买台北房子的助益不大,因为实在太贵
买中南部倒是相对简单。
另外,如果有心投资的话,一年一年赚个15k的资本,也算是颇有得玩了
====== 生活 ======
中午外食中餐馆三菜快餐大概4欧元,吃潜艇堡三明治的话三欧元,其实没比台北贵多少
晚餐几乎都自己煮,健康又营养。晚上基本上有2-3小时的自由时间
至于周末生活大致是
- 健身:打网球、游泳
- 去荷兰赏花、去法国买法国时装、去荷兰买新鲜海产、去Neuhaus的巧克力工厂大口试
吃、去德国参观古堡
- 吃个中餐馆:并不是特别多,不过稍微开点车,好的川菜、港点也是有
一个人15欧大概就够了
长途旅游
这我认为欧洲生活最吸引人的地方。优渥的长假搭配不过远的距离,让我们不停地在各地
发现惊喜
去年主要着重在意大利、西班牙、美国,今年则安排了希腊、南法、北欧极光等行程
====== 职场 ======
工时40小时完全没有问题。回家加班偶尔有,但不常。真的加班太多也可以凹补休
老板和雇员彼此尊重,想要什么福利自己争取,只要合理老板通常会接受
在公司几乎不可能加班,同事大概都五点到六点走,七点多算是超级晚。
一周1-2天在家工作 (Home office)还满常见的
(不过要有原因,像我是因为跟我太太分居两地,照顾小孩也可以是原因)
国定假日11天之外,我的有薪年假有28天,差不多是六周,通通可以放
不放还会被公司骂。话说回来,28天其实不算很多的。
举例:我去年用了四周在台湾瞎混
我的公司接受我以讲英语为主。在资讯界,这通常不是大问题
在其他工业界,会较注重当地语言。比如:技工可能只听得懂当地语言
但其实不管什么职位,都没有所谓一定要会当地语言这回事
当地语言,以及专业知能,两者都是雇主希望获得的
但是愈是(技术)专业的职位,愈讲求专业知能
所以只要你有办法和老板或部门同事沟通,我认为专业知能更重要,语言反而是其次
这里的专业知能不是什么几年年资的问题,是你到底有多"利 (sharp)"的问题
如果你的技术水平比德国人明显好,那讲英文实在不构成聘用障碍
美国在语言方面当然有其优势。虽然这个优势在抵达的初期很明显
但是就我理解,许多人进了职场时数年后还是没办法完全达到与在地人相同的语言水平
也由于美国会讲英文的外国人多,故外国人要升迁时英文变得挺关键的
欧洲的情况是反正没几个外国人会讲他们的当地语言,如果妳会讲,就已经算是很好了
我觉得在美国高等的英语能力(比如托福110+)所带来的职场竞争力
大概相当于在欧洲中高等欧语(托福95-100+,其实欧语没托福XD)的竞争力
当然长远来讲,如果住了十年还是不能掌握当地语言的话,对职场升迁或多或少会有影响
但是继续当个资深工程师,当到50, 60岁基本上也没什么不可
只要你持续进修,持续当个领域上的强者,这完全没有问题
我们公司有好几个资深工程师/业务顾问应该都过六十了
没有管人,待遇却跟中级主管差不多 (就我了解美国亦然)
我个人是不太倾向待这么久啦,混个几年后或许会转往美、日发展,拓展经历
最后还是想回到大中华地区
所以我有在考虑进一步的进修,或许是MBA,或许是博士
===== 结论 ======
跟在台湾工作的同学比的话,我觉得生活品质好很多,存的钱也算多
(联发科、台积电或许差不多。但又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方面的技能?
此外联发科有多操就不用讲了)
劳动保障好很多,资遣通告期普遍3-6个月
薪水保障高,80-90%都是合约保证给付,只有剩下是公司营运红利
此外学习异国企业文化、语言也是额外经验收入
而对于一个喜欢旅游的人来说,在欧洲工作则无疑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对于喜欢开伙的我来说,欧洲便宜的食材给我很多的发挥空间
此外比利时街坊处处可见的巧克力铺,实在令人爱不释手
话说回来,如果你只宅在家,想每天吃外食,然后又赚很多钱的话,那欧洲不适合
跟美国比的话 ... (我没在美国工作过,只有交换学生一年)
净所得可能还是会少美国一百万吧。扣除美国较高的物价后可能还是会少个70, 80万?
这部分期待有网友可以做类似的量化分析
但,多出的钱如何转为人生的价值才是重点
要读个TOP MBA 的话,美国薪水会存得快一点 (或许快一年)
如果要买台北的房子,我想在美国当软件工程师会存得快一点
如果要买硅谷的房子,我的感觉是这多出的钱也会被房贷吃掉 (因为硅谷还是很贵)
当然美国也可以在比较便宜的地区找到仍然是90,100K的工作
但这些地区的生活,对我来讲实在很无聊
举例:大城市要开车五小时甚至坐飞机,除了outlet不知道还有那里可以买东西
中餐馆选择就只有三间,还煮得不怎么样
大家都住独栋别墅没错。但是出了门什么都没有,去那都要开车
不过,如果向往乡村生活,喜欢周末宅在家,也没什么不好啦。真的是个人喜好
另一方面,美国的劳动保障较差一些(容易被fire),治安也较差一些(黑枪问题)
儿女教育经费高很多。如果要省钱读公立学校的话,则又得去住较贵的学区
总之在美国赚得比较多是事实。但人生到底有没有比较好?我想每个人答案不同
我觉得如果目标是长期居留的话,美国或德国都可以提供一个非常理想的人生
要房有房、要车有车、要旅游有旅游、要发展有发展
反只要你不过分贪心,这些都不会是问题
你不要乱花钱的话,不贷款也能买车买房 (不过有时贷款是一种划算的理财手段)
至于细节?那你得自己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