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旅法制片王琮:欧洲是台湾电影出海最佳伙伴
https://www.cna.com.tw/news/amov/202402190008.aspx
台湾近年积极推动电影国际合作,拥有数十年丰富经验的旅法制片王琮接受中央社采访表
示,从多元性、成本规模、合作文化来看,欧洲是台湾电影产业与世界接轨的最佳伙伴,
可让台湾软实力更被国际看见。
王琮在法国担任电影制片,曾参与制作导演蔡明亮的“脸”、“黑眼圈”等多部电影,近
年则参与跨台湾与荷兰等多国合作的“诡祭”,以及入围本届柏林影展主竞赛单元的“以
爱之茗”。
“以爱之茗”由台湾、法国、毛里塔尼亚、卢森堡、科特迪瓦合制,文化内容策进院的国
际合作专案也参与投资,台湾主演包括张翰、吴可熙,导演是曾获法国凯萨奖的阿布代拉
曼席沙克(Abderrahmane Sissako)。
中央社记者在柏林影展期间采访王琮,请他分享台湾参与国际电影产制的心得及策略建议
。
他从接触到的青年导演来看,认为台湾电影在创作上其实没有断层问题,“还是很有创造
力,只是他没有再被国际看到,他的创作不够强到能在国际四大电影节里面去竞争”。
他直言台湾辅导金机制比较在乎市场性,而国外辅导金较鼓励创作性的导演,“有市场的
话干嘛还需要政府的辅导”,台湾缺少真正扶植创作性年轻导演的制度。
文策院2020年推出“国际合作投资专案计画”(TICP),王琮认为是很聪明的方式,让台
湾电影各环节人才都有机会与国际创作者合作、学习,实力也被国际看见。
他说,“台湾是一个海岛,我们要能够出去,我们的电影不是只靠导演,而要慢慢的提升
产业和工作人员,能够跟国际接轨”。
他指出,这种透过资金诱因促成合作的机制,台湾是亚洲里最开放的,日本最近才开始推
类似机制,但1年只推1次且限1年内开拍,韩国资源集中在自制电影,东南亚国协(ASEAN
)则只在会员国之间合作。
“所以我跟这边欧洲的人说,要找亚洲(合作)就找台湾”,最有弹性,也有技术人员,
王琮说,“我们应该觉得骄傲,长期这样铺路,台湾将会成为东亚制作电影的一个中心”
。
王琮认为欧洲是台湾电影产业的最佳伙伴。“我们不要天天去想好莱坞或者韩国那种大的
商业片”,台湾的投资对那些大型制作“人家看你根本是一滴水”。
相对的,欧洲艺术创作电影规模有大有小,也有许多独立制片,更接近台湾的电影创作模
式,而且欧洲也较习惯跨国联合制作,“它是最适合把台湾跟国际接轨的”。
王琮进一步分析中小型规模的好处,首先是分散投资风险,不会压一大笔钱在一部片子上
。
其次是让台湾的团队深度参与,平起平坐,不会只像是帮美国电影大片做一些跑腿、翻译
的工作,“让我们台湾的演员、技术人员、摄影师等各个部门都能够直接进入国际合作的
电影,同时让年轻一代愿意持续进入这个行业,人才不会流失”。
第三是输出台湾的软实力。“台湾不是只有芯片,芯片很重要,可是台湾还有别的,也不
是只有小笼包跟珍珠奶茶”,他说,台湾虽然不到韩国片的国际地位,但应该更有自信去
走不一样的方向。
他表示,如杨德昌、侯孝贤、蔡明亮等导演的国际表现,过去已帮台湾建立起艺术创作电
影的地位,“这些前辈都已经帮我们铺路了,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块,怎么样去发挥,去跟
欧洲电影接轨,让我们年轻一代可以出来”。